作文作文7600字

初二作文

1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指引

(陈教授讲座笔录)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学生: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 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 具 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装;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2

文1

校服意识

校服作为一种学生的身份象征,对于穿着者而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但如今,对于校服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服装,学生的观念开始转变,意识逐渐淡化。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千篇一律的校服,似乎成为个性成长的约束。但毫无特色的校服无法包裹学生追求独特求异的内心,他们开始忘掉校服的意义,或是在校服上随意涂抹,或签上偶像的大名,或随意绘上自己喜欢的图像„„校服作为一种象征的形象,逐渐在学生内心淡化。不仅如此,由于对校服意识的淡化,几件破旧的被穿得脏乱的校服被弃掷在垃圾桶旁的现象常有出现,穿着校服而不顾形象肆意妄为的“个性”青年穿梭在人群。学生在轻视校服的同时,是否也忘记了学生的本分,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作为?

学生对校服的不敬只是一个缩影,更重要的是透过缩影看清这个社会。多少张人民币被肆意涂画,多少个英雄人物的画像或雕像不受敬重而遭到破坏,是彰显个性自由,还是忘记本分、逃避责任?过分强化“自由”的人打着“个性”的招牌,盲目地批判一切规则的约束,用所谓追求自由来掩饰内心对于责任的躲避。强调本分,强调制约,不是顽固的表现。无规矩不成方圆,缺少了规整的校服意识的学生,容易忽视学习做人的修养。主张个性,拒绝死板固然是好,是顺应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的正当想法,但若盲目地追求个性,无视必要的规矩,必会从追求自我走向丧失自我。

因此,对于“校服”这类约束自我品德修养的意识,决不可淡化。“校服”带来的无限责任感的重量,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不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要不断警醒自己,在追着时代前行的同时,切勿忘记身上“校服”的重担,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

校服于学生,如规章于国家,必尊之敬之,方能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不断强化校服意识,才能使自己的行为配得上身上的校服,这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风范,也只有这样,更多的个性魅力才会更好地释放。

文2

同学,涂画不是真个性!

同学,我看到你校服外套上张牙舞爪的机器猫,而你一脸自豪地展示你的画技;我看到你校服衬衣上龙飞凤舞的明星亲笔,而你得意洋洋地表达你对明星的爱意;我看到你校服下摆试笔的痕迹,而你一脸无所谓的展现你的不拘小节„„

别一脸怨气地看着我,更别骂我多管闲事。我也曾在校服上涂鸦动漫人物,但我已经幡然醒悟,改过自新了。正值青春的我们,大胆用涂画来展示个性,渺视权威,这似乎颇有嵇康遗风,但是,请理性地想想:涂画校服,真的展现了个性了吗?

如果你仍一脸不解,请跟随我到牛津大学来找答案。你看,在英伦建筑中进进出出的学生们,无论是整洁的绶带,干净的下摆,都没有丝毫涂鸦的痕迹。这所高等学府用不同款式的校服代表不同的学位级别,在他们看来,校服是才能的代表,是成就的等同,是荣誉的化身,更是个性的极致。作为学生,个性是对自身才能的自豪,成就的肯定,岂能让涂画玷污了?

似乎你还若有所思,让我们再到日本教育大国寻找答案吧。你看,在这个国家,每所学校的校服都各有特色,从校徽到袖口,从滚边到裙摆,无一不展现着各自学院的风格与特色。许多日本毕业生在毕业后仍对校服爱不释手,只因那份对学生时期的留恋,对母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而你呢?对于自己学校校徽的内涵了解多少呢?对校服设计的初衷知道几何?作为学生,个性是对学校的热爱与发自内心的荣誉,岂能让涂鸦玷污?

或许你仍固执地认为,穿着千篇一律的校服,会让你无法张扬个性而埋没于茫茫人海。再来看看身边的同学吧!《最强大脑》节目中的挑战者孙彻然,穿一身黑白分明的整洁校服

3

登上赛场,乍一见她时,只是一位平凡学生,但当她宣战“与世界为敌”、“不走寻常路”时,人们惊讶于她的勇气;当她稳中求胜,顺利完成盲填数独,击败两位胜者时,人们惊讶于她的杰出才能!谁说非要涂画才有个性?在朗诵比赛中,那位来自香港的“朗诵学生哥”,同样身着整洁的校服,用富有韵律的腔调,丰富的情感声调,得体的脸部表情及肢体动作,以他特有的朗诵个性,征服了评委,还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朗诵热潮。

亲爱的同学,涂画校服并不是真个性。作为学生,个性来自才华、毅力、特色;校服的个性,来自这所学校的校风与知名度,来自该校学生对学校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亲爱的同学们,涂画校服不是真个性,让我们去追求更有内涵的个性吧!

