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站立"导写作文8000字

高一作文

1 命题作文“站立”导写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部电影叫《站直了,别趴下》,站立,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信念。请以“站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 1、题意理解 反向理解:

——表层:不趴着、不弯腰、不低头、不下跪; ——引申:不卑微,不屈服,不猥琐,不认输,不放弃

——提升:不自轻自贱,不俯首帖耳,不卑躬屈膝,不人云亦云……

3 正面理解:

有坚定信念,有坚强意志,有高远境界,有独立人格,有高尚气节,刚直,伟岸,方正,不屈不挠,顶天立地,堂堂正正,„„

可从中任选一种理解来立意展开,如“一个人不匍匐在这个世界上,他才能看得更多,看得更远,看得

4 更清晰、更透彻,才能在纷纭错综的世界里,以站立的姿态给自己博得高远的人生境界。”

2、立意角度

从内涵角度——

精神站立(灵魂站立)、思想站立、人格站立、文化站立、意志站立 „„

5

从主体角度——

民族站立:在历史中的站立,在世界中的站立,在时代中站立

官员站立:直官、廉官;贪官,庸官,媚官 文人站立、军人站立、百姓站立„„

从背景角度——

在困难中站立、在人生中站立、在世界站立、

6 在历史站立„„

3、展开角度

(1)为什么要站立? 站立是一种气节,能够彰显人的精神高度 站立是一种意志,能够检验人的心理强度 站立是一种境界,能够拓展人的心灵广度

(2)怎么站立?

7 在困境面前不退缩 在强权面前不低头 在物欲面前不迷惑

(3)哪些不属于站立?

——犬儒(对比大儒、鸿儒)

——大丈夫能屈能伸(对比:大丈夫头可断,血可流,灵魂与尊严不可丢)

8 ——好死不如赖活着(对比: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比: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引中国文化中的元素,很能引起人共鸣。如“这是一个盛产犬儒的时代,许多人已

9 经忘记了站立的姿态。”

2、材料举隅

民族站立:奥运、地震、神七

官员:司马迁(以„„站立于历史中);魏征(以„„站立于帝王之前);林则徐(以„„站立于外敌面前)

10 文人: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胡风:江青为了打倒周扬, 派人去狱中找胡风. 跟胡风许愿, 只要胡风写批判周扬的文章, 就给他平反, 并用文化部长的位子来诱惑胡风.

11 胡风听完来意, 大骂来人, 并说:“我和周扬是学术观点不同,而姚文元纯属胡说八道。” 老舍 : 以自己生命的代价, 来讽刺人类最低级的行为.

朱自清:宁死不吃外国的救济粮. 民族气节冲霄汉, 文人傲骨蔑冬梅. 伯夷、叔齐:商亡后隐居首阳山,决心不食周

12 粟。

嵇康:西晋大音乐家、“竹林七贤”头面人物嵇康宁可被斩首洛阳东市,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了他的拿手保留曲目《广陵散》。

东晋诗人陶渊明(陶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13 唐朝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 “戏万乘若僚友,视侪列如草芥”。他高扬人格,宣称“君不能狸膏金踞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

14 年进士,做过山东范县和潍县知县,后因请求赈助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掷去纱帽不为官”,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频频向反动当局和一切恶势力挥去他的“投枪”。他那不为权势为国为民坚持真理的傲骨简直是金

15 石铸成的。

梅兰芳: 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戏。

4

在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文网之酷虐远远胜过电网,仍有不少文人挺着脊梁,硬着腰骨,私修“明史”,刊刻怀念故国,感伤黎庶的诗文,尽管他们深知

16 那样做的后果会是脑袋搬家,甚至灭族,鞭尸;

在明朝,东林党人和复社诸君子铁肩担道义,挺身而出,与阉党(以魏忠贤、阮大铖为首)作悬崖上的殊死搏斗,头颈之硬,脊梁之挺,直把杀身视为等闲事,哪有半点精神的

17 “萎缩”?

在宋代,有苏东坡等一大批文人虽贬落至死,也不改初衷,那时的文人,更重要的身份是文官,是“一官二吏”的高阶层,倘若他们的言行只受利益原则的单向驱动,就很容易抹杀良知,丧失骨气。但他们坚持不同政

18 见,在“聪明人”看来,那纯粹是吃饱了饭撑的,跟自己闹别扭,找难受,犯得着吗?

