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写作作文6900字

初一作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本书正是基于拓展视野、陶冶性情的角度,精选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性游记作品,引领读者走出宅门,走向广袤的自然,将眼光投注于壮美的河山、古老的名胜、厚重的文明上,用心去观览大自然的美好,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天籁,随着作者细腻笔触地自由流走,读者可深深体味到作者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哲思,领略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世界文明的源远流长,对于喜欢文学、喜欢旅游、喜好古典文化与风物的读者来说,在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游目骋怀中,获得知识的丰富、心灵的陶冶和精神的升华。

本书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游记文章70余篇,让读者跟随文学大家的脚步,游历名胜古迹,遍寻赏心乐事,体味浓郁厚重的文化韵味,在作者娓娓道来的深情叙述中,获得视野的扩大、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升华。所选文章均为文学名篇,诸如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的《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郁达夫的《钓台的春昼》、刘大杰的《巴东三峡》、宗璞的《燕园墓寻》、徐迟的《黄山记》、季羡林的《登蓬莱阁》、徐志摩的《契诃夫的墓园》、李国文的《此曲只应天上有》、王蒙的《晚钟剑桥》等。

1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8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俞平伯

13 钓台的春昼

郁达夫

20 西溪

赵景深

23 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27 巴东三峡 刘大杰

31 山阴道上 徐蔚南

33 城隍庙的书市 阿 英 40 桐庐行 柯 灵 43 莫愁湖 黄 裳

47 超山的梅花 郁达夫

52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55 观莲拙政园 周瘦鹃

58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63 芙蓉城

罗念生

67 国子监

汪曾祺

73 曲阜游记

李健吾

78 黄山记

徐 迟

84 华山谈险

黄苗子

91 雾里峨眉

吴祖光

101 登蓬莱阁

季羡林

106 烟雨醉翁亭 何 为

109 清风白水

王充闾

115 家住杭州,天天旅游 陈祖芬

120 娘子关览胜 来新夏

123 燕园墓寻 宗 璞

127 大丰大足 邓友梅

132 善卷游 艾 煊

136 西施故里有感 张抗抗

140 瘦西湖“胖”了 顾 骧

142 蒲松龄之道 张 炜

145 星河欲转千帆舞 卞毓方

149 鼎湖山听泉 谢大光

152 领略巫山

周 涛

156 壶口风云

杨闻宇

159 金顶恒久远 子 通

163 桃花源的魅力 石 英

167 重读云南

雷 达

171 谒嵇康墓

陈启文

175 夜访夹山寺 李元洛

181 白云深处留侯祠 杨闻宇

186 钗头凤——宋词之旅 李元洛

193 蓬莱风景线 庐 隐

196 澳门,我的温柔之乡 阎纯德

204 契诃夫的墓园

徐志摩

209 巴黎的书摊

戴望舒

214 翡冷翠

李健吾

220 美国的月亮

徐 迟

226 庞贝——复活了的两千年前的古城

周而复

231 晚钟剑桥

王 蒙

236 梵高的坟茔

范 曾

242 维也纳的旋律

穆 青

247 此曲只应天上有

李国文

256 从吕贝克到玛尔巴赫

鲁彦周

261 阳光大道与天蓝海岸

叶维廉

早晨像一股飘浮起风筝的风,连钢铁仿佛都轻快起来。是昨夜到今晨气脉缓缓充溢的关系,是隔宿的疲惫已被逐到感觉和触觉的外圈的关系,是朝阳一步步把醉犹未醒的巴黎推向背后的云霞里的关系,我们南下的车子竟也轻快起来。

仿佛是约定似的,这条通到法国南部阳光的阳光大道竟是一路的阳光。昨天的滂沱与觉沉云的黑暗都在遥远的记忆里了。

早晨的阳光是如此的温柔,虽在八月,也不觉燥燠。晨雾把两旁的疏落的树飞扬成旗帜,带着绿原上的农舍,如骑队静静地夹着阳光的大道奔走。洒落偶见的农夫,则似跟不上车队的小孩子,一闪便落在后面。

而我们的车子,却像在绿浪上的船,一波一波的绿原滑入我们的车底,然后没入我们再不顺头的后方去。

271 是那片古趣的联想

金耀基

275 柏林的窗花

尹雪曼

278 独留香水向黄昏

刘绍铭

286 奥地利随想曲

陈丹晨

292 尼亚加拉大瀑布之歌 鲍 昌

295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柳鸣九

303 俄罗斯白桦林

张守仁

306 金字塔的启示

韩北屏

311 从这里到永恒

赵 玫

318 乐莫乐兮被微笑——吴哥词 子 通

322 造访马克? 吐温

田中禾

325 走进耶路撒冷老城

周大新

328 马克思之墓

南 帆

334 扶桑三记

何志云

340 历史文化散步

陈平原

澳门,我的温柔之乡

阎纯德

温馨,惬意,安详,从容而散淡,自由自在、心满意足的真味,是我在澳门无意中拣到的。说来奇怪,走过20世纪之后,或者说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沧桑的洗礼,“突然间”会有这样奇妙的感觉征服我,说句心里话:我感谢澳门。

