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辽宁卷题目详解作文300字

高中作文

功成名就固然令人骄傲,我们已经习惯了引英雄的成功、成就为自豪,但不可忽视的是绝大多数人生活得极其平凡。显然,辽宁卷“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的导向是正确对待平凡,启发我们关注现实生存,关注生活细节的伟大,在真实的世俗生活中追求生存的乐趣。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伟大与平凡是两极,平凡即等同于平庸。事实上,追求伟大没有错,鄙弃平庸是应该的,但只赞颂伟大而轻视平凡,却是错误的。一个忠于职守、辛勤耕耘、拥有阳光心态的充实的人,不管是名人还是农夫,都是值得自豪的。题目中有一个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实话实说,追求一个“真”字,告诉我们作文只要流露真情实感,就能使文章富有生命力。(唐惠忠)

功成名就固然令人骄傲,我们已经习惯了引英雄的成功、成就为自豪,但不可忽视的是绝大多数人生活得极其平凡。显然,辽宁卷“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的导向是正确对待平凡,启发我们关注现实生存,关注生活细节的伟大,在真实的世俗生活中追求生存的乐趣。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伟大与平凡是两极,平凡即等同于平庸。事实上,追求伟大没有错,鄙弃平庸是应该的,但只赞颂伟大而轻视平凡,却是错误的。一个忠于职守、辛勤耕耘、拥有阳光心态的充实的人,不管是名人还是农夫,都是值得自豪的。题目中有一个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实话实说,追求一个“真”字,告诉我们作文只要流露真情实感,就能使文章富有生命力。(唐惠忠)


相关作文

  • 2004-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目录(1)作文5000字
  • 2004-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目录 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选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风可以穿越荆棘 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 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诗人·明月·黄花 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 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没有翅膀的飞 ...

  •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Ⅲ题目详解作文600字
  • 2004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的全国卷继续考查话题作文,这是继1999年 以来全国卷连续第六年考查话题作文了.话题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放开了考生手脚,让其有更为充分的展示才华的机会,所以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富于特色的作文答卷,这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虽然话题作文会带来一些押题.猜题的现象,也会 ...

  •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Ⅱ题目详解作文1000字
  • 2003年高考全国卷考查了思辩色彩很浓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试题与去年相比,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 先说"变". 主要体现为明显降低了审题难度,话题 ...

  • 2004年高考浙江卷题目详解作文600字
  • 面对浮躁与杂乱的现实,面对社会上发生的矛盾,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今年浙江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意在呼吁人文精神,强化"以人为本",引导高中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思考社会矛盾,全面展示自身的综合能力. 试题表现出命题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话题 ...

  • 2004年高考北京卷题目详解作文700字
  • 今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命题作文,它与话题作文的惟一区别,仅仅在于试题已规定了作文题目.对于高中毕业生而言,"包容"这样的题目应该有很多内容可写,很多角度可选.比如,"要容得别人有小过""要体谅别人,不要斤斤计较"&quo ...

  • 2004年高考天津卷题目详解作文500字
  • 天津卷的作文命题,承袭了近几年全国卷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和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要求就两个因素的关系来写文章."材与非材"的话题,很容易让人想起朱光潜先生关于三种人对同一棵树不同态度(实用的.科学的和审美的)的论述,既 ...

  • 2004年高考江苏卷题目详解作文700字
  • 江苏卷高考作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直接指向"人生在世",虽有提示,却不限制,人性化色彩体现得尤为明显,且不会存在考生无话可说的情况,在全国各省市试卷中当属优秀的.江苏作文材料颇具诗意又富含哲理,给考生以明确的思考对象与方向,也给考生留下了自由的发挥空间. 考 ...

  • 2004年高考福建卷题目详解作文1000字
  • 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是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高考作文题是人们议论最多的一个内容,每年题目揭晓,众议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2004年是福建省高考语.数.外三科首次单独出卷.这是一道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非常"精彩"的好题. 说这道题出得"精彩",理由是:利于 ...

  •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题目详解作文900字
  • 试题选取某网站"4220"聊天室一段关于遭遇挫折与内心痛苦的话作为材料,由此提炼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让考生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审视他人,审视自我,展示自己的思想水平.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 题目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让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