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考场作文,有那么神秘吗?
历年语文高考,作文都是最受社会关注的。
历年语文阅卷,作文都是主观性最强、最容易引起评分争议的。 有人说,因高考作文的存在,为应试而不得不“带着镣铐跳舞”,中小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被无情戮杀,青年学子的想象力也消退殆尽。
难道,高考作文的评分指挥棒真是如此黑暗又神秘?还是,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对于这根指挥棒本身存有太多的误解?
新年,我们邀请你来当一次旁观者,近距离围观上海一些特级语文教师的作文评分过程——作文评分,有时难免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传统中的“套路写作”,想在高考中得高分绝无可能。 注:本版作文选自上海写作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学生的现场写作,错别字和语病均未经编辑修改。 ——编者
作文一:《愈慢愈美丽》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
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心灵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题记
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每天只用餐一次,每天陪伴家人十五分钟,每天和家人碰面只能说声“早”、“晚安”,每天做运动的时间为零„„这是许多都市白领的生活,或许也是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还要继续吗?
生活在上海,对食物的“慢享”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当清晨的微光还未穿过窗框暗青的影,无数身影早已匆匆起身,细碎而凌乱的脚步略(掠)过地下铁和街角,四处散逸着面包牛奶的香气„„我们打开人人、登陆微博,手指轻触,分享着许多名为《上海各处美食》的相册,标注着“我一定要吃个遍!”却在周末接到朋友邀约时一脸倦态地拒绝,对着照片中鲜香四溢、唇齿垂涎的各色美食“大快朵颐”,徒留伤悲„„
生活在上海,对风景的“慢赏”似乎成为一种奢望。漆黑如夜的地下铁隧道,立体几何般幽闭的电梯空间,还有急速飞驰的磁悬浮„„入目皆是快镜头般的模糊画面,亦或是成串的车尾灯,像一条缓慢流淌的红河„„我们打开电视,看见星尚的主持人穿梭于大街小巷,兴奋地喊着:“今天我们要带大家一起探索上海的„„”镜头里,总是我们未完成的各种烦心的琐碎„„
生活在上海,对这座城市的“慢悟”似乎成为一种奢求。不论是在这里生长的上海人,又或是为了生计、为了梦想在沪打拼的青年才俊,对大部分人而言,对上海的印象似乎都只停留在“国际化大都
市”的字眼。然而,当那一日我第一次踏上东方明珠,却骤然发觉,这些“快”而造成的缺失,或许只是种错觉。
柳永说:“不忍登高临远。”当我极目远眺,入眼皆是高楼广厦的玻璃反射出耀眼的金芒;在层层叠叠灰蒙蒙的建筑群中,一簇青色猛地闯入我的视线——在那片仍保留着的石库门建筑中,潮湿逼仄的窄巷亦掩盖不住那些乳白色的西洋雕花门楣的独特西方韵律。恍然中,我感到这一幕似曾相识——竟似是那年在西雅图电视塔上的远望。车潮涌动的街道上,纵横分明的街区间,一抹夺目的红线是那样凸显而又和谐——那是华人聚集的唐人街,是西方世界里“中国味儿”最浓郁的存在。隐约中我仿佛感受到,上海的魅力并不仅仅是繁华的南京路,或是高楼鳞次栉比的陆家嘴,而是在经年历史中与东方艺术相融的西方审美,是东西方文化在冲突碰撞后的水乳交融,是那片青色的石库门,也是那片红色的唐人街,是融合、是包容。
这一切城市的魅力,除“慢”以外,无以体悟它的魅力。当上帝让一个人牵着蜗牛去散步时,他被蜗牛慢吞吞的动作弄得恼怒不已。可当他抬起头,他看见了以往从未注意过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我们习惯了快餐、快递,我们为堵车而烦躁不已,为排队等候而焦虑不安,从未想过放下手中的键盘、放慢脚步感受生活,感受这座城,感受内心的自我。
“生活在上海”,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代名词,是我们急速行走的所谓理由。我们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绿色的陶醉”,也可
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徜徉十里水乡,也可以迎迂古道沧桑„„当我们倾情于江南的如诗如画,沉醉于丽江的古朴凝慧,流连于西藏的神秘辉煌,似乎终于体味到,生活在那些“画”中的人们,并不急于快速的节拍,他们慢而悠闲地享受着每一滴露水的清澈,每一朵花蕾的芬芳,每一声鸟鸣的清脆,每一颗星辰的璀璨。