虽然我算不上浪迹天涯游走四

方的那种人,可我在异国他乡也生活了许多年,欧风美雨,还有我们的东方明珠香港和宝岛台湾,那里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那里绮丽迷人的山水风光,也眼花缭乱地撩拨过我的心,让我好生喜欢。但是,当我一踏上澳门这块圣土,便被这里的温馨和朴素所迷恋,被这里浓郁的人情所感染。就物质和精神而言,我常对人说的一种感觉是:香港,是奢华的都市“地主”;澳门,是朴素的乡下“中农”„„ 在我的一生中,除了家乡濮阳和求过学的开封与长期劳作及生活过的北京、巴黎和马赛,澳门是我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座小城。我喜欢澳门。

在闲居澳门的日子里,我时常走出南园之家,绕过高美士大街,再沿

着何贤公园和宋玉生公园,让那带有春风的脚步,一直溜达到观音莲花苑。在这段不太长的路上,我往往独自享受着高大的旅人蕉、漂亮的鸡蛋花、丽人般的洋紫荆、含羞的大叶合欢、桃金娘、串钱柳和番石榴以及黄槐决明、春花石斑木、大叶紫葳、苦楝、罗汉松、蝶形花的温柔迎送。赏花观树是我由来已久的习性,我喜欢停在赏心悦目的花丛树影里,细看花的娇容,琢磨树的相貌,并扯着它们斑斓的衣裳与之窃窃私语。在晚上,尤其是周末,我会牵着妻子的手,再邀上三两好友,穿过阵阵暗香,侧目赏灯,举首赏月、观星,或是看那奔马似的白云如何掠过楼梢、擦着明窗,去远方赶庙会的匆忙形色。这些花树,以及变幻莫测的天象,每次都让我心旷神怡地体悟“天人合一”的奥妙理趣。

然后,徜徉在音乐喷泉的低吟浅唱里,聆听澳门时而激越时而平和的心跳。当我来到海畔,总要顶礼膜拜融合了东方的善良西方的虔诚的高高站在海上俯视众生、佑护澳门百姓平安的“观音”,因为在文化和传统上,她是社会心理国泰民安的象征。

仰望“观音”之后,我便尝试破解她的无语沉思,于是便想起时常回荡在我心中的“观音”底座下的穹庐内壁上,所书写的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孟子的那些闪光的语言: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先贤的至理名言,于人,于家,于城,于邦,于国,于天下,都应该成为其做人做事治家治国的准则和座右铭。我想,澳门人是深信不疑这些生存之道的,所以才写在“观音”脚下,以暖民心,以警官德,使其不忘我们的文化,不忘我们的传统,使其永远成为灯塔,也像观音那样照耀着澳门,给人们以指点。

在我的世界里,“观音”之东那一角深入海内的人造极地戏仿为威海的“天涯海角”,并以同名称谓,

只是没有智者能为那一角“极地”立碑,以抒海天情怀。但是,我每每站在那里,总有一种心接万仞,思接千载之慨,觉得自己的心与这海与这天相包相容,又仿佛心就在海天之外,抑或说自己便是这蓝天大海和宇宙的风丝雨片,而我们的澳门,便是这大自然朴朴实实、身强力壮的宠儿。 我说澳门朴实,除了物质,更指其气质和精神。实际上,澳门也很美,她美在外,更美在内。那万古浩荡的濠江,那万载巍然屹立的东西望洋,还有南湾,西湾,古街,古巷,更有妈阁庙,大三巴,港澳码头,直升机场,盛世莲花,以及路环岛上逢年过节贴着中国对联——“天赐恭迎新岁,主佑万象更新”——体现着中西融合精神的圣方齐各小教堂,高高山顶的妈祖像,黑沙海滩,法兰度餐厅,谭

公庙和妈祖文化村的香火,以及氹仔旧城和福隆新街。还有,菩提树和老榕树下林则徐的足迹,郑观应的沉思,孙中山的音容,他们一直都在养育着澳门的性格和精神。我想起我楼下一位年近六旬的杂货铺女老板对我说的话:“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澳门。我们家从来没有发过财,也从来没有受过穷。但我们满意自己的小康生活,我们爱澳门,我们爱中国。我们不懂什么政治,就知道爱自己的国家„„”在望夏山上,一位谈论“望厦条约”历史掌故的澳门人对我说:“你信不?我们澳门人爱国,爱自己的中国,就连这里的‘黑社会’都爱国„„”我说“我信!”我很激动,他那掷地有声、动人心弦,有一点儿“京味儿”的广东话,不仅让我感到亲切,更令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我很喜欢沿着孙逸仙大马路靠海一面的人行道上散步,海风和它的咸味儿涤荡着我的身心。对岸是夜色中的离岛,氹仔和路环联袂沐浴在暖洋洋的南海之中,海洋花园、新世纪大酒店、澳门大学,由两条从清波上腾跃而起的巨龙跨越大海,奔向澳门半岛,东望洋西望洋疑似两颗龙珠,很像是澳门的眼睛,二龙戏珠,昭示着吉祥和繁荣。中银大厦和葡京酒店的辉煌,连同翡翠色的“艺苑”,以

