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镇中心小学“日行一善”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特点,特制订“日行一善”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内容
1、知善、扬善、行善。
知善——善是什么?行善有什么好处是需要在学习、教化与认知中逐渐明白的。一个善良的人他会有很多的好朋友,会得到很多人的尊敬,行善的人他会心胸开阔,会拥有健康,会长寿多福,会带给父母、子女、亲人福分。行善就是与人方便、与自然礼待、与社会和谐。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即一善改千恶等等。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好人、名人的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他人、自然、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就是美化自己的道理。行善,在明白道理、激发感情、增强内驱力的情况下,坚持每日行一善、逐步养成善行一生的好习惯。
2、善心、善言、善行。
善心——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要充满爱心、拥有孝心、富有同情心、具有感恩之心等。善言——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懂得“一句好话暖人心”的朴素道理,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祝福。善行——培养和教
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与自然和谐一体等。
3、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善待社会。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要有积极上进的信心,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上能自适、行为上能自律、情感上能自控。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能接纳他人、尊老爱幼、友爱他人、乐于助人,能宽容他人的过失,能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悲伤而忧愁,能具有为他人奉献的精神,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善待自然,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共生共灭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对自然环境要倍加爱护,对各种动植物要倍加保护,要让学生懂得,人类追求的不仅仅只是人与人的和谐,还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善待社会,引导学生认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社会,在社会中广泛宣传积德行善的典型人和事,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4、善在校园、善在家庭、善在社会。善在校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学校是学生“日行一善”的主战场,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学校将经常性地开展以“日行一善”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学校要将善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随时挖掘善的基本思想,在教育活动中要以善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感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在环境中要讲究氛围,烘托气氛,制造浓烈的向善、从善、
行善、扬善的趋向性。使全体师生信念从善、一心向善。另外,各班利用好班刊对“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宣传、总结。学校将利用红领巾电视台、每周的升旗仪式对活动进行宣传、总结。善在家庭, 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 从做简单家务入手, 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从生活细节入手, 让自己真正成为家庭的一员, 而不仅仅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亲情意识、理解意识, 给家人讲“善”的故事, 同家人一起体验善的快乐。善在社会,社会是践行善行的广阔天地,是检验培养的学生是否真正善良的具体环境,也是教育效果的真正显示,所以学生的诚信意识、公德行为、责任感、爱国、爱民情感都必须在这个场所得到实践与弘扬。利用节、假日时间,走向社会,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服务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
一句话,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的活动内容。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期初,举行隆重的“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向全体学生宣讲活动主要内容,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 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让学生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媒体和形式,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通过“道德讲堂”、家长会等形式在学生当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深入实施阶段。1、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善”事,每天认真记录“行善日记”。2、活动推动为了进一步培养广大学生从小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学校将经常性地开展以“日行一善、善行一生”为主题的征文、讲故事、演讲比赛和主题班会。
第三阶段,本学期总结表彰阶段。积极倡导“人人向善、人人崇善”良好道德风尚,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校将在六一节期间总结表彰一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生和班集体。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德化县实验小学“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成立以颜遐遗书记为顾问、罗耀辉校长为组长,4位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及年段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方案。
组 长 张文江
副组长 谢占营
成 员 李 军 成春霞 各年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组 长、副组长全面负责协调组织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处负责活动组织、检查、总结,负责活动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少先队负责“行善日记”的检查与评比工作。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
五、活动操作与具体做法。在活动操作上,要注意做到六个结合。
1、与文化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及创建省级文明学校相结合。
2、与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共同进步的促成、养成、形成品质的措施相结合。
3、与各科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4、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
5、与教师的师德建设相结合。
6、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相结合。
六、活动效果与奖惩措施。
全校师生全员参加为基本对象,并通过师生的言行作用以及品格、行为规范与影响而带动其家人、邻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学校拟设善心奖、善言奖、善行奖,奖励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教师与学生。暂定今年六一节期间举行表彰大会。
龙居镇中心小学
