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与神话作文1100字

初一作文

古时候,人们总是将他们所无法完成的事寄托在所谓的“神”身上,并将这些事总结的归纳成——神话。它对后世的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先人在创造神话的同时,不知是否想过:这些神话将危害人们的思想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也随之改变,神话在人们心中也有了不同的意义。就这样,渐渐地,产生了迷信,产生了鬼神之说。神话从此成了两极,一神一鬼。

神话中的人物,大多不是凡人,而是神,无所不能的神。刚开始,人们会因为“神”的无所不能而崇拜它们。但是后来,人们却害怕它,并对它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所谓的“鬼”便出现了。“鬼”是人们所害怕的,它是“神”的负面形象,有杀害人的生命的习惯。于是,迷信便这样产生了。人们为了躲避祸患,便又再度地崇拜神,信仰神,供奉神。他们这样做,不就是为了找个心灵的寄托吗?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有许多伟人受到迷信的毒害。就说墨子吧,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较出名的思想家。后世对他有着很高的评价。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墨子是个很迷信的人。就因为这原因,便后代人对他的评价低了很多。

有人相信就会有人反驳。东汉时期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就批驳了迷信。王充先生曾在《订鬼》这篇文章中对迷信批驳得头头是道。然而,觉醒的只有一部份人,另外一些呢?仍旧相信迷信。

直到现在,21世纪,科技信息时代,仍旧有不少人相信迷信。从而可见,迷信对我们有多大的危害啊!

创造神话的先人们,是否会想到,神话在后世的眼中竟然会这样,这样被我们分为两极,一神一鬼。但不可否认的,即使再怎么辩论也毫无用处,神话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不是好的;而是坏的。

在我看来,迷信就起源于神话,是神话为迷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致使我们的思想受到毒害。或许,如果没有神话的出现,那么,迷信就不会有出现的机会。从而可见,神话的诞生,带来的只是不幸,而不是先人所奢望的那些不实在的东西。

曾经听到一些关于神话的事。那些事无一不是在讲它的好,那忽略了它的坏。书上有过这样一段话:古老的神话,展现了人类祖先最初的大胆想象,寄托了原始人类对宇宙奥秘的大胆猜测和理解,知道现在,我们仍然能从神话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领略到其中洋溢的令人神往的英雄气概,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在这段话中,明显的说明了神话是由先祖的想象所产生的。那么,既然只是想象,对与我们又有什么用呢?先祖们只是一些只会想象的“空想家”。再者,段中“丰富的营养”,说白了,只是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了迷信的根,让它生长。它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用呢?神话只不过是被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所笼罩罢了。

有着太多的理由能够说明迷信或是神话,带给我们的,不是心灵的滋润,而是思想的毒害。时间会流逝,真理永不改变,如神话的本质般。

古时候,人们总是将他们所无法完成的事寄托在所谓的“神”身上,并将这些事总结的归纳成——神话。它对后世的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先人在创造神话的同时,不知是否想过:这些神话将危害人们的思想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也随之改变,神话在人们心中也有了不同的意义。就这样,渐渐地,产生了迷信,产生了鬼神之说。神话从此成了两极,一神一鬼。

神话中的人物,大多不是凡人,而是神,无所不能的神。刚开始,人们会因为“神”的无所不能而崇拜它们。但是后来,人们却害怕它,并对它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所谓的“鬼”便出现了。“鬼”是人们所害怕的,它是“神”的负面形象,有杀害人的生命的习惯。于是,迷信便这样产生了。人们为了躲避祸患,便又再度地崇拜神,信仰神,供奉神。他们这样做,不就是为了找个心灵的寄托吗?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有许多伟人受到迷信的毒害。就说墨子吧,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较出名的思想家。后世对他有着很高的评价。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墨子是个很迷信的人。就因为这原因,便后代人对他的评价低了很多。

有人相信就会有人反驳。东汉时期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就批驳了迷信。王充先生曾在《订鬼》这篇文章中对迷信批驳得头头是道。然而,觉醒的只有一部份人,另外一些呢?仍旧相信迷信。

直到现在,21世纪,科技信息时代,仍旧有不少人相信迷信。从而可见,迷信对我们有多大的危害啊!

