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领头因素是“立意”,但仅靠立意是不行的,必须有好的素材来支撑。考生们在围绕同一主题选用不同素材,或将同一素材运用到不同主题上时,是有高下优劣之分的,从近年考场作文的分析情况来看,我们的作文素材运用还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素材陈旧,难吸引人
【病例】
世界上最大的火灾保险公司创始人摩根是一位很讲诚信的人。当公司刚刚成立时,摩根只是一位很小的股东。公司成立不久,在本公司投保的一位客户家里发生了严重火灾,据协定赔偿,公司将会一无所有。众投股人纷纷退股离开,唯有摩根留下偿还了欠款。为此,他也变得一无所有。无奈之下,摩根打出收取双倍投保金的广告,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投保人竟然蜂拥而来,摩根守信是他们投保的唯一理由。摩根就此重新站了起来。(选自江西卷高考作文《拥有诚信》)
【误区揭示】
摩根讲诚信的这则素材是个太陈旧的素材,虽然它能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支撑论点,但是没有时代感,没有新鲜的气息。在高考作文中运用的旧素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主要指那些古今中外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故事。诸如孔孟、屈原、苏轼之类的文化名人,诸如刘邦、项羽、魏征之类的豪杰志士,诸如屈原自沉汨罗、李白赐金还乡之类的历史故事;2. 那些经常出现在一般作文中的素材,如爱迪生发明灯炮、居里夫人与镭、牛顿与砸头的苹果等;3. 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或事例、影视中接触到的人物或事例(如感动中国人物等)。
【矫正策略】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热点素材具有时代性和鲜活性,其表达作用是一味地“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的陈旧材料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考生应该具有“首用意识”,即能用热点素材的,要首先考虑用热点素材。热点素材,主要包括最新的人物事件、新闻热点、时事焦点等,将这些素材进行整合、加工,并使之有效成文,既能使文章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也能彰显考生对社会生活、对国内外新闻极强的敏感性。
【应用示例】
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吴玉兰,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无耻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依然保护659张考生准考证。从这些人身上,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选自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
【简评】
文章选取了高考前夕发生的两件时事素材,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热点素材,引入文中,给文章注入新鲜的血液,时代感很强,体现出作者关注时事的社会责任感。
误区二:平淡引用,意蕴不深
【病例】
在唐朝,我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气;我可以接触到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才人,感到他的得意和轻狂。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选自广东省高考作文《我想生活在唐朝》)
【误区揭示】
文段大量引用了名人名句类的素材,显示了考生的博学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富有诗的韵律之美。但是,整体上均为常见诗句的平淡引用,没能从中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观点,显得流于表面,不够意味深长,也不能引人深思。
【矫正策略】
哲理类素材的运用可以使你的文章具有思辨性、经典性、现实性,因而高考作文中,此类素材倍受考生的喜爱。对于这类素材,需要我们精心地烹饪,才能端上考场作文的餐桌。无论是故事类,名言类,还是史实类,时事类,我们都可以运用到各种文体当中,或作为论据,或丰富内容,或美化语言,或引出下文,等等,都能将之运用到文章之中。如果故事或事实材料过长,我们可以通过压缩概括成简短的文字,再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大多数素材可直接引用,如一些经典的名言、诗句等,还有些材料可以对之进行化用或改写,化用为自己的材料间接引用到文章中,使文章哲理深刻,而意蕴丰厚。
【应用示例】
还记得那位高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吗?放弃了读书做官之路,放弃了医学救国之路,于寒夜的肆意威逼之下,以鹰一般犀利的目光,以匕首投枪般如椽的巨笔,“怒向刀丛觅小诗”,用沉默中的暴发,惊醒沉睡中的魂魄,于熊熊地火中擎起了一个民族的火炬。因为放弃,成全了鲁迅永不屈从的凛然正气;因为放弃,成全了鲁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生命芬芳!(选自大纲卷高考满分作文《放弃也是一种美》)
【简评】
文段围绕“放弃也是一种美”的主旨,选取鲁迅放弃个人荣辱的事例,嵌入鲁迅的诗句,加以深层理性剖析,做到了情中寓理,丰富了文章内涵。