因为慢,反而彰显了景致的美丽;因为景致的美丽,反而萌发了休闲恣意的心态;因为闲适恣意的心态,反而放慢了脚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慢呼吸,慢游戏,慢慢聆听。
慢开心,慢犹豫,慢慢计算心情,慢慢看日出轨迹。
生活在上海,并非踏上一辆快捷列车,倒不如用心品味每一口小笼汤汁的甘醇,不如用心欣赏江上流波的每一颗泡沫,不如用心体悟这座城最深处的美丽绽放——总会有一颗慢慢安静的心,愈慢愈美丽„„
【专家点评】
黄玉峰(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评价文章,关键是“尺子”。如果以高考标准衡量,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作者体现出自己的思考,认为现在上海生活节奏太快,想要追求一种慢节奏的生活。语言很美,字也很漂亮,善于炫耀语言。这样的作文,在过去常常可以得最高分数。
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在改变,这种传统套路的文章不一定会得到好评。可以看出,这位同学虽然进入大学学习,但还未脱掉高考痕迹。每一段开头都是“生活在上海”,从此引开,最后结尾,应试作文套路的痕迹明显,文章内部结构也不够紧凑。仔细来看,还是缺少了一些东西。
周宏(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
这篇文章在高考中绝对得不到一类卷的高分。虽然有思想,但存在套路性问题。一是开头题记很奇怪,这是上世纪的习惯。有一段时间上海写作文上来就是题记:天空未留下痕迹,但鸟儿已经飞去——题记,这没有实际意义。其次,这篇文章虽然语言优美,但没有太多实质内容。文章中每一段都有炫耀的语言,走在了华而不实的边缘。 按照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这篇文章可以得到二类中上的分数,58分。
【现场评分】百分制计算
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0分,平均分90分
作文二:《依就(旧)是浮萍》
复旦附中 高三学生
浮萍是随波逐流的典型植物,浮于水面,根须短浅,漂泊在一片绿水之上,无力抗击迎击来的洪流,这是颇具有无助的意味的。正如《新龙门客栈》中邱莫言所言“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莫须问。”“无根”二字似是道出了浮萍最基础的情态。
有时,我便想到,自己在上海的生活兴许便可视为浮萍于广阔现实生活中的映射,因为就我民族的身份相对于上海而言,我是无根的。没有出生在上海,也未能在这番湿润的土地上久驻到可以映(印)下两个深深的脚印,于是,我便更像是在演绎一个异乡客的角色,虽说不至于难过,但也是颇为遗憾的。
但身为一介浮萍,我们有时感到最多的,竟是一种漂泊于浮生中的无奈。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段回忆。初来上海时,母亲曾挽着我的手带我去买衣服,来到一个绝高绝高的柜台前,那后面立着个和伊同高的男人,却能在打量我们过后,俯视着我们,抛出了一句:“做什么?”,语速快得惊人。“来„„来买衣服。”母亲用她未脱去乡村土气的嗓音逼出了这句话,并没有与他争个高下的意思,甚至仿佛能
听见母亲齿间颤抖着的风。那男人到这时才正眼看了我们一眼,脸上的横肉一抖,转身从背后抽出件衣服掷在台上,随后便翻出他久违的白眼,忙着他的事去了。母亲的手这才抽动了一下,把我的手拽紧了一下,但随即便又松开了。
这些回忆,正如我青年时做的梦。我曾偏苦于不能将其全部忘却,却又不愿忘却。因为它们的存在,时时提醒着“我是谁”。提醒我为了什么而生活在这方土地上。
是尊严吗,我想并不全然是吧。
其实我们人人都苟活在人生的大潮中,扮演者芸芸众生的角色,趋同于社会主流价值观,说到底,便是寻求一种生存的方式。但这生存“何以转化为一种生活”?或是说浮萍何以得到逆流向上的动力?如何才能扎根于现实,脱出于顺流而下的寻常群体?
我想,这并不为我们所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仍想,这个时代兴许需要那些个肯愿呐喊的人,虽不求成为一呼百应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但只愿惊醒那些个暂未却将要更清醒的众人,就有着深广的作用。
在这里,我并不意在表露我无端的悲哀,也并未有愤懑的情绪,我想更多的,是我们作为浮萍角色的内省。
说到底,我们无根的异乡客倒也是不愿向这个时代趋同的,我们所作的,只是一种“同流”。“合污”二字的去除是删除了附加其间的道德属性,说得更伟大些,也可视为一种团结。虽说搅动在无迹的大潮中,谁可说这大潮未能有一天产生海纳百川的气度和精神,只应一片、两片,甚至不计其数的浮萍所发出的看似微小的呐喊?
