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
一、命题作文:
请以“独自面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审题提示:没有任何材料的命题作文,字数越少,限制越小,字数越多,限制越多。要确切理解题目中每一个词的含义,要保证每一个词都在作文中都得到体现。本题要扣住“独自”来写“面对”。
二、命题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以“茧”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有材料的命题作文,首先切记不要改题,要看清是“以„„为题”,还是“以„„为话题”。其次要根据材料理解题目,材料既是一种提示,更是一种限制。不可撇开材料,按自己对题目本身的理解来构思。对本题来说,无论把“作茧”和“钻破”比作什么,都一定要和“人生”有关。
三、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人与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与他人发生关系。著名文化老人季羡林先生说:“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近日去世的当代毕昇、两院院士王选教授说:“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孔孟的说法更经典。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当然也有截然相反的说法。中国有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俗语,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则认为“别人是自己的地狱”。在这个人人不能回避的问题上,你怎么看?
审题提示:“人与己”只是一个话题,材料罗列了六种不同境界的观点,意在引发思考,可以选用,也可以不用。审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回答“你怎么看”“人与己”的关系。
四、话题作文: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拥有众多的观众,其内容多为人们平常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热点,人们喜欢它,究其原因,是现实生活中的假话太多了。
请以“实话实说”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审题的关键在于确认这个观点。
五、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曾经有一个北极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给队员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大家在记录考察日志外,每天每个人还要写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
由于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寂的极夜中停留一段时间,队员们发现,黑暗和寒冷还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每个人都要发疯了。这时队长贝德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人们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极熊从水中爬上冰块,看到了阳光下美好的一切,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回忆占领了。
审题提示:故事性的材料,有的包含着某种哲理,审题的任务是要找出这个哲理。如果有体现哲理的关键句,可直接摘录,如果没有,就要根据材料自行概括。
六、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某城市电视台做了一档“测试”市民素质的节目:记者化装成报贩,在闹市街口卖报,凡来买报者都多找他五角钱。隐藏在暗处的摄像机则秘密拍摄。“测试”结果分三类:第一类,接过钱看也不看,放进口袋就走;第二类,发现多找钱了,眼神慌乱、表情紧张,或迟疑或匆忙地走掉;第三类,把多找的钱退了回来。凡是退钱的,记者便告知其原委,并且送一个“福娃”表示奖励。一个小时之内,只有三个人退钱,退回钱的人,在被告知真相后只是笑笑,接受奖品后就离去了。记者对市民的素质“深表忧虑”。
审题提示:故事性的材料,有的是要你来评判的人物或事件,审题的任务,就是要分清是非,做出褒贬。材料中没有某种固定的哲理,但你评判褒贬时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2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八、一天,山上忽然燃起大火。一只曾经在山上居住过的鹦鹉远远地看见了,就跳进水里沾湿羽毛,飞去洒向大火。天神说:“你虽然有救火的好意愿,但是你这样做能起什么作用呢?”鹦鹉回答说:“虽然知道没有用,可是我曾经在这座山上居住过,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很善良,全都像我的兄弟一样,我不忍心看它们被烧死。天神受到感动,替它将山火扑灭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可供选择的立意角度也很多。
1、从鹦鹉的角度立意:可以从感恩的角度立意,如:懂得感恩 、学会感恩、要知恩图报等。也可以从尽力的角度立意,如:凡事尽力而为方可无怨无悔无憾、勿以善小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等;
还可以从爱心的角度立意等。
2、从天神的角度立意:学会感动、支持善行等。
3、从飞禽走兽的角度立意:善有善报、付出就有回报、助人者人助之等。
4、从材料整体角度立意:友爱的力量 、情义无价等。
九、日前,一组题为“杜甫很忙”的图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随后有媒体称,这不过是某博物馆的一场营销活动。主办方实际上只策划了三张图片,其他都是网友的作品。有不少网友感觉被欺骗了,也有人认为恶搞杜甫是对文化的不尊重。根据材料,请以“我看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成作文。
2. 自选角度,联系实际。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 不少于800字。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麦花开放大约5分钟,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但它结出来的果实,却养育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千百年来谁也离不开它。