误区三:简单演绎,缺乏真情
【病例】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十一年前,胡忠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踏上了支教之路。出于爱与责任的催促,照顾福利学校孤儿的生活起居这个重担落在了胡忠的身上,他尽职尽责,用奉献欢唱心中的歌儿。2003年,他的妻子谢晓君抱着女儿毅然辞别乡亲父老,来到福利院,与丈夫共同担起这份重担。(选自北京卷高考作文《奉献是一支欢乐的歌》)
【误区揭示】
作者把“奉献”作为人生的欢乐之歌,从正面切入,用事实说话。但文章中没有考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读起来不痛不痒,缺乏真情实感。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的第三条写作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它也是衡量考生作文内容的一条重要标准。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应该说,“感情真挚”是中学生作文的最为基本的写作要求。但是,纵观考生的作文,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或无情可抒,苍白单薄,或机械模仿,情感失真失度,或情感不够健康,难以使人接受。【矫正策略】
写出文章真情实感的一个根本所在—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现实的生活,身边的人和事,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关注生活,思考生活,重视人生体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可贵之处,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我的真实感受,才能成就真情之文。动情点不只是煽情的故事情节,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
【应用示例】
逢开春,门外便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悠长、飘曳、像歌。赊小鸡,即以先欠后还的方式买新生的鸡崽。卖家是游贩,你买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你用鸡蛋顶账。那时,我的小脑袋瓜还在琢磨,要是欠债人搬了家或死了,或是那小本丢了咋办?岂不冤大头?后来,我突然明白这就是乡下人的爱,一种信任的爱。没有弯曲的想法,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简单的生意,把能省的心思全都省了。(选自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
【简评】
作者以“赊小鸡”印证了乡下人不会拐弯的质朴,表现出对小时生活中乡下人特点的爱意。也借“乡下人”逐渐消失表达了对人性美陨落的忧叹。对比之中,不着一字,忧爱已分明,情感浓烈。
误区四:缺乏升华,隔靴搔痒
【病例】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修女特蕾莎将获得的20万美金全部捐给印度的贫困儿童,并申请将筹备晚会的6000美金也全部捐出。而特蕾莎修女自身朴素,临终时只身着最普通的修女装,手握一本圣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张丽丽老师在货车撞向学生时,伸手奋力推开学生,结果被撞倒,下身高位截肢。北大教授倡导扶起老人,若被索求赔款,学校承担费用。日本企业巨人稻盛和夫伸出双手扶起涉临破产的航空企业,握住每个员工的手,用温暖的心去唤醒员工们的斗志。(选自湖南卷高考作文《伸出手温暖他人》)
【误区揭示】
作者在选用这些人物的素材时,叙事时只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缺少细节,缺少深度。不少的高考作文,只是单纯剖析人物,不能很好地反照现实人生,不能从历史人物身上挖掘出警醒现代人的精神品质,不能针砭时弊,不能淋漓尽致地进行揭露和批判,给人隔靴搔痒之感,也使人感叹当代青年缺乏担当和社会责任感。
【矫正策略】
我们写作文的目的,应该是为时而著,为情所吐,以文载道。在叙述完例子后,要对素材进行挖掘,进行分析,要脱开个例,引到同一类例子的共性上去总结共同的规律和事物的普遍性,这样中心和素材结合的才会紧密。更要结合社会现状和自己的主观实际进行剖析,毫不留情地指出当代社会或作者本人的弊病,才能提升作文的品位。体现了这样的情怀的文章,肯定受人青睐。
【应用示例】
就算坐在轮椅上,但它限制不了你心的自由。就算病入膏肓,但它阻挡不了你思维的扩散。你用人生书写奇迹,你用坚持铸造人生。你—就是霍金。当你全身几乎不能活动之时,你没有放弃。当你基本丧失语言能力时,你没有放弃。《从大爆炸到黑洞》《时间简史》一部部著作在你的坚持下完成。我知道,你不会放弃,你要坚持到这时光的尽头。成功一途,没有坦途。如何能走向成功,唯坚持尔,不畏艰辛,披荆斩棘,用自己心中的坚持化作一把利剑,打破人生的重重枷锁。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困难不抱信心去挑战。未曾挑战,心先怯懦三分,不去尝试,不经失败,不曾坚持。与其说你面对的困难强大,其实,你失败在没有坚持。(选自山东卷高考满分作文《成功,是坚持开出的花朵》)
【简评】
反观现实,摆明立场。考生将人物的素材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论证现实成功需要坚持的品质,有振聋发聩之效,扣问读者的心灵,发人猛省。
误区五:堆砌经典,缺少变化
【病例】
