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小学楼梯、楼道踩踏事故
应 急 预 案
(2013-2014学年)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育人工作,确保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集会、上下课、上放学及晚自习的管理,特制定防止楼梯楼道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把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对学生生命的威胁和危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应急救援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之中,建立重特大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确保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妥善应对。
2、演练、防范、应急处理三结合。把应对突发事故的各项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学校校长是维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下来由主管安全主任具体负责,具体工作由教导处组织实施。
二、工作机构及工作职责
1、学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
组 长:蔡依秦
组 员: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2、工作职责
(1)学校领导小组职责:制订本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让全校学生了解预案,强化监测和预警,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建立健全突出事件预防处置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措施落实情况;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同时向区教育局汇报。
(2)教导处工作职责:与各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安全事故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故处置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检查和督促教师楼道值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事故后,维护好现场秩序,保护好现场,控制事态发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
(3)后勤、办公室、安全员职责:后勤负责检查学校楼道内的各种设施,维护和检修好楼道内的路灯、护栏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办公室负责监测和报告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安全员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对受伤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4)学校各部门和领导小组各成员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
三、预防措施: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以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为核心,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
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2、教导处要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转弯处搞恶作剧的危险性。要告诫学生上下楼梯时不能有打闹、推拉及制造恐慌的言行,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每学期要组织学生按照应急疏散预案,演练一次,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3、学生在出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要求走规定安全路线下楼,同一楼面相间隔一段距离。分年级、分班级从不同的楼梯逐次下楼,班主任随同学生下楼,各楼面护导老师在楼梯处负责维持秩序,管理教育学生。
4、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定期检查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符合安全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
四、应急措施:
(一)常态管理
(1)、平时课间十分钟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允许在二楼玩耍。
(2)、上体育课、专业课、活动课、信息技术课等需要离开教室上课,
由班长提前2分钟带领同学到上课地点,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
(3)、出操按已排定的路线行走,要求排队上下楼梯,由体育委员带队。值日领导、班主任、值日生分楼层监督。(4)、周一升旗集会时班主任带领排队有序上下楼梯。(5)、各带队教师或班干部在学生上下楼梯时认真组织管理,严防意外发生。(6)、总务处每月一次落实专人检修,发现有损坏的及时修复或更换。检查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7)、每天下午放学后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到各楼层各教室校园进行清查,做好值日日志。
(二)应急管理:
1、警报
⑴、学校在教学楼安装警报器。当遭遇楼梯拥挤踩踏突发事件,学校认为必须实行紧急疏散(集合)时启用警报器。⑵、警报器(控制开关)日常保管由办公室和专职教师负责,日常维护由学校后勤负责,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⑶、警报器必须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同意后方可启用,由专管教师开启。紧急疏散时的警报为连续半分钟的重复长音,警报解除时的声音为短促重复的短音。
2、疏散与集合
⑴学生在集会或在楼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时,在场教职工要大声呼喊学生镇静,马上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报告
学校领导(校长),同时根据伤情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医院救治。⑵、在教室内上课或管理的教师在警报响起时就地迅速组织学生按指定路线撤离,班主任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赶往现场,下班级指挥学生疏散,其他教师,按学校制定的紧急疏散预案到达指定位置。 (3)、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学校成紧急状态,安全员全体值班,维护学校稳定。(4)、教务主任负责家长的接待,班主任负责安抚学生,办公室负责上级的接待工作和上报、联络工作,后勤负责受伤学生护送及医院协调工作。全体教职工坚守工作岗位,维护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进行。(5)、做好善后工作,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6)、安全员按规定完成突发事件报告及最后处理报告。
3、紧急疏散路线:
二楼:六年级、二年级的学生按顺序下一楼出通道到小操场集合。当节任课教师有序疏散本班学生。
4、紧急疏散时下楼梯的安全管理:
(1)、教师在组织带领学生紧急疏散时严格按指定楼梯通道、顺序疏散,下楼梯时做到稳而不乱,不拥挤、不推撞,有秩序地下楼梯。一旦出现学生摔倒等险情,教师马上阻止后面学生前进并抢救出险学生让开通道,防止出现拥挤踩踏等事故。
(2)、各楼梯转弯区均安排教师协助维持疏散秩序,确保队伍转弯后仍保持井然有序。
(3)、如突发事件发生在夜间或阴雨天,各学部有专人负责打开所有的楼梯走廊电灯及安全出口的指示灯,以确保疏散工作的顺利进
行。
五、后期处置措施
1、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10-20分钟内向镇、教管中心和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2、追究责任,实施奖惩。根据现场调查,对在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有关责任人,依据有关法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行事责任。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子表彰和奖励。
3、排查事故,恢复工作。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排除隐患,尽快使学校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积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学校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积极探索稳妥、快速、高效做好学校突出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新途径。
天堂小学
2013年9月
天堂小学楼梯楼道踩踏事故
应
急
处
理
预
案
2013-2014年度