文3

触不到的“校服认同感”

校服,这个每天如影随行的存在,不知何时起悄悄站在了中小学生的对立面,成为了学生最讨厌的物品之一。无论是在校服上涂鸦、签名,甚至是拿校服试笔,都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在漠视、反感背后,归根究底是学生始终没有对校服产生认同感。

当“校服认同感”的缺失成为一种普通现象时,除了一味指责学生难管,或许我们真该好好思考是什么让校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

我想,首先被责难的应该是校服的设立目的--规范学生,禁止攀比,杜绝标新立异之风。在如此简单粗暴的目的指导下,各间学校的校服统五为运动服样式、宽松、肥大、男女式样一致。似乎越难看的校服就越能让学生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穿着这样的校服,不难想象,同学们无异于时时刻刻被提醒着自己正在“被管制”、“被约束”„„

当校服的设计目的已经与同学们对立时,要学生们如何对校服产生认识同感?

而再深层、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校服所缺乏的精神内涵。

曾有一段时间,大学生中风靡着穿五四青年的服装拍毕业照,白岩松为此做过期专访:为何五四青年的服装能在学生中获得如此高的认同感?得到的回答是:五四青年的服花不仅能让男生显得温文尔雅、让女生显得知书达礼,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其所承载的可贵的自由精神,让五四青年的服装经久不衰;无独有偶,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山装不也是凭借其精神内涵获得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认同吗?笔挺的衣服板型意味着“方正”,四个口袋代表着“礼”、“义”、“孝”、“廉”。可以说,所有被认同的服装一定都蕴含着独特的精神内涵。

而反观我们的校服,千篇一律的设计,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各间学校大同小异,混在一起便分不清彼此。要问起精神内涵,恐怕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更谈什么“认同感”呢?

当校服的设计目的更亲和学生时,当校服最终拥有厚重的精神内涵时,那个时候,“校服认同感”才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文4

我们更应珍视些什么

说来有点“遗憾”,已经步入成年的我,还没真正当过一回“追星族”。对于疯狂迷恋某位明星时的各种心态,我虽然无从亲历,但也能理解几分。不过,当我看到有学生竟然为在校服上留下了某位歌星的亲笔签名而倍感骄傲时,我还是不禁要问:为什么?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学生会心甘情愿地用校服去记录他那一次,甚至几次为拿到歌星签名而在人群中“冲锋陷阵”的经历。我在想,假如我是那个报社记者,我就会选择暂时抛弃

4

中立的态度,好好地向他提出我的疑惑。我甚至已经想到了他的反应:“难道这个签名不是对疯狂青春的一份回忆吗?为何不能让校服来承载它?”然后满脸不屑地转身离去,留下哑口无言的我呆立原地。

难道校服上承载的一切,真的不值得我们去珍视吗?

还记得上小学时第一次穿上校服,是在开学礼过后的班会课上。老师在课上跟我们这群只知道贪玩捣蛋的孩子郑重其事地讲解了很多关于校服的知识:为什么校服不像休闲装那样拥有丰富的颜色和多变的花纹?为什么校服要设计成这种式样?„„尽管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忘掉这些知识,但我们在听完那节课后对校服产生的神圣、庄严、不可侵犯或污辱的印象却无法被磨灭。以至我们会始终笃信:校服,值得我们的尊重。

或许你会说,小孩子的思想太容易被大人们改变和操纵了;或许你还会说,世界上比那身校服贵重、漂亮的衣服多着呢,凭什么要对它这么爱护?

如果你还抱有这些观念,你就还没明白自己更应珍视的是什么。

没错,校服是很简朴,甚至可以说是难看,但它的每一个色块和对应的颜色,都代表了学校所希望它的学子们拥有的品质;校服的用料虽不名贵,但它为你挡过凛冽的寒风,浸透过你奔跑时的汗水,又为你承担过各种各样的碰撞和摩擦„„可以说,这身校服代表的,是我们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珍视吗?难道我们能以一时的冲动或执念,去破坏掉这份纯真的美好吗?

所以,我在想,假如我就是那名歌星,当我看见面前的手颤抖着捧来的居然是一件校服的时候,大概也会毫不犹豫地推回去吧。一个连自己的成长历程都不珍视的人,又如何能珍视一个只是自己生命中匆匆过客的明星偶像呢?

但愿,在校服上留下签名真迹,只是某些同学的个人行为;而大多数同学在翻出那些旧校服时,心里感到的不会是嫌弃,而是感动。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懂得哪些更应被珍视;

只有这样的我们,才会真正长大成人。

文5

当我们在谈校服时,我们在谈什么

“你怎么可以在校服上试笔?”“因为校服很便宜呀”因为便宜所以校服沦为被乱涂乱画,甚至还被用作试笔的东西。试问一句,你觉得这样连校服都不尊重的学生会尊重学习吗?这种玩弄校服的人怎么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黑格尔说过:“一滴水是白色的,而海水是黑色的。小道理显而易见,大道理则看不见。”一个人真正的品性,不是由他如何对待大事而决定的,而是由他如何做好身边的小事而所体现出来的。在校服上涂一涂,画一画,其实是件很小的事,但他所体现出来的确是最本质的道德,你对校服的不尊重,对学校的不热爱。请你用心问一句:如果我爱校,怎么会忍在这庄严而洁白的校服留下那么一点肮脏的痕迹。