古代,从孔子到司马迁,从竹林七贤到李杜苏欧,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转身,不止一次绽放光芒。现代,转身之间,“断臂王子”刘伟拒绝死亡活出精彩;转身之间,影坛明星林青霞不做“美人”成作家;转身之间,篮球巨人姚明急流勇退做学子;转身之间,“苹果教父”乔布斯不断创新引领潮流„„转身,这简单的动作,或许饱含无尽的疼与痛,却终究带来了精彩的人生。(选自辽宁卷高考作文《生活因转身而精彩》)
【误区揭示】
本文段概述罗列了不少古代和现代人物的素材,选材很丰富,古今中外,横纵跨越各行
各业。但是,由于这些素材早就被人们所熟知,这样运用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兴味和思考,反而给人拼凑之感,使素材的魅力之光没有得到发散。在考场上要善于抓住“经典故事”的不同角度,从熟知的“经典素材”中翻出新意,或从细微之处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达到“以少胜多”“陈材巧用”“旧材翻新”的目的。
【矫正策略】
对于经典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不应该完全照搬,而是要经过技术化处理,做到常用常新:可以进行延伸拓展,沿着原有的故事继续设想后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可以逆向解读,撇开一般性的认识观点,从与之相反的角度去审视旧材料;可以转换视角,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上创新;等等。这样运用方能使你的考场作文魅力四射,恒久永远。
【应用示例】
每次翻阅《史记》,谁能想到史公“二十岁南游南淮,上会稽、探禹穴”搜集史料可以集腋成裘著成经典?谁又能知130篇、52600余字辛苦遭逢可以“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恰如老计那平凡的走山路、清碎石却累积为须得鸣笛致敬的成就,从一介史官到中书令至史家巨擘,太史公用一生的史学积累成就了“史家之绝唱”,用微末的史料铸就了“无韵之离骚”。(选自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平凡微力,铸春秋华章》)
【简评】
试想,没有对太史公精神的领悟,能够写出如此精美华章吗?因此,对于经典素材,我们首先要真正研读人物的精髓,并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我们才能重塑经典,甚而“开发经典”。换言之,经典的意义不在于那些名人著名事件本身,而在于他们背后蕴涵的深刻内涵与“开发”潜力。
总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名高中生掌握必备的作文素材应该不是问题,问题就是有了“米”下锅,不一定每个人都是“巧妇”。这看似客观的成功因素,也正是由写作者的诸多主观思维方式所左右的。若能谨防以上五种素材运用的误区,合理采纳我们提供的备考建议,那我们也就向“巧妇”的目标迈近了一步。
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领头因素是“立意”,但仅靠立意是不行的,必须有好的素材来支撑。考生们在围绕同一主题选用不同素材,或将同一素材运用到不同主题上时,是有高下优劣之分的,从近年考场作文的分析情况来看,我们的作文素材运用还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素材陈旧,难吸引人
【病例】
世界上最大的火灾保险公司创始人摩根是一位很讲诚信的人。当公司刚刚成立时,摩根只是一位很小的股东。公司成立不久,在本公司投保的一位客户家里发生了严重火灾,据协定赔偿,公司将会一无所有。众投股人纷纷退股离开,唯有摩根留下偿还了欠款。为此,他也变得一无所有。无奈之下,摩根打出收取双倍投保金的广告,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投保人竟然蜂拥而来,摩根守信是他们投保的唯一理由。摩根就此重新站了起来。(选自江西卷高考作文《拥有诚信》)
【误区揭示】
摩根讲诚信的这则素材是个太陈旧的素材,虽然它能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支撑论点,但是没有时代感,没有新鲜的气息。在高考作文中运用的旧素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主要指那些古今中外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故事。诸如孔孟、屈原、苏轼之类的文化名人,诸如刘邦、项羽、魏征之类的豪杰志士,诸如屈原自沉汨罗、李白赐金还乡之类的历史故事;2. 那些经常出现在一般作文中的素材,如爱迪生发明灯炮、居里夫人与镭、牛顿与砸头的苹果等;3. 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或事例、影视中接触到的人物或事例(如感动中国人物等)。
【矫正策略】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热点素材具有时代性和鲜活性,其表达作用是一味地“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的陈旧材料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考生应该具有“首用意识”,即能用热点素材的,要首先考虑用热点素材。热点素材,主要包括最新的人物事件、新闻热点、时事焦点等,将这些素材进行整合、加工,并使之有效成文,既能使文章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也能彰显考生对社会生活、对国内外新闻极强的敏感性。
【应用示例】
