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珍藏》写作指导
设计思路
1. 开启素材库 精选题材作文
2. 美化构思 清晰流畅作文
3. 雕琢语言 精致美妙作文
目标定位
1. 叙述感染人
2. 思想震撼人
3. 语言愉悦人
训练流程
1. 图片激趣 走进记忆星空
展示自己从呱呱落地到青春年少成长过程中,珍藏的照片、实物等,说说值得保存、值得展示的理由。
2. 诵读作文提示 拨动记忆琴弦
3. 开启素材库 精选“珍珠玛瑙 ” 再现美丽瞬间
出示记忆档案,分组交流后,精选其中一两项,细致描写,再现珍藏的那一瞬间的美丽与感动。
记 忆 档 案
交流描写的精彩片断,讨论生活中经历很多,为什么这段生活,这个故事,这次体验,这份情感成为你记忆星空最亮的那颗?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增添什么光彩?留下什么5. 发表记忆感言 凸显文章亮点
记忆星空群星灿烂,记忆枝头繁花点点,记忆是陈年老窖,记忆是经典华章,感谢记忆,让我们的人生厚重而丰富,请同学发表记忆感言,用优美的文笔讴歌记忆的魅力和风采吧,让我们的文章诗意盎然。例如:
6. 组装片段 构思连缀成文
7. 斟酌题目 力求瞩“目”生辉
以景物命题
以实物命题
以重点命题
以中心命题
8. 归纳总结 形成方法
话题作文基本思路之一
打开思路 精选题材――真情描述 再现美丽――细细品味 提炼中心――着眼话题 凸显亮点――加上桂冠 瞩目生辉
注意:要想写好此类回忆性文章,让其脱颖而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寻找新“米”下锅。具体写作时,不要总是写那些陈旧的下雨天送伞、半夜到医院、学自行车、转学等事情,而要精选丰富鲜活的材料,要学会挖掘“记忆中的生活宝库”。比如:记忆中母亲每天早上为你精心熬制的小米稀饭,父亲半夜回来刻意放轻的脚步声,邻居阿姨每次在楼梯相遇时的招呼声„„这样,记忆中最动人的细节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进而在字里行间跳动。
2. 放好“细节”小电影。动笔前,不妨先学做导演,把脑海中的故事切割成一个个的画面,然后用准确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来再现画面,争取做到活灵活现。如写包粽子的过程,可以准确选用以下动词“放→弯→围→添→撩→盖→扎”。如此一放,整个画面便立即跃然纸上了。写好文章后,不妨换位思考,让自己当一回读者,试读文章并想象画面,看能否从文字中准确捕捉并生动再现画面中的每个动作,每个细节,这点非常重要。
3. 构思灵动的结构。结构是对文章内容的总体设计,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文章扣人心弦,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在写作这类回忆性文章时,我们可采用的文章结构有:1. 卒章显志(结尾点明主旨,升华全文)、片段组合(文章由几个片段组合而成,各表现不同的画面和不同的情致,使文章在比照中传旨揭要)和抑扬转换(如“我”对主人公的感情由“不大佩服”到产生“敬意”,结尾抒发强烈的思念和赞美之情等)。
佳作展示:
难忘的微笑
◎李义然
时间像清澈的河水,载着悠悠的笑声流去;岁月如乐章里的音符,奏着一首动听的歌,随风飞入记忆的粉盒。那个难忘的微笑,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
不知是什么原因,从上学开始,我就是那种坐在“最后一排的人”。也许是我的相貌平平,也许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渐渐地我的性格也失去了学龄前的活泼可爱,变得越来越内向。
坐在教室那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的我,久而久之,就被一种自卑心理笼罩起来,渐渐地,就与老师形成了一层深深的隔膜,我的45分钟总是在漫长的等待中结束。
二年级时,我们班要换一位新班主任,同学们便都在期待中静候着老师的出现。上课铃响后,一位身穿白裙,满面春风的大姐姐走进了教室。她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叫潘琳,是你们新调来的班主任。我想,虽然我们现在才刚认识,可我会慢慢了解你们每个人的,一定会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记得那天学的是古诗《画》,整节课我都沉浸在兴奋中。快下课时,潘老师说:“同学们,这首诗好背吗?”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好背。”的确,不知怎么的,我也能背下来了。老师又问:“哪位同学愿意背一背?”唰——教室里一下子举起了十几只手,我也慢慢地把手举了起来,可马上又放下来了。没想到这个举动竟然被潘老师看到了,只见她对我微笑了一下,好像在说:“不用怕,大胆举手吧!”于是我便坚定地又举起了手,并在老师的点名后流畅地完成了背诵。潘老师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同学们也拍起了热情的手掌。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顿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一刻,我真的读懂了老师的微笑!