及西湾、南湾梦一般影影绰绰的美丽使人间既现代又古典的澳门,赛过天上璀璨绚丽的银河的美丽。

也许在生计驱使下的澳门人没有在意,在澳门赏月和看落日是一大

奇观。赏月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亲情。可是,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能见到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月亮实在太难。而在澳门,我们与月亮的缘分就多了,人们走出家门,很容易看到如楼盘般高大的圆圆的月亮从大桥下带着哩哩啦啦的水珠从海里慢慢升起;还有,每天喜欢到大海里晚浴的太阳,在黄昏到来之前,也会赐给人们一种终生难忘的惊喜。这一令人心花怒放的“天”“地”“人”三才相亲的景观,我有生以来只在澳门经历过。当月亮升得越来越高、由杏黄变成银白,月亮又如一盏辉耀无边的天灯照耀着半梦半醒的澳门。这时候,那些自珠海而来的欣赏海景和澳门夜景的花船便翩翩而至,一只花船就像一只花篮,在海上漂游,岸上的我,忍不住扯下短衫,光着膀子,在头顶

拼命摇着,并以澳门的名义,扯着嗓子,向花船尽情地喊话:“船上的朋友,澳门欢迎你!”这时,满船的游人,纷纷举起相机,海上一片灯光闪闪,同时他们也向我高声喊着:“澳门的朋友,祝你们好运„„”

花船走远了,回到珠海的九龙码头。我泡在月光里,披着一身海风,这时有一首诗在我脑海里跳动,同时这首变成澳门九岁女童歌声的诗,也久久回荡在我的耳畔不肯离去,于是我便应和着大海的晚潮,吟诵起1925年闻一多的《七子》中的第一首“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我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在我低声吟哦的时候,我仿佛变成了中国屈辱历史辞典中的某个字词或标点,鼓荡着无限的“痛”和无限的“苦”以及奋起自强的精神。我记忆里又跳出诗前小记:“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诗人以其孤苦之心,抒其眷怀祖国之哀忱,以励国人之兴奋。“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现在,可以告慰诗人的是,当年的“七子”之首的“澳门”,早已回到中华

母亲的怀抱!

走在澳门的每一块小方石上,我的脚步总能敲出许多历史的火花。这块刻写着历史沧桑的土地,自1553年葡萄牙人借租西湾开始,风雨四百多年,从最初的反抗,到前澳督艾玛留被农民砍头,再到1949年濠江中学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还有后来大大小小的事件,哪一桩不记载着澳门人的爱国传统!

人们常说澳门是一个蕞尔之地,无非是言其小;也有人说,澳门是东方的蒙地卡罗,这是说它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国际赌城。可是,那些吃喝玩乐的人,无意中忽略了澳门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意义。澳门是人类的文化的一个博物馆,这不夸张。因此,人们不该因作为一种产业和文化的“博彩业”的兴旺发达而忘了澳门的

文化。“大三巴”以及相关古迹都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经过这里实现东西方伟大沟通的最好证明。从文化的角度看,既“中”又“西”是澳门,“和而不同”还是澳门。澳门荟萃多元文化,仅宗教就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巴哈伊教、摩门教、基士拿教、神慈秀明会、新使教徒会,其各有各的信仰和信徒,从妈阁庙到大三巴,40座庙宇,20座教堂,它们互相尊重,和平相处,构成澳门满天神佛天主基督和真主的殿堂。

如果你是个美食家,澳门则是你的天堂。世界各色著名餐馆都有悠久的安家落户的历史。中国的和葡国的则不必说,法国的,英国的,意大利的,俄罗斯的,巴西的,印度的,日本的,泰国的,越南的,缅甸的,大

小餐馆星罗棋布两千多家,吃这里的美食,其实是吃这里的多元文化。 站在远处看澳门,沐浴在融合宽容的文化之光里的莲海莲山,很像妈阁庙每逢初一、十五和节日升腾的香火,连背影也透着太和、太平、温柔、仁慈的美意。文化是社会万象的坐标,而澳门和合文化演示出来的生命和激情,以及澳门人所企盼的希望和光明,给这个霸权至上、物欲横流、缺少理性和善心的世界创造了一个榜样。

澳门,是一个温柔之乡,是宜于人们生存的一个“桃源”。

在我的印象里,葡萄牙人素以安静闻名于世。慢慢悠悠的性格和“基因”也许对澳门的安详有所影响。有

人说澳门人没脾气,在我看来这是很纯朴的准确褒扬。我就没见过澳门人因为走路泊车购物而吵嘴打架。步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即使有不遵守交规的外来者随意横穿马路,驾车者同样会远远地放慢速度,并示意让你放心地走,你走得再慢,也不会催你,更不会狠狠地骂一声“找死!”行使在窄窄马路上的计程车,为了客人的上下可以随处停车,后面的车子就排成长长的队慢慢等,但没有人鸣笛更没人骂街。要说澳门温柔,这也是一例。