这样看来,浮萍们也并不仅仅需求一种内省了,说成一种外省,也似乎自有其道理在。
我想我在上海,诉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更多的,或许是一种生活。
浮萍面对一片汪洋,背向阳光,仿若看见了它的倒影,但仔细一看,看到的分明是湛蓝广阔的天空。
【专家点评】
黄玉峰(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如果从文学标准来看,这篇最好,文学素养最好。
依旧是浮萍,作者把自己比作浮萍,探讨生活与生存的问题,捕捉得很好,展开也不错。文章读下来,感觉作者受鲁迅的影响太重。 关景双(青浦区语文特级教师)
作文的语言表达首先要规范,其次才是追求言语表达的效果。这篇作文中有很多错别字,有些组词搭配不合理,尤其是连标题作者也写错了(把“依旧”写成“依就”),说明在语文学习要回归基础知识的积累。
【作者自辩】
刚拿到这篇文章,感觉题目像小学生作文。高中以来不是写大思想就是写针砭时弊的文章,很少有这么大的范围可以发挥,就想写思路搭不上边的东西来体现自己的高水平。
我在社会中会有浮萍的感觉,初来上海父母因为身上的土气会让人瞧不起,所以文章中会有一些小时候的想法和反应,虽然文章中的这些故事是我编的。
我看了很多鲁迅的文章。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展现真善美,在针砭时弊的同时要展现社会美好的一面。这文章有些许的黑暗,但不能否定它的真实,不能否定黑暗一面的存在。
【现场评分】百分制计算
最高分95分,最低分70分,平均分85分
作文三:《生活在上海》
复旦附中 高三学生
上海在中国是一块足够小的地方,但对于生活在此的人来说,又足够的大。的确足够大,大得让从小浸润在此的移民们认为这里是整个中国。上海人烟多,车马多,霓虹灯多,停不下来的生活节奏把每一个人带着跑,席卷着人的每一根神经,把人的脑子占满,留不出“跳出来思考”的余地。
这也许是每一个现代大都会的共同特征了吧,不过对于上海这座以移民为特色之中的特色的城市,这种“虚妄里的坚实”更加突出。《奥德赛》里的奥德修斯归程中遇见的食莲者(lotus-easter ),也许可以为此作为最好的注脚。生活在上海意味着一种挑战:在生活浩浩荡荡的大潮里,能否仍然认清自己的处境,不随波逐流。
当生活在上海时,享受着一切生活的便利,社会保障的好处,教育资源的丰富,不能忘记这只是一个“特意”被优待的地方。上海是“中国和世界”之间最重要的对接平台,是给不少外国人看到的“Shanghai”(“上海”的英文)——只是,“你可知Macao ,不是我真名”(《七子之歌》),上海的真名也不是“Shanghai”,上海是唐朝时候才再次设置行政机构的地方,倘若不是国际商路的开辟,想必也不会有如今的地位。当利益因为一系列原因而向此倾斜的时候,从远而来的人们也是“此间乐,不思蜀”了。唯独被忘却的是偌
大的中国,内陆的中国,上海的大部分居民来自的那个地方——这是上海的“本土意识”。
我想,经济的力量也许是比政治、宗教、社会等的力量加在一起还要强大的。过去用后者才能使人活得浑浑噩噩,如今前者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做到。中国和印度都是大河流域的产物,就拿印度作为后者的实例吧——假如中国在古代是一个诗书礼乐、温柔敦厚的礼仪之邦。奈保尔曾分析过印度人,说是严格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仪轨扼杀了印度人像动物一样用本能生活之外的能力——动由规矩,终日不违,让他们难以使自我对一些更抽象、更开放的宏大世界中的产物做出反应,这是低头耕耘一亩三分地,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身边的几个村。上海的情形,现代化得多。可是“何其相似乃尔”,人人忙着遵循已然非常成熟(比他们自己更成熟)的一系列市场运作机制,而整个机制已然如同前现代化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仪轨一样具有反噬个人的能力。个人在这时被溶化了,熬进了女巫咕嘟咕嘟炖着的一锅小米粥。这时,在每个人的一亩三分地外,没有什么要抬起头仰望的事物。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曾形象地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齿轮作出比喻,一个齿轮能有什么比“做好这份工”之外的念想呢?
