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橄榄绿青春
——与数院末届国防生的对话
青春是什么?是女生压在枕头下面那本没看完的小说,还是男生手指敲击间那把还没打完的lol 。少年手中的金色日子是孩子渴求的成长,更是前辈追忆一生的时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教室里勤奋钻研,也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他们身处大学的自由,也忠于军人的纪律,他们怀有一颗追梦心,也实现着一个赤子梦。他们的名字叫做:国防生。作为西大的也是数院最后一届国防生,他们告别的日子即将来临,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其中的两位,走进他们的金色日子。
少年种梦,不变赤子
——李旭亮
李旭亮从高中时期就开始向往那抹绿色。一身戎装,肩扛钢枪,决胜疆场,军营大概是所有血气男儿魂牵梦绕的土地。然而高考结束后由于一些原因未能报考军校,带着这份遗憾,李旭亮进入西北大学数学系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
大一结束时,一个选拔国防生的机会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看到通知后,他心里的一个旧梦重燃,耳畔的号角声好像又重新鸣响,他立即去报了名。选拔过程同样不易,在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的考核中他认识了同样是数院的战友,而这些人在日后也成为了他生命中重要的角色,他们一起在操场汗泪交加地奔驰,他们一起在教室严肃激烈地讨论。
经过重重选拔,李旭亮正式成为一名承载着光荣的国防生。周内6:30到7:10,别人 还在梦乡中,他早已起床开始了晨训,周日下午别人还在流连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每周还会有固定的其他两次训练,而这些,他从未抱怨过,因为这是他选择的青春,有多精彩只有自己清楚。
数学专业公认的学习难度加上高强度的训练,感到累并不稀奇,当结束了一天的生活躺在床上,李旭亮就会鼓励自己:“总有你达不到的极致,总有你追求不来的完美,你所做的努力从来不够。”然后再沉沉地进入梦乡,迎接一个新的明天。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他即将正式进入部队。他说他最近一直在加练体能为接下来的代职见习做充足的准备。他已经继承了军人特有的踏实,关于未来,他想从基层干起,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西大这片土地见证了他的蜕变,也实现了他的少年军旅梦,告别之日,他心中对这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名校感到自豪和光荣,他更希望有更多的学弟学妹加入他们的队伍,以青春之名,共赴军营之约!
一身戎装靓丽我青春年华
——董玉洁
2006年,一部《士兵突击》风靡中国。“不抛弃,不放弃”的经典台词让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有了一个军旅梦,15岁的董玉洁也同样被许三多的执着和坚强所感动,让当时这个只有15岁的的小女生开始向往成为一名军人。同李旭亮一样,国防生的选拔也改变了她原本的人生轨迹。凭着良好的身体素质,怀着一份敬畏和憧憬董玉洁也在大一结束那年正式成为了一名军中绿花。
三千米跑,是董玉洁觉得这四年最难忘的记忆。刚开始的时候,三千米对她而言无疑于一重难以翻越的高山,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一次次挑战着自己的极限。在三千米考核前期,董玉洁的成绩总是徘徊在及格线上下,一个3000米很棒的战友就带着她一起练习,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战友成了她信心的来源,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彼此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加油的手势都成了力量的化身,驱动着了透支的身体一路前行。最后,她终于
攻克了这一难关,通过了考核,增强了耐力,磨练了意志。
女生的细腻让董玉洁对未来很有规划,她准备进入军队后开始读研,本科专业数学可以让她以后往密码学方向和计算机领域深造,毕业后可以从事保密和破译密码的相关工作,成为一名技术干部,用自己的知识为军队建设做贡献。
如今,曾经携手并肩的战友们即将奔向各自的世界,但董玉洁说没有什么能取代记忆中的他们和即将告别的这段青春岁月,当然还有这片挥洒过汗和泪的土地,她说她离开后一定会怀念西大的自由与包容,最后她也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短暂的大学时光,莫负青春年华。
写在最后
最后一届国防生,我们不说再见!你们的热血与激情将以它不灭的痕迹永远留在西大的土地上,你们的坚持和果敢将作为一种不朽的精神激励我们后来者,你的责任与担当将成为新一代青年的典范召唤我们投入建设国家的大潮中,你们是榜样,请接受我们的致敬!
