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案作文1900字

初二作文

《渔歌子》教案

湖塘桥中心小学 张云波

教学目标:

1. 掌握生字词 “鳜”、“箬笠”、“蓑衣”的音、形、义。

2. 理解《渔歌子》的词意,试着边读边想象,感受画面美,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3. 培养阅读,朗诵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欣赏、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

理解《渔歌子》的词意,感受画面美。

难点:

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欣赏,诵读,养成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音乐)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风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钟爱,许多诗词佳作流传至今。还记得吗?白居易曾在《忆江南》中写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朝阳映照下的江景令诗人如此魂牵梦绕,那么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听————(歌曲)。

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词:《渔歌子》。

2、《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古人用汉字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这就是词牌。比如:念奴娇、清平乐、忆江南。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比如,渔歌子,看到这个词牌,你会想到什么?

是啊,渔歌子作为词牌们,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

3、有谁知道这首词是谁写的?(板书张志和)( 原名张龟龄,后赐名张志和,后因事被贬,隐居江湖间,自号“烟波釣徒”,能书善画,长于音乐。

二、整体把握古诗:

1、首先请听张老师把这首词读一遍。注意难读字的读音。

抽读:鳜鱼 青箬笠 (竹子编成的像草帽一样的斗笠,所以是竹子头 ) 绿蓑衣 (草字头)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词,边读边在书上划出词的节奏。 指名上台划节奏。请你读给大家听好吗?

齐读。

3、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张志和的好朋友,夸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着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者) (评价语:你关注到了这画里的人。 乐而忘归 乐不思蜀 你关注到了画里的颜色 如梦如幻)

大家都关注到了画面的美,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红。色泽鲜明但有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让我们看着这幅画面,一起诵读这首词。齐诵。

5、这画面不仅有动人的颜色,还有动听的声音。(播放声音)还有迷人的味道(出示桃花图)你听到了吗?闻到了吗?请把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用流畅优美的句子写下来,要写出画面的色、声、味。(出示无字图片)

6、学生写话。5分钟。

7、指名朗读学生所写的话。

8、这样声色味俱全的美景就浓缩在张志和27个字里。让我们一起有感情诵读。

三、体会中心

1、你对张志和有什么了解?(原名张龟龄,后赐名张志和,后因事被贬,隐居江湖间,自号“烟波釣徒”,能书善画,长于音乐。)

2、也有一位被贬的诗人写了一首诗。出示《江雪》

指名朗读。这两位被贬诗人在诗词中抒发的情怀一样吗?

《江雪》这首诗中你读到的是什么?(孤独、寂寞)诗人将冰冷的心融入了这一片冰冷苍茫的天地间,多凄凉啊!

《渔歌子》里你读到的是什么?(恬静、悠闲、闲适、淡泊、自由、对自然的热爱)

3、你从这首词中的哪里读出了悠闲、恬静?

(1)不须归:想象自己就是张志和,一行白鹭飞上天空,空气里弥漫着桃花的芬芳,清脆的鸟鸣,溪流的叮咚是大自然演奏的天籁之音。风来了,雨来了,你回去吗?(连指数名)不想回到哪里去?(家、官场里)远离世俗,寄情于山水间。

(2) 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有鱼饵,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会钓到鱼吗?可是张志和却说他钓到很多很多, 在这里,张志和钓到了什么?(快乐、悠闲、自由、风光、愉快„„)

是啊,现在我们知道张志和志不在鱼,而在于山水也。

【 预设:肥?(壮、大、胖)有什么感觉?(鲜、嫩、好吃)]

美景衬托美好的心情。]

这才有了千古名篇《渔歌子》让我们再次朗读,要读出味儿来。

4、刚才我们了解到张志和本不叫张志和,而叫张龟龄,龟的寿命是很长的,张志和的父亲是希望他健康长寿。但我们从他后来的名字看,张志和的志向是什么?

志和这两个字就是“心志平和”。这就是张志和毕生的追求

心志平和就是张志和,心志平和就是渔歌子。

老师带读:全诗。

5、小结:这是一首清丽婉转的词,更是一幅意境淡远的山水画!

6、此词吟成后,便在民间传唱开来,而且还流传海外。就让我们再次聆听着千古绝唱。(播放歌曲)

学生学唱

四、拓展

1、让我们带着对春天春景的向往和张志和的这份淡薄宁静,一起来欣赏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出示:《钱塘湖春行》《春日》

自由读一读,指名读一读。

课后,我们可以像今天一样对这两首诗进行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收集更多描写春天的诗歌。

渔歌子

张志和 张龟龄 板书

不须归 心志平和

《渔歌子》教案

湖塘桥中心小学 张云波

教学目标:

1. 掌握生字词 “鳜”、“箬笠”、“蓑衣”的音、形、义。

2. 理解《渔歌子》的词意,试着边读边想象,感受画面美,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3. 培养阅读,朗诵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欣赏、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

理解《渔歌子》的词意,感受画面美。

难点:

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欣赏,诵读,养成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音乐)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风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钟爱,许多诗词佳作流传至今。还记得吗?白居易曾在《忆江南》中写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朝阳映照下的江景令诗人如此魂牵梦绕,那么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听————(歌曲)。

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词:《渔歌子》。

2、《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古人用汉字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这就是词牌。比如:念奴娇、清平乐、忆江南。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比如,渔歌子,看到这个词牌,你会想到什么?