在大唐,有韩愈那样批龙鳞、捋虎须的文人,爱佛骨胜过爱真理的宪宗皇帝他也敢惹,你说,他的脊梁是不是铁打的?是不是淬火加钢过?

19 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曹魏末期,嵇康竟敢特立独行,“非汤武而薄周孔”,无异于往狠里给司马昭那张马脸猛挥一记钩拳,你说,他是不是天地间屹然不倒的英物?

在西汉,司马迁仗义直言,为身陷匈奴的

20 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触犯了盛怒的暴君汉武帝,为此,他献出了中国文人最具雄风的两颗睾丸,良种没了,后世的文人便一茬不如一茬。太史公个人肉体惨遭去势,够可悲够可痛的了,但他精神的火种并未因此熄灭,这又是中华民族的大幸。

21 喜欢披览历史载籍的读者,不难得出一个显明无疑的结论:历朝历代,强颈都斗不过快刀,骨头都挡不住斧头,批判的武器都敌不过武器的批判,从来如此,未曾有过什么例外,这就足以见出封建专制这台“绞肉机”对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具有何等强大的杀伤

22 力。但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硬气的“傻子”,因为这样的“傻子”才代表着民族的良知,这样的“硬气”才是民族的元气。在相对蒙昧的群落中,IQ值最高的人,不被当成疯子,即被当成异端,作为不合群的另类,他们的命运如出一辙,不死于有形的刀斧,也会死于无形

23 的棍棒。

有高于一世之才,却无高于一世之命,这不仅是屈原的悲哀,贾谊的悲哀,也是所有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悲哀。他们惟有甘死如饴,经由“死亡”那面镜子,欣赏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精神所许诺的永恒,才能得

24 到来自天堂的慰抚。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朗然相告:“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优秀的知识分子,无论他们是自杀,还是被杀,作为谁也无法剥夺的遗产,那股丰沛的浩然之气都会成为后世精神的“氧泵”和“氧

25 仓”。

文天祥的被杀实际上也是自杀,他完全可以不死,他甚至还可以“活”得比以往更“风光”更“体面”。但他只求速死,不肯自玷自污,甚至发出了“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的喟叹,那宏音巨响,让无知的草木听了也

26 会为之凛然一惊。在“君降臣不降”的文天祥身上,我再次看到了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精神极端孤洁的那一面。死神将文天祥的物质生命推入了深不可测的黑暗和虚无,但死神并非万能,文天祥的精神生命超逾了死神的管辖地带,它为苍凉阴暗的人世间留下

27 了一抹刮擦不去的亮色和暖色。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位小皇帝赵昺跳入惊涛骇浪的大海,换了文天祥,他也会这样做,做得同样干净利落。你别说,他们陪着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把戏去死,陪着一身鸡皮的没落王朝去死,不值得;要知道,文天祥和陆秀夫这两

28 位同科进士,他们不仅作为爱国者而死,也作为孤洁的知识分子而死,非此一死不足以明心见志。

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六月二日,大学者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附近。他遗书的开头四句无疑是其自沉原因最准确

29 的揭秘,“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所说的“世变”,即是世道人心的大败坏大沤臭。“义无再辱”这四个字不简单,它涵盖了死者全部的隐痛和决心。几千年来,力求精神孤洁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自杀这种极端决绝的方式告别

30 人世,几乎都是因为“义无再辱”。知义者必勇,知耻者必勇,勇于赴死,绰绰有余。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一则中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这句话无异于一记警钟,听不进去的人是无可救药的。

近、现代史上,陈

31 天华1905年自沉于日本海,杨笃生1911年自沉于英国利物浦出海口,梁济1918年自沉于积水潭,王国维1927年自沉于颐和园,朱湘1933年自沉于黄浦江,我列举的显然不是自沉者的全部,那将是一张长到令人惊悚的名单,仅仅只是这几位,就足够风云变色

32 了。

作为革命家,陈天华看到自己的国家已堕落至毫无尊严,革命战友缺乏团结,不思进取,他义无再辱;作为学者,王国维看到乱世里学术衰颓,学者命如草芥,他义无再辱;作为诗人,朱湘看到人生的悲辛和人心的冷酷,