我们的橄榄绿青春
——与数院末届国防生的对话
青春是什么?是女生压在枕头下面那本没看完的小说,还是男生手指敲击间那把还没打完的lol 。少年手中的金色日子是孩子渴求的成长,更是前辈追忆一生的时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教室里勤奋钻研,也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他们身处大学的自由,也忠于军人的纪律,他们怀有一颗追梦心,也实现着一个赤子梦。他们的名字叫做:国防生。作为西大的也是数院最后一届国防生,他们告别的日子即将来临,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其中的两位,走进他们的金色日子。
少年种梦,不变赤子
——李旭亮
李旭亮从高中时期就开始向往那抹绿色。一身戎装,肩扛钢枪,决胜疆场,军营大概是所有血气男儿魂牵梦绕的土地。然而高考结束后由于一些原因未能报考军校,带着这份遗憾,李旭亮进入西北大学数学系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
大一结束时,一个选拔国防生的机会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看到通知后,他心里的一个旧梦重燃,耳畔的号角声好像又重新鸣响,他立即去报了名。选拔过程同样不易,在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的考核中他认识了同样是数院的战友,而这些人在日后也成为了他生命中重要的角色,他们一起在操场汗泪交加地奔驰,他们一起在教室严肃激烈地讨论。
经过重重选拔,李旭亮正式成为一名承载着光荣的国防生。周内6:30到7:10,别人 还在梦乡中,他早已起床开始了晨训,周日下午别人还在流连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每周还会有固定的其他两次训练,而这些,他从未抱怨过,因为这是他选择的青春,有多精彩只有自己清楚。
数学专业公认的学习难度加上高强度的训练,感到累并不稀奇,当结束了一天的生活躺在床上,李旭亮就会鼓励自己:“总有你达不到的极致,总有你追求不来的完美,你所做的努力从来不够。”然后再沉沉地进入梦乡,迎接一个新的明天。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他即将正式进入部队。他说他最近一直在加练体能为接下来的代职见习做充足的准备。他已经继承了军人特有的踏实,关于未来,他想从基层干起,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西大这片土地见证了他的蜕变,也实现了他的少年军旅梦,告别之日,他心中对这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名校感到自豪和光荣,他更希望有更多的学弟学妹加入他们的队伍,以青春之名,共赴军营之约!
一身戎装靓丽我青春年华
——董玉洁
2006年,一部《士兵突击》风靡中国。“不抛弃,不放弃”的经典台词让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有了一个军旅梦,15岁的董玉洁也同样被许三多的执着和坚强所感动,让当时这个只有15岁的的小女生开始向往成为一名军人。同李旭亮一样,国防生的选拔也改变了她原本的人生轨迹。凭着良好的身体素质,怀着一份敬畏和憧憬董玉洁也在大一结束那年正式成为了一名军中绿花。
三千米跑,是董玉洁觉得这四年最难忘的记忆。刚开始的时候,三千米对她而言无疑于一重难以翻越的高山,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一次次挑战着自己的极限。在三千米考核前期,董玉洁的成绩总是徘徊在及格线上下,一个3000米很棒的战友就带着她一起练习,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战友成了她信心的来源,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彼此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加油的手势都成了力量的化身,驱动着了透支的身体一路前行。最后,她终于
攻克了这一难关,通过了考核,增强了耐力,磨练了意志。
女生的细腻让董玉洁对未来很有规划,她准备进入军队后开始读研,本科专业数学可以让她以后往密码学方向和计算机领域深造,毕业后可以从事保密和破译密码的相关工作,成为一名技术干部,用自己的知识为军队建设做贡献。
如今,曾经携手并肩的战友们即将奔向各自的世界,但董玉洁说没有什么能取代记忆中的他们和即将告别的这段青春岁月,当然还有这片挥洒过汗和泪的土地,她说她离开后一定会怀念西大的自由与包容,最后她也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短暂的大学时光,莫负青春年华。
写在最后
最后一届国防生,我们不说再见!你们的热血与激情将以它不灭的痕迹永远留在西大的土地上,你们的坚持和果敢将作为一种不朽的精神激励我们后来者,你的责任与担当将成为新一代青年的典范召唤我们投入建设国家的大潮中,你们是榜样,请接受我们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