我家住在新口岸,那里有一只“丧失”了生物钟的狗宝宝,也住高楼,它白天叫,晚上也叫,日夜为主人勤苦地打更,它那不绝于耳的有节奏的忽高忽低深一声浅一声的叫声,足以闹得几条街上正常起居的人不

得安眠,更使那些患有失眠症的人痛苦不堪。可是,你不要以为这个不安分不听话患有“夜哭症”的“孩子”会给主人带来什么麻烦,不会的,没有人抗议,没有人投诉,大家都以平常心将心比心地予以理解,于是习惯成自然,听多了,听惯了,也就司空见惯了,那一声声的犬吠也就成了催眠的小夜曲。澳门人,善良,温柔! 澳门人的温柔无处不在,面对噪音,澳门人也没脾气。据说澳门人家家有车有摩托,这是噪音和污染的“元凶”。制造噪音的主要是“青春”摩托和那种撅着小屁股的汽车,它们发作在深夜,大概怕人得了嗜睡症,所以常在夜深人静人在梦中睡得最香的时候,马路上就会传来两声“警报”,时不时地给那些精神疲劳的“贪睡者”提个醒。我很少听到澳门人谴

责噪音,人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原因,不仅因为家家有车有摩托,我想重要的是温良恭俭让使他们对人对事都抱着谅解的心态吧!但是,后来我从另一角度发现了澳门人对于噪音无动于衷的漠视的深层原因,——在我经历了一年一度的闻名于世的十一月“格兰披治”大赛车,才终于明白:在那一周,赛车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疯狂,该是何等刺激与青春!这时,我又发现:澳门,是一个相当前卫的青年!说到这里,我便有了另外一个“幻想”:在我看来,澳门人若是有一半人以步代车或是用脚踏车上班,发展和改善公交车,限制私家车和摩托,澳门则会成为文明进程中重环保无污染的世界明星,真正成为东方的威尼斯,人类的另一个天堂。 尽管如此,生活在澳门,还是像

栖息在诗意的温柔之乡。这诗意是文化的,古典的,现代的,也是中西结合的。

美丽的澳门,四季如春。生活在澳门,能真正亲眼看到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生命精神的一草一木,它们都以自己四季的美丽,为澳门美容。春节刚过,人们为了留住澳门的吉祥,便在各个公园搭起天棚,把无数的红土色的“炮仗”挂到半空,仿佛要让人听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让人接着感受春节的大吉大利吉祥如意以及澳门的天气地气人气带来的平安和兴隆。如果你看到有的树木飘落下来几片黄叶,如果你看到有的花草染上了黄色,其实那只是它们生命途中的片刻歇息,不是冬眠,更不是死亡。

是树都绿,是花都笑,澳门的树,澳门的花,澳门的草,它们个个青春年少„„

澳门有诗,有歌;澳门是诗,是歌。很希望那位唱过《七子之歌·澳门》如今已是少女的女童,五年后也能领唱我的《澳门之歌》。我的歌,最后一节是这样的:

东方,西方

让历史把记忆庄严收藏 太多的风光

太多的梦想

大路朝前方

澳门的莲旗永飘扬

智慧创业发愤图强

我们的澳门明天更辉煌

我喜欢澳门,喜欢文化的澳门,

如意的澳门,祥和的澳门,柔情似水的澳门,繁荣的澳门,前进的澳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澳门,——我心中的温柔之乡„„

2004年6月11日草于澳门南园

6月27日改于北京半亩春

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本书正是基于拓展视野、陶冶性情的角度,精选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性游记作品,引领读者走出宅门,走向广袤的自然,将眼光投注于壮美的河山、古老的名胜、厚重的文明上,用心去观览大自然的美好,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天籁,随着作者细腻笔触地自由流走,读者可深深体味到作者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哲思,领略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世界文明的源远流长,对于喜欢文学、喜欢旅游、喜好古典文化与风物的读者来说,在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游目骋怀中,获得知识的丰富、心灵的陶冶和精神的升华。

本书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游记文章70余篇,让读者跟随文学大家的脚步,游历名胜古迹,遍寻赏心乐事,体味浓郁厚重的文化韵味,在作者娓娓道来的深情叙述中,获得视野的扩大、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升华。所选文章均为文学名篇,诸如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的《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郁达夫的《钓台的春昼》、刘大杰的《巴东三峡》、宗璞的《燕园墓寻》、徐迟的《黄山记》、季羡林的《登蓬莱阁》、徐志摩的《契诃夫的墓园》、李国文的《此曲只应天上有》、王蒙的《晚钟剑桥》等。

1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8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俞平伯