校服的价值能用“便宜”来形容吗?当我们在谈校服的时候,我们其实在谈的是学生的价值观。现在的学生,多把一件物品的价值等同于那被商家用冰冷的数字所标志的价格。因此,物品被分为了“高级货”和“便宜货”。而“高级货”为学生所追崇。武汉一高中生因想买个1000多元的包而节食4个月,最终得了厌食症;上海一男生因其父母不为其买3000多元的单车而毒打双亲;多名学生因想提前买5000多元的苹果机而对打„„学生为追崇“高档货”所作出的行为令人发指,但这些事却没有给那些执迷不悟的学生一丁点的作用。反观“低档货”,却被学生残暴对待。校服能被乱涂乱画,还被用来试笔。校服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的形象,而一台智能手机最多也只是给你一些沟通上的方便和娱乐。为什么学生对待他们的方式会截然不同呢?

5

当我们在谈校服时,我们其实是在谈教育。周国平说:“教育真正的意义是抛开一切只是后所剩下的东西。”学生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正是教育的失败品,当学校为了得到高重本率而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却忽略了最本质的价值观的教育。当父母急于赚钱又急于让孩子成为成绩的“大神”,却忽略了对孩子学会如何评判事物价值观的教育。试问,这样的教育怎能培养出一个懂“八荣八耻”的栋梁呢?

当我们在谈校服时,我们其实在谈一个人,一个社会。只有我们尊重好,爱护好我们的校服,我们和这个社会才能成为物质和思想的“富裕”。

文6

校服的自白

我是一件校服,我丢失了我的意义。

我是多么羡慕军装,军人说:“穿上军装,就穿上了保家卫国的责任。”我又是多么羡慕运动员赛场上的战服,健儿们说:“国旗印在我的胸膛,我势必为祖国的荣誉而战。”它们身上都凝聚着这样厚重的期许、责任与深情,值得被珍视和保护,而我呢?我的意义又在何处?

说来可悲,我的主人视我为俗鄙丑陋之物。若非不穿校服不得进入校园,想必他早就弃我于千里之外了。我自知其貌不扬,本不指望主人视若珍宝,然而,他竟然在我身上涂画些奇形怪状,让歌星大名龙飞凤舞地签在我身上,还在我身上随意试笔。班主任呵斥他,他当面唯唯诺诺地认错,转头便大声咒骂:“穿这个校服到底有什么鬼用,形式主义!”记者问及他为何在校服上试笔,答曰:“便宜。”

我在这些言辞中迷茫了,我有些自惭形秽了,以至于羞愧地为自己流泪。难道我的存在真的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束缚?难道我真的因为“很便宜” 而变得没有价值?

然而,当我看到小主人的妈妈在他出门前为他整理校服时眼底的期望与深情时,当我看到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穿着整齐的校服意气风发地踏入校门时,当我看到图书馆内偶然有几个穿着校服的倩影倚在书架边轻轻翻动书页并口中喃喃自语若有所思时,当我在新闻中看到贫困山区的儿童在加油灯下捧着一套校服,那黝黑的眸子中闪动的向往与渴求时„„

我就知道,我的意义远远不至于此。

穿上我,首先意味着你是孩子,是青年,你青春着。如陈独秀先生所言那般,不仅有着“青年般强健的肢体与风发的意气,还应有着远志与激情。”穿上我,还意味着你是学生,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的坚持与谦卑。在书声中在几案前,逐渐地变得博文而明礼,穿上我,还你予一份母校的期许与感念,让你时时感恩你知识的来处。

我多愿意予学生一种身份认同与自省的提醒。我是一件校服,我追寻着我的意义—— 然而,我已经被主人抛弃,此生已矣,唯寄后人。

文7

莫让规则形同虚设

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规章制度?

这似乎是一个十分愚蠢的问题。因为要约束人们的行为,不让他们破坏秩序,从而稳定整个社会的秩序呀!许多人也许会这么想。但是,你是否有曾想过,由人类来制定的规则,为什么反过来还能约束到人类自己?答案很简单。规则正是依靠这种一时的存在才得以运作的。

但是,令人心寒的是,这种意识却逐渐在人们的心中变得淡漠了。学生肆无忌惮地在校服上涂鸦,画画,甚至作为了歌星签名的载体,在学校门口被要求清洗掉,到了校外便一如既往,毫无要遵守规则的半点意思。

6

这很可悲。在那些学生还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会被发现,甚者还引以为豪时,他们早已失去了原本应根植于心底的规则一事。诚然学校的规章制度无法约束他们在校外的行为,但是,学生们的行为却无不是在为自己的学校丢脸面。

