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作文2700字

三年级作文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走进武夷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向你们介绍了一个旅游景点,你们还记得是哪里吗?(武夷山) 课文中告诉我们武夷山十分的(美丽)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美丽的武夷山》(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第一自然段,课文告诉我们武夷山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北部),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溪水随山峰弯曲回转。(画图)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同走进这风景优美的武夷山!

3、现在我们来到了溪水环绕的武夷山,想马上进山去观看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大饱眼福吗?现在老师就来发门票,请你准确读出门票上的词语,争取走进武夷山,准备好了吗?

4、检查词语:造型奇特 山势险峻 古朴的竹筏 漂行 环绕 弯曲回转 入诗入画

二、深入感悟,品味武夷

1、聪明的你们都拿到了门票,武夷山的美景就在课文中,就让我们拿起课文,一起走进武夷山的大门。请同学们带着陶醉的心情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武夷山的什么,并把句子多读几遍。(自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说说读完课文以后,你最喜欢武夷山的什么?(交流:山 水 游玩) 同学们喜欢的这么多,那么先去看看武夷山的什么呢?(举手决定)

(一)感悟武夷的山

1、武夷山山峰的景色是在哪个自然段呢?(第2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段,想一想:武夷山的山峰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2、形状很多。书上一个词语形容形状多的词语是(造型奇特)

(1)武夷山的山峰造型奇特,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在书上找一找。(有的句) 出示: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

A 、指名读句子。

B 、在朗读中,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那一座座造型奇特的山峰。你能把他们描绘得更形象吗? 出示: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 )的玉柱,有的像( )的火把,有的像( )的鲜花,有的像( )的竹笋。

C 、这样的山峰你们平时见过吗?怪不得作者说武夷山的山峰——“造型奇特”

(2)作者说武夷山有三十六峰,这儿只写了几座山峰,还有三十五峰都没有写到,老师觉得这句话中有个标点符号最好改一下,可以改成什么呢?(省略号)

(3)其实武夷山造型奇特的山峰又何止这些,还有更奇特的呢,现在擦亮你的小眼睛,我们一起去欣赏,也请你们给他们取个名字。(课件演示其它山峰)

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这“造型奇特”的山峰还像什么?(自由说)

出示:三十六峰造型独特,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4)武夷山的山峰可真是——“造型奇特”。

3、除了造型奇特,武夷山的山峰还有哪些特点呢?

(1)“险”,课文中哪个词语是形容山峰很险的呢?(山势险峻)

(2)哪座山峰是最险的?(“大王峰”)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3)(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海拔530米的大王峰,到处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狭长的人工开出的石阶盘旋而上,而且是越高越窄、越窄越陡!同学们来一起想象一下自己就站在这条狭窄的小路上,后面是无底的悬崖,面前是陡峭的山壁,你有什么感觉?(畅所欲言) 指导朗读:你能读出山的*吗?听了你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的武夷山。

(4)这又高又陡的武夷山大王峰,实在让人望而生畏。这就叫“险峻。”

4、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就在武夷山,我们就站在险峻的大王峰顶,造型奇特的三十六峰就在你眼前,到处都是绿树,云朵就在你脚下,山风轻拂在你的耳边,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此刻的心声。

(二)、感悟武夷的水

1、观看过武夷山的山峰,我们再来欣赏武夷山的溪水。武夷山的九曲溪在课文的哪一段呢?(第3自然段)请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九曲溪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表达。

2、清

(1)武夷山的水很清,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出示: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你能读出水的清吗?

(2)除了溪底的沙石,你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 。(小鱼嬉戏、倒影、水草跳舞)

(3)这里的溪水可真是——清澈见底,让我们一起读出水的清。

3、静

(1)除了清,武夷山的水还有什么特点?出示: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2)这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把平静的水面比作了什么?(一面镜子)读好句子

(3)读读句子,在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除了山峰、绿竹,你还能看到什么?(看见蓝天、白云的倒影、看见绿竹的倒影、看见自己……)

(4)镜子一样的水面居然能够看到这么多的景色,就好像一副风景画。

(5)这么美的景色谁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周围的小朋友,告诉老师吗?

(三)感悟“入诗入画”

1、武夷山的山又奇又险,武夷山的水又清又静。看完了山水,老师已经忍不住想要下水去玩一下了,有没有想一起去的? 要到课文的第几段去玩呢?(第4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2、来到武夷山游玩,我们可以玩什么?(爬山,坐竹筏)

3、同学们知道竹筏是什么样子的吗?其实我们的好朋友冬冬的家就在武夷山,让她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竹筏是我家乡具有特色的游览方式,它是由竹子做成的,像小船一样带我们漂浮在水面上,特别好玩。)

4、听完冬冬的介绍,跟着老师一起去玩一下怎么样?(请同学们在椅子上坐好,双手扶在你前面的桌子上,闭上眼睛,现在你已经坐在竹筏上了,双脚离开地方,千万注意安全,不要落水哦!)