33 他义无再辱。在自沉者看来,“义无再辱”的标牌背后站着的首席代表绝对不是凶恶的死神,而是安乐天使。

当肉体的保存和精神的救赎发生避无可避的巨大冲突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放弃后者,因而向环节动物(蚯蚓之类)学习,

34 钻到板结的土壤里去,“雪藏”起来,以保存生命为第一要务。但某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会毅然选择后者,放弃前者,让肉体下沉,让精神拔地飞升。

受辱,受辱,不断地受辱,不断地退让,直退到“义”字的临界线,他们的内心才悲愤

35 地呐喊道,够了,够了,我不能再忍受这样的污辱!于是,他们选择了与“天下之至刚”的暴政恰成鲜明反比的“天下之至柔”的井水、湖水、河水、江水或海水,作为生命的归宿。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义无再辱”的“义”攸关千钧一发的尊严。

36

无论是在政治的“高压氧仓”中,还是在日常生活“腐臭阴暗的地下室”里,义无再辱的中国文人选择了死亡,便选择了自赎和解脱之路,这是最佳选择吗?除此之外,他们显然还可以选择更英勇的抗争,进入“活的炼狱”,给自己的精神

37 一个在泪水中泡三回,在血水中浸三回,在碱水中煮三回的历险的机会,活得正直,活得坚强,活得刚毅,像太史公那样,即使被皇帝阉了,含奇耻忍大辱,也要在竹简上刻完一部煌煌《史记》,把那一耳括子重重地扇回去。中国知识分子多数是在封建思想耳提面

38 命的“训导室”中长大成人的,谁来为这批“弄坏了坯子的大愚若智者”启蒙?才真叫棘手的问题。至于给他们酥脆的骨骼补“钙”,虽也要紧,还在其次。

元朝统治者给汉族文人一个“八娼九儒十丐”的定位,对此,后代文人一直很不服

39 气,可少数人的努力并不能使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改观,奈何奈何?!我忽然想起明末的钱谦益,此公甘心下跪,甘心媚敌,作清朝的降臣,倒是他的枕边美眉——侠妓柳如是深明大义,奋身投水自沉,身虽获救而心已死。那些缺乏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是该掩面

40 羞煞的,他们每逢生死关头便乐于认贼作父,视仇为亲,有奶就是娘,出卖色相的妓女也远比那些出卖灵魂的龌龊之辈要高贵得多。

向义无再辱的死者致敬吧,他们至少不是最终的妥协者和屈服者,不是那种一边舔着强权者的屁股,一边

41 吧哒着“幸福”舌头的狗子!

命题作文“尊严”导写

什么是尊严?

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

[提示]写本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立意: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 2、 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

3、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 4、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

5、 产生尊严的是理性——对正义的执著,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这是尊严与 “面子”的根本区别。只有摈弃了虚荣的“面子”,树立起真正的尊严,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真正的希望。

参考拟题:1、涉外无小事 2、尊严来自实力 3、尊严与“面子” 4、伤心一跪。

[素材]1.名人名言⑴保持尊严地忍受贫穷,是贤智之士所固有的特性。——德谟克里特

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⑷使人高贵的是人的品格。——英国哲学家劳伦斯

(5)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子路

(6)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7)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罢!——但丁 (8)最野蛮的是轻蔑自己。——蒙田

(9)没有比认为自己是有用之才的自尊自信对人更有益的东西。[美]卡内基

(10)假如你认为能够,你便能够;假如你认为不能够;你便不能够。[美]戴维斯

11)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英] 毛姆

(12)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英]莎士比亚

42 (13)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法]. 雨果

(14)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俄]别林斯基

(15)一个人能够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古希腊]苏格拉底

2.事例(1)美国总统林肯,在他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歇止,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在一些狂躁的议员眼里鞋匠之于总统是多么卑微!别如霄壤的两个职业在林肯心里却是父亲的鞋匠是一流,而自己的总统是二流,因为他衡量两者的标准不是权势而是才能。