13 钓台的春昼

郁达夫

20 西溪

赵景深

23 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27 巴东三峡 刘大杰

31 山阴道上 徐蔚南

33 城隍庙的书市 阿 英 40 桐庐行 柯 灵 43 莫愁湖 黄 裳

47 超山的梅花 郁达夫

52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55 观莲拙政园 周瘦鹃

58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63 芙蓉城

罗念生

67 国子监

汪曾祺

73 曲阜游记

李健吾

78 黄山记

徐 迟

84 华山谈险

黄苗子

91 雾里峨眉

吴祖光

101 登蓬莱阁

季羡林

106 烟雨醉翁亭 何 为

109 清风白水

王充闾

115 家住杭州,天天旅游 陈祖芬

120 娘子关览胜 来新夏

123 燕园墓寻 宗 璞

127 大丰大足 邓友梅

132 善卷游 艾 煊

136 西施故里有感 张抗抗

140 瘦西湖“胖”了 顾 骧

142 蒲松龄之道 张 炜

145 星河欲转千帆舞 卞毓方

149 鼎湖山听泉 谢大光

152 领略巫山

周 涛

156 壶口风云

杨闻宇

159 金顶恒久远 子 通

163 桃花源的魅力 石 英

167 重读云南

雷 达

171 谒嵇康墓

陈启文

175 夜访夹山寺 李元洛

181 白云深处留侯祠 杨闻宇

186 钗头凤——宋词之旅 李元洛

193 蓬莱风景线 庐 隐

196 澳门,我的温柔之乡 阎纯德

204 契诃夫的墓园

徐志摩

209 巴黎的书摊

戴望舒

214 翡冷翠

李健吾

220 美国的月亮

徐 迟

226 庞贝——复活了的两千年前的古城

周而复

231 晚钟剑桥

王 蒙

236 梵高的坟茔

范 曾

242 维也纳的旋律

穆 青

247 此曲只应天上有

李国文

256 从吕贝克到玛尔巴赫

鲁彦周

261 阳光大道与天蓝海岸

叶维廉

早晨像一股飘浮起风筝的风,连钢铁仿佛都轻快起来。是昨夜到今晨气脉缓缓充溢的关系,是隔宿的疲惫已被逐到感觉和触觉的外圈的关系,是朝阳一步步把醉犹未醒的巴黎推向背后的云霞里的关系,我们南下的车子竟也轻快起来。

仿佛是约定似的,这条通到法国南部阳光的阳光大道竟是一路的阳光。昨天的滂沱与觉沉云的黑暗都在遥远的记忆里了。

早晨的阳光是如此的温柔,虽在八月,也不觉燥燠。晨雾把两旁的疏落的树飞扬成旗帜,带着绿原上的农舍,如骑队静静地夹着阳光的大道奔走。洒落偶见的农夫,则似跟不上车队的小孩子,一闪便落在后面。

而我们的车子,却像在绿浪上的船,一波一波的绿原滑入我们的车底,然后没入我们再不顺头的后方去。

271 是那片古趣的联想

金耀基

275 柏林的窗花

尹雪曼

278 独留香水向黄昏

刘绍铭

286 奥地利随想曲

陈丹晨

292 尼亚加拉大瀑布之歌 鲍 昌

295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柳鸣九

303 俄罗斯白桦林

张守仁

306 金字塔的启示

韩北屏

311 从这里到永恒

赵 玫

318 乐莫乐兮被微笑——吴哥词 子 通

322 造访马克? 吐温

田中禾

325 走进耶路撒冷老城

周大新

328 马克思之墓

南 帆

334 扶桑三记

何志云

340 历史文化散步

陈平原

澳门,我的温柔之乡

阎纯德

温馨,惬意,安详,从容而散淡,自由自在、心满意足的真味,是我在澳门无意中拣到的。说来奇怪,走过20世纪之后,或者说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沧桑的洗礼,“突然间”会有这样奇妙的感觉征服我,说句心里话:我感谢澳门。

虽然我算不上浪迹天涯游走四

方的那种人,可我在异国他乡也生活了许多年,欧风美雨,还有我们的东方明珠香港和宝岛台湾,那里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那里绮丽迷人的山水风光,也眼花缭乱地撩拨过我的心,让我好生喜欢。但是,当我一踏上澳门这块圣土,便被这里的温馨和朴素所迷恋,被这里浓郁的人情所感染。就物质和精神而言,我常对人说的一种感觉是:香港,是奢华的都市“地主”;澳门,是朴素的乡下“中农”„„ 在我的一生中,除了家乡濮阳和求过学的开封与长期劳作及生活过的北京、巴黎和马赛,澳门是我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座小城。我喜欢澳门。

在闲居澳门的日子里,我时常走出南园之家,绕过高美士大街,再沿

着何贤公园和宋玉生公园,让那带有春风的脚步,一直溜达到观音莲花苑。在这段不太长的路上,我往往独自享受着高大的旅人蕉、漂亮的鸡蛋花、丽人般的洋紫荆、含羞的大叶合欢、桃金娘、串钱柳和番石榴以及黄槐决明、春花石斑木、大叶紫葳、苦楝、罗汉松、蝶形花的温柔迎送。赏花观树是我由来已久的习性,我喜欢停在赏心悦目的花丛树影里,细看花的娇容,琢磨树的相貌,并扯着它们斑斓的衣裳与之窃窃私语。在晚上,尤其是周末,我会牵着妻子的手,再邀上三两好友,穿过阵阵暗香,侧目赏灯,举首赏月、观星,或是看那奔马似的白云如何掠过楼梢、擦着明窗,去远方赶庙会的匆忙形色。这些花树,以及变幻莫测的天象,每次都让我心旷神怡地体悟“天人合一”的奥妙理趣。