从此,我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我变得开朗了,课堂上经常有我回答问题的声音,活动中也有我的身影。我开始爱笑,成绩也直线上升„„一切的一切,与以前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有了潘老师那甜美的微笑,因为这微笑中有鼓励,更有期待。
流逝的时间啊,你可以带走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你却载不走潘老师那甜美的微笑,它让我在微笑中看到了鼓励和期待,永远伴我向前!
(作者系安徽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学生)
【教师评点】(110字)
本来只是一个鼓励和期待的微笑,却改变了一个学生,让他恢复了活力,积极向前。文中叙述的虽然是小事情,却是发自内心的,有真情在里面。文章前有铺垫,后有烘托,前后对比,突出了老师的微笑;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读后让人颇受感动。
讲评内容:作文《心中的珍藏》
讲评目标:学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讲评过程:
一、重申写作目标、写作题目及写作要求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历经磨难、苦尽甘来的幸福?有没有眉飞色舞、兴奋不已的激动? 有没有愁眉苦脸、彷徨无助的孤独?有没有甜甜的感动和温馨?有没有酸酸的委屈和失落„„请回忆曾经触动你心灵深处的事件或场面,以《心中的珍藏》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选材要贴近生活,内容要充实,语言要准确形象,更要有真情实感。
2、要写自己的文章。选材有新意或能写出独特的感受要加分;抄袭或套作要扣分。
3、不少于600字。
二、简评
优点:
1、 选材广泛,作文内容丰富多彩。
2、 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描写,抒发自己的内心体验和独特感受,写出自己在某方面享受到
的乐趣。
缺点:
1、 审题不到位,没有突出“乐趣“这一中心。
2、 思想不够健康,情绪消沉、低靡,不能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活泼向上的生活观。
3、 语言贫乏,缺少表现力。
本次作文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有:王欣茹、哈洁、姜佳佳、纪红妍。
三、修改问题作文
1、展示
张洁作文
2、老师示范
3共同评改——掀起习作的盖头来
(1)、整体感知全文,边读边修改
A 、发现的错别字有哪些?请改正。
B 、哪些句子欠通顺(含标点),你能帮他修改得更通顺、连贯、得体吗?试试!
(2)、根据本次作文评改要求,评出分数,写好评语。
(3)、每个小组至少推荐出一位同学的文章,与大家共同分享美景,美文(文章中的一段话、一句话也可以,一整篇更佳)。
四、全班交流赏析。(并统计各档文章的人数)
五、献计献策
考场作文写作锦囊
(一)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二) 、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三) 、三字要求
1、稳:
规范写作!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
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抓住细节,使文章细腻、动人。
3、精:
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
(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
(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
(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 ,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
(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
(2)有漂亮的书写;
(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
(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 、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1、审清题意:
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那就会……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
至少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时时对照。
3、选好材料:
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
(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
(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
(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是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30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五) 、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打造自己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遣词造句使语言丰富、变换词句让表达灵活。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
(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 ;(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 ;(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 ;(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
(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
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 ;(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 ;
(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