(2)不为五斗折腰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今江西湖口县)。到年终时,郡守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对陶渊明说,按官场礼节,要整齐冠冕,束紧衣带,以下属礼参见。陶渊明本来随意惯了,诸事不拘常礼,更何况胸有高情逸志,于是感叹道:“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即日辞官归稳,再不出仕。

(3)孙天帅不下跪1995年3月7日下午3点,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盼到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一名身体染病的女工实在坚持不住,伏在工作台上打起了盹。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韩国女老板顺手操起一块线路板朝这位女工猛砸过去·„„紧接着大发雷霆,吼叫着各生产线管理人员直身站立举起双手作投降状,然后叫车间工人统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妇人。女老板吼叫:“你为什么不跪?”这个人说:“我是不会给你下跪的!”这个中国青年员工的名字叫孙天帅。

(4)吉鸿昌:“我是中国人!”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分析:“我是中国人”,一声惊天霹雳,一身铮铮铁骨,吓退了多少人,惊醒了多少人。不以国弱而耻辱,不因国破而逃亡,这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维护了个人的尊严。

(5)徐悲鸿 在欧洲留学期间,有一次在留学生的聚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留学生站起来挑衅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

43 才!”一向温和的徐悲鸿抑制不住愤怒,走到这个傲慢无礼的洋学生面前,大声说:“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你敢吗?” 1924年,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分析:徐悲鸿能有那么大的成绩,除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无疑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

(6)曹雪芹不趋炎附势 清末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很清苦,但他却从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据说有个都统老爷过生日,下帖子摊派送礼。曹雪芹请人挑上两坛清水,自己拿着一副对联画轴送去。正当都统老爷喝着清水,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曹雪芹把对联挂了过来,上联是“朋友之交”,下联是“淡淡如水”,把这位都统老爷戏谑得尴尬难言。

分析:在清贫的生活中,能做到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节操的人,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7)不吃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谢了黔敖又向前走去,最终饿死在路边。

分析: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千古,激励着无数后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8)贝多芬拒演有一天,几个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的军官,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要求给他们演奏。贝多芬拒绝了,可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脚踢开大门,回到住处,立即把公爵送给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9)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10)程砚秋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特务机关企图强迫在北京的京剧界捐献飞机义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当即拒绝说:“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程砚秋深知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凶残,担心自己的拒演连累别人,于是他不卑不亢地说:“献机义演的事,我程某人宁死在枪口下也决不从命,请转告日本人,不要找梨园同行的麻烦。”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1)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析: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

44

12乔丹只做美国货广告篮球上帝乔丹在一次中国之行中,拒绝乘坐主办方为他提供的奔驰、宝马,而是点名要了美国的道奇山羊。原来乔丹有一条重要的商业原则,那就是“做广告从来只做美国货”,因为,座驾事件与“尊严”息息相关。

1 命题作文“站立”导写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部电影叫《站直了,别趴下》,站立,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信念。请以“站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 1、题意理解 反向理解:

——表层:不趴着、不弯腰、不低头、不下跪; ——引申:不卑微,不屈服,不猥琐,不认输,不放弃

——提升:不自轻自贱,不俯首帖耳,不卑躬屈膝,不人云亦云……

3 正面理解:

有坚定信念,有坚强意志,有高远境界,有独立人格,有高尚气节,刚直,伟岸,方正,不屈不挠,顶天立地,堂堂正正,„„

可从中任选一种理解来立意展开,如“一个人不匍匐在这个世界上,他才能看得更多,看得更远,看得

4 更清晰、更透彻,才能在纷纭错综的世界里,以站立的姿态给自己博得高远的人生境界。”

2、立意角度

从内涵角度——

精神站立(灵魂站立)、思想站立、人格站立、文化站立、意志站立 „„

5

从主体角度——

民族站立:在历史中的站立,在世界中的站立,在时代中站立

官员站立:直官、廉官;贪官,庸官,媚官 文人站立、军人站立、百姓站立„„

从背景角度——

在困难中站立、在人生中站立、在世界站立、

6 在历史站立„„

3、展开角度

(1)为什么要站立? 站立是一种气节,能够彰显人的精神高度 站立是一种意志,能够检验人的心理强度 站立是一种境界,能够拓展人的心灵广度

(2)怎么站立?

7 在困境面前不退缩 在强权面前不低头 在物欲面前不迷惑

(3)哪些不属于站立?