然后,徜徉在音乐喷泉的低吟浅唱里,聆听澳门时而激越时而平和的心跳。当我来到海畔,总要顶礼膜拜融合了东方的善良西方的虔诚的高高站在海上俯视众生、佑护澳门百姓平安的“观音”,因为在文化和传统上,她是社会心理国泰民安的象征。

仰望“观音”之后,我便尝试破解她的无语沉思,于是便想起时常回荡在我心中的“观音”底座下的穹庐内壁上,所书写的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孟子的那些闪光的语言: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先贤的至理名言,于人,于家,于城,于邦,于国,于天下,都应该成为其做人做事治家治国的准则和座右铭。我想,澳门人是深信不疑这些生存之道的,所以才写在“观音”脚下,以暖民心,以警官德,使其不忘我们的文化,不忘我们的传统,使其永远成为灯塔,也像观音那样照耀着澳门,给人们以指点。

在我的世界里,“观音”之东那一角深入海内的人造极地戏仿为威海的“天涯海角”,并以同名称谓,

只是没有智者能为那一角“极地”立碑,以抒海天情怀。但是,我每每站在那里,总有一种心接万仞,思接千载之慨,觉得自己的心与这海与这天相包相容,又仿佛心就在海天之外,抑或说自己便是这蓝天大海和宇宙的风丝雨片,而我们的澳门,便是这大自然朴朴实实、身强力壮的宠儿。 我说澳门朴实,除了物质,更指其气质和精神。实际上,澳门也很美,她美在外,更美在内。那万古浩荡的濠江,那万载巍然屹立的东西望洋,还有南湾,西湾,古街,古巷,更有妈阁庙,大三巴,港澳码头,直升机场,盛世莲花,以及路环岛上逢年过节贴着中国对联——“天赐恭迎新岁,主佑万象更新”——体现着中西融合精神的圣方齐各小教堂,高高山顶的妈祖像,黑沙海滩,法兰度餐厅,谭

公庙和妈祖文化村的香火,以及氹仔旧城和福隆新街。还有,菩提树和老榕树下林则徐的足迹,郑观应的沉思,孙中山的音容,他们一直都在养育着澳门的性格和精神。我想起我楼下一位年近六旬的杂货铺女老板对我说的话:“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澳门。我们家从来没有发过财,也从来没有受过穷。但我们满意自己的小康生活,我们爱澳门,我们爱中国。我们不懂什么政治,就知道爱自己的国家„„”在望夏山上,一位谈论“望厦条约”历史掌故的澳门人对我说:“你信不?我们澳门人爱国,爱自己的中国,就连这里的‘黑社会’都爱国„„”我说“我信!”我很激动,他那掷地有声、动人心弦,有一点儿“京味儿”的广东话,不仅让我感到亲切,更令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我很喜欢沿着孙逸仙大马路靠海一面的人行道上散步,海风和它的咸味儿涤荡着我的身心。对岸是夜色中的离岛,氹仔和路环联袂沐浴在暖洋洋的南海之中,海洋花园、新世纪大酒店、澳门大学,由两条从清波上腾跃而起的巨龙跨越大海,奔向澳门半岛,东望洋西望洋疑似两颗龙珠,很像是澳门的眼睛,二龙戏珠,昭示着吉祥和繁荣。中银大厦和葡京酒店的辉煌,连同翡翠色的“艺苑”,以

及西湾、南湾梦一般影影绰绰的美丽使人间既现代又古典的澳门,赛过天上璀璨绚丽的银河的美丽。

也许在生计驱使下的澳门人没有在意,在澳门赏月和看落日是一大

奇观。赏月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亲情。可是,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能见到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月亮实在太难。而在澳门,我们与月亮的缘分就多了,人们走出家门,很容易看到如楼盘般高大的圆圆的月亮从大桥下带着哩哩啦啦的水珠从海里慢慢升起;还有,每天喜欢到大海里晚浴的太阳,在黄昏到来之前,也会赐给人们一种终生难忘的惊喜。这一令人心花怒放的“天”“地”“人”三才相亲的景观,我有生以来只在澳门经历过。当月亮升得越来越高、由杏黄变成银白,月亮又如一盏辉耀无边的天灯照耀着半梦半醒的澳门。这时候,那些自珠海而来的欣赏海景和澳门夜景的花船便翩翩而至,一只花船就像一只花篮,在海上漂游,岸上的我,忍不住扯下短衫,光着膀子,在头顶

拼命摇着,并以澳门的名义,扯着嗓子,向花船尽情地喊话:“船上的朋友,澳门欢迎你!”这时,满船的游人,纷纷举起相机,海上一片灯光闪闪,同时他们也向我高声喊着:“澳门的朋友,祝你们好运„„”

花船走远了,回到珠海的九龙码头。我泡在月光里,披着一身海风,这时有一首诗在我脑海里跳动,同时这首变成澳门九岁女童歌声的诗,也久久回荡在我的耳畔不肯离去,于是我便应和着大海的晚潮,吟诵起1925年闻一多的《七子》中的第一首“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我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在我低声吟哦的时候,我仿佛变成了中国屈辱历史辞典中的某个字词或标点,鼓荡着无限的“痛”和无限的“苦”以及奋起自强的精神。我记忆里又跳出诗前小记:“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诗人以其孤苦之心,抒其眷怀祖国之哀忱,以励国人之兴奋。“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现在,可以告慰诗人的是,当年的“七子”之首的“澳门”,早已回到中华

母亲的怀抱!