桂花在所有的花中几乎是最小的,它的花簇生于叶腋,几乎被硕大的叶子遮挡住,可它散发出的香味却是许多比它大得多的花所不及的。
无花果不开花吗?其实,无花果是开花的,它一年春秋两季要开上两次花,只因为它的花悄悄隐藏在新枝叶腋间,人们一般看不见,所以就误以为它不开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此道作文题选用寓意式材料命题。三段“花语”,实际上深有寄托:生命最短的,养育甚众;体积最小的,馨香远播;隐身幕后的,孕育硕果。它们意义各有侧重,但又都包含辩证统一的两面——隐与显、藏与露、名与实、短暂与永恒、有尽与无穷、索取与奉献,都能引发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长思考。
以此题写作,首先要理解材料借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实质,再联系社会与人生深入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 生命有限,但是追求不止,意义无穷,所谓“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能拓展生命的宽度”;2. 不图索取,默默奉献,即“给永远比拿更快乐”;
3 3. 不图虚名,唯求实干;4. 不显山、不露水,韬光养晦,蓄积实力,涵养美德;5. 甘为人梯,退居幕后,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从哪个方面立意,都要兼顾隐与显、藏与露、名与实等对立的两面,写出思辨的色彩。如采用第一种立意,就可以深入论述“短暂亦能创造永恒”,而“永恒往往凝固于一瞬”。采用第二种立意,就应进一步看到不图索取可能终身清贫,但由此又能收获最为充实、饱满的人生。再如采用第三种立意,就应进一步探讨越是不务虚名真抓实干的,越是令世人仰望,令后人铭记,越能声名远播。套用一句古诗讲,就是“德馨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十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等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1. 寻找关键词,确定写作重心
立着:站立、自立、独立——不依赖、不自卑、不仰视名人、不仰仗他人、要坚强、要自信;
靠着:依靠、依赖——借助外物或外力;
人生、个性——材料提示的写作对象。
拓展延伸:任何题目,从论述或叙述的对象角度考虑,大致均可作如下思考:
⑴个人、家庭、集体、社团、企业、国家、民族„„
⑵凡人、名人、伟人、明星、不同行业的人„„
⑶历史(过去) 、现实、未来
⑷人类、自然、动物、植物
2. 根据自我感悟,确定写作角度并明确立意
⑴“立着”的角度:论述“立着”的内涵、意义,阐述我们为什么要“立着”,怎样才能“立着”,或叙述关于“立着”的故事、经历、见闻。
立意参考:男儿当自强/自立、非“立”无以成才、个性“立”中求、成功/幸福/快乐需要“立”„„
⑵“靠着”的角度: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无可厚非,适度的“靠”是智者的行为,肯定“靠”的必要,强调“靠”在人生、生活、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的作用、价值和意义。
立意参考:
①正面角度:不“靠”不“立”、君子善假于物、成功怎能没依靠、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 、学会“靠着”、善于“靠着”、何妨“靠着”„„
②反面角度:靠者必败、说说“靠着的一代”(“啃老族”、“官二代”、“富二代”) „„ ⑶综合角度:论述“立着”和“靠着”的关系,阐述如何正确对待“立着”和“靠着”。 立意参考:“靠着”并“立着”、亦“靠”亦“立”、立者何必不靠、靠者不可不立„„ 十二、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
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提示】
本题命题意图是引导考生思考如何负责任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耕种自己的土地”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审题时,要牢牢把握“耕种”一词,“耕种”意味着要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要有一种负责任的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自己的”则强调个体、个性。写记叙文,应重在抒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经历与感悟; 写议论文,应针对“耕种”的必要性、如何“耕种”、“耕种”的意义等展开论证。
1 2014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
一、命题作文:
请以“独自面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审题提示:没有任何材料的命题作文,字数越少,限制越小,字数越多,限制越多。要确切理解题目中每一个词的含义,要保证每一个词都在作文中都得到体现。本题要扣住“独自”来写“面对”。
二、命题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以“茧”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有材料的命题作文,首先切记不要改题,要看清是“以„„为题”,还是“以„„为话题”。其次要根据材料理解题目,材料既是一种提示,更是一种限制。不可撇开材料,按自己对题目本身的理解来构思。对本题来说,无论把“作茧”和“钻破”比作什么,都一定要和“人生”有关。
三、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人与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与他人发生关系。著名文化老人季羡林先生说:“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近日去世的当代毕昇、两院院士王选教授说:“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孔孟的说法更经典。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当然也有截然相反的说法。中国有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俗语,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则认为“别人是自己的地狱”。在这个人人不能回避的问题上,你怎么看?