——犬儒(对比大儒、鸿儒)

——大丈夫能屈能伸(对比:大丈夫头可断,血可流,灵魂与尊严不可丢)

8 ——好死不如赖活着(对比: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比: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引中国文化中的元素,很能引起人共鸣。如“这是一个盛产犬儒的时代,许多人已

9 经忘记了站立的姿态。”

2、材料举隅

民族站立:奥运、地震、神七

官员:司马迁(以„„站立于历史中);魏征(以„„站立于帝王之前);林则徐(以„„站立于外敌面前)

10 文人: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胡风:江青为了打倒周扬, 派人去狱中找胡风. 跟胡风许愿, 只要胡风写批判周扬的文章, 就给他平反, 并用文化部长的位子来诱惑胡风.

11 胡风听完来意, 大骂来人, 并说:“我和周扬是学术观点不同,而姚文元纯属胡说八道。” 老舍 : 以自己生命的代价, 来讽刺人类最低级的行为.

朱自清:宁死不吃外国的救济粮. 民族气节冲霄汉, 文人傲骨蔑冬梅. 伯夷、叔齐:商亡后隐居首阳山,决心不食周

12 粟。

嵇康:西晋大音乐家、“竹林七贤”头面人物嵇康宁可被斩首洛阳东市,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了他的拿手保留曲目《广陵散》。

东晋诗人陶渊明(陶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13 唐朝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 “戏万乘若僚友,视侪列如草芥”。他高扬人格,宣称“君不能狸膏金踞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

14 年进士,做过山东范县和潍县知县,后因请求赈助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掷去纱帽不为官”,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频频向反动当局和一切恶势力挥去他的“投枪”。他那不为权势为国为民坚持真理的傲骨简直是金

15 石铸成的。

梅兰芳: 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戏。

4

在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文网之酷虐远远胜过电网,仍有不少文人挺着脊梁,硬着腰骨,私修“明史”,刊刻怀念故国,感伤黎庶的诗文,尽管他们深知

16 那样做的后果会是脑袋搬家,甚至灭族,鞭尸;

在明朝,东林党人和复社诸君子铁肩担道义,挺身而出,与阉党(以魏忠贤、阮大铖为首)作悬崖上的殊死搏斗,头颈之硬,脊梁之挺,直把杀身视为等闲事,哪有半点精神的

17 “萎缩”?

在宋代,有苏东坡等一大批文人虽贬落至死,也不改初衷,那时的文人,更重要的身份是文官,是“一官二吏”的高阶层,倘若他们的言行只受利益原则的单向驱动,就很容易抹杀良知,丧失骨气。但他们坚持不同政

18 见,在“聪明人”看来,那纯粹是吃饱了饭撑的,跟自己闹别扭,找难受,犯得着吗?

在大唐,有韩愈那样批龙鳞、捋虎须的文人,爱佛骨胜过爱真理的宪宗皇帝他也敢惹,你说,他的脊梁是不是铁打的?是不是淬火加钢过?

19 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曹魏末期,嵇康竟敢特立独行,“非汤武而薄周孔”,无异于往狠里给司马昭那张马脸猛挥一记钩拳,你说,他是不是天地间屹然不倒的英物?

在西汉,司马迁仗义直言,为身陷匈奴的

20 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触犯了盛怒的暴君汉武帝,为此,他献出了中国文人最具雄风的两颗睾丸,良种没了,后世的文人便一茬不如一茬。太史公个人肉体惨遭去势,够可悲够可痛的了,但他精神的火种并未因此熄灭,这又是中华民族的大幸。

21 喜欢披览历史载籍的读者,不难得出一个显明无疑的结论:历朝历代,强颈都斗不过快刀,骨头都挡不住斧头,批判的武器都敌不过武器的批判,从来如此,未曾有过什么例外,这就足以见出封建专制这台“绞肉机”对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具有何等强大的杀伤

22 力。但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硬气的“傻子”,因为这样的“傻子”才代表着民族的良知,这样的“硬气”才是民族的元气。在相对蒙昧的群落中,IQ值最高的人,不被当成疯子,即被当成异端,作为不合群的另类,他们的命运如出一辙,不死于有形的刀斧,也会死于无形

