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学习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了解段落总分结构。
2、情感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3、过程与方法:. 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初识胡杨
(一)课件出示胡杨图片:这就是胡杨,它是秋天最美的树,它就是生活在新疆塔里木沙漠中、生活在烈烈西风中的胡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西风胡杨》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
坚韧 根茎 炙热 祈求 铺天盖地 稍纵即逝 芸芸众生 稍纵即逝 摧肝裂胆 孑然凄立 饱食终日
(三)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胡杨特点。学习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从课文第2、3、4自然段任选一段背诵。
二、欣赏胡杨,感悟品格
过渡:上一课我给课文分了段,写胡杨特点的是哪几自然段呢?
(一)出示要求:
迅速浏览课文2-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胡杨的几个特点? (坚韧、无私、悲壮)
(二)详细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后,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第3、4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习胡杨的坚韧:
出示: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1、(齐读)找写胡杨特点的句子,划上横线。
2、找出围绕胡杨特点来写的句子,划上波浪线。并找出关键的词语用三角板标上,从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
(联系实际理解零上四十度的炙热和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斑斑盐碱、层层黄沙的侵袭是什么样的滋味?)
3、让我们带着对胡杨的敬佩之情,读一读这一段吧!
请一个学生读——评价——齐读——齐背
4、 学习修辞手法: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胡杨的无私、悲壮。
(1)小组合作,自由选择3、4自然段进行合作学习。
①自由读课文段落,找出胡杨的特点。(划上“ ”)
②品析词句: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了胡杨的 ?(句子划“ ﹏﹏”, 词语划“ ”,感受可写旁批)
③找写法:这段运用了 修辞手法。
④有感情朗读。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3)学生汇报。(找出特点,围绕特点写的句子、关键词,说说感受)
(4)群学一:
找:我们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胡杨的无私?(挡在、身后、不在乎、三个让给了)
学:这些词语都是人的动作和人的精神,这是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谈:他们为了什么甘心挡在沙漠前,保护后面的一切?(无私的保护环境) 读: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男生读前面一句女生读后面一句)
(5)群学二:
找:我们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胡杨的悲壮?(生前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坚定地挺立着) 播放PPT ,看图片。
学:这些词语都是人的动作,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谈:他们与谁战斗?(悲壮不屈)
读:让我们带着敬佩赞美之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小组读——齐读)
总结:我们从作者笔下的胡杨,它坚韧、无私和悲壮,感受到作者对胡杨的 之情。(热爱、赞美、敬佩)
(6)总结写法。
①这篇课文二、三、四自然段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学习段落结构:先总后分结构。总是第一句,总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分是围绕中心句进行描述。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结构来写。
三、关注胡杨,唤醒良知
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胡杨生存环境是恶劣的,那大家知道两千年前的胡杨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吗?两千年前,西域被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等西域文明。
(一)了解胡杨的遭遇
1、那么胡杨到底遭遇了什么?
(请大家迅速默读第5-6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
(二)关注胡杨命运,关注环保事业。
现在请大家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那片孑然凄立的胡杨林去看看胡杨的现状吧!
1、播放ppt 图片。
2、学生谈心情和感受。
3、你能体会到作者此刻站在胡杨身旁的心情吗?(生说)
4、作者带着深深的悲痛与同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出示ppt 师读)
5、学生齐读
6、从三个祈求,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关注,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3、播放环境污染等图片。看完这些图片,我们内心无比痛心,到今天还有许多同学乱扔乱丢,还有很多同学不关水龙头,还有很多人们乱砍乱伐,还有很多企业排放污水毒气...... 现在我们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一个排比句,呼吁大家一起关注环境问题:
我祈求,我祈求 ,我祈
求
4、正因为有我们这样的呐喊与祈求,我相信我们77班的同学一定说到做到,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够听到做到,所以我们坚信:(ppt 出示齐读)
5、总结胡杨的精神是什么?(坚韧、无私、悲壮不屈)我相信只要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会一直都在。
四、赞美胡杨,延续精神
我相信只要我们好好爱护我们的环境,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环境,我也相信总有一天,被感动的上苍会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生接读“我们是胡杨!”)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总分结构写一段话。(选择我们学校的某一种树或者某一棵树的一个鲜明特点来写,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课后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9 西风胡杨
坚韧
无私 热爱、赞美 悲壮
处境 同情、关注环保事业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学习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了解段落总分结构。
2、情感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3、过程与方法:. 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初识胡杨
(一)课件出示胡杨图片:这就是胡杨,它是秋天最美的树,它就是生活在新疆塔里木沙漠中、生活在烈烈西风中的胡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西风胡杨》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
坚韧 根茎 炙热 祈求 铺天盖地 稍纵即逝 芸芸众生 稍纵即逝 摧肝裂胆 孑然凄立 饱食终日
(三)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胡杨特点。学习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从课文第2、3、4自然段任选一段背诵。
二、欣赏胡杨,感悟品格
过渡:上一课我给课文分了段,写胡杨特点的是哪几自然段呢?