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吴玉兰,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无耻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依然保护659张考生准考证。从这些人身上,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选自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
【简评】
文章选取了高考前夕发生的两件时事素材,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热点素材,引入文中,给文章注入新鲜的血液,时代感很强,体现出作者关注时事的社会责任感。
误区二:平淡引用,意蕴不深
【病例】
在唐朝,我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气;我可以接触到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才人,感到他的得意和轻狂。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选自广东省高考作文《我想生活在唐朝》)
【误区揭示】
文段大量引用了名人名句类的素材,显示了考生的博学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富有诗的韵律之美。但是,整体上均为常见诗句的平淡引用,没能从中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观点,显得流于表面,不够意味深长,也不能引人深思。
【矫正策略】
哲理类素材的运用可以使你的文章具有思辨性、经典性、现实性,因而高考作文中,此类素材倍受考生的喜爱。对于这类素材,需要我们精心地烹饪,才能端上考场作文的餐桌。无论是故事类,名言类,还是史实类,时事类,我们都可以运用到各种文体当中,或作为论据,或丰富内容,或美化语言,或引出下文,等等,都能将之运用到文章之中。如果故事或事实材料过长,我们可以通过压缩概括成简短的文字,再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大多数素材可直接引用,如一些经典的名言、诗句等,还有些材料可以对之进行化用或改写,化用为自己的材料间接引用到文章中,使文章哲理深刻,而意蕴丰厚。
【应用示例】
还记得那位高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吗?放弃了读书做官之路,放弃了医学救国之路,于寒夜的肆意威逼之下,以鹰一般犀利的目光,以匕首投枪般如椽的巨笔,“怒向刀丛觅小诗”,用沉默中的暴发,惊醒沉睡中的魂魄,于熊熊地火中擎起了一个民族的火炬。因为放弃,成全了鲁迅永不屈从的凛然正气;因为放弃,成全了鲁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生命芬芳!(选自大纲卷高考满分作文《放弃也是一种美》)
【简评】
文段围绕“放弃也是一种美”的主旨,选取鲁迅放弃个人荣辱的事例,嵌入鲁迅的诗句,加以深层理性剖析,做到了情中寓理,丰富了文章内涵。
误区三:简单演绎,缺乏真情
【病例】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十一年前,胡忠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踏上了支教之路。出于爱与责任的催促,照顾福利学校孤儿的生活起居这个重担落在了胡忠的身上,他尽职尽责,用奉献欢唱心中的歌儿。2003年,他的妻子谢晓君抱着女儿毅然辞别乡亲父老,来到福利院,与丈夫共同担起这份重担。(选自北京卷高考作文《奉献是一支欢乐的歌》)
【误区揭示】
作者把“奉献”作为人生的欢乐之歌,从正面切入,用事实说话。但文章中没有考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读起来不痛不痒,缺乏真情实感。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的第三条写作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它也是衡量考生作文内容的一条重要标准。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应该说,“感情真挚”是中学生作文的最为基本的写作要求。但是,纵观考生的作文,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或无情可抒,苍白单薄,或机械模仿,情感失真失度,或情感不够健康,难以使人接受。【矫正策略】
写出文章真情实感的一个根本所在—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现实的生活,身边的人和事,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关注生活,思考生活,重视人生体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可贵之处,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我的真实感受,才能成就真情之文。动情点不只是煽情的故事情节,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
【应用示例】
逢开春,门外便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悠长、飘曳、像歌。赊小鸡,即以先欠后还的方式买新生的鸡崽。卖家是游贩,你买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你用鸡蛋顶账。那时,我的小脑袋瓜还在琢磨,要是欠债人搬了家或死了,或是那小本丢了咋办?岂不冤大头?后来,我突然明白这就是乡下人的爱,一种信任的爱。没有弯曲的想法,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简单的生意,把能省的心思全都省了。(选自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