23 的棍棒。

有高于一世之才,却无高于一世之命,这不仅是屈原的悲哀,贾谊的悲哀,也是所有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悲哀。他们惟有甘死如饴,经由“死亡”那面镜子,欣赏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精神所许诺的永恒,才能得

24 到来自天堂的慰抚。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朗然相告:“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优秀的知识分子,无论他们是自杀,还是被杀,作为谁也无法剥夺的遗产,那股丰沛的浩然之气都会成为后世精神的“氧泵”和“氧

25 仓”。

文天祥的被杀实际上也是自杀,他完全可以不死,他甚至还可以“活”得比以往更“风光”更“体面”。但他只求速死,不肯自玷自污,甚至发出了“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的喟叹,那宏音巨响,让无知的草木听了也

26 会为之凛然一惊。在“君降臣不降”的文天祥身上,我再次看到了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精神极端孤洁的那一面。死神将文天祥的物质生命推入了深不可测的黑暗和虚无,但死神并非万能,文天祥的精神生命超逾了死神的管辖地带,它为苍凉阴暗的人世间留下

27 了一抹刮擦不去的亮色和暖色。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位小皇帝赵昺跳入惊涛骇浪的大海,换了文天祥,他也会这样做,做得同样干净利落。你别说,他们陪着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把戏去死,陪着一身鸡皮的没落王朝去死,不值得;要知道,文天祥和陆秀夫这两

28 位同科进士,他们不仅作为爱国者而死,也作为孤洁的知识分子而死,非此一死不足以明心见志。

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六月二日,大学者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附近。他遗书的开头四句无疑是其自沉原因最准确

29 的揭秘,“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所说的“世变”,即是世道人心的大败坏大沤臭。“义无再辱”这四个字不简单,它涵盖了死者全部的隐痛和决心。几千年来,力求精神孤洁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自杀这种极端决绝的方式告别

30 人世,几乎都是因为“义无再辱”。知义者必勇,知耻者必勇,勇于赴死,绰绰有余。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一则中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这句话无异于一记警钟,听不进去的人是无可救药的。

近、现代史上,陈

31 天华1905年自沉于日本海,杨笃生1911年自沉于英国利物浦出海口,梁济1918年自沉于积水潭,王国维1927年自沉于颐和园,朱湘1933年自沉于黄浦江,我列举的显然不是自沉者的全部,那将是一张长到令人惊悚的名单,仅仅只是这几位,就足够风云变色

32 了。

作为革命家,陈天华看到自己的国家已堕落至毫无尊严,革命战友缺乏团结,不思进取,他义无再辱;作为学者,王国维看到乱世里学术衰颓,学者命如草芥,他义无再辱;作为诗人,朱湘看到人生的悲辛和人心的冷酷,

33 他义无再辱。在自沉者看来,“义无再辱”的标牌背后站着的首席代表绝对不是凶恶的死神,而是安乐天使。

当肉体的保存和精神的救赎发生避无可避的巨大冲突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放弃后者,因而向环节动物(蚯蚓之类)学习,

34 钻到板结的土壤里去,“雪藏”起来,以保存生命为第一要务。但某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会毅然选择后者,放弃前者,让肉体下沉,让精神拔地飞升。

受辱,受辱,不断地受辱,不断地退让,直退到“义”字的临界线,他们的内心才悲愤

35 地呐喊道,够了,够了,我不能再忍受这样的污辱!于是,他们选择了与“天下之至刚”的暴政恰成鲜明反比的“天下之至柔”的井水、湖水、河水、江水或海水,作为生命的归宿。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义无再辱”的“义”攸关千钧一发的尊严。

36

无论是在政治的“高压氧仓”中,还是在日常生活“腐臭阴暗的地下室”里,义无再辱的中国文人选择了死亡,便选择了自赎和解脱之路,这是最佳选择吗?除此之外,他们显然还可以选择更英勇的抗争,进入“活的炼狱”,给自己的精神

37 一个在泪水中泡三回,在血水中浸三回,在碱水中煮三回的历险的机会,活得正直,活得坚强,活得刚毅,像太史公那样,即使被皇帝阉了,含奇耻忍大辱,也要在竹简上刻完一部煌煌《史记》,把那一耳括子重重地扇回去。中国知识分子多数是在封建思想耳提面

