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胡杨作文2400字

初一作文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学习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了解段落总分结构。

2、情感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3、过程与方法:. 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初识胡杨

(一)课件出示胡杨图片:这就是胡杨,它是秋天最美的树,它就是生活在新疆塔里木沙漠中、生活在烈烈西风中的胡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西风胡杨》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

坚韧 根茎 炙热 祈求 铺天盖地 稍纵即逝 芸芸众生 稍纵即逝 摧肝裂胆 孑然凄立 饱食终日

(三)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胡杨特点。学习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从课文第2、3、4自然段任选一段背诵。

二、欣赏胡杨,感悟品格

过渡:上一课我给课文分了段,写胡杨特点的是哪几自然段呢?

(一)出示要求:

迅速浏览课文2-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胡杨的几个特点? (坚韧、无私、悲壮)

(二)详细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后,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第3、4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习胡杨的坚韧:

出示: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1、(齐读)找写胡杨特点的句子,划上横线。

2、找出围绕胡杨特点来写的句子,划上波浪线。并找出关键的词语用三角板标上,从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

(联系实际理解零上四十度的炙热和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斑斑盐碱、层层黄沙的侵袭是什么样的滋味?)

3、让我们带着对胡杨的敬佩之情,读一读这一段吧!

请一个学生读——评价——齐读——齐背

4、 学习修辞手法: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胡杨的无私、悲壮。

(1)小组合作,自由选择3、4自然段进行合作学习。

①自由读课文段落,找出胡杨的特点。(划上“ ”)

②品析词句: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了胡杨的 ?(句子划“ ﹏﹏”, 词语划“ ”,感受可写旁批)

③找写法:这段运用了 修辞手法。

④有感情朗读。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3)学生汇报。(找出特点,围绕特点写的句子、关键词,说说感受)

(4)群学一:

找:我们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胡杨的无私?(挡在、身后、不在乎、三个让给了)

学:这些词语都是人的动作和人的精神,这是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谈:他们为了什么甘心挡在沙漠前,保护后面的一切?(无私的保护环境) 读: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男生读前面一句女生读后面一句)

(5)群学二:

找:我们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胡杨的悲壮?(生前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坚定地挺立着) 播放PPT ,看图片。

学:这些词语都是人的动作,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谈:他们与谁战斗?(悲壮不屈)

读:让我们带着敬佩赞美之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小组读——齐读)

总结:我们从作者笔下的胡杨,它坚韧、无私和悲壮,感受到作者对胡杨的 之情。(热爱、赞美、敬佩)

(6)总结写法。

①这篇课文二、三、四自然段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学习段落结构:先总后分结构。总是第一句,总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分是围绕中心句进行描述。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结构来写。

三、关注胡杨,唤醒良知

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胡杨生存环境是恶劣的,那大家知道两千年前的胡杨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吗?两千年前,西域被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等西域文明。

(一)了解胡杨的遭遇

1、那么胡杨到底遭遇了什么?

(请大家迅速默读第5-6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

(二)关注胡杨命运,关注环保事业。

现在请大家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那片孑然凄立的胡杨林去看看胡杨的现状吧!

1、播放ppt 图片。

2、学生谈心情和感受。

3、你能体会到作者此刻站在胡杨身旁的心情吗?(生说)

4、作者带着深深的悲痛与同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出示ppt 师读)

5、学生齐读

6、从三个祈求,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关注,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3、播放环境污染等图片。看完这些图片,我们内心无比痛心,到今天还有许多同学乱扔乱丢,还有很多同学不关水龙头,还有很多人们乱砍乱伐,还有很多企业排放污水毒气...... 现在我们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一个排比句,呼吁大家一起关注环境问题:

我祈求,我祈求 ,我祈

4、正因为有我们这样的呐喊与祈求,我相信我们77班的同学一定说到做到,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够听到做到,所以我们坚信:(ppt 出示齐读)

5、总结胡杨的精神是什么?(坚韧、无私、悲壮不屈)我相信只要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会一直都在。