倘若是学校,那问题似乎不大,但若是一个国家呢?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无视社会的规则,他们那边乱闯红灯,过马路时不行走斑马线,被外人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有的人极不注重公共卫生,随意破坏环境,让众多国外人士对中国游客嗤之以鼻。“丁锦昊到此一游”这一事件,更是体现出了国人规则意识的严重缺失。他们认为,这些规则,对他们起不到任何的约束作用,没有人会监视他们,于是,他们便把此作为行动的理由。然而,在他们舍弃规律意识的那一刻起,社会的规律便形同虚设了。

没有规则意识,与没有规则无异,同样会造成社会的秩序混乱,同样会降低一个国家在外界中的形象,规则的制定,表面上是用于约束人,实际上,是用于警醒人们树立规则意识,因此,规则的规定,并不是用于约束人,而是为了人能更好地约束自己。

每个人都应树立规则意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规律无论何时何地,都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7

文8

校服的涂鸦,心灵的污染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采访的同学中有人把涂鸦洗掉,洗不掉的用涂改液盖住,有人校服上有个性的签名,有人直接在校服上试笔,认为校服很便宜。这些同学的行为真的只是校服的涂鸦而已吗?他们为什么会在校服上涂画呢?

在我看来,校服的涂鸦,实质上是心灵的污染。尽管他们又看似很正当的理由:学生个性的表达,时代潮流的追寻,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但是校服的涂画背后实际上是规则意识的缺乏,正确价值观的缺失和对来之不易物质的不珍惜。校服本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展示和严明纪律的表达,可以说是学生身份的标志。胡乱涂画校服不仅不利于学校的管理,而且有损学生风采。正如俗话所说:“衣如其人。”一个胡乱涂画校服的人能给人留下整洁大方的形象吗?学校下定规定要求学生穿着整洁的校服是有它的理由的。遵守穿着校服,穿戴整洁的规则,应该是一个学生行为的底线。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穿着干净整洁的的校服应是学生礼仪的要求,连礼都不知,谈何“立人”?

其次,在校服上留下个性的签名是价值观歪曲的表现。追星,并不是意味着留下物质层面的“签名”,更应是学习明星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与其在校服上留下个性的签名,无意中表露出自己的浅层化追星,倒不如保持校服的整洁,把明星的勤奋努力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精神动力。

最后,有人认为校服便宜,所以随便涂画是不要紧的的做法是对物质的不珍惜。或许校服真的廉价,但是对于那些贫困地区衣不蔽体的孩子来说,难道不弥足珍贵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个学生,珍惜自己身上的校服,保持校服的整洁是对我们现在生活表达感激之心的最基本表现。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摒弃这份珍惜。

如果说校服上的涂画,是学生心灵的污染,那么年幼的他们,又从哪里被污染呢?毋庸置疑的是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学生心灵的污染,应该从社会找根源。我们呼唤正确精神价值对孩子们的引领。梁启超100年前曾说:“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只有孩子们心灵的洁净,才能保持校服的洁净,最后才能促进中国社会的纯净。

1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指引

(陈教授讲座笔录)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学生: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 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 具 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装;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2

文1

校服意识

校服作为一种学生的身份象征,对于穿着者而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但如今,对于校服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服装,学生的观念开始转变,意识逐渐淡化。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千篇一律的校服,似乎成为个性成长的约束。但毫无特色的校服无法包裹学生追求独特求异的内心,他们开始忘掉校服的意义,或是在校服上随意涂抹,或签上偶像的大名,或随意绘上自己喜欢的图像„„校服作为一种象征的形象,逐渐在学生内心淡化。不仅如此,由于对校服意识的淡化,几件破旧的被穿得脏乱的校服被弃掷在垃圾桶旁的现象常有出现,穿着校服而不顾形象肆意妄为的“个性”青年穿梭在人群。学生在轻视校服的同时,是否也忘记了学生的本分,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作为?

学生对校服的不敬只是一个缩影,更重要的是透过缩影看清这个社会。多少张人民币被肆意涂画,多少个英雄人物的画像或雕像不受敬重而遭到破坏,是彰显个性自由,还是忘记本分、逃避责任?过分强化“自由”的人打着“个性”的招牌,盲目地批判一切规则的约束,用所谓追求自由来掩饰内心对于责任的躲避。强调本分,强调制约,不是顽固的表现。无规矩不成方圆,缺少了规整的校服意识的学生,容易忽视学习做人的修养。主张个性,拒绝死板固然是好,是顺应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的正当想法,但若盲目地追求个性,无视必要的规矩,必会从追求自我走向丧失自我。

因此,对于“校服”这类约束自我品德修养的意识,决不可淡化。“校服”带来的无限责任感的重量,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不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要不断警醒自己,在追着时代前行的同时,切勿忘记身上“校服”的重担,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

校服于学生,如规章于国家,必尊之敬之,方能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不断强化校服意识,才能使自己的行为配得上身上的校服,这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风范,也只有这样,更多的个性魅力才会更好地释放。

文2

同学,涂画不是真个性!