走在澳门的每一块小方石上,我的脚步总能敲出许多历史的火花。这块刻写着历史沧桑的土地,自1553年葡萄牙人借租西湾开始,风雨四百多年,从最初的反抗,到前澳督艾玛留被农民砍头,再到1949年濠江中学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还有后来大大小小的事件,哪一桩不记载着澳门人的爱国传统!

人们常说澳门是一个蕞尔之地,无非是言其小;也有人说,澳门是东方的蒙地卡罗,这是说它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国际赌城。可是,那些吃喝玩乐的人,无意中忽略了澳门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意义。澳门是人类的文化的一个博物馆,这不夸张。因此,人们不该因作为一种产业和文化的“博彩业”的兴旺发达而忘了澳门的

文化。“大三巴”以及相关古迹都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经过这里实现东西方伟大沟通的最好证明。从文化的角度看,既“中”又“西”是澳门,“和而不同”还是澳门。澳门荟萃多元文化,仅宗教就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巴哈伊教、摩门教、基士拿教、神慈秀明会、新使教徒会,其各有各的信仰和信徒,从妈阁庙到大三巴,40座庙宇,20座教堂,它们互相尊重,和平相处,构成澳门满天神佛天主基督和真主的殿堂。

如果你是个美食家,澳门则是你的天堂。世界各色著名餐馆都有悠久的安家落户的历史。中国的和葡国的则不必说,法国的,英国的,意大利的,俄罗斯的,巴西的,印度的,日本的,泰国的,越南的,缅甸的,大

小餐馆星罗棋布两千多家,吃这里的美食,其实是吃这里的多元文化。 站在远处看澳门,沐浴在融合宽容的文化之光里的莲海莲山,很像妈阁庙每逢初一、十五和节日升腾的香火,连背影也透着太和、太平、温柔、仁慈的美意。文化是社会万象的坐标,而澳门和合文化演示出来的生命和激情,以及澳门人所企盼的希望和光明,给这个霸权至上、物欲横流、缺少理性和善心的世界创造了一个榜样。

澳门,是一个温柔之乡,是宜于人们生存的一个“桃源”。

在我的印象里,葡萄牙人素以安静闻名于世。慢慢悠悠的性格和“基因”也许对澳门的安详有所影响。有

人说澳门人没脾气,在我看来这是很纯朴的准确褒扬。我就没见过澳门人因为走路泊车购物而吵嘴打架。步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即使有不遵守交规的外来者随意横穿马路,驾车者同样会远远地放慢速度,并示意让你放心地走,你走得再慢,也不会催你,更不会狠狠地骂一声“找死!”行使在窄窄马路上的计程车,为了客人的上下可以随处停车,后面的车子就排成长长的队慢慢等,但没有人鸣笛更没人骂街。要说澳门温柔,这也是一例。

我家住在新口岸,那里有一只“丧失”了生物钟的狗宝宝,也住高楼,它白天叫,晚上也叫,日夜为主人勤苦地打更,它那不绝于耳的有节奏的忽高忽低深一声浅一声的叫声,足以闹得几条街上正常起居的人不

得安眠,更使那些患有失眠症的人痛苦不堪。可是,你不要以为这个不安分不听话患有“夜哭症”的“孩子”会给主人带来什么麻烦,不会的,没有人抗议,没有人投诉,大家都以平常心将心比心地予以理解,于是习惯成自然,听多了,听惯了,也就司空见惯了,那一声声的犬吠也就成了催眠的小夜曲。澳门人,善良,温柔! 澳门人的温柔无处不在,面对噪音,澳门人也没脾气。据说澳门人家家有车有摩托,这是噪音和污染的“元凶”。制造噪音的主要是“青春”摩托和那种撅着小屁股的汽车,它们发作在深夜,大概怕人得了嗜睡症,所以常在夜深人静人在梦中睡得最香的时候,马路上就会传来两声“警报”,时不时地给那些精神疲劳的“贪睡者”提个醒。我很少听到澳门人谴

责噪音,人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原因,不仅因为家家有车有摩托,我想重要的是温良恭俭让使他们对人对事都抱着谅解的心态吧!但是,后来我从另一角度发现了澳门人对于噪音无动于衷的漠视的深层原因,——在我经历了一年一度的闻名于世的十一月“格兰披治”大赛车,才终于明白:在那一周,赛车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疯狂,该是何等刺激与青春!这时,我又发现:澳门,是一个相当前卫的青年!说到这里,我便有了另外一个“幻想”:在我看来,澳门人若是有一半人以步代车或是用脚踏车上班,发展和改善公交车,限制私家车和摩托,澳门则会成为文明进程中重环保无污染的世界明星,真正成为东方的威尼斯,人类的另一个天堂。 尽管如此,生活在澳门,还是像

