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遨游书海 荡涤心灵
——浅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点做法
新兴县实验小学 梁杏华
只要你留意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就不由得惊叹:那些十七八岁的大小孩居然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惊叹的之余,也会思忖:是什么使这些小孩有过人之处?是书! 是书,让孩子们进步;是书,让孩子们遨游,尽情吸收精神的财富,是书,使人充实,使人深邃,使人富含感性和理性;是书,让孩子们能在考场一挥而就,印记下不朽佳作。
正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个人的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如果博览群书,就能对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就会独特地思考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孩子们广泛阅读课外课外书的好习惯,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 教师感染学生
人们都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但在读书活动中,这个教师感染学生的问题容易受到忽略。本来我也并不太重视这个问题,有一件事却使我改变了这个态度。记得第一个学期有一次单元测验的作文是写人文章,要求写出班主任的性格爱好等等,改卷时我看到有好几个学生写道:梁老师很喜欢看书。她一有空,总是在讲台上看报纸、书籍,甚至字典。我顿时觉得有点惊奇,同时又有点安慰。惊奇的是我一直以为班中的学生只会衣袂飘飘,像个大侠一样冲锋陷阵,想不到原来他们也有细心的一面,这么平常的事情他们也注意到了,还能真实的反映出来,安慰的是既然他们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就证明有学习的潜质。自此以后,我也没有特意点破这秘密,只是装做毫不知情的样子,挑了带有这段文字的优良习作在班上读了。并在阅
- 2 - 览课和午休前都和学生们一起看书,询问他们阅读到了什么课外知识。特别在午休时,学生很会观言察色,看到我走来走去,就会争先恐后的问我一些为什么;当看到我揪出一排同学训话的时候,就一声不响,静静的地看书。我也我觉得这些时候不但可以让学生多看书,还可以了解他们看书地情况。一段时间后,我发觉学生们喜欢看课外书的意识增强了,人数也逐渐增多。课间冲锋陷阵的现象减少了。其实,我觉得教师真的
二、 课内延伸到课外。
平常,我也会结合课本布置学生回家查阅有关的书籍,但学生多少把它看作作业,带有任务性质。而我做老师的也没有太注重。后来有一件事让我彻底“洗脑”了。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叫阿俊,他连《大话西游》、《叮当》等书籍也不爱看。阅览课上,他的正常表现一般是把课时当作运动场,人家看书,他在运动。有一次阅览课,我觉得怎么有点异常?这么安静?抬头一看,咦,阿俊正趴在桌子子上,和同桌看同一本书,还时不时地把手指放到嘴里,用牙齿咬一咬短得不能再短得指甲。能连他也吸引住的究竟是什么好书?我走过去一看,却原来是《海洋的奥秘》。这就奇怪了!这家伙居然会看这些知识?!我想起前不久教过一篇课文叫做《海底世界》,我曾经在网上下载了一个课件,里面音像、图像并茂,把海底世界的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加上学过的海洋的文章还有《富饶的西沙群岛》。莫非?噢,一定是当时我提出学生回去可以找有关的资料深入了解海洋奥秘,勤奋好学有条件的学生就买书看,阿俊虽然不去买,但竟然能看别人的,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开端!