审题提示:“人与己”只是一个话题,材料罗列了六种不同境界的观点,意在引发思考,可以选用,也可以不用。审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回答“你怎么看”“人与己”的关系。
四、话题作文: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拥有众多的观众,其内容多为人们平常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热点,人们喜欢它,究其原因,是现实生活中的假话太多了。
请以“实话实说”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审题的关键在于确认这个观点。
五、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曾经有一个北极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给队员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大家在记录考察日志外,每天每个人还要写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
由于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寂的极夜中停留一段时间,队员们发现,黑暗和寒冷还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每个人都要发疯了。这时队长贝德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人们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极熊从水中爬上冰块,看到了阳光下美好的一切,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回忆占领了。
审题提示:故事性的材料,有的包含着某种哲理,审题的任务是要找出这个哲理。如果有体现哲理的关键句,可直接摘录,如果没有,就要根据材料自行概括。
六、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某城市电视台做了一档“测试”市民素质的节目:记者化装成报贩,在闹市街口卖报,凡来买报者都多找他五角钱。隐藏在暗处的摄像机则秘密拍摄。“测试”结果分三类:第一类,接过钱看也不看,放进口袋就走;第二类,发现多找钱了,眼神慌乱、表情紧张,或迟疑或匆忙地走掉;第三类,把多找的钱退了回来。凡是退钱的,记者便告知其原委,并且送一个“福娃”表示奖励。一个小时之内,只有三个人退钱,退回钱的人,在被告知真相后只是笑笑,接受奖品后就离去了。记者对市民的素质“深表忧虑”。
审题提示:故事性的材料,有的是要你来评判的人物或事件,审题的任务,就是要分清是非,做出褒贬。材料中没有某种固定的哲理,但你评判褒贬时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2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八、一天,山上忽然燃起大火。一只曾经在山上居住过的鹦鹉远远地看见了,就跳进水里沾湿羽毛,飞去洒向大火。天神说:“你虽然有救火的好意愿,但是你这样做能起什么作用呢?”鹦鹉回答说:“虽然知道没有用,可是我曾经在这座山上居住过,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很善良,全都像我的兄弟一样,我不忍心看它们被烧死。天神受到感动,替它将山火扑灭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可供选择的立意角度也很多。
1、从鹦鹉的角度立意:可以从感恩的角度立意,如:懂得感恩 、学会感恩、要知恩图报等。也可以从尽力的角度立意,如:凡事尽力而为方可无怨无悔无憾、勿以善小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等;
还可以从爱心的角度立意等。
2、从天神的角度立意:学会感动、支持善行等。
3、从飞禽走兽的角度立意:善有善报、付出就有回报、助人者人助之等。
4、从材料整体角度立意:友爱的力量 、情义无价等。
九、日前,一组题为“杜甫很忙”的图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随后有媒体称,这不过是某博物馆的一场营销活动。主办方实际上只策划了三张图片,其他都是网友的作品。有不少网友感觉被欺骗了,也有人认为恶搞杜甫是对文化的不尊重。根据材料,请以“我看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成作文。
2. 自选角度,联系实际。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 不少于800字。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麦花开放大约5分钟,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但它结出来的果实,却养育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千百年来谁也离不开它。