栖息在诗意的温柔之乡。这诗意是文化的,古典的,现代的,也是中西结合的。

美丽的澳门,四季如春。生活在澳门,能真正亲眼看到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生命精神的一草一木,它们都以自己四季的美丽,为澳门美容。春节刚过,人们为了留住澳门的吉祥,便在各个公园搭起天棚,把无数的红土色的“炮仗”挂到半空,仿佛要让人听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让人接着感受春节的大吉大利吉祥如意以及澳门的天气地气人气带来的平安和兴隆。如果你看到有的树木飘落下来几片黄叶,如果你看到有的花草染上了黄色,其实那只是它们生命途中的片刻歇息,不是冬眠,更不是死亡。

是树都绿,是花都笑,澳门的树,澳门的花,澳门的草,它们个个青春年少„„

澳门有诗,有歌;澳门是诗,是歌。很希望那位唱过《七子之歌·澳门》如今已是少女的女童,五年后也能领唱我的《澳门之歌》。我的歌,最后一节是这样的:

东方,西方

让历史把记忆庄严收藏 太多的风光

太多的梦想

大路朝前方

澳门的莲旗永飘扬

智慧创业发愤图强

我们的澳门明天更辉煌

我喜欢澳门,喜欢文化的澳门,

如意的澳门,祥和的澳门,柔情似水的澳门,繁荣的澳门,前进的澳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澳门,——我心中的温柔之乡„„

2004年6月11日草于澳门南园

6月27日改于北京半亩春


相关作文

  • 中学生游记类作文的写作方法作文1200字
  • 中学生游记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2013-07-04 11:28 来源:巨人网·作文整理 作者:佚名 [我要投稿] 小编导语:游记作文是作文写作的体裁之一,怎样写好游记类作文呢?小编整理了游记类作文写作方法,为同学们写作游记作文时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更多游记作文写作方法尽在巨人作文网. 游记,是中学生感 ...

  • 游记作文写作技巧作文1100字
  • 游记作文写作技巧 一.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

  • 游记的写作指导作文800字
  • 关于游记的写法 关于游记的写法之一: 第一 首先应当真实 第二 戒琐碎,对景物必须有所选择 第三 有些意义 第四 引人入胜 关于游记的写法之二: 游记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按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游到哪里写到哪里,如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 另一种是以空间方位为线索,以某一地.一 ...

  • 初中作文训练计划作文2400字
  • 初中语文(语文版实验教材)第三册(八上)作文训练计划 赵云 设计 亲爱的同学,祝贺你又取得了新的成绩.进入初二,你的作文水平肯定会有新的提高.那么,你知道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有哪些要求吗?让我们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的写作要求吧!<课程标准>是这样说的:1 ...

  • 游记(350字)作文作文8000字
  • 精选作文:游记(350字) 作文 这天上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居庸关长城脚下,远远望去,长城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 走近居庸关入口,只见居庸关城楼上面刻着天下第一雄关几个红色的大字.我们顺着一段隧道爬上了长城,长城上游人如织. 在长城上,我看见了每隔一段都有一个小台子,有点好奇, ...

  • 游记(600字)作文作文8300字
  • 精选作文:游记(600字) 作文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全校师生一起去游览了坐落在蛟头繁华街道的万宇·香榭花园. 刚走到门口,万宇·香榭花园这六个大字就闪耀的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往里面走,高大雄伟的楼房就一幢又一幢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时,爸爸妈妈说的话:万宇香榭花园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占 ...

  • 泰国游记作文1300字
  • 泰国游记 以前听老师说过泰国,我对泰国的印象是:海边.炎热.皇宫十分壮丽. 我的第一站是曼谷大皇宫.这里分成玉佛寺和寝宫两个部分.这里真是名不虚传,金碧辉煌.据说以前墙上镶的可都是真的宝石!不过后来对外开放参观,才改用玻璃代替.寝宫也很漂亮,一到八世的泰国皇室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中午,我们在曼谷最大的 ...

  • 暑假游记作文的写作注意事项作文800字
  • 暑假游记作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1. 开头的写法 开头的写法: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但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背景法: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情景等背景. (2)人物法:交代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有关人物. (3)主题句法:提出一个观点或论据作为文章要阐明或论述的主题. ...

  • 1.学写游记作文指导作文3800字
  • 1 移步易景,情随景生 --第一单元写作训练指导学写游记 [写作导引]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它常常用如诗如画的笔触,引领我们见识奇丽风物,神游名山秀川,让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是要我们写一篇游记,怎样才能写好这类文章呢? 首 ...

  • 第一单元游记写作指导作文0字
  • 绥 中 县 高 台 镇 初 级 中 学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教 案 年级: 学科: 高 台 中 学 教 学 设 计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