38 命的“训导室”中长大成人的,谁来为这批“弄坏了坯子的大愚若智者”启蒙?才真叫棘手的问题。至于给他们酥脆的骨骼补“钙”,虽也要紧,还在其次。

元朝统治者给汉族文人一个“八娼九儒十丐”的定位,对此,后代文人一直很不服

39 气,可少数人的努力并不能使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改观,奈何奈何?!我忽然想起明末的钱谦益,此公甘心下跪,甘心媚敌,作清朝的降臣,倒是他的枕边美眉——侠妓柳如是深明大义,奋身投水自沉,身虽获救而心已死。那些缺乏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是该掩面

40 羞煞的,他们每逢生死关头便乐于认贼作父,视仇为亲,有奶就是娘,出卖色相的妓女也远比那些出卖灵魂的龌龊之辈要高贵得多。

向义无再辱的死者致敬吧,他们至少不是最终的妥协者和屈服者,不是那种一边舔着强权者的屁股,一边

41 吧哒着“幸福”舌头的狗子!

命题作文“尊严”导写

什么是尊严?

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

[提示]写本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立意: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 2、 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

3、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 4、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

5、 产生尊严的是理性——对正义的执著,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这是尊严与 “面子”的根本区别。只有摈弃了虚荣的“面子”,树立起真正的尊严,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真正的希望。

参考拟题:1、涉外无小事 2、尊严来自实力 3、尊严与“面子” 4、伤心一跪。

[素材]1.名人名言⑴保持尊严地忍受贫穷,是贤智之士所固有的特性。——德谟克里特

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⑷使人高贵的是人的品格。——英国哲学家劳伦斯

(5)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子路

(6)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7)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罢!——但丁 (8)最野蛮的是轻蔑自己。——蒙田

(9)没有比认为自己是有用之才的自尊自信对人更有益的东西。[美]卡内基

(10)假如你认为能够,你便能够;假如你认为不能够;你便不能够。[美]戴维斯

11)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英] 毛姆

(12)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英]莎士比亚

42 (13)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法]. 雨果

(14)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俄]别林斯基

(15)一个人能够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古希腊]苏格拉底

2.事例(1)美国总统林肯,在他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歇止,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在一些狂躁的议员眼里鞋匠之于总统是多么卑微!别如霄壤的两个职业在林肯心里却是父亲的鞋匠是一流,而自己的总统是二流,因为他衡量两者的标准不是权势而是才能。

(2)不为五斗折腰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今江西湖口县)。到年终时,郡守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对陶渊明说,按官场礼节,要整齐冠冕,束紧衣带,以下属礼参见。陶渊明本来随意惯了,诸事不拘常礼,更何况胸有高情逸志,于是感叹道:“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即日辞官归稳,再不出仕。

(3)孙天帅不下跪1995年3月7日下午3点,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盼到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一名身体染病的女工实在坚持不住,伏在工作台上打起了盹。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韩国女老板顺手操起一块线路板朝这位女工猛砸过去·„„紧接着大发雷霆,吼叫着各生产线管理人员直身站立举起双手作投降状,然后叫车间工人统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妇人。女老板吼叫:“你为什么不跪?”这个人说:“我是不会给你下跪的!”这个中国青年员工的名字叫孙天帅。

(4)吉鸿昌:“我是中国人!”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分析:“我是中国人”,一声惊天霹雳,一身铮铮铁骨,吓退了多少人,惊醒了多少人。不以国弱而耻辱,不因国破而逃亡,这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维护了个人的尊严。

(5)徐悲鸿 在欧洲留学期间,有一次在留学生的聚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留学生站起来挑衅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

43 才!”一向温和的徐悲鸿抑制不住愤怒,走到这个傲慢无礼的洋学生面前,大声说:“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你敢吗?” 1924年,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分析:徐悲鸿能有那么大的成绩,除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无疑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

(6)曹雪芹不趋炎附势 清末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很清苦,但他却从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据说有个都统老爷过生日,下帖子摊派送礼。曹雪芹请人挑上两坛清水,自己拿着一副对联画轴送去。正当都统老爷喝着清水,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曹雪芹把对联挂了过来,上联是“朋友之交”,下联是“淡淡如水”,把这位都统老爷戏谑得尴尬难言。