自此以后,我不仅仅把注重结合课堂教学,布置学生回去多看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预习时,要求查找有关的资料,记录方法可以是直接在书上画出;记在预习本、积累本;记在脑子里。课堂上随时提问检查。在这条件下,学生自然要进行课外阅读。如教学《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前,让学生回去阅读更多的名言警句;教学古诗时,阅读诗人的资料,时代背景„„。
2、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制造悬念,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如教学《在南极的
- 3 - 日子》,我说,企鹅是南极特有的动物,那么北极有吗?南极还有什么现象?提出悬念后,让学生拿出带来的书本,马上查阅,我也出示网上下载的资料给他们看。并说,“下学期还有一篇有关于南极的文章,叫《我和企鹅》,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先进行阅读。”这样一说,好学的学生们会查找有关的书籍去阅读。
3、课后极力主张学生多看原著和一系列的作品。如教了《猪八戒吃西瓜》,就推荐学生看儿童版的《西游记》。当时我还补充说明这只是新编的西游记故事,如果想知道孙悟空是如何智勇双全,降妖服魔的,就要看《西游记》原著。也是无巧不成书,刚好期末检测中有一道题要填《西游记》中的故事,有不少学生都能写出《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大闹天宫》等等故事。这事也充分证明了广阅博览的好处。又如,教了《守株待兔》,就看《寓言故事》;教了《惊弓之鸟》就看《成语故事》;《纸上谈兵》,看《历史故事》。
4、用魅力语言感染学生。课堂上根据内容,适当地蹦出一两句有关的名言或者小典故,可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和积累课外知识。例如和天气有关的“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另外,还可以根据文体、作者、内容等等介绍学生阅读
三、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我觉得适合小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法、略读法、选读法、摘录批注法几种,在这我只谈谈前两种。
1、精读法
我并不要求学生理解什么叫做精读法,只是告诉他们,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书报的重点部分进行精读。这个需要一般是对自己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帮助的内容,例如《少年语文报》每期的作文方法指导,《十万个为什么》中的解疑,《成语故事》中成语的用法。阅读时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做到熟读成诵。
2、略读法
对一些厚重的书籍可以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的片断等方法来了解图
- 4 - 书、文章的大意。这种方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对现在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比较适用。
四、 形成阅读好习惯。
对阅读有了兴趣和方法,那么必须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
●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摘抄。阅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同时拿出积累本,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奇闻异事摘录下来,以便在需要时参照或者借鉴。
2、写读书笔记。不要求每次都写,可以是读完一本书或者精彩段落,甚至基本同类型的书才写读书笔记。我认为三年级或以上的学生读书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阅读时间;文章标题;主要内容;好词佳句;独特感想;最大收获;疑难问题;阅读反思。
● 边读边思考,便思考边记忆的习惯。
● 查阅工具书的习惯。阅读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难以认识理解的字,我要求学生必须及时地查阅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
● 相互交流的习惯。这个习惯我们平常比较容易忽视。或者课堂上交流了,课外就不注重。如果课外能让学生同看一本书,复述故事或交换意见,那么会知道更多的新知识。
● 网上查找资料的习惯。如果家里有条件的,那么上网时一看到有用的资料马上把它取下来,存在专门的文件夹里,也相当于资料库,需要用时非常方便。
五、 开展活动,体验成功。
