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作文——1、学习好的要诀:睡好觉
暑假要到了,可是我一点都不期待了。
爸爸说再开学我就上五年级了,再在这小学校里学习会耽误的。下学期一定要带我去白山市上学。
爸爸为了能让我在市里的学校上学,还贷款在市里买了楼,说,再累也要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
我就要离开我的同学和吴老师了。
吴梅老师是教了我四年的班主任。
我们都很喜欢吴教师。吴老师很漂亮,总是笑咪咪的,不过,她的大眼睛也是很厉害的,谁要是调皮,她就停下来不讲课,拿她的大眼睛看。这时她的长长的睫毛就会一动也不动。我很爱看她瞪人的样子,我们好多同学都爱看。
我的同桌于豪是个捣蛋鬼,他的一双手一刻也不会闲着,总要摆弄一样东西,否则就会抓耳挠腮。只有读书的时候,他才会十分专注,让人判若两人。他不读书的时候就故意碰我,让我不能好好听课,老师就会停下来瞪他,他会马上坐好,并把两只手的手指交叉在一起,表示知道错了。可是,他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意思,也许还在心里偷偷高兴呢——有一回,他就自豪地和我说,这节课吴老师瞪了他三次!
我也喜欢吴老师拿她的大眼睛瞪我,不过我还是更爱她和我们一起游戏,听她给我们讲故事。
星期四的第三节课是写字课,吴老师知道我们都爱上第四节的信息课,就对我们说,谁写不好谁就要留下来接着写。不能上信息课! 我们都着急了,认真地写。写了一会,我的手都酸了,好像要拿不住笔了,就在这时,吴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已经累了,她拍了下手对我们说:“大家写得很好,现在休息一会, 听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一听说不写了,还有故事听,我们一起喊好,并使劲鼓起掌来。
吴老师给我们讲的是《黑士地上的男子汉》。
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在东北农村有一家人,父母带着二个孩子,大的是姐姐,小的是弟弟,姐弟俩相差一岁,都上初三,面临中考。
那时的农村还很贫困,以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二个孩子的父母,必须做出一个艰难地决定:让哪一个孩子继续读书。
爸爸坐在屋里编土篮子,一个土篮子能卖一元钱,他要在孩子考上高中前,准备好一份400元的学费,也就是至少要编400个土篮子。
看着已经睡熟的两个孩子,妈妈叹了一口气说:“究竟该让哪个孩子继续读书呢?”
爸爸边端详着土篮子边淡淡地说:“还是让闺女学吧。女孩子下来也帮不了什么忙。”
妈妈说:“闺女虽然认学,可没有儿子聪明呀。儿子玩归玩,可考试哪次都是在闺女的前头。”
儿子翻了个身又睡了,爸爸妈妈也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这个决定太重大、太残忍了,几乎是在决定一个人的前途——那时在农村,似乎也只有考学这一条出路。
俗话说:祸不单行,疾病总是爱眷顾那些贫困的人。妈妈也许是太着急了,
得病住进了镇医院。爸爸临走给姐姐留了个条:照顾好弟弟。
这天放学是弟弟先到的家,他看到了纸条,就把它揣了起来。等姐姐回来,饭已经热在锅里了。
晚上,弟弟写完作业,就像爸爸一样,坐在地上编土篮子。每编一个,就学爸爸的样子,在墙上爸爸画的“正”字上添一笔。开始一晚上就只能做一个,后来手熟了,竟能做二到三个。看到墙上的正字一个个地增加,弟弟心里暗暗地高兴。 可是,由于熬夜,上课时弟弟的注意力不再那么集中,有一回还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下滑了。
弟弟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这样下去怎么能行?老师把弟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了爸爸。
爸爸生气了,决定回家教训一下儿子。在回家的路上,他顺手折了一根可以编土篮子的油杏条子,这个条子是很好的料,粗细合适,又很柔软,不仅能编土篮子用,还可以打人。
儿子放学回来了,爸爸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还上课睡觉?”儿子没有回答。
爸爸又说:“为了让你们上学,你妈妈都急出病了,你都这么大了,都是男子汉了,还这么不懂事...... ”说着爸爸的油杏条子就落在了弟弟的身上。弟弟没有躲,也没有跑,任凭爸爸的油杏条子抽在身上。爸爸越打越生气,条子下得就狠了,弟弟只好用手挡着打来的油杏条。爸爸举起的油杏条突然停在半空,他注意到了弟弟的手,那是只有编土篮子才会有的血泡!他转身看到了那堆增高了的土篮子......
爸爸回到屋里,看着墙上的正字,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把手中的油杏条子慢慢地编到土篮子上,可又拆了下来,拆下来,又编上去......