同学,我看到你校服外套上张牙舞爪的机器猫,而你一脸自豪地展示你的画技;我看到你校服衬衣上龙飞凤舞的明星亲笔,而你得意洋洋地表达你对明星的爱意;我看到你校服下摆试笔的痕迹,而你一脸无所谓的展现你的不拘小节„„

别一脸怨气地看着我,更别骂我多管闲事。我也曾在校服上涂鸦动漫人物,但我已经幡然醒悟,改过自新了。正值青春的我们,大胆用涂画来展示个性,渺视权威,这似乎颇有嵇康遗风,但是,请理性地想想:涂画校服,真的展现了个性了吗?

如果你仍一脸不解,请跟随我到牛津大学来找答案。你看,在英伦建筑中进进出出的学生们,无论是整洁的绶带,干净的下摆,都没有丝毫涂鸦的痕迹。这所高等学府用不同款式的校服代表不同的学位级别,在他们看来,校服是才能的代表,是成就的等同,是荣誉的化身,更是个性的极致。作为学生,个性是对自身才能的自豪,成就的肯定,岂能让涂画玷污了?

似乎你还若有所思,让我们再到日本教育大国寻找答案吧。你看,在这个国家,每所学校的校服都各有特色,从校徽到袖口,从滚边到裙摆,无一不展现着各自学院的风格与特色。许多日本毕业生在毕业后仍对校服爱不释手,只因那份对学生时期的留恋,对母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而你呢?对于自己学校校徽的内涵了解多少呢?对校服设计的初衷知道几何?作为学生,个性是对学校的热爱与发自内心的荣誉,岂能让涂鸦玷污?

或许你仍固执地认为,穿着千篇一律的校服,会让你无法张扬个性而埋没于茫茫人海。再来看看身边的同学吧!《最强大脑》节目中的挑战者孙彻然,穿一身黑白分明的整洁校服

3

登上赛场,乍一见她时,只是一位平凡学生,但当她宣战“与世界为敌”、“不走寻常路”时,人们惊讶于她的勇气;当她稳中求胜,顺利完成盲填数独,击败两位胜者时,人们惊讶于她的杰出才能!谁说非要涂画才有个性?在朗诵比赛中,那位来自香港的“朗诵学生哥”,同样身着整洁的校服,用富有韵律的腔调,丰富的情感声调,得体的脸部表情及肢体动作,以他特有的朗诵个性,征服了评委,还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朗诵热潮。

亲爱的同学,涂画校服并不是真个性。作为学生,个性来自才华、毅力、特色;校服的个性,来自这所学校的校风与知名度,来自该校学生对学校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亲爱的同学们,涂画校服不是真个性,让我们去追求更有内涵的个性吧!

文3

触不到的“校服认同感”

校服,这个每天如影随行的存在,不知何时起悄悄站在了中小学生的对立面,成为了学生最讨厌的物品之一。无论是在校服上涂鸦、签名,甚至是拿校服试笔,都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在漠视、反感背后,归根究底是学生始终没有对校服产生认同感。

当“校服认同感”的缺失成为一种普通现象时,除了一味指责学生难管,或许我们真该好好思考是什么让校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

我想,首先被责难的应该是校服的设立目的--规范学生,禁止攀比,杜绝标新立异之风。在如此简单粗暴的目的指导下,各间学校的校服统五为运动服样式、宽松、肥大、男女式样一致。似乎越难看的校服就越能让学生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穿着这样的校服,不难想象,同学们无异于时时刻刻被提醒着自己正在“被管制”、“被约束”„„

当校服的设计目的已经与同学们对立时,要学生们如何对校服产生认识同感?

而再深层、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校服所缺乏的精神内涵。

曾有一段时间,大学生中风靡着穿五四青年的服装拍毕业照,白岩松为此做过期专访:为何五四青年的服装能在学生中获得如此高的认同感?得到的回答是:五四青年的服花不仅能让男生显得温文尔雅、让女生显得知书达礼,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其所承载的可贵的自由精神,让五四青年的服装经久不衰;无独有偶,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山装不也是凭借其精神内涵获得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认同吗?笔挺的衣服板型意味着“方正”,四个口袋代表着“礼”、“义”、“孝”、“廉”。可以说,所有被认同的服装一定都蕴含着独特的精神内涵。

而反观我们的校服,千篇一律的设计,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各间学校大同小异,混在一起便分不清彼此。要问起精神内涵,恐怕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更谈什么“认同感”呢?

当校服的设计目的更亲和学生时,当校服最终拥有厚重的精神内涵时,那个时候,“校服认同感”才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文4

我们更应珍视些什么

说来有点“遗憾”,已经步入成年的我,还没真正当过一回“追星族”。对于疯狂迷恋某位明星时的各种心态,我虽然无从亲历,但也能理解几分。不过,当我看到有学生竟然为在校服上留下了某位歌星的亲笔签名而倍感骄傲时,我还是不禁要问:为什么?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学生会心甘情愿地用校服去记录他那一次,甚至几次为拿到歌星签名而在人群中“冲锋陷阵”的经历。我在想,假如我是那个报社记者,我就会选择暂时抛弃

4

中立的态度,好好地向他提出我的疑惑。我甚至已经想到了他的反应:“难道这个签名不是对疯狂青春的一份回忆吗?为何不能让校服来承载它?”然后满脸不屑地转身离去,留下哑口无言的我呆立原地。

难道校服上承载的一切,真的不值得我们去珍视吗?