(配乐师范读)想象你都看见什么了?我们乘坐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抬起头可以欣赏造型奇特的山峰,低下头可以欣赏又清又静的溪水,侧耳可以倾听溪水欢快的唱歌,伸手可以触摸清凉的水花。乘坐竹筏,还可以欣赏到武夷山的36峰,72洞和99岩的雄姿呢!我们就这样快乐在水上漂呀漂,漂呀漂。慢慢的慢慢的我们回到了岸上。睁开眼睛。

4、同学们刚刚在竹筏上欣赏了武夷山,它美吗?让我们带着这种陶醉、带着这种欣喜、带着这种入诗入画的心情,再读这一段,注意这些红色的词。(指导朗读)

5、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不禁发出一声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升华情感,导游武夷

1、美丽的武夷山,读一遍怎么能够呢,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感受武夷山独特的魅力。

2、此时此刻,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武夷山,你最想把心中的哪个词献给它?(自由说)

3、同学们都在纷纷称赞武夷山的美丽,带着这种感情再读一遍课题《美丽的武夷山》

4、作业:当一回小导游,向家人介绍这如诗如画的武夷山。

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做回小导游,把武夷山的美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一起喜爱美丽的武夷山。下节课,我们将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玩一个“我当小导游”的游戏。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走进武夷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向你们介绍了一个旅游景点,你们还记得是哪里吗?(武夷山) 课文中告诉我们武夷山十分的(美丽)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美丽的武夷山》(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第一自然段,课文告诉我们武夷山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北部),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溪水随山峰弯曲回转。(画图)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同走进这风景优美的武夷山!

3、现在我们来到了溪水环绕的武夷山,想马上进山去观看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大饱眼福吗?现在老师就来发门票,请你准确读出门票上的词语,争取走进武夷山,准备好了吗?

4、检查词语:造型奇特 山势险峻 古朴的竹筏 漂行 环绕 弯曲回转 入诗入画

二、深入感悟,品味武夷

1、聪明的你们都拿到了门票,武夷山的美景就在课文中,就让我们拿起课文,一起走进武夷山的大门。请同学们带着陶醉的心情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武夷山的什么,并把句子多读几遍。(自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说说读完课文以后,你最喜欢武夷山的什么?(交流:山 水 游玩) 同学们喜欢的这么多,那么先去看看武夷山的什么呢?(举手决定)

(一)感悟武夷的山

1、武夷山山峰的景色是在哪个自然段呢?(第2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段,想一想:武夷山的山峰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2、形状很多。书上一个词语形容形状多的词语是(造型奇特)

(1)武夷山的山峰造型奇特,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在书上找一找。(有的句) 出示: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

A 、指名读句子。

B 、在朗读中,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那一座座造型奇特的山峰。你能把他们描绘得更形象吗? 出示: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 )的玉柱,有的像( )的火把,有的像( )的鲜花,有的像( )的竹笋。

C 、这样的山峰你们平时见过吗?怪不得作者说武夷山的山峰——“造型奇特”

(2)作者说武夷山有三十六峰,这儿只写了几座山峰,还有三十五峰都没有写到,老师觉得这句话中有个标点符号最好改一下,可以改成什么呢?(省略号)

(3)其实武夷山造型奇特的山峰又何止这些,还有更奇特的呢,现在擦亮你的小眼睛,我们一起去欣赏,也请你们给他们取个名字。(课件演示其它山峰)

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这“造型奇特”的山峰还像什么?(自由说)

出示:三十六峰造型独特,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4)武夷山的山峰可真是——“造型奇特”。

3、除了造型奇特,武夷山的山峰还有哪些特点呢?

(1)“险”,课文中哪个词语是形容山峰很险的呢?(山势险峻)

(2)哪座山峰是最险的?(“大王峰”)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3)(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海拔530米的大王峰,到处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狭长的人工开出的石阶盘旋而上,而且是越高越窄、越窄越陡!同学们来一起想象一下自己就站在这条狭窄的小路上,后面是无底的悬崖,面前是陡峭的山壁,你有什么感觉?(畅所欲言) 指导朗读:你能读出山的*吗?听了你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的武夷山。

(4)这又高又陡的武夷山大王峰,实在让人望而生畏。这就叫“险峻。”

4、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就在武夷山,我们就站在险峻的大王峰顶,造型奇特的三十六峰就在你眼前,到处都是绿树,云朵就在你脚下,山风轻拂在你的耳边,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此刻的心声。

(二)、感悟武夷的水

1、观看过武夷山的山峰,我们再来欣赏武夷山的溪水。武夷山的九曲溪在课文的哪一段呢?(第3自然段)请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九曲溪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表达。

2、清

(1)武夷山的水很清,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出示: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你能读出水的清吗?