四、赞美胡杨,延续精神

我相信只要我们好好爱护我们的环境,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环境,我也相信总有一天,被感动的上苍会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生接读“我们是胡杨!”)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总分结构写一段话。(选择我们学校的某一种树或者某一棵树的一个鲜明特点来写,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课后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9 西风胡杨

坚韧

无私 热爱、赞美 悲壮

处境 同情、关注环保事业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学习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了解段落总分结构。

2、情感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3、过程与方法:. 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初识胡杨

(一)课件出示胡杨图片:这就是胡杨,它是秋天最美的树,它就是生活在新疆塔里木沙漠中、生活在烈烈西风中的胡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西风胡杨》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

坚韧 根茎 炙热 祈求 铺天盖地 稍纵即逝 芸芸众生 稍纵即逝 摧肝裂胆 孑然凄立 饱食终日

(三)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胡杨特点。学习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从课文第2、3、4自然段任选一段背诵。

二、欣赏胡杨,感悟品格

过渡:上一课我给课文分了段,写胡杨特点的是哪几自然段呢?

(一)出示要求:

迅速浏览课文2-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胡杨的几个特点? (坚韧、无私、悲壮)

(二)详细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后,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第3、4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习胡杨的坚韧:

出示: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1、(齐读)找写胡杨特点的句子,划上横线。

2、找出围绕胡杨特点来写的句子,划上波浪线。并找出关键的词语用三角板标上,从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

(联系实际理解零上四十度的炙热和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斑斑盐碱、层层黄沙的侵袭是什么样的滋味?)

3、让我们带着对胡杨的敬佩之情,读一读这一段吧!

请一个学生读——评价——齐读——齐背

4、 学习修辞手法: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胡杨的无私、悲壮。

(1)小组合作,自由选择3、4自然段进行合作学习。

①自由读课文段落,找出胡杨的特点。(划上“ ”)

②品析词句: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了胡杨的 ?(句子划“ ﹏﹏”, 词语划“ ”,感受可写旁批)

③找写法:这段运用了 修辞手法。

④有感情朗读。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3)学生汇报。(找出特点,围绕特点写的句子、关键词,说说感受)

(4)群学一:

找:我们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胡杨的无私?(挡在、身后、不在乎、三个让给了)

学:这些词语都是人的动作和人的精神,这是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谈:他们为了什么甘心挡在沙漠前,保护后面的一切?(无私的保护环境) 读: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男生读前面一句女生读后面一句)

(5)群学二:

找:我们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胡杨的悲壮?(生前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坚定地挺立着) 播放PPT ,看图片。

学:这些词语都是人的动作,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谈:他们与谁战斗?(悲壮不屈)

读:让我们带着敬佩赞美之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小组读——齐读)

总结:我们从作者笔下的胡杨,它坚韧、无私和悲壮,感受到作者对胡杨的 之情。(热爱、赞美、敬佩)

(6)总结写法。

①这篇课文二、三、四自然段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学习段落结构:先总后分结构。总是第一句,总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分是围绕中心句进行描述。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结构来写。

三、关注胡杨,唤醒良知

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胡杨生存环境是恶劣的,那大家知道两千年前的胡杨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吗?两千年前,西域被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等西域文明。

(一)了解胡杨的遭遇

1、那么胡杨到底遭遇了什么?

(请大家迅速默读第5-6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

(二)关注胡杨命运,关注环保事业。

现在请大家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那片孑然凄立的胡杨林去看看胡杨的现状吧!