诚然,其实“做好这份工”也不坏。如果一个人做好了自己的这份工,那么他是一个正派的好人。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其他的。可一个做好自己工作的人,一个好员工好大夫好妻子好儿女,也能因为没有更高的眼光而成为恶——至少是
不善——的助手。比如把上海当成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人,不可避免会缺失一些社会责任感,而多了一些排外主义;“认认真真又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的人,当面对自己亲人或生活圈之外的人的权益受损时会默不作声。
鲁迅曾说:“无数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生活在上海,不能忘记上海之外的地方,也不能忘记自己生活之外的生活。我想不止是上海如此,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大抵都要有这个念想。
【专家评点】
诸灵康(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一篇高分作文,赢在蕴含的思想是否深刻。
阅读这篇作文最累,但最深刻。从语言表述上来看,这篇文章有很多表述不通畅的地方,很多语句需要反复推敲。多看几遍就会发现作者语文素养还不错,表达有水平。
我最欣赏的是,这篇文章表述主旨思想深刻,反省上海满足现状、跳不出去的问题,对高三学生而言,这一点难能可贵。作者在反思时也提到,如果不思考也不坏。如果仅仅满足这些不反思,既辩证又很深刻。
我给出一类卷95分。
黄玉峰(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也许有的老师会问,这篇文章值得打那么高分吗?对此我完全赞同。
从这篇作文可以看出,作者读了很多书,鲁迅的、奈保尔的等很多人的书都看完了,可能还不止看了一遍。文章中透露了文化的信息,只要有文化,即使文采不好,语言不通顺都是次要的。
大众评委(中小学语文老师)
这篇文章很有思想,但语言不够规范,读起来非常辛苦,需要反复阅读才行。文章中的引经据典没有为表达思想而服务,更多的是为了炫耀文采。如果是我来指导学生,不敢这样让学生来写,因为会产生歧义。
【现场评分】百分制
最高分95分,最低分65分。这是一篇分歧较大的文章,从90到60,参与评分的教师给出了各个分档的不同分数。
文汇报:考场作文,有那么神秘吗?
历年语文高考,作文都是最受社会关注的。
历年语文阅卷,作文都是主观性最强、最容易引起评分争议的。 有人说,因高考作文的存在,为应试而不得不“带着镣铐跳舞”,中小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被无情戮杀,青年学子的想象力也消退殆尽。
难道,高考作文的评分指挥棒真是如此黑暗又神秘?还是,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对于这根指挥棒本身存有太多的误解?
新年,我们邀请你来当一次旁观者,近距离围观上海一些特级语文教师的作文评分过程——作文评分,有时难免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传统中的“套路写作”,想在高考中得高分绝无可能。 注:本版作文选自上海写作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学生的现场写作,错别字和语病均未经编辑修改。 ——编者
作文一:《愈慢愈美丽》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
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心灵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题记
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每天只用餐一次,每天陪伴家人十五分钟,每天和家人碰面只能说声“早”、“晚安”,每天做运动的时间为零„„这是许多都市白领的生活,或许也是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还要继续吗?