(六) 、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
三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
五忌文不对题:不说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六忌选材太俗:别总是同学闹矛盾的玩呀、生病呀爸妈背上医院、下雨天呀老师给自己打伞、帮老爷爷推车、给老奶奶让座、猫啊狗啊…
时时提醒自己:
(一) 、一种体裁
(二) 、两个原则
(三) 、三字要求
(四) 、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五) 、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六) 、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六、老师支招,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确立触感点:
“感”的捕捉和表达是感想性作文的关键和重点。在考场上,触感点的确立有两个阶段。一是通过读题,激活感悟。根据文题要求,抓住命题作文的“题眼”,提取材料作文中的文字或图画材料提供的信息点,围绕话题作文所规定的范围,通过联想,打开储满生活积累的素材库,激活感悟,尽情地去感悟,得出无数的“触感点”。二是筛选和加工,找出那个对自己触动最大、最能唤起写作欲望的“触感点”,然后以这个“触感点”为主线,以这个“触感点”来源的材料为主要内容,构思出感想性作文的框架(当然也可以把这整个感想产生的过程作为作文的思路)。要求确定“触感点”的内核,即文章要表达的主旨,突出“触感点”的作用。 确立的触感点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真实。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精不诚,不能感人”。作文要达到以文字感动他人,唤起他人与我们同“感”,就必须抒写真情实感,做到有实感而发,惟真情而发。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阅卷老师,进而感动他人,唤起读者的共鸣。二是独特。“触感点”确立的过程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同学们产生联想的触感点──外界事物是相同的,也会由于各人视角、阅历、联想方式、认知能力等的不同导致所产生的感想各不相同。因此,只要触感点是真实的,感受就是独特的。三是新颖。感受的角度新,感受的结果新,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给阅卷老师以春风拂面般清新、独到的感受,而且也更能以真情实感唤起阅卷老师的共鸣。也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创新、具有个性特征。四是恰切。感想性作文写作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同学们的感受与高考题及作文所选材料的内容结合得是否自然恰切。即:描述内容要是产生相应思想反应的最自然的充分条件,抒写的思想情感要是由所描述内容引发的必然反应和结果。 2、根据触发感想的材料类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行文内容:
⑴以现实中存在的人或事为触感点的(现实社会和生活):
在这类感想性作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事件的发展过程或细节特点等均可成为触发感想的触感点。这个触感点或贯穿全文,或在文中画龙点睛,或时显时隐地统摄感想过程和材料,成为写作内容的主线。
要想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还应考虑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注自己的成长。成长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在写作过程中,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以及随之而来的诸多改变和产生这些改变的原因,自然会使文章具有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力量;二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在写作时,写出自己对事物、对人物的独特感受和态度,可以使文章真实、感人。
选择材料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但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着眼于“小”。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我们感受独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二是着眼于“真”。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病痛中的一片药(学生高烧难耐,老师授以良方)、缺席后的一堂课(学生卧病在床,老师排忧解难)、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暗夜里的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这“五个一”近乎笑话,但我们却随处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故事”,自己读了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三是着眼于“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写作也是这样。
七、优秀作文展示
优秀作文展示:
纪红妍、哈洁
让学生找出本文的优点和不足。
八、自我修改
学生明确自己作文问题所在,自我修改。
九、总结拓展
结合本节课的讲评,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心中的珍藏》写作指导
设计思路
1. 开启素材库 精选题材作文
2. 美化构思 清晰流畅作文
3. 雕琢语言 精致美妙作文
目标定位
1. 叙述感染人
2. 思想震撼人
3. 语言愉悦人
训练流程
1. 图片激趣 走进记忆星空
展示自己从呱呱落地到青春年少成长过程中,珍藏的照片、实物等,说说值得保存、值得展示的理由。
2. 诵读作文提示 拨动记忆琴弦
3. 开启素材库 精选“珍珠玛瑙 ” 再现美丽瞬间
出示记忆档案,分组交流后,精选其中一两项,细致描写,再现珍藏的那一瞬间的美丽与感动。
记 忆 档 案
交流描写的精彩片断,讨论生活中经历很多,为什么这段生活,这个故事,这次体验,这份情感成为你记忆星空最亮的那颗?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增添什么光彩?留下什么5. 发表记忆感言 凸显文章亮点