是啊,渔歌子作为词牌们,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

3、有谁知道这首词是谁写的?(板书张志和)( 原名张龟龄,后赐名张志和,后因事被贬,隐居江湖间,自号“烟波釣徒”,能书善画,长于音乐。

二、整体把握古诗:

1、首先请听张老师把这首词读一遍。注意难读字的读音。

抽读:鳜鱼 青箬笠 (竹子编成的像草帽一样的斗笠,所以是竹子头 ) 绿蓑衣 (草字头)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词,边读边在书上划出词的节奏。 指名上台划节奏。请你读给大家听好吗?

齐读。

3、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张志和的好朋友,夸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着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者) (评价语:你关注到了这画里的人。 乐而忘归 乐不思蜀 你关注到了画里的颜色 如梦如幻)

大家都关注到了画面的美,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红。色泽鲜明但有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让我们看着这幅画面,一起诵读这首词。齐诵。

5、这画面不仅有动人的颜色,还有动听的声音。(播放声音)还有迷人的味道(出示桃花图)你听到了吗?闻到了吗?请把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用流畅优美的句子写下来,要写出画面的色、声、味。(出示无字图片)

6、学生写话。5分钟。

7、指名朗读学生所写的话。

8、这样声色味俱全的美景就浓缩在张志和27个字里。让我们一起有感情诵读。

三、体会中心

1、你对张志和有什么了解?(原名张龟龄,后赐名张志和,后因事被贬,隐居江湖间,自号“烟波釣徒”,能书善画,长于音乐。)

2、也有一位被贬的诗人写了一首诗。出示《江雪》

指名朗读。这两位被贬诗人在诗词中抒发的情怀一样吗?

《江雪》这首诗中你读到的是什么?(孤独、寂寞)诗人将冰冷的心融入了这一片冰冷苍茫的天地间,多凄凉啊!

《渔歌子》里你读到的是什么?(恬静、悠闲、闲适、淡泊、自由、对自然的热爱)

3、你从这首词中的哪里读出了悠闲、恬静?

(1)不须归:想象自己就是张志和,一行白鹭飞上天空,空气里弥漫着桃花的芬芳,清脆的鸟鸣,溪流的叮咚是大自然演奏的天籁之音。风来了,雨来了,你回去吗?(连指数名)不想回到哪里去?(家、官场里)远离世俗,寄情于山水间。

(2) 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有鱼饵,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会钓到鱼吗?可是张志和却说他钓到很多很多, 在这里,张志和钓到了什么?(快乐、悠闲、自由、风光、愉快„„)

是啊,现在我们知道张志和志不在鱼,而在于山水也。

【 预设:肥?(壮、大、胖)有什么感觉?(鲜、嫩、好吃)]

美景衬托美好的心情。]

这才有了千古名篇《渔歌子》让我们再次朗读,要读出味儿来。

4、刚才我们了解到张志和本不叫张志和,而叫张龟龄,龟的寿命是很长的,张志和的父亲是希望他健康长寿。但我们从他后来的名字看,张志和的志向是什么?

志和这两个字就是“心志平和”。这就是张志和毕生的追求

心志平和就是张志和,心志平和就是渔歌子。

老师带读:全诗。

5、小结:这是一首清丽婉转的词,更是一幅意境淡远的山水画!

6、此词吟成后,便在民间传唱开来,而且还流传海外。就让我们再次聆听着千古绝唱。(播放歌曲)

学生学唱

四、拓展

1、让我们带着对春天春景的向往和张志和的这份淡薄宁静,一起来欣赏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出示:《钱塘湖春行》《春日》

自由读一读,指名读一读。

课后,我们可以像今天一样对这两首诗进行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收集更多描写春天的诗歌。

渔歌子

张志和 张龟龄 板书

不须归 心志平和


相关作文

  • 渔歌子-教学教案作文600字
  •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忆江南>,引入古诗词意境. 2.出示<渔歌子>,介绍张志和. 3.请学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词 1.谁愿意把这首词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边看边小声地读,把生字的读音读准. 2.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这首词都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引导学生关注词中描写的景 ...

  • 词两首(忆江南.渔歌子)作文1800字
  • 教案示例 <词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3.理解两首词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忆江南>,理解词的意思. 2.能对<忆江南>描写的景 ...

  • 渔歌子教学设计作文3000字
  • <渔歌子>教案 三堰小学 陈玉荣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3.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 ...

  • 26三峡教案作文3100字
  • <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 了解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 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妙处:重视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 ...

  • [下雨天_真好]教案作文初一
  • 1 课前预习: 1.认真阅读课文至少两遍,疏通文中生字词. 2.查阅资料,搜集作者的相关信息,及本文背景资料. 3.搜集古诗词中写"雨"的诗句.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 [下雨天,真好]教案作文4900字
  • 1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下雨天,真好> (2课时) 课型:主读 作者:王琴 单位:枣庄市第十五中学东校 上课日期:2012年12月17日 2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下雨天,真好>(2课时) 课前预习: 1.认真阅读课文至少两遍,疏通文中生字词. 2.查阅资料, ...

  • [三峡]--教案作文2000字
  • 三 峡 郦道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2. ...

  • 作文 渔歌子(现代文)作文400字
  • [作文 渔歌子(现代文)] 春天到了,到西塞山附近去走走吧! 远远望去,雄伟高大的西塞山前,有小白点似的东西在跃动,作文 渔歌子(现代文).细细一看,原来是身体轻盈的白鹭啊!他们正扑闪着翅膀向远方飞去,传递着新的希望. 瞧,那粉红色的桃花多像孩子露出的一张张笑脸啊!一排排,一列列,十分整齐.好似一大 ...

  • 渔歌子(修定)作文400字
  • 渔 歌 子 执教人:杨 勇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并能默写. 3.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张志公<渔歌子>的其它四首.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