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平庸议论文作文0字

初一作文

篇一:优秀议论文:“拒绝平庸”

拒绝平庸

保尔,柯察金曾说过;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没有人愿意庸庸碌碌的度过这一生,当然,我也不例外。

孩提时代,经常会被人问起理想,有时我会讲,我的理想是当一名飞行员,可内心也同时向往国家主席,于是,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听到两个答案,可无论他们听到的是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绝非平庸之辈”。

于是我明白, 拒绝平庸就意味着换来别人赞许的目光。

因此,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变本加厉”地拒绝平庸。我拒绝自己的平庸:从班长到学生会主席,从优秀生到市三好---------然而与此同时,拒绝别人的平庸也被我看做了理所应当: 上学路上我躲开扫大街的大妈,放学路上我回避劳作回家的大伯--------

当我感觉距离平庸越来越远时,我的第一理想如泡沫一般破碎在风中——空中招飞第二轮体检我被无情的抛弃,理由是身高过限一厘米,在第二理想被无数人否定了的情况下,使我外表不平庸的绝对高度竟然成为促进我平庸身份的“绝对零度”。

沦为平庸之辈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当我愈发茫然之际我读到了一篇叫做“拒绝平庸”的文章,它说,如果可能,要做一只会唱歌的麻雀。

于是我顿悟,平凡不是平庸,在平凡的位置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便不再平庸。

当我决定在平凡的位置拒绝平庸的时候,一部《伟人传记》改变了我的想法:古有刘关张,今有毛朱邓,莫不是从最平凡一步步走向不平凡,他们的故事犹如浓雾弥漫时海上的航灯,指引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我不甘平庸,我要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在拒绝平庸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点评: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有思想的不错的叙议结合的散文。篇二:从论据入手拒绝平庸议论文

从论据入手拒绝平庸的议论文

到了高三,我发现班里的大部分学生突然开始“钟情”于议论文写作,但如果按照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这些同学的议论文大多只能排在三类中档或以下,也就是说,在不走题的情况下,分值只能在42分至50分之间,这可真是一个相当“平庸”的分数。 笔者分析,大多学生选择议论文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求稳,因为不少教师包括笔者自己都曾经和学生说过,考场作文需要旗帜鲜明地点题,而有些含蓄的记叙文可能会被教师误以为走题,但是议论文只要在开头结尾明确地阐释观点,至少可以保证不走题。于是写作能力不太强的学生生怕在高考考场“一失手成千古恨”,故而倾向于写议论文;二是求快,语文考试时间是150分钟,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高一高二时的作文训练绞尽脑汁也要耗费100分钟左右,考场写记叙文,因为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的缺乏,很难构思出一篇立意清晰明确的记叙文,而写议论文就成了“终南捷径”,审题之后,构思好开头结尾,然后在文中填充上甚至只是勉强可以证明观点的材料,一篇文章就能在40分钟之内完成。

可想而知,如此文章怎能不被打上平庸的标签?这样的议论文往往问题多多,比如立意肤浅,论证简单,论据不够充实充分等。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就是例证,故而仅从事例论据使用的角度分析学生议论文的弊病,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堆砌事例,文体不明。多数学生的议论文事例运用常常是详篇三:议论文写作拒绝平庸, 拒绝八股

议论文写作拒绝平庸, 拒绝八股

叶圣陶曾指出:国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八股的余毒。而今,八股作文和以八股的方式读书教语文并不鲜见,令人担忧。我认为议论文写作八股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结构单一化、用例平庸化、语言贫乏化。议论文写作呈现平庸化、模式化,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自我的缺失。记

叙文写作讲究自我,讲究真情实感,议论文何尝不是呢?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以我论物,万物亦著我之思、之情。须知八股与应试,是语文的死敌。活生生的文本被僵硬化,不可能使学生受益。要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必须告别八股模式。 我以大家熟知的苏洵的《六国论》为例,谈谈现今的议论文写作如何走出八股。

一、结构严整灵动

一般议论文的论证构成是论点、阐释、例(引)证、分析、结论,符合说理的一般思路。《六国论》的结构则完美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我们认为所有议论文其实由三部分构成:叙、析、评。一般的论证方法和规则往往是先评,后叙,再析,再评,这样的结构无可非

篇一:优秀议论文:“拒绝平庸”

拒绝平庸

保尔,柯察金曾说过;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没有人愿意庸庸碌碌的度过这一生,当然,我也不例外。

孩提时代,经常会被人问起理想,有时我会讲,我的理想是当一名飞行员,可内心也同时向往国家主席,于是,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听到两个答案,可无论他们听到的是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绝非平庸之辈”。

于是我明白, 拒绝平庸就意味着换来别人赞许的目光。

因此,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变本加厉”地拒绝平庸。我拒绝自己的平庸:从班长到学生会主席,从优秀生到市三好---------然而与此同时,拒绝别人的平庸也被我看做了理所应当: 上学路上我躲开扫大街的大妈,放学路上我回避劳作回家的大伯--------

当我感觉距离平庸越来越远时,我的第一理想如泡沫一般破碎在风中——空中招飞第二轮体检我被无情的抛弃,理由是身高过限一厘米,在第二理想被无数人否定了的情况下,使我外表不平庸的绝对高度竟然成为促进我平庸身份的“绝对零度”。

沦为平庸之辈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当我愈发茫然之际我读到了一篇叫做“拒绝平庸”的文章,它说,如果可能,要做一只会唱歌的麻雀。