生活在上海,对食物的“慢享”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当清晨的微光还未穿过窗框暗青的影,无数身影早已匆匆起身,细碎而凌乱的脚步略(掠)过地下铁和街角,四处散逸着面包牛奶的香气„„我们打开人人、登陆微博,手指轻触,分享着许多名为《上海各处美食》的相册,标注着“我一定要吃个遍!”却在周末接到朋友邀约时一脸倦态地拒绝,对着照片中鲜香四溢、唇齿垂涎的各色美食“大快朵颐”,徒留伤悲„„
生活在上海,对风景的“慢赏”似乎成为一种奢望。漆黑如夜的地下铁隧道,立体几何般幽闭的电梯空间,还有急速飞驰的磁悬浮„„入目皆是快镜头般的模糊画面,亦或是成串的车尾灯,像一条缓慢流淌的红河„„我们打开电视,看见星尚的主持人穿梭于大街小巷,兴奋地喊着:“今天我们要带大家一起探索上海的„„”镜头里,总是我们未完成的各种烦心的琐碎„„
生活在上海,对这座城市的“慢悟”似乎成为一种奢求。不论是在这里生长的上海人,又或是为了生计、为了梦想在沪打拼的青年才俊,对大部分人而言,对上海的印象似乎都只停留在“国际化大都
市”的字眼。然而,当那一日我第一次踏上东方明珠,却骤然发觉,这些“快”而造成的缺失,或许只是种错觉。
柳永说:“不忍登高临远。”当我极目远眺,入眼皆是高楼广厦的玻璃反射出耀眼的金芒;在层层叠叠灰蒙蒙的建筑群中,一簇青色猛地闯入我的视线——在那片仍保留着的石库门建筑中,潮湿逼仄的窄巷亦掩盖不住那些乳白色的西洋雕花门楣的独特西方韵律。恍然中,我感到这一幕似曾相识——竟似是那年在西雅图电视塔上的远望。车潮涌动的街道上,纵横分明的街区间,一抹夺目的红线是那样凸显而又和谐——那是华人聚集的唐人街,是西方世界里“中国味儿”最浓郁的存在。隐约中我仿佛感受到,上海的魅力并不仅仅是繁华的南京路,或是高楼鳞次栉比的陆家嘴,而是在经年历史中与东方艺术相融的西方审美,是东西方文化在冲突碰撞后的水乳交融,是那片青色的石库门,也是那片红色的唐人街,是融合、是包容。
这一切城市的魅力,除“慢”以外,无以体悟它的魅力。当上帝让一个人牵着蜗牛去散步时,他被蜗牛慢吞吞的动作弄得恼怒不已。可当他抬起头,他看见了以往从未注意过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我们习惯了快餐、快递,我们为堵车而烦躁不已,为排队等候而焦虑不安,从未想过放下手中的键盘、放慢脚步感受生活,感受这座城,感受内心的自我。
“生活在上海”,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代名词,是我们急速行走的所谓理由。我们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绿色的陶醉”,也可
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徜徉十里水乡,也可以迎迂古道沧桑„„当我们倾情于江南的如诗如画,沉醉于丽江的古朴凝慧,流连于西藏的神秘辉煌,似乎终于体味到,生活在那些“画”中的人们,并不急于快速的节拍,他们慢而悠闲地享受着每一滴露水的清澈,每一朵花蕾的芬芳,每一声鸟鸣的清脆,每一颗星辰的璀璨。
因为慢,反而彰显了景致的美丽;因为景致的美丽,反而萌发了休闲恣意的心态;因为闲适恣意的心态,反而放慢了脚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慢呼吸,慢游戏,慢慢聆听。
慢开心,慢犹豫,慢慢计算心情,慢慢看日出轨迹。
生活在上海,并非踏上一辆快捷列车,倒不如用心品味每一口小笼汤汁的甘醇,不如用心欣赏江上流波的每一颗泡沫,不如用心体悟这座城最深处的美丽绽放——总会有一颗慢慢安静的心,愈慢愈美丽„„
【专家点评】
黄玉峰(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评价文章,关键是“尺子”。如果以高考标准衡量,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作者体现出自己的思考,认为现在上海生活节奏太快,想要追求一种慢节奏的生活。语言很美,字也很漂亮,善于炫耀语言。这样的作文,在过去常常可以得最高分数。
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在改变,这种传统套路的文章不一定会得到好评。可以看出,这位同学虽然进入大学学习,但还未脱掉高考痕迹。每一段开头都是“生活在上海”,从此引开,最后结尾,应试作文套路的痕迹明显,文章内部结构也不够紧凑。仔细来看,还是缺少了一些东西。
周宏(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
这篇文章在高考中绝对得不到一类卷的高分。虽然有思想,但存在套路性问题。一是开头题记很奇怪,这是上世纪的习惯。有一段时间上海写作文上来就是题记:天空未留下痕迹,但鸟儿已经飞去——题记,这没有实际意义。其次,这篇文章虽然语言优美,但没有太多实质内容。文章中每一段都有炫耀的语言,走在了华而不实的边缘。 按照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这篇文章可以得到二类中上的分数,58分。