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龙居镇中心小学“日行一善”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特点,特制订“日行一善”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内容
1、知善、扬善、行善。
知善——善是什么?行善有什么好处是需要在学习、教化与认知中逐渐明白的。一个善良的人他会有很多的好朋友,会得到很多人的尊敬,行善的人他会心胸开阔,会拥有健康,会长寿多福,会带给父母、子女、亲人福分。行善就是与人方便、与自然礼待、与社会和谐。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即一善改千恶等等。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好人、名人的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他人、自然、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就是美化自己的道理。行善,在明白道理、激发感情、增强内驱力的情况下,坚持每日行一善、逐步养成善行一生的好习惯。
2、善心、善言、善行。
善心——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要充满爱心、拥有孝心、富有同情心、具有感恩之心等。善言——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懂得“一句好话暖人心”的朴素道理,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祝福。善行——培养和教
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与自然和谐一体等。
3、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善待社会。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要有积极上进的信心,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上能自适、行为上能自律、情感上能自控。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能接纳他人、尊老爱幼、友爱他人、乐于助人,能宽容他人的过失,能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悲伤而忧愁,能具有为他人奉献的精神,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善待自然,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共生共灭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对自然环境要倍加爱护,对各种动植物要倍加保护,要让学生懂得,人类追求的不仅仅只是人与人的和谐,还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善待社会,引导学生认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社会,在社会中广泛宣传积德行善的典型人和事,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4、善在校园、善在家庭、善在社会。善在校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学校是学生“日行一善”的主战场,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学校将经常性地开展以“日行一善”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学校要将善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随时挖掘善的基本思想,在教育活动中要以善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感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在环境中要讲究氛围,烘托气氛,制造浓烈的向善、从善、
行善、扬善的趋向性。使全体师生信念从善、一心向善。另外,各班利用好班刊对“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宣传、总结。学校将利用红领巾电视台、每周的升旗仪式对活动进行宣传、总结。善在家庭, 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 从做简单家务入手, 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从生活细节入手, 让自己真正成为家庭的一员, 而不仅仅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亲情意识、理解意识, 给家人讲“善”的故事, 同家人一起体验善的快乐。善在社会,社会是践行善行的广阔天地,是检验培养的学生是否真正善良的具体环境,也是教育效果的真正显示,所以学生的诚信意识、公德行为、责任感、爱国、爱民情感都必须在这个场所得到实践与弘扬。利用节、假日时间,走向社会,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服务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
一句话,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的活动内容。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期初,举行隆重的“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向全体学生宣讲活动主要内容,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 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让学生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媒体和形式,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通过“道德讲堂”、家长会等形式在学生当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深入实施阶段。1、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善”事,每天认真记录“行善日记”。2、活动推动为了进一步培养广大学生从小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学校将经常性地开展以“日行一善、善行一生”为主题的征文、讲故事、演讲比赛和主题班会。
第三阶段,本学期总结表彰阶段。积极倡导“人人向善、人人崇善”良好道德风尚,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校将在六一节期间总结表彰一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生和班集体。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德化县实验小学“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成立以颜遐遗书记为顾问、罗耀辉校长为组长,4位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及年段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方案。
组 长 张文江
副组长 谢占营
成 员 李 军 成春霞 各年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组 长、副组长全面负责协调组织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处负责活动组织、检查、总结,负责活动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少先队负责“行善日记”的检查与评比工作。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
五、活动操作与具体做法。在活动操作上,要注意做到六个结合。
1、与文化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及创建省级文明学校相结合。
2、与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共同进步的促成、养成、形成品质的措施相结合。
3、与各科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4、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
5、与教师的师德建设相结合。
6、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相结合。
六、活动效果与奖惩措施。
全校师生全员参加为基本对象,并通过师生的言行作用以及品格、行为规范与影响而带动其家人、邻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学校拟设善心奖、善言奖、善行奖,奖励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教师与学生。暂定今年六一节期间举行表彰大会。
龙居镇中心小学
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