妈妈出院了,爸爸和妈妈做出了一个公平的决定:谁考在前面,谁就接着上! 爸爸不让弟弟编土篮子,他让弟弟好好补习。学校几次模拟考试,儿子都考在了姐姐的前头,姐姐更用功了。
中考成绩出来了,弟弟比姐姐竟差了20多分。弟弟的成绩让学校老师很纳闷,学校调出了弟弟的试卷,原来,弟弟各门的分数都很高,只是作文得了零分。 作文是半命题作文,题目是“黑土地上的——”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作文。诗歌除外,体裁不限。这个题目太好写了,可以写人,歌颂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的人们;可以写牛写马,可以写树写石,可以写花、鸟、草、虫,可赞美,可反思 。甚至可以写厂矿的发展、写农村的变化,总之范围大得很。以弟弟平时的水平,真是小菜一碟。可弟弟只写了八个字:黑土地上的男子汉。 老师把情况告诉了爸爸,想让弟弟复读。爸爸没有答应老师,只是拍了拍正在帮爸爸编土篮子的儿子说:“你是男子汉!”
那个女孩子后来考上了东北师大,却执意回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我们看到吴老师在使劲地控制眼里的泪花,不让它流出来。
吴老师控制了一下情绪,对我们说,你们想知道那个男子汉是谁吗?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弟弟!”
吴老师说:“对,他就是老师的亲弟弟,现在就在这农村里。”老师把目光移向窗外,田野里一片生机。
我们都受到了老师的感染,知道了要珍惜这宝贵的学习的机会,更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个个捉住笔,认真地写起来。教室里静极了,只有一只小蜜蜂在窗前时断时续翁翁地叫着。
后来,吴老师又一次提到了这个男子汉,那是第一节数学课。不知什么原因,好几个同学刚上课就打不起精神,于豪更是哈欠连天,我都受到了传染,也打了个哈欠。
吴老师停下课,用她那美丽的大眼睛瞪着我们,我们都自觉地坐直了。
吴老师说:“你们已经要上五年级了,上五年级就是高年级的学生了,不能还总让老师看着学习了。”她停了一下,又说:“你们知道学习好的第一要诀是什么吗?”
我们同学有的说要听讲,有的说要动脑,有的说要多做练习......
吴老师摇摇头说:“我给你们讲过《黑士地上的男子汉》的故事,还记得吗?” 我们说:“记得。”
“我的弟弟懂不懂事?”
“懂事!”
“那为什么成绩下降得那么厉害? ”
我们都抢着说:“他没有睡好觉。”
吴老师一字一顿地说:“学习好的第一要诀是:睡好觉!”
于豪立刻趴在桌子上装出睡觉的样子,又有几个同学也学于豪的样子趴在桌子上,还发出了鼾声。吴老师笑了:“好呀,能挑毛病了。我更正:晚上在家睡好觉! ”
同学们都笑了。
吴老师大声问:“学习好的第一要诀是什么?”
我们齐声一字一顿地回答:“睡 、好、 觉!”
快乐作文——1、学习好的要诀:睡好觉
暑假要到了,可是我一点都不期待了。
爸爸说再开学我就上五年级了,再在这小学校里学习会耽误的。下学期一定要带我去白山市上学。
爸爸为了能让我在市里的学校上学,还贷款在市里买了楼,说,再累也要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
我就要离开我的同学和吴老师了。
吴梅老师是教了我四年的班主任。
我们都很喜欢吴教师。吴老师很漂亮,总是笑咪咪的,不过,她的大眼睛也是很厉害的,谁要是调皮,她就停下来不讲课,拿她的大眼睛看。这时她的长长的睫毛就会一动也不动。我很爱看她瞪人的样子,我们好多同学都爱看。
我的同桌于豪是个捣蛋鬼,他的一双手一刻也不会闲着,总要摆弄一样东西,否则就会抓耳挠腮。只有读书的时候,他才会十分专注,让人判若两人。他不读书的时候就故意碰我,让我不能好好听课,老师就会停下来瞪他,他会马上坐好,并把两只手的手指交叉在一起,表示知道错了。可是,他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意思,也许还在心里偷偷高兴呢——有一回,他就自豪地和我说,这节课吴老师瞪了他三次!
我也喜欢吴老师拿她的大眼睛瞪我,不过我还是更爱她和我们一起游戏,听她给我们讲故事。
星期四的第三节课是写字课,吴老师知道我们都爱上第四节的信息课,就对我们说,谁写不好谁就要留下来接着写。不能上信息课! 我们都着急了,认真地写。写了一会,我的手都酸了,好像要拿不住笔了,就在这时,吴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已经累了,她拍了下手对我们说:“大家写得很好,现在休息一会, 听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一听说不写了,还有故事听,我们一起喊好,并使劲鼓起掌来。
吴老师给我们讲的是《黑士地上的男子汉》。
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在东北农村有一家人,父母带着二个孩子,大的是姐姐,小的是弟弟,姐弟俩相差一岁,都上初三,面临中考。
那时的农村还很贫困,以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二个孩子的父母,必须做出一个艰难地决定:让哪一个孩子继续读书。
爸爸坐在屋里编土篮子,一个土篮子能卖一元钱,他要在孩子考上高中前,准备好一份400元的学费,也就是至少要编400个土篮子。
看着已经睡熟的两个孩子,妈妈叹了一口气说:“究竟该让哪个孩子继续读书呢?”
