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课后说课作文1300字

五年级作文

《劳动的开端》课后说课

《劳动的开端》这篇文章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中以“劳动”为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选自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现了他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课文以第一天挑煤为中心事件,把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孩子所受的苦难记叙的十分详实、感人,对今天的孩子认识旧社会的苦难、激励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是一篇好教材,

一、 教学设计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阅读" 部分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的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因此,我将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定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信息, 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引发思考, 把文章中心, 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或活动, 落实语文的实效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太优越,几乎没有经历过劳动的艰辛,经受不住打击,做事缺乏毅力,据此确立本课的重点是围绕问题探究,读悟有关句子,体会吴运铎第一次劳动的艰辛以及艰辛背后的坚强。教学难点为学习吴运铎自强自立、不畏艰难的品质,体会劳动的意义,从而磨练自己的意志。

三、课堂的亮点与创新

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情感朗读理解等方法,围绕学生“读”这个中心,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这样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但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悟自得能力。整堂课我以亲切的教态去感染学生,用激励行评价语言去激发学生,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方式去调动学生,使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四、课堂生成及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是《劳动的开端》的第二课时,由复习导入新课,引领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由我动情的叙述,将学生带进当时的情景,激发了他们原有的知识储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然后快速阅读文本,了解大意,并说一说对吴运铎第一次劳动经历总的体会最大的感受,学生在自己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已有了自己的感悟,体会到吴运铎的第一次劳动是艰辛的。然后,抓住这个契机围绕“艰辛”,找出相应的语句,在读中悟,在悟中思,并在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全班汇报,在这个过程中我只起到了一个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运用抓住重点字词、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等方法,去体会语言文字背后的声音和情感,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

效果很理想。但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部分我设计了几个有深度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原因,没能完成便结束了本课,这节课感觉有些虎头蛇尾,让我觉得有些遗憾。再者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语言不够精准,这是我个人有待提高的地方。

五、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从整堂课上把握教学过程,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衔接,努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简练,避免大量烦琐重复的问题出现,相信我的课会越上越好。

《劳动的开端》课后说课

《劳动的开端》这篇文章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中以“劳动”为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选自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现了他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课文以第一天挑煤为中心事件,把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孩子所受的苦难记叙的十分详实、感人,对今天的孩子认识旧社会的苦难、激励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是一篇好教材,

一、 教学设计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阅读" 部分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的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因此,我将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定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信息, 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引发思考, 把文章中心, 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或活动, 落实语文的实效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太优越,几乎没有经历过劳动的艰辛,经受不住打击,做事缺乏毅力,据此确立本课的重点是围绕问题探究,读悟有关句子,体会吴运铎第一次劳动的艰辛以及艰辛背后的坚强。教学难点为学习吴运铎自强自立、不畏艰难的品质,体会劳动的意义,从而磨练自己的意志。

三、课堂的亮点与创新

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情感朗读理解等方法,围绕学生“读”这个中心,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这样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但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悟自得能力。整堂课我以亲切的教态去感染学生,用激励行评价语言去激发学生,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方式去调动学生,使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四、课堂生成及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是《劳动的开端》的第二课时,由复习导入新课,引领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由我动情的叙述,将学生带进当时的情景,激发了他们原有的知识储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然后快速阅读文本,了解大意,并说一说对吴运铎第一次劳动经历总的体会最大的感受,学生在自己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已有了自己的感悟,体会到吴运铎的第一次劳动是艰辛的。然后,抓住这个契机围绕“艰辛”,找出相应的语句,在读中悟,在悟中思,并在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全班汇报,在这个过程中我只起到了一个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运用抓住重点字词、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等方法,去体会语言文字背后的声音和情感,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

效果很理想。但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部分我设计了几个有深度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原因,没能完成便结束了本课,这节课感觉有些虎头蛇尾,让我觉得有些遗憾。再者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语言不够精准,这是我个人有待提高的地方。

五、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从整堂课上把握教学过程,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衔接,努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简练,避免大量烦琐重复的问题出现,相信我的课会越上越好。


相关作文

  • 劳动的开端课后习题作文0字
  • <劳动的开端>课后习题 课后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ái è wēi xié dǔ qì shuāi jiāo biǎn dan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旷 ( ) 较 ( ) 协 ( ) 埃 ( ) 矿 ( ) 跤 ( ) 斜 ( ) 挨 ( ) ...

  • 劳动的开端作文2200字
  • 劳动的开端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 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 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 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 ...

  •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作文3100字
  •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谋生道路的经过,反映了旧社会穷苦人民生活的艰难.同时也告诉我们劳动是生存所必需的,劳动是艰辛的.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万丈深渊.不声不响.威胁.开端.艰难. ...

  • 劳动的开端作文2300字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2.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3.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详写和 ...

  • 五年级语文劳动的开端教案作文5100字
  • 19.劳动的开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课时安排:三教时: ...

  • 劳动的开端作文1300字
  • 劳动的开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 ...

  • 19[劳动的开端]-教学教案作文1900字
  •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课时安排:三教时: 第一教时 课时目标. 1.了解 ...

  • 教案劳动的开端(2课时)作文2500字
  • 劳动的开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 ...

  • 劳动的开端作文1900字
  • 劳动的开端 川口乡中心小学 李继英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