还记得上小学时第一次穿上校服,是在开学礼过后的班会课上。老师在课上跟我们这群只知道贪玩捣蛋的孩子郑重其事地讲解了很多关于校服的知识:为什么校服不像休闲装那样拥有丰富的颜色和多变的花纹?为什么校服要设计成这种式样?„„尽管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忘掉这些知识,但我们在听完那节课后对校服产生的神圣、庄严、不可侵犯或污辱的印象却无法被磨灭。以至我们会始终笃信:校服,值得我们的尊重。

或许你会说,小孩子的思想太容易被大人们改变和操纵了;或许你还会说,世界上比那身校服贵重、漂亮的衣服多着呢,凭什么要对它这么爱护?

如果你还抱有这些观念,你就还没明白自己更应珍视的是什么。

没错,校服是很简朴,甚至可以说是难看,但它的每一个色块和对应的颜色,都代表了学校所希望它的学子们拥有的品质;校服的用料虽不名贵,但它为你挡过凛冽的寒风,浸透过你奔跑时的汗水,又为你承担过各种各样的碰撞和摩擦„„可以说,这身校服代表的,是我们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珍视吗?难道我们能以一时的冲动或执念,去破坏掉这份纯真的美好吗?

所以,我在想,假如我就是那名歌星,当我看见面前的手颤抖着捧来的居然是一件校服的时候,大概也会毫不犹豫地推回去吧。一个连自己的成长历程都不珍视的人,又如何能珍视一个只是自己生命中匆匆过客的明星偶像呢?

但愿,在校服上留下签名真迹,只是某些同学的个人行为;而大多数同学在翻出那些旧校服时,心里感到的不会是嫌弃,而是感动。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懂得哪些更应被珍视;

只有这样的我们,才会真正长大成人。

文5

当我们在谈校服时,我们在谈什么

“你怎么可以在校服上试笔?”“因为校服很便宜呀”因为便宜所以校服沦为被乱涂乱画,甚至还被用作试笔的东西。试问一句,你觉得这样连校服都不尊重的学生会尊重学习吗?这种玩弄校服的人怎么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黑格尔说过:“一滴水是白色的,而海水是黑色的。小道理显而易见,大道理则看不见。”一个人真正的品性,不是由他如何对待大事而决定的,而是由他如何做好身边的小事而所体现出来的。在校服上涂一涂,画一画,其实是件很小的事,但他所体现出来的确是最本质的道德,你对校服的不尊重,对学校的不热爱。请你用心问一句:如果我爱校,怎么会忍在这庄严而洁白的校服留下那么一点肮脏的痕迹。

校服的价值能用“便宜”来形容吗?当我们在谈校服的时候,我们其实在谈的是学生的价值观。现在的学生,多把一件物品的价值等同于那被商家用冰冷的数字所标志的价格。因此,物品被分为了“高级货”和“便宜货”。而“高级货”为学生所追崇。武汉一高中生因想买个1000多元的包而节食4个月,最终得了厌食症;上海一男生因其父母不为其买3000多元的单车而毒打双亲;多名学生因想提前买5000多元的苹果机而对打„„学生为追崇“高档货”所作出的行为令人发指,但这些事却没有给那些执迷不悟的学生一丁点的作用。反观“低档货”,却被学生残暴对待。校服能被乱涂乱画,还被用来试笔。校服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的形象,而一台智能手机最多也只是给你一些沟通上的方便和娱乐。为什么学生对待他们的方式会截然不同呢?

5

当我们在谈校服时,我们其实是在谈教育。周国平说:“教育真正的意义是抛开一切只是后所剩下的东西。”学生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正是教育的失败品,当学校为了得到高重本率而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却忽略了最本质的价值观的教育。当父母急于赚钱又急于让孩子成为成绩的“大神”,却忽略了对孩子学会如何评判事物价值观的教育。试问,这样的教育怎能培养出一个懂“八荣八耻”的栋梁呢?

当我们在谈校服时,我们其实在谈一个人,一个社会。只有我们尊重好,爱护好我们的校服,我们和这个社会才能成为物质和思想的“富裕”。

文6

校服的自白

我是一件校服,我丢失了我的意义。

我是多么羡慕军装,军人说:“穿上军装,就穿上了保家卫国的责任。”我又是多么羡慕运动员赛场上的战服,健儿们说:“国旗印在我的胸膛,我势必为祖国的荣誉而战。”它们身上都凝聚着这样厚重的期许、责任与深情,值得被珍视和保护,而我呢?我的意义又在何处?