创造神话的先人们,是否会想到,神话在后世的眼中竟然会这样,这样被我们分为两极,一神一鬼。但不可否认的,即使再怎么辩论也毫无用处,神话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不是好的;而是坏的。

在我看来,迷信就起源于神话,是神话为迷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致使我们的思想受到毒害。或许,如果没有神话的出现,那么,迷信就不会有出现的机会。从而可见,神话的诞生,带来的只是不幸,而不是先人所奢望的那些不实在的东西。

曾经听到一些关于神话的事。那些事无一不是在讲它的好,那忽略了它的坏。书上有过这样一段话:古老的神话,展现了人类祖先最初的大胆想象,寄托了原始人类对宇宙奥秘的大胆猜测和理解,知道现在,我们仍然能从神话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领略到其中洋溢的令人神往的英雄气概,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在这段话中,明显的说明了神话是由先祖的想象所产生的。那么,既然只是想象,对与我们又有什么用呢?先祖们只是一些只会想象的“空想家”。再者,段中“丰富的营养”,说白了,只是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了迷信的根,让它生长。它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用呢?神话只不过是被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所笼罩罢了。

有着太多的理由能够说明迷信或是神话,带给我们的,不是心灵的滋润,而是思想的毒害。时间会流逝,真理永不改变,如神话的本质般。


相关作文

  • 历年试卷之判断题作文21800字
  • 一.历年试卷之判断题 1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种固定模式,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总和. (╳ ) 改正:文化是一种动态的„„ 2 .传统可以不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改正:必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3 .关于民俗事项的产生,学 ...

  • 人生的境界作文6000字
  •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1895-1990) ,是一位"哲学老人",他从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即哲学系) 之后,毕生从事哲学的研究.教学和著述.20世纪30年代他就成了闻名全国的哲学史家,以后经历了战争的磨难,运动的煎熬,政局的翻复,人事的纷扰,一直到晚年,才能静下心来,写完 ...

  • 愚公移山1作文3100字
  • 23 愚公移山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 ...

  • 我爱科学作文700字
  • 科学是什么 "同桌笑着问我."额„„这个吗,嘻嘻,我也不太清楚."我边抓头边笑.不行我必须去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我便去问语文老师„„冒老师和蔼的对我说﹕ "一位叫阿西莫夫的伟人对我们说﹕科学在开始的时候几乎就是好奇心"."什么,好奇心.& ...

  • 中秋明月夜作文900字
  • 中秋明月夜 2016年9月1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团圆的日子.和往常一样,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买了一大堆礼物,到各个亲戚那里去看望他们,和他们一起谈天,聊一聊大家的近况,聊一聊秋天的收获和喜悦. 晚上到了,天气很晴朗,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静静地俯瞰大地.爷爷拿出来月饼和各种水果, ...

  • 神秘的月亮作文900字
  • 小时候,常倚在门边,静静的欣赏月儿,脑海中不由的浮现着关于月的美丽神话,飘飞的嫦娥,伐树的吴刚,都牵引着我小小的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月亮的了解,渐渐的对那些神话不再痴迷,但月亮依然在我心中魅力不减,依旧夜夜发出皎洁的光,照亮了黑夜. 月亮,一颗美丽的冰行星,在和地球擦过时,被地球吸引,有了轨 ...

  • 母亲和上帝作文1000字
  • 小时候,长坐在奶奶旁听她讲那些神话故事,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在的,似乎觉得奶奶懂的是那么的多.特别是当她讲到上帝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的发愣,也许是这个外国的神跟我特别有缘. 上学后,从老师那知道科学后,一下子把神话规划为迷信一类,不在对它产生任何兴趣.记得,因为我的母亲信奉基督教,每天晚上都要 ...

  • 愚公移山 2作文6900字
  • 1 愚公移山 <列子>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3.理解词义的古今差异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 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学习重点 1.结合注释, 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 ...

  • 那一天作文700字
  • 在"五一"期间,我们一家人吃过完饭,便来到阳台上,期待着明月的升起. 渐渐地,月亮妹妹从大山的背后探出了小脸.她,用那柔柔的月光轻抚着的大地,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品龙井.闲聊.突然,一个念头闪进我的脑子里:这样岂不太没情趣了吗?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