(一)出示要求:
迅速浏览课文2-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胡杨的几个特点? (坚韧、无私、悲壮)
(二)详细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后,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第3、4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习胡杨的坚韧:
出示: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1、(齐读)找写胡杨特点的句子,划上横线。
2、找出围绕胡杨特点来写的句子,划上波浪线。并找出关键的词语用三角板标上,从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
(联系实际理解零上四十度的炙热和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斑斑盐碱、层层黄沙的侵袭是什么样的滋味?)
3、让我们带着对胡杨的敬佩之情,读一读这一段吧!
请一个学生读——评价——齐读——齐背
4、 学习修辞手法: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胡杨的无私、悲壮。
(1)小组合作,自由选择3、4自然段进行合作学习。
①自由读课文段落,找出胡杨的特点。(划上“ ”)
②品析词句: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了胡杨的 ?(句子划“ ﹏﹏”, 词语划“ ”,感受可写旁批)
③找写法:这段运用了 修辞手法。
④有感情朗读。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3)学生汇报。(找出特点,围绕特点写的句子、关键词,说说感受)
(4)群学一:
找:我们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胡杨的无私?(挡在、身后、不在乎、三个让给了)
学:这些词语都是人的动作和人的精神,这是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谈:他们为了什么甘心挡在沙漠前,保护后面的一切?(无私的保护环境) 读: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男生读前面一句女生读后面一句)
(5)群学二:
找:我们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胡杨的悲壮?(生前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坚定地挺立着) 播放PPT ,看图片。
学:这些词语都是人的动作,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谈:他们与谁战斗?(悲壮不屈)
读:让我们带着敬佩赞美之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小组读——齐读)
总结:我们从作者笔下的胡杨,它坚韧、无私和悲壮,感受到作者对胡杨的 之情。(热爱、赞美、敬佩)
(6)总结写法。
①这篇课文二、三、四自然段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学习段落结构:先总后分结构。总是第一句,总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分是围绕中心句进行描述。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结构来写。
三、关注胡杨,唤醒良知
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胡杨生存环境是恶劣的,那大家知道两千年前的胡杨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吗?两千年前,西域被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等西域文明。
(一)了解胡杨的遭遇
1、那么胡杨到底遭遇了什么?
(请大家迅速默读第5-6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
(二)关注胡杨命运,关注环保事业。
现在请大家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那片孑然凄立的胡杨林去看看胡杨的现状吧!
1、播放ppt 图片。
2、学生谈心情和感受。
3、你能体会到作者此刻站在胡杨身旁的心情吗?(生说)
4、作者带着深深的悲痛与同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出示ppt 师读)
5、学生齐读
6、从三个祈求,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关注,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3、播放环境污染等图片。看完这些图片,我们内心无比痛心,到今天还有许多同学乱扔乱丢,还有很多同学不关水龙头,还有很多人们乱砍乱伐,还有很多企业排放污水毒气...... 现在我们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一个排比句,呼吁大家一起关注环境问题:
我祈求,我祈求 ,我祈
求
4、正因为有我们这样的呐喊与祈求,我相信我们77班的同学一定说到做到,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够听到做到,所以我们坚信:(ppt 出示齐读)
5、总结胡杨的精神是什么?(坚韧、无私、悲壮不屈)我相信只要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会一直都在。
四、赞美胡杨,延续精神
我相信只要我们好好爱护我们的环境,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环境,我也相信总有一天,被感动的上苍会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生接读“我们是胡杨!”)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总分结构写一段话。(选择我们学校的某一种树或者某一棵树的一个鲜明特点来写,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课后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9 西风胡杨
坚韧
无私 热爱、赞美 悲壮
处境 同情、关注环保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