说来可悲,我的主人视我为俗鄙丑陋之物。若非不穿校服不得进入校园,想必他早就弃我于千里之外了。我自知其貌不扬,本不指望主人视若珍宝,然而,他竟然在我身上涂画些奇形怪状,让歌星大名龙飞凤舞地签在我身上,还在我身上随意试笔。班主任呵斥他,他当面唯唯诺诺地认错,转头便大声咒骂:“穿这个校服到底有什么鬼用,形式主义!”记者问及他为何在校服上试笔,答曰:“便宜。”

我在这些言辞中迷茫了,我有些自惭形秽了,以至于羞愧地为自己流泪。难道我的存在真的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束缚?难道我真的因为“很便宜” 而变得没有价值?

然而,当我看到小主人的妈妈在他出门前为他整理校服时眼底的期望与深情时,当我看到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穿着整齐的校服意气风发地踏入校门时,当我看到图书馆内偶然有几个穿着校服的倩影倚在书架边轻轻翻动书页并口中喃喃自语若有所思时,当我在新闻中看到贫困山区的儿童在加油灯下捧着一套校服,那黝黑的眸子中闪动的向往与渴求时„„

我就知道,我的意义远远不至于此。

穿上我,首先意味着你是孩子,是青年,你青春着。如陈独秀先生所言那般,不仅有着“青年般强健的肢体与风发的意气,还应有着远志与激情。”穿上我,还意味着你是学生,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的坚持与谦卑。在书声中在几案前,逐渐地变得博文而明礼,穿上我,还你予一份母校的期许与感念,让你时时感恩你知识的来处。

我多愿意予学生一种身份认同与自省的提醒。我是一件校服,我追寻着我的意义—— 然而,我已经被主人抛弃,此生已矣,唯寄后人。

文7

莫让规则形同虚设

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规章制度?

这似乎是一个十分愚蠢的问题。因为要约束人们的行为,不让他们破坏秩序,从而稳定整个社会的秩序呀!许多人也许会这么想。但是,你是否有曾想过,由人类来制定的规则,为什么反过来还能约束到人类自己?答案很简单。规则正是依靠这种一时的存在才得以运作的。

但是,令人心寒的是,这种意识却逐渐在人们的心中变得淡漠了。学生肆无忌惮地在校服上涂鸦,画画,甚至作为了歌星签名的载体,在学校门口被要求清洗掉,到了校外便一如既往,毫无要遵守规则的半点意思。

6

这很可悲。在那些学生还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会被发现,甚者还引以为豪时,他们早已失去了原本应根植于心底的规则一事。诚然学校的规章制度无法约束他们在校外的行为,但是,学生们的行为却无不是在为自己的学校丢脸面。

倘若是学校,那问题似乎不大,但若是一个国家呢?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无视社会的规则,他们那边乱闯红灯,过马路时不行走斑马线,被外人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有的人极不注重公共卫生,随意破坏环境,让众多国外人士对中国游客嗤之以鼻。“丁锦昊到此一游”这一事件,更是体现出了国人规则意识的严重缺失。他们认为,这些规则,对他们起不到任何的约束作用,没有人会监视他们,于是,他们便把此作为行动的理由。然而,在他们舍弃规律意识的那一刻起,社会的规律便形同虚设了。

没有规则意识,与没有规则无异,同样会造成社会的秩序混乱,同样会降低一个国家在外界中的形象,规则的制定,表面上是用于约束人,实际上,是用于警醒人们树立规则意识,因此,规则的规定,并不是用于约束人,而是为了人能更好地约束自己。

每个人都应树立规则意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规律无论何时何地,都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7

文8

校服的涂鸦,心灵的污染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采访的同学中有人把涂鸦洗掉,洗不掉的用涂改液盖住,有人校服上有个性的签名,有人直接在校服上试笔,认为校服很便宜。这些同学的行为真的只是校服的涂鸦而已吗?他们为什么会在校服上涂画呢?

在我看来,校服的涂鸦,实质上是心灵的污染。尽管他们又看似很正当的理由:学生个性的表达,时代潮流的追寻,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但是校服的涂画背后实际上是规则意识的缺乏,正确价值观的缺失和对来之不易物质的不珍惜。校服本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展示和严明纪律的表达,可以说是学生身份的标志。胡乱涂画校服不仅不利于学校的管理,而且有损学生风采。正如俗话所说:“衣如其人。”一个胡乱涂画校服的人能给人留下整洁大方的形象吗?学校下定规定要求学生穿着整洁的校服是有它的理由的。遵守穿着校服,穿戴整洁的规则,应该是一个学生行为的底线。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穿着干净整洁的的校服应是学生礼仪的要求,连礼都不知,谈何“立人”?