1、播放ppt 图片。

2、学生谈心情和感受。

3、你能体会到作者此刻站在胡杨身旁的心情吗?(生说)

4、作者带着深深的悲痛与同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出示ppt 师读)

5、学生齐读

6、从三个祈求,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关注,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3、播放环境污染等图片。看完这些图片,我们内心无比痛心,到今天还有许多同学乱扔乱丢,还有很多同学不关水龙头,还有很多人们乱砍乱伐,还有很多企业排放污水毒气...... 现在我们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一个排比句,呼吁大家一起关注环境问题:

我祈求,我祈求 ,我祈

4、正因为有我们这样的呐喊与祈求,我相信我们77班的同学一定说到做到,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够听到做到,所以我们坚信:(ppt 出示齐读)

5、总结胡杨的精神是什么?(坚韧、无私、悲壮不屈)我相信只要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会一直都在。

四、赞美胡杨,延续精神

我相信只要我们好好爱护我们的环境,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环境,我也相信总有一天,被感动的上苍会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生接读“我们是胡杨!”)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总分结构写一段话。(选择我们学校的某一种树或者某一棵树的一个鲜明特点来写,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课后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9 西风胡杨

坚韧

无私 热爱、赞美 悲壮

处境 同情、关注环保事业


相关作文

  • 西风胡杨作文2900字
  • 西风胡杨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树木,你们都见过哪些树呢?其实啊, 大自然中还有许多不常见的树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特殊的树,这种树只生 长在沙漠,它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大家知道它是 谁吗?(胡杨)对,它就是生活在沙漠中,生活在烈烈西风 ...

  • 西风胡杨作文400字
  • 大自然是画家,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画卷:大自然会说话,为我们讲述了丰富的知识:大自然是奇妙的,它让世界千变万化:大自然是伟大的,它时时带给人们震撼.上我们正大眼睛欣赏大自然,伸出双手拥抱大自然,饱含激情赞颂大自然. 在人与自然的一单元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九课,西风胡杨.作者在文中介绍,胡杨是沙漠中 ...

  • 不朽作文1200字
  •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还是太少太少,经历的沧桑还是太短太短,人们所认知的不朽,又会是什么?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同,对不朽这个抽象的词语的诠释,又是不同.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 ...

  • 和谐作文800字
  • 大漠西风,如血残阳. 我欲重拾旧日的繁华,却只捧得黄沙满地扬.沉睡千年的楼兰新娘,你可曾想到家乡如今竟这般模样.丝绸古道的驼铃声,依旧在风中飘荡:只是那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城,不知飘向何方. 残垣上的瓦片,你能否告诉我,黄沙吹尽处,还有没有梦的家乡:罗布泊的胡杨,你能否告诉我,湖水褪尽处,还有没有鱼儿徜 ...

  • 真理作文400字
  • 柳树哭着,为何?春天来着,春天是雨最多的,柳树不知疲倦的哭着.草看见了,不解的问"柳树你为什么要哭?"柳树没有回答,因为她认为,微不足道的小草不会理解的.于是,柳树不停的哭.小草刨根问底,柳树呦不过她,只好告诉小草,说"春天雨多,咋办"小草听了,说" ...

  • 山东省满分作文_[见证]作文初一
  • [作文真题]2009年山东卷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 ...

  • 万物无情皆有情-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作文2400字
  • 万物无情皆有情 --八年级记叙文作文教学教学设计 33团子风中学 陈湘凌 (一)温故知新 忆一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雪>中,作者通过( )表明自己的孤独.倔强.绝不妥协的斗争意志. 2.<雷电颂>中,屈原借( )暗指变革社会的力量,用( )代表自己斗争的精神,坚定地意志 ...

  • 谒见胡杨作文1200字
  • 这世间的事物,有的闻听之下便生敬慕,有的看一眼便不能忘,直觉里仿佛有说不出的景仰与认同,蓝天里金色的胡杨便是. 胡杨远在两千余里之外,仿佛一颗我认同的心灵却远在万水千山,隔着千秋万代. 忽然就有机会去看胡杨,一场盼望已久的谒见,一场不敢想象的相约突然得以成行:未见胡杨之前,心已超越脚步,超越行驶的速 ...

  • 胡杨赞作文1500字
  • 23胡杨赞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探究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不畏艰险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背诵喜欢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赞美胡杨,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3.体会作者反复运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4.发现课文在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