于是我顿悟,平凡不是平庸,在平凡的位置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便不再平庸。

当我决定在平凡的位置拒绝平庸的时候,一部《伟人传记》改变了我的想法:古有刘关张,今有毛朱邓,莫不是从最平凡一步步走向不平凡,他们的故事犹如浓雾弥漫时海上的航灯,指引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我不甘平庸,我要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在拒绝平庸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点评: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有思想的不错的叙议结合的散文。篇二:从论据入手拒绝平庸议论文

从论据入手拒绝平庸的议论文

到了高三,我发现班里的大部分学生突然开始“钟情”于议论文写作,但如果按照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这些同学的议论文大多只能排在三类中档或以下,也就是说,在不走题的情况下,分值只能在42分至50分之间,这可真是一个相当“平庸”的分数。 笔者分析,大多学生选择议论文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求稳,因为不少教师包括笔者自己都曾经和学生说过,考场作文需要旗帜鲜明地点题,而有些含蓄的记叙文可能会被教师误以为走题,但是议论文只要在开头结尾明确地阐释观点,至少可以保证不走题。于是写作能力不太强的学生生怕在高考考场“一失手成千古恨”,故而倾向于写议论文;二是求快,语文考试时间是150分钟,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高一高二时的作文训练绞尽脑汁也要耗费100分钟左右,考场写记叙文,因为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的缺乏,很难构思出一篇立意清晰明确的记叙文,而写议论文就成了“终南捷径”,审题之后,构思好开头结尾,然后在文中填充上甚至只是勉强可以证明观点的材料,一篇文章就能在40分钟之内完成。

可想而知,如此文章怎能不被打上平庸的标签?这样的议论文往往问题多多,比如立意肤浅,论证简单,论据不够充实充分等。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就是例证,故而仅从事例论据使用的角度分析学生议论文的弊病,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堆砌事例,文体不明。多数学生的议论文事例运用常常是详篇三:议论文写作拒绝平庸, 拒绝八股

议论文写作拒绝平庸, 拒绝八股

叶圣陶曾指出:国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八股的余毒。而今,八股作文和以八股的方式读书教语文并不鲜见,令人担忧。我认为议论文写作八股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结构单一化、用例平庸化、语言贫乏化。议论文写作呈现平庸化、模式化,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自我的缺失。记

叙文写作讲究自我,讲究真情实感,议论文何尝不是呢?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以我论物,万物亦著我之思、之情。须知八股与应试,是语文的死敌。活生生的文本被僵硬化,不可能使学生受益。要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必须告别八股模式。 我以大家熟知的苏洵的《六国论》为例,谈谈现今的议论文写作如何走出八股。

一、结构严整灵动

一般议论文的论证构成是论点、阐释、例(引)证、分析、结论,符合说理的一般思路。《六国论》的结构则完美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我们认为所有议论文其实由三部分构成:叙、析、评。一般的论证方法和规则往往是先评,后叙,再析,再评,这样的结构无可非


相关作文

  • 高三拒绝平庸满分作文作文900字
  • 海燕拒绝平庸,它不安享温暖的小屋,在暴风雨中任意穿梭:雄鹰拒绝平庸,它不栖息于安全的枝头,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腊梅拒绝平庸,它不祈求阳光的呵护,在寒冷的冬天毅然绽放. 正是有了这些生灵拒绝平庸的精神,才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

  • 评讲作文[拒绝平庸]作文4500字
  • 1 论据的使用 1.比较平庸和平凡的区别: 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平庸, 那是灵魂的死亡, 而平凡,只是一件朴素但合身的外衣. 2.议论说理个性化的方法 (1)如果那认识问题时,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善于透过现象一下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那么你说理时完全可以入木三.鞭辟入里上尽显风采.如: ①生于平庸 ...

  • 拒绝平庸作文1100字
  • 201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拒绝平庸(3) 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坚强的神韵,也就成_'绝对平庸之人.所以作为普通平凡的人,切不可存平庸之志,应该拒绝平庸. 且看古人,屈原拒绝平庸,才有_'"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 ...

  • 2011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原文及简评作文5400字
  • 2011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原文及简评 拒绝平庸--风沙渡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 ...

  • 我们的时间都到哪去了 优秀作文 打印作文10300字
  • 1 我们的时间都到哪去了 一.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l)"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引用王铮亮在春晚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一时间,再次击中人心,也催发更多人去思考. (2)美国作家 ...

  • 议论文满分作文加赏析作文11500字
  • 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赏析 宁远一中语文组 雷国琼 亲亲与明理 湖北 /一考生 何谓"亲亲",即关心你的亲人朋友,何谓"明理", 即通晓事物的真理.在古儒的经典里,君子的修养正是由此人手的.所谓孝梯,仁之本也.格物致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在那则<韩非子&g ...

  • 2011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原文及简评作文1000字
  • 2011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原文及简评(1) 2011年江苏高考六篇满分作文原文之一:拒绝平庸 众多的大智慧者,在这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正走向平庸.拒绝平庸,对他们而言,是如此必要,却又相当艰难.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的情景.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出澄明而深刻文字 ...

  • 2011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原文及简5作文1200字
  • 2011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原文及简评(1) [标签:2011 高考 满分 作文]小学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2011年江苏高考六篇满分作文原文之一:拒绝平庸 众多的大智慧者,在这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正走向平庸.拒绝平庸,对他们而言,是如此必要,却又相当艰难.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 ...

  • 拒绝平庸作文700字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今世之人,多以奉行中庸之道自喻,即与世俗同流,人云亦云.而其自身便少了一些原则,多了一些铜臭:少了一些坚守,多了一分谄媚. 而我要说,拒绝平庸. 知识分子这个词,起源于西方,原指有理想,有学识,为社会奉献,教化他人的一类人.在古中国,也有一个准确概述:为天地立心,为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