【现场评分】百分制计算
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0分,平均分90分
作文二:《依就(旧)是浮萍》
复旦附中 高三学生
浮萍是随波逐流的典型植物,浮于水面,根须短浅,漂泊在一片绿水之上,无力抗击迎击来的洪流,这是颇具有无助的意味的。正如《新龙门客栈》中邱莫言所言“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莫须问。”“无根”二字似是道出了浮萍最基础的情态。
有时,我便想到,自己在上海的生活兴许便可视为浮萍于广阔现实生活中的映射,因为就我民族的身份相对于上海而言,我是无根的。没有出生在上海,也未能在这番湿润的土地上久驻到可以映(印)下两个深深的脚印,于是,我便更像是在演绎一个异乡客的角色,虽说不至于难过,但也是颇为遗憾的。
但身为一介浮萍,我们有时感到最多的,竟是一种漂泊于浮生中的无奈。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段回忆。初来上海时,母亲曾挽着我的手带我去买衣服,来到一个绝高绝高的柜台前,那后面立着个和伊同高的男人,却能在打量我们过后,俯视着我们,抛出了一句:“做什么?”,语速快得惊人。“来„„来买衣服。”母亲用她未脱去乡村土气的嗓音逼出了这句话,并没有与他争个高下的意思,甚至仿佛能
听见母亲齿间颤抖着的风。那男人到这时才正眼看了我们一眼,脸上的横肉一抖,转身从背后抽出件衣服掷在台上,随后便翻出他久违的白眼,忙着他的事去了。母亲的手这才抽动了一下,把我的手拽紧了一下,但随即便又松开了。
这些回忆,正如我青年时做的梦。我曾偏苦于不能将其全部忘却,却又不愿忘却。因为它们的存在,时时提醒着“我是谁”。提醒我为了什么而生活在这方土地上。
是尊严吗,我想并不全然是吧。
其实我们人人都苟活在人生的大潮中,扮演者芸芸众生的角色,趋同于社会主流价值观,说到底,便是寻求一种生存的方式。但这生存“何以转化为一种生活”?或是说浮萍何以得到逆流向上的动力?如何才能扎根于现实,脱出于顺流而下的寻常群体?
我想,这并不为我们所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仍想,这个时代兴许需要那些个肯愿呐喊的人,虽不求成为一呼百应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但只愿惊醒那些个暂未却将要更清醒的众人,就有着深广的作用。
在这里,我并不意在表露我无端的悲哀,也并未有愤懑的情绪,我想更多的,是我们作为浮萍角色的内省。
说到底,我们无根的异乡客倒也是不愿向这个时代趋同的,我们所作的,只是一种“同流”。“合污”二字的去除是删除了附加其间的道德属性,说得更伟大些,也可视为一种团结。虽说搅动在无迹的大潮中,谁可说这大潮未能有一天产生海纳百川的气度和精神,只应一片、两片,甚至不计其数的浮萍所发出的看似微小的呐喊?
这样看来,浮萍们也并不仅仅需求一种内省了,说成一种外省,也似乎自有其道理在。
我想我在上海,诉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更多的,或许是一种生活。
浮萍面对一片汪洋,背向阳光,仿若看见了它的倒影,但仔细一看,看到的分明是湛蓝广阔的天空。
【专家点评】
黄玉峰(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如果从文学标准来看,这篇最好,文学素养最好。
依旧是浮萍,作者把自己比作浮萍,探讨生活与生存的问题,捕捉得很好,展开也不错。文章读下来,感觉作者受鲁迅的影响太重。 关景双(青浦区语文特级教师)
作文的语言表达首先要规范,其次才是追求言语表达的效果。这篇作文中有很多错别字,有些组词搭配不合理,尤其是连标题作者也写错了(把“依旧”写成“依就”),说明在语文学习要回归基础知识的积累。
【作者自辩】
刚拿到这篇文章,感觉题目像小学生作文。高中以来不是写大思想就是写针砭时弊的文章,很少有这么大的范围可以发挥,就想写思路搭不上边的东西来体现自己的高水平。
我在社会中会有浮萍的感觉,初来上海父母因为身上的土气会让人瞧不起,所以文章中会有一些小时候的想法和反应,虽然文章中的这些故事是我编的。
我看了很多鲁迅的文章。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展现真善美,在针砭时弊的同时要展现社会美好的一面。这文章有些许的黑暗,但不能否定它的真实,不能否定黑暗一面的存在。
【现场评分】百分制计算
最高分95分,最低分70分,平均分85分
作文三:《生活在上海》
复旦附中 高三学生
上海在中国是一块足够小的地方,但对于生活在此的人来说,又足够的大。的确足够大,大得让从小浸润在此的移民们认为这里是整个中国。上海人烟多,车马多,霓虹灯多,停不下来的生活节奏把每一个人带着跑,席卷着人的每一根神经,把人的脑子占满,留不出“跳出来思考”的余地。