天堂小学楼梯、楼道踩踏事故
应 急 预 案
(2013-2014学年)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育人工作,确保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集会、上下课、上放学及晚自习的管理,特制定防止楼梯楼道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把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对学生生命的威胁和危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应急救援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之中,建立重特大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确保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妥善应对。
2、演练、防范、应急处理三结合。把应对突发事故的各项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学校校长是维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下来由主管安全主任具体负责,具体工作由教导处组织实施。
二、工作机构及工作职责
1、学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
组 长:蔡依秦
组 员: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2、工作职责
(1)学校领导小组职责:制订本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让全校学生了解预案,强化监测和预警,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建立健全突出事件预防处置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措施落实情况;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同时向区教育局汇报。
(2)教导处工作职责:与各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安全事故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故处置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检查和督促教师楼道值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事故后,维护好现场秩序,保护好现场,控制事态发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
(3)后勤、办公室、安全员职责:后勤负责检查学校楼道内的各种设施,维护和检修好楼道内的路灯、护栏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办公室负责监测和报告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安全员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对受伤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4)学校各部门和领导小组各成员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
三、预防措施: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以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为核心,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
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2、教导处要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转弯处搞恶作剧的危险性。要告诫学生上下楼梯时不能有打闹、推拉及制造恐慌的言行,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每学期要组织学生按照应急疏散预案,演练一次,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3、学生在出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要求走规定安全路线下楼,同一楼面相间隔一段距离。分年级、分班级从不同的楼梯逐次下楼,班主任随同学生下楼,各楼面护导老师在楼梯处负责维持秩序,管理教育学生。
4、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定期检查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符合安全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
四、应急措施:
(一)常态管理
(1)、平时课间十分钟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允许在二楼玩耍。
(2)、上体育课、专业课、活动课、信息技术课等需要离开教室上课,
由班长提前2分钟带领同学到上课地点,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
(3)、出操按已排定的路线行走,要求排队上下楼梯,由体育委员带队。值日领导、班主任、值日生分楼层监督。(4)、周一升旗集会时班主任带领排队有序上下楼梯。(5)、各带队教师或班干部在学生上下楼梯时认真组织管理,严防意外发生。(6)、总务处每月一次落实专人检修,发现有损坏的及时修复或更换。检查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7)、每天下午放学后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到各楼层各教室校园进行清查,做好值日日志。
(二)应急管理:
1、警报
⑴、学校在教学楼安装警报器。当遭遇楼梯拥挤踩踏突发事件,学校认为必须实行紧急疏散(集合)时启用警报器。⑵、警报器(控制开关)日常保管由办公室和专职教师负责,日常维护由学校后勤负责,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⑶、警报器必须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同意后方可启用,由专管教师开启。紧急疏散时的警报为连续半分钟的重复长音,警报解除时的声音为短促重复的短音。
2、疏散与集合
⑴学生在集会或在楼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时,在场教职工要大声呼喊学生镇静,马上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报告
学校领导(校长),同时根据伤情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医院救治。⑵、在教室内上课或管理的教师在警报响起时就地迅速组织学生按指定路线撤离,班主任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赶往现场,下班级指挥学生疏散,其他教师,按学校制定的紧急疏散预案到达指定位置。 (3)、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学校成紧急状态,安全员全体值班,维护学校稳定。(4)、教务主任负责家长的接待,班主任负责安抚学生,办公室负责上级的接待工作和上报、联络工作,后勤负责受伤学生护送及医院协调工作。全体教职工坚守工作岗位,维护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进行。(5)、做好善后工作,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6)、安全员按规定完成突发事件报告及最后处理报告。
3、紧急疏散路线:
二楼:六年级、二年级的学生按顺序下一楼出通道到小操场集合。当节任课教师有序疏散本班学生。
4、紧急疏散时下楼梯的安全管理:
(1)、教师在组织带领学生紧急疏散时严格按指定楼梯通道、顺序疏散,下楼梯时做到稳而不乱,不拥挤、不推撞,有秩序地下楼梯。一旦出现学生摔倒等险情,教师马上阻止后面学生前进并抢救出险学生让开通道,防止出现拥挤踩踏等事故。
(2)、各楼梯转弯区均安排教师协助维持疏散秩序,确保队伍转弯后仍保持井然有序。
(3)、如突发事件发生在夜间或阴雨天,各学部有专人负责打开所有的楼梯走廊电灯及安全出口的指示灯,以确保疏散工作的顺利进
行。
五、后期处置措施
1、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10-20分钟内向镇、教管中心和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2、追究责任,实施奖惩。根据现场调查,对在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有关责任人,依据有关法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行事责任。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子表彰和奖励。
3、排查事故,恢复工作。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排除隐患,尽快使学校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积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学校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积极探索稳妥、快速、高效做好学校突出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新途径。
天堂小学
2013年9月
天堂小学楼梯楼道踩踏事故
应
急
处
理
预
案
2013-2014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