分析:在清贫的生活中,能做到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节操的人,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7)不吃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谢了黔敖又向前走去,最终饿死在路边。

分析: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千古,激励着无数后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8)贝多芬拒演有一天,几个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的军官,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要求给他们演奏。贝多芬拒绝了,可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脚踢开大门,回到住处,立即把公爵送给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9)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10)程砚秋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特务机关企图强迫在北京的京剧界捐献飞机义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当即拒绝说:“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程砚秋深知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凶残,担心自己的拒演连累别人,于是他不卑不亢地说:“献机义演的事,我程某人宁死在枪口下也决不从命,请转告日本人,不要找梨园同行的麻烦。”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1)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析: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

44

12乔丹只做美国货广告篮球上帝乔丹在一次中国之行中,拒绝乘坐主办方为他提供的奔驰、宝马,而是点名要了美国的道奇山羊。原来乔丹有一条重要的商业原则,那就是“做广告从来只做美国货”,因为,座驾事件与“尊严”息息相关。


相关作文

  • 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3300字
  • 命题作文怎么写 命题作文怎么写 命题作文也就是全命题作文,它的标志是有一个完整的题目,学生必须以这个题目为作文的标题,一个字都不能改动.命题型作文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题目:二是提示语,为考生打开写做思路做导引:三是要求,做字数和内容上的规定.那么怎样写好命题作文呢? 首先,一个题目拿到手,我们需 ...

  • 深圳历年语文中考作文题作文1900字
  • 1 深圳历年语文中考作文题 2007年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20.作文: 一年又一年,春草绿了:一年又一年,春花红了.一年又一年的南风吹拂,牙牙学语的孩童变成了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亲爱的同学,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亲情友情的滋润,有成功快乐的伴随,也有烦恼挫折的困扰--请用你手中的笔,记下生 ...

  • 命题作文[有你同行]同题异构优秀作文作文3000字
  • 命题作文<有你同行>同题异构优秀作文 (一)有你同行 有人说,成长是一条艰难的路,最难忍的便是无尽的孤单.回首这条路,深浅不一的是同你踩出的两对脚印,繁华似锦的是同你种下的辛劳之花,明媚耀眼的是同你共沐的温暖阳光--我会心地笑,妈,成长路上,有你同行,我不孤单. 漆漆长夜,灯光却笼罩出一 ...

  • 初三作文训练之半命题作文作文3400字
  • 初三作文训练之半命题作文 [题型特点]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 ...

  • 2017写作讲学案一(半命题作文)作文0字
  •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课讲学案 半命题作文写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2.准确审题,巧妙构思,精当选材 3.流畅表达 [重点.难点] 准确审题,巧妙构思,精当选材 课时:1课时 [课前延伸] 1.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文命题,由考生将题目缺略部分 ...

  • 课题:话题作文的写作及要求作文2400字
  • 语文学科 公开课教案 课题:话题作文的写作及要求 授课教师:语文科组 授课班级:2012级40班(12级高考班) 授课课时:共2 课时 讲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1.学会对所读材料习惯性的去分析. 技能:2.掌握并学会运用快速读书的方法去阅读分析材料,找出自已最敏感的几个话题. 情感:3.能 ...

  • 2014深圳中考作文题目作文5400字
  • 篇一:深圳市2002-2014年中考作文题目一览 深圳市2002-2014年中考作文题目一览 深圳市2002-2014年中考作文题目一览 为了让2015届深圳初三毕业生了解深圳市历年来中考语文的作文题,黉门先生将深圳市2001至2014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整理出来,供考生们参考.祝同学们中考金榜题名! ...

  • 假期作业---作文训练作文4900字
  • 高三语文假期作业---作文训练 一.阅读下面内容,掌握不同类型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1.话题式材料作文--从话题入手确立主题. 作文材料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称为话题式材料作文.这类材料作文,"话题"是核心,材料可以围绕话题摆出一些现象,或者对话题进行解说.阐述,或者是对 ...

  • 深圳历年中考作文题目(02--15)作文3200字
  • 2015年:<回家>(材料命题) 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 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 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 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