这也许是每一个现代大都会的共同特征了吧,不过对于上海这座以移民为特色之中的特色的城市,这种“虚妄里的坚实”更加突出。《奥德赛》里的奥德修斯归程中遇见的食莲者(lotus-easter ),也许可以为此作为最好的注脚。生活在上海意味着一种挑战:在生活浩浩荡荡的大潮里,能否仍然认清自己的处境,不随波逐流。
当生活在上海时,享受着一切生活的便利,社会保障的好处,教育资源的丰富,不能忘记这只是一个“特意”被优待的地方。上海是“中国和世界”之间最重要的对接平台,是给不少外国人看到的“Shanghai”(“上海”的英文)——只是,“你可知Macao ,不是我真名”(《七子之歌》),上海的真名也不是“Shanghai”,上海是唐朝时候才再次设置行政机构的地方,倘若不是国际商路的开辟,想必也不会有如今的地位。当利益因为一系列原因而向此倾斜的时候,从远而来的人们也是“此间乐,不思蜀”了。唯独被忘却的是偌
大的中国,内陆的中国,上海的大部分居民来自的那个地方——这是上海的“本土意识”。
我想,经济的力量也许是比政治、宗教、社会等的力量加在一起还要强大的。过去用后者才能使人活得浑浑噩噩,如今前者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做到。中国和印度都是大河流域的产物,就拿印度作为后者的实例吧——假如中国在古代是一个诗书礼乐、温柔敦厚的礼仪之邦。奈保尔曾分析过印度人,说是严格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仪轨扼杀了印度人像动物一样用本能生活之外的能力——动由规矩,终日不违,让他们难以使自我对一些更抽象、更开放的宏大世界中的产物做出反应,这是低头耕耘一亩三分地,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身边的几个村。上海的情形,现代化得多。可是“何其相似乃尔”,人人忙着遵循已然非常成熟(比他们自己更成熟)的一系列市场运作机制,而整个机制已然如同前现代化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仪轨一样具有反噬个人的能力。个人在这时被溶化了,熬进了女巫咕嘟咕嘟炖着的一锅小米粥。这时,在每个人的一亩三分地外,没有什么要抬起头仰望的事物。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曾形象地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齿轮作出比喻,一个齿轮能有什么比“做好这份工”之外的念想呢?
诚然,其实“做好这份工”也不坏。如果一个人做好了自己的这份工,那么他是一个正派的好人。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其他的。可一个做好自己工作的人,一个好员工好大夫好妻子好儿女,也能因为没有更高的眼光而成为恶——至少是
不善——的助手。比如把上海当成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人,不可避免会缺失一些社会责任感,而多了一些排外主义;“认认真真又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的人,当面对自己亲人或生活圈之外的人的权益受损时会默不作声。
鲁迅曾说:“无数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生活在上海,不能忘记上海之外的地方,也不能忘记自己生活之外的生活。我想不止是上海如此,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大抵都要有这个念想。
【专家评点】
诸灵康(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一篇高分作文,赢在蕴含的思想是否深刻。
阅读这篇作文最累,但最深刻。从语言表述上来看,这篇文章有很多表述不通畅的地方,很多语句需要反复推敲。多看几遍就会发现作者语文素养还不错,表达有水平。
我最欣赏的是,这篇文章表述主旨思想深刻,反省上海满足现状、跳不出去的问题,对高三学生而言,这一点难能可贵。作者在反思时也提到,如果不思考也不坏。如果仅仅满足这些不反思,既辩证又很深刻。
我给出一类卷95分。
黄玉峰(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也许有的老师会问,这篇文章值得打那么高分吗?对此我完全赞同。
从这篇作文可以看出,作者读了很多书,鲁迅的、奈保尔的等很多人的书都看完了,可能还不止看了一遍。文章中透露了文化的信息,只要有文化,即使文采不好,语言不通顺都是次要的。
大众评委(中小学语文老师)
这篇文章很有思想,但语言不够规范,读起来非常辛苦,需要反复阅读才行。文章中的引经据典没有为表达思想而服务,更多的是为了炫耀文采。如果是我来指导学生,不敢这样让学生来写,因为会产生歧义。
【现场评分】百分制
最高分95分,最低分65分。这是一篇分歧较大的文章,从90到60,参与评分的教师给出了各个分档的不同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