● 在校园书香活动中,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校会,会后及时贯彻,每周开展评选阅读典型、先进分子,展示他们的读书档案袋和积累本。并且向同年级的老师借来他们班中优秀的学生积累本,——向学生展示,要求他们学习人家的优秀做法。及时表扬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这里,我觉得同级组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和读书档案代这方面做得很好,特别是1班欧老师,二班水哥,三班蓝老师的,我经常借他们学生的作品展示给班中的学生看。上次家长会展示的读书档案袋也有的非常值得我学习的班级,如芬姐制导的五3班、梁老师的五2班,我看了都爱不释手,更何况学生。
● 利用图书角,小组看同一本书。
- 5 - ● 开展故事会、小博士、知识竞赛会。
● 贯彻学校要求,提出读书口号,评选“阅读之星”、“书香家庭”,没能选上的在班上另外设立适当的项目,如“阅读新星”、“——小读者”,“最有默契的阅读小组”等等。
● 老师向学生或者学生互相推荐好书。
● 通过读书档案袋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取得和家长的配合。
在读书活动中,我班中的学生虽然没有特飞猛进,但是喜欢看课外书的人数明显增多了,人也显得文静多了,重要的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或许,一年半载也许成效不明显,但只要长期要求,反复历练,肯定有成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历练”。我们在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这事上,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循序渐进、力求养成阅读习惯。正是“不求人人成才,只求人人成人” 。
2006年7月
- 1 - 遨游书海 荡涤心灵
——浅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点做法
新兴县实验小学 梁杏华
只要你留意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就不由得惊叹:那些十七八岁的大小孩居然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惊叹的之余,也会思忖:是什么使这些小孩有过人之处?是书! 是书,让孩子们进步;是书,让孩子们遨游,尽情吸收精神的财富,是书,使人充实,使人深邃,使人富含感性和理性;是书,让孩子们能在考场一挥而就,印记下不朽佳作。
正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个人的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如果博览群书,就能对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就会独特地思考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孩子们广泛阅读课外课外书的好习惯,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 教师感染学生
人们都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但在读书活动中,这个教师感染学生的问题容易受到忽略。本来我也并不太重视这个问题,有一件事却使我改变了这个态度。记得第一个学期有一次单元测验的作文是写人文章,要求写出班主任的性格爱好等等,改卷时我看到有好几个学生写道:梁老师很喜欢看书。她一有空,总是在讲台上看报纸、书籍,甚至字典。我顿时觉得有点惊奇,同时又有点安慰。惊奇的是我一直以为班中的学生只会衣袂飘飘,像个大侠一样冲锋陷阵,想不到原来他们也有细心的一面,这么平常的事情他们也注意到了,还能真实的反映出来,安慰的是既然他们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就证明有学习的潜质。自此以后,我也没有特意点破这秘密,只是装做毫不知情的样子,挑了带有这段文字的优良习作在班上读了。并在阅
- 2 - 览课和午休前都和学生们一起看书,询问他们阅读到了什么课外知识。特别在午休时,学生很会观言察色,看到我走来走去,就会争先恐后的问我一些为什么;当看到我揪出一排同学训话的时候,就一声不响,静静的地看书。我也我觉得这些时候不但可以让学生多看书,还可以了解他们看书地情况。一段时间后,我发觉学生们喜欢看课外书的意识增强了,人数也逐渐增多。课间冲锋陷阵的现象减少了。其实,我觉得教师真的
二、 课内延伸到课外。
平常,我也会结合课本布置学生回家查阅有关的书籍,但学生多少把它看作作业,带有任务性质。而我做老师的也没有太注重。后来有一件事让我彻底“洗脑”了。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叫阿俊,他连《大话西游》、《叮当》等书籍也不爱看。阅览课上,他的正常表现一般是把课时当作运动场,人家看书,他在运动。有一次阅览课,我觉得怎么有点异常?这么安静?抬头一看,咦,阿俊正趴在桌子子上,和同桌看同一本书,还时不时地把手指放到嘴里,用牙齿咬一咬短得不能再短得指甲。能连他也吸引住的究竟是什么好书?我走过去一看,却原来是《海洋的奥秘》。这就奇怪了!这家伙居然会看这些知识?!我想起前不久教过一篇课文叫做《海底世界》,我曾经在网上下载了一个课件,里面音像、图像并茂,把海底世界的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加上学过的海洋的文章还有《富饶的西沙群岛》。莫非?噢,一定是当时我提出学生回去可以找有关的资料深入了解海洋奥秘,勤奋好学有条件的学生就买书看,阿俊虽然不去买,但竟然能看别人的,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开端!