桂花在所有的花中几乎是最小的,它的花簇生于叶腋,几乎被硕大的叶子遮挡住,可它散发出的香味却是许多比它大得多的花所不及的。
无花果不开花吗?其实,无花果是开花的,它一年春秋两季要开上两次花,只因为它的花悄悄隐藏在新枝叶腋间,人们一般看不见,所以就误以为它不开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此道作文题选用寓意式材料命题。三段“花语”,实际上深有寄托:生命最短的,养育甚众;体积最小的,馨香远播;隐身幕后的,孕育硕果。它们意义各有侧重,但又都包含辩证统一的两面——隐与显、藏与露、名与实、短暂与永恒、有尽与无穷、索取与奉献,都能引发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长思考。
以此题写作,首先要理解材料借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实质,再联系社会与人生深入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 生命有限,但是追求不止,意义无穷,所谓“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能拓展生命的宽度”;2. 不图索取,默默奉献,即“给永远比拿更快乐”;
3 3. 不图虚名,唯求实干;4. 不显山、不露水,韬光养晦,蓄积实力,涵养美德;5. 甘为人梯,退居幕后,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从哪个方面立意,都要兼顾隐与显、藏与露、名与实等对立的两面,写出思辨的色彩。如采用第一种立意,就可以深入论述“短暂亦能创造永恒”,而“永恒往往凝固于一瞬”。采用第二种立意,就应进一步看到不图索取可能终身清贫,但由此又能收获最为充实、饱满的人生。再如采用第三种立意,就应进一步探讨越是不务虚名真抓实干的,越是令世人仰望,令后人铭记,越能声名远播。套用一句古诗讲,就是“德馨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十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等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1. 寻找关键词,确定写作重心
立着:站立、自立、独立——不依赖、不自卑、不仰视名人、不仰仗他人、要坚强、要自信;
靠着:依靠、依赖——借助外物或外力;
人生、个性——材料提示的写作对象。
拓展延伸:任何题目,从论述或叙述的对象角度考虑,大致均可作如下思考:
⑴个人、家庭、集体、社团、企业、国家、民族„„
⑵凡人、名人、伟人、明星、不同行业的人„„
⑶历史(过去) 、现实、未来
⑷人类、自然、动物、植物
2. 根据自我感悟,确定写作角度并明确立意
⑴“立着”的角度:论述“立着”的内涵、意义,阐述我们为什么要“立着”,怎样才能“立着”,或叙述关于“立着”的故事、经历、见闻。
立意参考:男儿当自强/自立、非“立”无以成才、个性“立”中求、成功/幸福/快乐需要“立”„„
⑵“靠着”的角度: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无可厚非,适度的“靠”是智者的行为,肯定“靠”的必要,强调“靠”在人生、生活、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的作用、价值和意义。
立意参考:
①正面角度:不“靠”不“立”、君子善假于物、成功怎能没依靠、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 、学会“靠着”、善于“靠着”、何妨“靠着”„„
②反面角度:靠者必败、说说“靠着的一代”(“啃老族”、“官二代”、“富二代”) „„ ⑶综合角度:论述“立着”和“靠着”的关系,阐述如何正确对待“立着”和“靠着”。 立意参考:“靠着”并“立着”、亦“靠”亦“立”、立者何必不靠、靠者不可不立„„ 十二、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
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提示】
本题命题意图是引导考生思考如何负责任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耕种自己的土地”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审题时,要牢牢把握“耕种”一词,“耕种”意味着要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要有一种负责任的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自己的”则强调个体、个性。写记叙文,应重在抒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经历与感悟; 写议论文,应针对“耕种”的必要性、如何“耕种”、“耕种”的意义等展开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