记忆星空群星灿烂,记忆枝头繁花点点,记忆是陈年老窖,记忆是经典华章,感谢记忆,让我们的人生厚重而丰富,请同学发表记忆感言,用优美的文笔讴歌记忆的魅力和风采吧,让我们的文章诗意盎然。例如:
6. 组装片段 构思连缀成文
7. 斟酌题目 力求瞩“目”生辉
以景物命题
以实物命题
以重点命题
以中心命题
8. 归纳总结 形成方法
话题作文基本思路之一
打开思路 精选题材――真情描述 再现美丽――细细品味 提炼中心――着眼话题 凸显亮点――加上桂冠 瞩目生辉
注意:要想写好此类回忆性文章,让其脱颖而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寻找新“米”下锅。具体写作时,不要总是写那些陈旧的下雨天送伞、半夜到医院、学自行车、转学等事情,而要精选丰富鲜活的材料,要学会挖掘“记忆中的生活宝库”。比如:记忆中母亲每天早上为你精心熬制的小米稀饭,父亲半夜回来刻意放轻的脚步声,邻居阿姨每次在楼梯相遇时的招呼声„„这样,记忆中最动人的细节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进而在字里行间跳动。
2. 放好“细节”小电影。动笔前,不妨先学做导演,把脑海中的故事切割成一个个的画面,然后用准确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来再现画面,争取做到活灵活现。如写包粽子的过程,可以准确选用以下动词“放→弯→围→添→撩→盖→扎”。如此一放,整个画面便立即跃然纸上了。写好文章后,不妨换位思考,让自己当一回读者,试读文章并想象画面,看能否从文字中准确捕捉并生动再现画面中的每个动作,每个细节,这点非常重要。
3. 构思灵动的结构。结构是对文章内容的总体设计,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文章扣人心弦,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在写作这类回忆性文章时,我们可采用的文章结构有:1. 卒章显志(结尾点明主旨,升华全文)、片段组合(文章由几个片段组合而成,各表现不同的画面和不同的情致,使文章在比照中传旨揭要)和抑扬转换(如“我”对主人公的感情由“不大佩服”到产生“敬意”,结尾抒发强烈的思念和赞美之情等)。
佳作展示:
难忘的微笑
◎李义然
时间像清澈的河水,载着悠悠的笑声流去;岁月如乐章里的音符,奏着一首动听的歌,随风飞入记忆的粉盒。那个难忘的微笑,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
不知是什么原因,从上学开始,我就是那种坐在“最后一排的人”。也许是我的相貌平平,也许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渐渐地我的性格也失去了学龄前的活泼可爱,变得越来越内向。
坐在教室那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的我,久而久之,就被一种自卑心理笼罩起来,渐渐地,就与老师形成了一层深深的隔膜,我的45分钟总是在漫长的等待中结束。
二年级时,我们班要换一位新班主任,同学们便都在期待中静候着老师的出现。上课铃响后,一位身穿白裙,满面春风的大姐姐走进了教室。她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叫潘琳,是你们新调来的班主任。我想,虽然我们现在才刚认识,可我会慢慢了解你们每个人的,一定会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记得那天学的是古诗《画》,整节课我都沉浸在兴奋中。快下课时,潘老师说:“同学们,这首诗好背吗?”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好背。”的确,不知怎么的,我也能背下来了。老师又问:“哪位同学愿意背一背?”唰——教室里一下子举起了十几只手,我也慢慢地把手举了起来,可马上又放下来了。没想到这个举动竟然被潘老师看到了,只见她对我微笑了一下,好像在说:“不用怕,大胆举手吧!”于是我便坚定地又举起了手,并在老师的点名后流畅地完成了背诵。潘老师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同学们也拍起了热情的手掌。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顿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一刻,我真的读懂了老师的微笑!
从此,我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我变得开朗了,课堂上经常有我回答问题的声音,活动中也有我的身影。我开始爱笑,成绩也直线上升„„一切的一切,与以前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有了潘老师那甜美的微笑,因为这微笑中有鼓励,更有期待。
流逝的时间啊,你可以带走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你却载不走潘老师那甜美的微笑,它让我在微笑中看到了鼓励和期待,永远伴我向前!
(作者系安徽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学生)
【教师评点】(110字)
本来只是一个鼓励和期待的微笑,却改变了一个学生,让他恢复了活力,积极向前。文中叙述的虽然是小事情,却是发自内心的,有真情在里面。文章前有铺垫,后有烘托,前后对比,突出了老师的微笑;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读后让人颇受感动。
讲评内容:作文《心中的珍藏》
讲评目标:学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讲评过程:
一、重申写作目标、写作题目及写作要求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历经磨难、苦尽甘来的幸福?有没有眉飞色舞、兴奋不已的激动? 有没有愁眉苦脸、彷徨无助的孤独?有没有甜甜的感动和温馨?有没有酸酸的委屈和失落„„请回忆曾经触动你心灵深处的事件或场面,以《心中的珍藏》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选材要贴近生活,内容要充实,语言要准确形象,更要有真情实感。
2、要写自己的文章。选材有新意或能写出独特的感受要加分;抄袭或套作要扣分。
3、不少于600字。
二、简评
优点:
1、 选材广泛,作文内容丰富多彩。
2、 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描写,抒发自己的内心体验和独特感受,写出自己在某方面享受到
的乐趣。
缺点:
1、 审题不到位,没有突出“乐趣“这一中心。
2、 思想不够健康,情绪消沉、低靡,不能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活泼向上的生活观。
3、 语言贫乏,缺少表现力。
本次作文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有:王欣茹、哈洁、姜佳佳、纪红妍。
三、修改问题作文
1、展示
张洁作文
2、老师示范
3共同评改——掀起习作的盖头来
(1)、整体感知全文,边读边修改
A 、发现的错别字有哪些?请改正。
B 、哪些句子欠通顺(含标点),你能帮他修改得更通顺、连贯、得体吗?试试!