其次,在校服上留下个性的签名是价值观歪曲的表现。追星,并不是意味着留下物质层面的“签名”,更应是学习明星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与其在校服上留下个性的签名,无意中表露出自己的浅层化追星,倒不如保持校服的整洁,把明星的勤奋努力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精神动力。

最后,有人认为校服便宜,所以随便涂画是不要紧的的做法是对物质的不珍惜。或许校服真的廉价,但是对于那些贫困地区衣不蔽体的孩子来说,难道不弥足珍贵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个学生,珍惜自己身上的校服,保持校服的整洁是对我们现在生活表达感激之心的最基本表现。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摒弃这份珍惜。

如果说校服上的涂画,是学生心灵的污染,那么年幼的他们,又从哪里被污染呢?毋庸置疑的是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学生心灵的污染,应该从社会找根源。我们呼唤正确精神价值对孩子们的引领。梁启超100年前曾说:“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只有孩子们心灵的洁净,才能保持校服的洁净,最后才能促进中国社会的纯净。


相关作文

  • 我的理想作文400字
  • 铅山快乐作文培训学校五年级 周超 我最喜欢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从我上小学的时侯,我把我的理想定为了"人民老师". 有人曾把老师比成了园丁,无微不至地培育着我们那祖国的花朵:有人曾把老师比成了蜡烛,照亮我们,却熄灭了自己:也有人把老师比成了道路上的一盏明灯,鼓 ...

  • 妈妈,我想对您说作文500字
  • 妈妈,我想对您说[赖乙鑫] 重庆市奉节县金榜培训学校四年级阅读与写作班赖乙鑫 妈妈,您不知道我的内心有多少话想跟你说.今天就利用写作文的机会,把我想对您说的话都说出来. 记得读三年级的时候,我的同学到我家来约我到他家去玩.但是,妈妈,当时,您毫不犹豫地说:"不行,乙鑫,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

  • 童年趣事作文500字
  • 童年,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美丽的小星星,让我留恋,让我向往.其中,有一颗最让我汗颜的小星星. 那是六年前的事,六岁的我对世事充满了好奇与幻想.有一次过年回老家,站在邻居家的猪圈边,不知怎么竟突然想要亲眼目睹一下熊熊大火燃烧的样子,于是,我溜进屋,拿来了一盒火柴,跑到邻居家的猪圈边. & ...

  • 我的老师作文400字
  • 我有一个帅气的男老师,他长得特别的英俊潇洒,就好像新出炉的潮流美男子一样,现在就有我来给你们讲一讲吧! 我的老师他姓王,我们大家都管他叫王老师,王老师他有一个咪咪的小眼睛配这一黑色的帅气眼镜,尖尖的鼻子,俊俏的下巴,一个小巧玲珑的嘴巴,笑起来感觉隐隐约约的会有一道彩虹,非常美.尤其是他张圆滚滚的脸和 ...

  • 我作文400字
  • 我叫谭新欣,有着圆圆的脸,长长的头发,今年九岁了,在汉丰五校读书.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一直是一个"小书虫",因为我喜欢看书.晚上要看一本书,我看得入了迷,连妈妈叫我睡觉,我都没听见,为此,我可没少挨过妈妈的骂.有一次,我正在看书,妈妈叫我喝牛奶,我极不情愿地向餐桌走去.端起杯 ...

  • 雨作文500字
  • 雨,宇宙间的精灵,挣脱了云层,洋洋洒洒地飘落与大地,滋润万物,将沉睡的大地惊醒. 夏日,天气闷热."大火球"烧烤着大地,树伯伯弯下了腰,小草低下了头,顽皮的小狗也安静下来,伸长着舌头,趴在地上.一会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人们盼望的雨终于降临了.太阳懒洋洋地躲到了云朵后,小雨滴挣 ...

  • 雪作文400字
  • 高加禄 今天,我十分开心,因为我看见了立春后的第一场大雪. 早晨7点多钟,我正准备起床,看到天空中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不一会儿,仿拂是谁在撕下大片大片的棉絮,把柏油路盖了个严严实实:少数落了叶的树,成了一棵棵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向天空伸出了一双双银色的"手臂".还没落叶的树木 ...

  • 美丽的校园作文500字
  •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 春天,校门口的梧桐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教学楼背后的小花坛上,盛开着不知名的小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美啊!池塘里的 小鱼游来游去,它们有的追逐嬉戏:有的张大嘴巴一开一合,好像饿了在找东西吃:有的结伴而行,悠闲自在地欣赏水中美景 ...

  • 我的爸爸作文500字
  • 父爱是无形的,是贞烈的.它不像母爱那羊表现,但我们也能发现. 我的爸爸身高一米八,头上的头发很少,鼻上架着一副眼镜,显的文质彬彬,但遇到急事就手忙脚乱了. 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我正在甜蜜的梦乡中,但是突然我觉得身体很不舒服,就叫了一声"爸爸",爸爸醒了过来,来到我的身边,打开灯, ...

  • 春作文600字
  •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是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大地母亲换上了一件充满朝气的新衣. 性子急的小草,早就在春姑娘初来乍到时就开始一个劲儿地向上钻了,终于,他伸了个懒腰,直起了经受过一冬考验的小身板,换上了一件漂亮的绿衬衫.这种绿,不是初夏时的翠绿色,也不是盛夏时的墨绿色,这种绿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绿,能让一个病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