【简评】
作者以“赊小鸡”印证了乡下人不会拐弯的质朴,表现出对小时生活中乡下人特点的爱意。也借“乡下人”逐渐消失表达了对人性美陨落的忧叹。对比之中,不着一字,忧爱已分明,情感浓烈。
误区四:缺乏升华,隔靴搔痒
【病例】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修女特蕾莎将获得的20万美金全部捐给印度的贫困儿童,并申请将筹备晚会的6000美金也全部捐出。而特蕾莎修女自身朴素,临终时只身着最普通的修女装,手握一本圣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张丽丽老师在货车撞向学生时,伸手奋力推开学生,结果被撞倒,下身高位截肢。北大教授倡导扶起老人,若被索求赔款,学校承担费用。日本企业巨人稻盛和夫伸出双手扶起涉临破产的航空企业,握住每个员工的手,用温暖的心去唤醒员工们的斗志。(选自湖南卷高考作文《伸出手温暖他人》)
【误区揭示】
作者在选用这些人物的素材时,叙事时只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缺少细节,缺少深度。不少的高考作文,只是单纯剖析人物,不能很好地反照现实人生,不能从历史人物身上挖掘出警醒现代人的精神品质,不能针砭时弊,不能淋漓尽致地进行揭露和批判,给人隔靴搔痒之感,也使人感叹当代青年缺乏担当和社会责任感。
【矫正策略】
我们写作文的目的,应该是为时而著,为情所吐,以文载道。在叙述完例子后,要对素材进行挖掘,进行分析,要脱开个例,引到同一类例子的共性上去总结共同的规律和事物的普遍性,这样中心和素材结合的才会紧密。更要结合社会现状和自己的主观实际进行剖析,毫不留情地指出当代社会或作者本人的弊病,才能提升作文的品位。体现了这样的情怀的文章,肯定受人青睐。
【应用示例】
就算坐在轮椅上,但它限制不了你心的自由。就算病入膏肓,但它阻挡不了你思维的扩散。你用人生书写奇迹,你用坚持铸造人生。你—就是霍金。当你全身几乎不能活动之时,你没有放弃。当你基本丧失语言能力时,你没有放弃。《从大爆炸到黑洞》《时间简史》一部部著作在你的坚持下完成。我知道,你不会放弃,你要坚持到这时光的尽头。成功一途,没有坦途。如何能走向成功,唯坚持尔,不畏艰辛,披荆斩棘,用自己心中的坚持化作一把利剑,打破人生的重重枷锁。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困难不抱信心去挑战。未曾挑战,心先怯懦三分,不去尝试,不经失败,不曾坚持。与其说你面对的困难强大,其实,你失败在没有坚持。(选自山东卷高考满分作文《成功,是坚持开出的花朵》)
【简评】
反观现实,摆明立场。考生将人物的素材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论证现实成功需要坚持的品质,有振聋发聩之效,扣问读者的心灵,发人猛省。
误区五:堆砌经典,缺少变化
【病例】
古代,从孔子到司马迁,从竹林七贤到李杜苏欧,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转身,不止一次绽放光芒。现代,转身之间,“断臂王子”刘伟拒绝死亡活出精彩;转身之间,影坛明星林青霞不做“美人”成作家;转身之间,篮球巨人姚明急流勇退做学子;转身之间,“苹果教父”乔布斯不断创新引领潮流„„转身,这简单的动作,或许饱含无尽的疼与痛,却终究带来了精彩的人生。(选自辽宁卷高考作文《生活因转身而精彩》)
【误区揭示】
本文段概述罗列了不少古代和现代人物的素材,选材很丰富,古今中外,横纵跨越各行
各业。但是,由于这些素材早就被人们所熟知,这样运用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兴味和思考,反而给人拼凑之感,使素材的魅力之光没有得到发散。在考场上要善于抓住“经典故事”的不同角度,从熟知的“经典素材”中翻出新意,或从细微之处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达到“以少胜多”“陈材巧用”“旧材翻新”的目的。
【矫正策略】
对于经典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不应该完全照搬,而是要经过技术化处理,做到常用常新:可以进行延伸拓展,沿着原有的故事继续设想后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可以逆向解读,撇开一般性的认识观点,从与之相反的角度去审视旧材料;可以转换视角,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上创新;等等。这样运用方能使你的考场作文魅力四射,恒久永远。
【应用示例】
每次翻阅《史记》,谁能想到史公“二十岁南游南淮,上会稽、探禹穴”搜集史料可以集腋成裘著成经典?谁又能知130篇、52600余字辛苦遭逢可以“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恰如老计那平凡的走山路、清碎石却累积为须得鸣笛致敬的成就,从一介史官到中书令至史家巨擘,太史公用一生的史学积累成就了“史家之绝唱”,用微末的史料铸就了“无韵之离骚”。(选自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平凡微力,铸春秋华章》)
【简评】
试想,没有对太史公精神的领悟,能够写出如此精美华章吗?因此,对于经典素材,我们首先要真正研读人物的精髓,并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我们才能重塑经典,甚而“开发经典”。换言之,经典的意义不在于那些名人著名事件本身,而在于他们背后蕴涵的深刻内涵与“开发”潜力。
总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名高中生掌握必备的作文素材应该不是问题,问题就是有了“米”下锅,不一定每个人都是“巧妇”。这看似客观的成功因素,也正是由写作者的诸多主观思维方式所左右的。若能谨防以上五种素材运用的误区,合理采纳我们提供的备考建议,那我们也就向“巧妇”的目标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