(2)、根据本次作文评改要求,评出分数,写好评语。
(3)、每个小组至少推荐出一位同学的文章,与大家共同分享美景,美文(文章中的一段话、一句话也可以,一整篇更佳)。
四、全班交流赏析。(并统计各档文章的人数)
五、献计献策
考场作文写作锦囊
(一)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二) 、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三) 、三字要求
1、稳:
规范写作!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
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抓住细节,使文章细腻、动人。
3、精:
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
(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
(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
(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 ,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
(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
(2)有漂亮的书写;
(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
(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 、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1、审清题意:
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那就会……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
至少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时时对照。
3、选好材料:
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
(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
(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
(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是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30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五) 、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打造自己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遣词造句使语言丰富、变换词句让表达灵活。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
(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 ;(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 ;(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 ;(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
(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
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 ;(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 ;
(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
(六) 、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
三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
五忌文不对题:不说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六忌选材太俗:别总是同学闹矛盾的玩呀、生病呀爸妈背上医院、下雨天呀老师给自己打伞、帮老爷爷推车、给老奶奶让座、猫啊狗啊…
时时提醒自己:
(一) 、一种体裁
(二) 、两个原则
(三) 、三字要求
(四) 、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五) 、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六) 、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六、老师支招,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确立触感点:
“感”的捕捉和表达是感想性作文的关键和重点。在考场上,触感点的确立有两个阶段。一是通过读题,激活感悟。根据文题要求,抓住命题作文的“题眼”,提取材料作文中的文字或图画材料提供的信息点,围绕话题作文所规定的范围,通过联想,打开储满生活积累的素材库,激活感悟,尽情地去感悟,得出无数的“触感点”。二是筛选和加工,找出那个对自己触动最大、最能唤起写作欲望的“触感点”,然后以这个“触感点”为主线,以这个“触感点”来源的材料为主要内容,构思出感想性作文的框架(当然也可以把这整个感想产生的过程作为作文的思路)。要求确定“触感点”的内核,即文章要表达的主旨,突出“触感点”的作用。 确立的触感点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真实。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精不诚,不能感人”。作文要达到以文字感动他人,唤起他人与我们同“感”,就必须抒写真情实感,做到有实感而发,惟真情而发。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阅卷老师,进而感动他人,唤起读者的共鸣。二是独特。“触感点”确立的过程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同学们产生联想的触感点──外界事物是相同的,也会由于各人视角、阅历、联想方式、认知能力等的不同导致所产生的感想各不相同。因此,只要触感点是真实的,感受就是独特的。三是新颖。感受的角度新,感受的结果新,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给阅卷老师以春风拂面般清新、独到的感受,而且也更能以真情实感唤起阅卷老师的共鸣。也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创新、具有个性特征。四是恰切。感想性作文写作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同学们的感受与高考题及作文所选材料的内容结合得是否自然恰切。即:描述内容要是产生相应思想反应的最自然的充分条件,抒写的思想情感要是由所描述内容引发的必然反应和结果。 2、根据触发感想的材料类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行文内容:
⑴以现实中存在的人或事为触感点的(现实社会和生活):
在这类感想性作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事件的发展过程或细节特点等均可成为触发感想的触感点。这个触感点或贯穿全文,或在文中画龙点睛,或时显时隐地统摄感想过程和材料,成为写作内容的主线。
要想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还应考虑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注自己的成长。成长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在写作过程中,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以及随之而来的诸多改变和产生这些改变的原因,自然会使文章具有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力量;二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在写作时,写出自己对事物、对人物的独特感受和态度,可以使文章真实、感人。
选择材料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但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着眼于“小”。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我们感受独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二是着眼于“真”。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病痛中的一片药(学生高烧难耐,老师授以良方)、缺席后的一堂课(学生卧病在床,老师排忧解难)、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暗夜里的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这“五个一”近乎笑话,但我们却随处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故事”,自己读了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三是着眼于“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写作也是这样。
七、优秀作文展示
优秀作文展示:
纪红妍、哈洁
让学生找出本文的优点和不足。
八、自我修改
学生明确自己作文问题所在,自我修改。
九、总结拓展
结合本节课的讲评,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