(2)除了溪底的沙石,你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 。(小鱼嬉戏、倒影、水草跳舞)

(3)这里的溪水可真是——清澈见底,让我们一起读出水的清。

3、静

(1)除了清,武夷山的水还有什么特点?出示: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2)这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把平静的水面比作了什么?(一面镜子)读好句子

(3)读读句子,在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除了山峰、绿竹,你还能看到什么?(看见蓝天、白云的倒影、看见绿竹的倒影、看见自己……)

(4)镜子一样的水面居然能够看到这么多的景色,就好像一副风景画。

(5)这么美的景色谁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周围的小朋友,告诉老师吗?

(三)感悟“入诗入画”

1、武夷山的山又奇又险,武夷山的水又清又静。看完了山水,老师已经忍不住想要下水去玩一下了,有没有想一起去的? 要到课文的第几段去玩呢?(第4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2、来到武夷山游玩,我们可以玩什么?(爬山,坐竹筏)

3、同学们知道竹筏是什么样子的吗?其实我们的好朋友冬冬的家就在武夷山,让她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竹筏是我家乡具有特色的游览方式,它是由竹子做成的,像小船一样带我们漂浮在水面上,特别好玩。)

4、听完冬冬的介绍,跟着老师一起去玩一下怎么样?(请同学们在椅子上坐好,双手扶在你前面的桌子上,闭上眼睛,现在你已经坐在竹筏上了,双脚离开地方,千万注意安全,不要落水哦!)

(配乐师范读)想象你都看见什么了?我们乘坐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抬起头可以欣赏造型奇特的山峰,低下头可以欣赏又清又静的溪水,侧耳可以倾听溪水欢快的唱歌,伸手可以触摸清凉的水花。乘坐竹筏,还可以欣赏到武夷山的36峰,72洞和99岩的雄姿呢!我们就这样快乐在水上漂呀漂,漂呀漂。慢慢的慢慢的我们回到了岸上。睁开眼睛。

4、同学们刚刚在竹筏上欣赏了武夷山,它美吗?让我们带着这种陶醉、带着这种欣喜、带着这种入诗入画的心情,再读这一段,注意这些红色的词。(指导朗读)

5、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不禁发出一声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升华情感,导游武夷

1、美丽的武夷山,读一遍怎么能够呢,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感受武夷山独特的魅力。

2、此时此刻,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武夷山,你最想把心中的哪个词献给它?(自由说)

3、同学们都在纷纷称赞武夷山的美丽,带着这种感情再读一遍课题《美丽的武夷山》

4、作业:当一回小导游,向家人介绍这如诗如画的武夷山。

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做回小导游,把武夷山的美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一起喜爱美丽的武夷山。下节课,我们将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玩一个“我当小导游”的游戏。


相关作文

  •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作文1500字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级下册<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全文共四个自然段,从山.水.游三个方面表现武夷山的美,语言简洁明丽. 学情分析: 武夷山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要想让他们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武夷山的美 ...

  •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作文2600字
  • 二年级上册<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学校:凉水河中心小学 主备人:杨小庆 指导备课:孙建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武夷山的美丽.能通过想象,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将"读" ...

  •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作文1700字
  •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课标教材解读: 这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说明性散文,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异水.从第一自然段写武夷山的位置.地貌.山水互绕等特点,到第二自然段写武夷山的山的奇.险,再到第三自然段写武夷山的水之清和静,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游览武夷山时入 ...

  • 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设计作文3600字
  •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设计及反思 观音堂小学 王 冬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读通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夷山"入诗入画"的感觉,感受祖国山水之美. 3. 有感情 ...

  •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作文1200字
  • 北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5单元 1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字16个,写字10个,读懂课文内容.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句子. 3. 通过观察画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夷山的奇秀. 4.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 ...

  • 美丽的武夷山作文2200字
  •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赏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文本渗透总分句式训练: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 [美丽的武夷山]说课和教学设计作文5100字
  • <美丽的武夷山>说课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青青的山"这一主题中<美丽的武夷山>一课.下面我就从解读教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部分进行说课. 一. 教材解读. <美丽的武夷山>是本册第 ...

  • 美丽的武夷山作文4200字
  •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刘万平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小学 734200) 一.教材简析: <美丽的武夷山>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青青的山>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旨在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

  •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作文3500字
  •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二篇主体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性散文,主要描绘武夷山的奇山秀水.第一段主要介绍武夷山的位置和地貌,点出武夷山山水互抱的特点.第二段主要介绍武夷山的山,突出山的"造型奇特".&q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