爸爸边端详着土篮子边淡淡地说:“还是让闺女学吧。女孩子下来也帮不了什么忙。”
妈妈说:“闺女虽然认学,可没有儿子聪明呀。儿子玩归玩,可考试哪次都是在闺女的前头。”
儿子翻了个身又睡了,爸爸妈妈也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这个决定太重大、太残忍了,几乎是在决定一个人的前途——那时在农村,似乎也只有考学这一条出路。
俗话说:祸不单行,疾病总是爱眷顾那些贫困的人。妈妈也许是太着急了,
得病住进了镇医院。爸爸临走给姐姐留了个条:照顾好弟弟。
这天放学是弟弟先到的家,他看到了纸条,就把它揣了起来。等姐姐回来,饭已经热在锅里了。
晚上,弟弟写完作业,就像爸爸一样,坐在地上编土篮子。每编一个,就学爸爸的样子,在墙上爸爸画的“正”字上添一笔。开始一晚上就只能做一个,后来手熟了,竟能做二到三个。看到墙上的正字一个个地增加,弟弟心里暗暗地高兴。 可是,由于熬夜,上课时弟弟的注意力不再那么集中,有一回还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下滑了。
弟弟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这样下去怎么能行?老师把弟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了爸爸。
爸爸生气了,决定回家教训一下儿子。在回家的路上,他顺手折了一根可以编土篮子的油杏条子,这个条子是很好的料,粗细合适,又很柔软,不仅能编土篮子用,还可以打人。
儿子放学回来了,爸爸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还上课睡觉?”儿子没有回答。
爸爸又说:“为了让你们上学,你妈妈都急出病了,你都这么大了,都是男子汉了,还这么不懂事...... ”说着爸爸的油杏条子就落在了弟弟的身上。弟弟没有躲,也没有跑,任凭爸爸的油杏条子抽在身上。爸爸越打越生气,条子下得就狠了,弟弟只好用手挡着打来的油杏条。爸爸举起的油杏条突然停在半空,他注意到了弟弟的手,那是只有编土篮子才会有的血泡!他转身看到了那堆增高了的土篮子......
爸爸回到屋里,看着墙上的正字,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把手中的油杏条子慢慢地编到土篮子上,可又拆了下来,拆下来,又编上去......
妈妈出院了,爸爸和妈妈做出了一个公平的决定:谁考在前面,谁就接着上! 爸爸不让弟弟编土篮子,他让弟弟好好补习。学校几次模拟考试,儿子都考在了姐姐的前头,姐姐更用功了。
中考成绩出来了,弟弟比姐姐竟差了20多分。弟弟的成绩让学校老师很纳闷,学校调出了弟弟的试卷,原来,弟弟各门的分数都很高,只是作文得了零分。 作文是半命题作文,题目是“黑土地上的——”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作文。诗歌除外,体裁不限。这个题目太好写了,可以写人,歌颂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的人们;可以写牛写马,可以写树写石,可以写花、鸟、草、虫,可赞美,可反思 。甚至可以写厂矿的发展、写农村的变化,总之范围大得很。以弟弟平时的水平,真是小菜一碟。可弟弟只写了八个字:黑土地上的男子汉。 老师把情况告诉了爸爸,想让弟弟复读。爸爸没有答应老师,只是拍了拍正在帮爸爸编土篮子的儿子说:“你是男子汉!”
那个女孩子后来考上了东北师大,却执意回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我们看到吴老师在使劲地控制眼里的泪花,不让它流出来。
吴老师控制了一下情绪,对我们说,你们想知道那个男子汉是谁吗?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弟弟!”
吴老师说:“对,他就是老师的亲弟弟,现在就在这农村里。”老师把目光移向窗外,田野里一片生机。
我们都受到了老师的感染,知道了要珍惜这宝贵的学习的机会,更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个个捉住笔,认真地写起来。教室里静极了,只有一只小蜜蜂在窗前时断时续翁翁地叫着。
后来,吴老师又一次提到了这个男子汉,那是第一节数学课。不知什么原因,好几个同学刚上课就打不起精神,于豪更是哈欠连天,我都受到了传染,也打了个哈欠。
吴老师停下课,用她那美丽的大眼睛瞪着我们,我们都自觉地坐直了。
吴老师说:“你们已经要上五年级了,上五年级就是高年级的学生了,不能还总让老师看着学习了。”她停了一下,又说:“你们知道学习好的第一要诀是什么吗?”
我们同学有的说要听讲,有的说要动脑,有的说要多做练习......
吴老师摇摇头说:“我给你们讲过《黑士地上的男子汉》的故事,还记得吗?” 我们说:“记得。”
“我的弟弟懂不懂事?”
“懂事!”
“那为什么成绩下降得那么厉害? ”
我们都抢着说:“他没有睡好觉。”
吴老师一字一顿地说:“学习好的第一要诀是:睡好觉!”
于豪立刻趴在桌子上装出睡觉的样子,又有几个同学也学于豪的样子趴在桌子上,还发出了鼾声。吴老师笑了:“好呀,能挑毛病了。我更正:晚上在家睡好觉! ”
同学们都笑了。
吴老师大声问:“学习好的第一要诀是什么?”
我们齐声一字一顿地回答:“睡 、好、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