自此以后,我不仅仅把注重结合课堂教学,布置学生回去多看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预习时,要求查找有关的资料,记录方法可以是直接在书上画出;记在预习本、积累本;记在脑子里。课堂上随时提问检查。在这条件下,学生自然要进行课外阅读。如教学《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前,让学生回去阅读更多的名言警句;教学古诗时,阅读诗人的资料,时代背景„„。
2、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制造悬念,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如教学《在南极的
- 3 - 日子》,我说,企鹅是南极特有的动物,那么北极有吗?南极还有什么现象?提出悬念后,让学生拿出带来的书本,马上查阅,我也出示网上下载的资料给他们看。并说,“下学期还有一篇有关于南极的文章,叫《我和企鹅》,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先进行阅读。”这样一说,好学的学生们会查找有关的书籍去阅读。
3、课后极力主张学生多看原著和一系列的作品。如教了《猪八戒吃西瓜》,就推荐学生看儿童版的《西游记》。当时我还补充说明这只是新编的西游记故事,如果想知道孙悟空是如何智勇双全,降妖服魔的,就要看《西游记》原著。也是无巧不成书,刚好期末检测中有一道题要填《西游记》中的故事,有不少学生都能写出《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大闹天宫》等等故事。这事也充分证明了广阅博览的好处。又如,教了《守株待兔》,就看《寓言故事》;教了《惊弓之鸟》就看《成语故事》;《纸上谈兵》,看《历史故事》。
4、用魅力语言感染学生。课堂上根据内容,适当地蹦出一两句有关的名言或者小典故,可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和积累课外知识。例如和天气有关的“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另外,还可以根据文体、作者、内容等等介绍学生阅读
三、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我觉得适合小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法、略读法、选读法、摘录批注法几种,在这我只谈谈前两种。
1、精读法
我并不要求学生理解什么叫做精读法,只是告诉他们,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书报的重点部分进行精读。这个需要一般是对自己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帮助的内容,例如《少年语文报》每期的作文方法指导,《十万个为什么》中的解疑,《成语故事》中成语的用法。阅读时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做到熟读成诵。
2、略读法
对一些厚重的书籍可以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的片断等方法来了解图
- 4 - 书、文章的大意。这种方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对现在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比较适用。
四、 形成阅读好习惯。
对阅读有了兴趣和方法,那么必须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
●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摘抄。阅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同时拿出积累本,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奇闻异事摘录下来,以便在需要时参照或者借鉴。
2、写读书笔记。不要求每次都写,可以是读完一本书或者精彩段落,甚至基本同类型的书才写读书笔记。我认为三年级或以上的学生读书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阅读时间;文章标题;主要内容;好词佳句;独特感想;最大收获;疑难问题;阅读反思。
● 边读边思考,便思考边记忆的习惯。
● 查阅工具书的习惯。阅读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难以认识理解的字,我要求学生必须及时地查阅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
● 相互交流的习惯。这个习惯我们平常比较容易忽视。或者课堂上交流了,课外就不注重。如果课外能让学生同看一本书,复述故事或交换意见,那么会知道更多的新知识。
● 网上查找资料的习惯。如果家里有条件的,那么上网时一看到有用的资料马上把它取下来,存在专门的文件夹里,也相当于资料库,需要用时非常方便。
五、 开展活动,体验成功。
● 在校园书香活动中,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校会,会后及时贯彻,每周开展评选阅读典型、先进分子,展示他们的读书档案袋和积累本。并且向同年级的老师借来他们班中优秀的学生积累本,——向学生展示,要求他们学习人家的优秀做法。及时表扬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这里,我觉得同级组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和读书档案代这方面做得很好,特别是1班欧老师,二班水哥,三班蓝老师的,我经常借他们学生的作品展示给班中的学生看。上次家长会展示的读书档案袋也有的非常值得我学习的班级,如芬姐制导的五3班、梁老师的五2班,我看了都爱不释手,更何况学生。
● 利用图书角,小组看同一本书。
- 5 - ● 开展故事会、小博士、知识竞赛会。
● 贯彻学校要求,提出读书口号,评选“阅读之星”、“书香家庭”,没能选上的在班上另外设立适当的项目,如“阅读新星”、“——小读者”,“最有默契的阅读小组”等等。
● 老师向学生或者学生互相推荐好书。
● 通过读书档案袋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取得和家长的配合。
在读书活动中,我班中的学生虽然没有特飞猛进,但是喜欢看课外书的人数明显增多了,人也显得文静多了,重要的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或许,一年半载也许成效不明显,但只要长期要求,反复历练,肯定有成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历练”。我们在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这事上,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循序渐进、力求养成阅读习惯。正是“不求人人成才,只求人人成人” 。
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