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减法”作文讲评
【命题】请以“生活中的减法”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在世事扰攘、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 生活中的减法" 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理念,它启发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本源、本真意义。的确,生活就像一道数学公式,有加法,亦有减法。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加法,更需要做好减法,这样生活才会变得简单,我们才会轻装前行,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活品位,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领略生活的无限风光。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金钱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想法会增加生命的负担。为此,若想活得健康、充实、潇洒、轻松、快乐,就要时常演习生活中的减法,舍弃生命中的多余,让生活中的不如意越来越少,在简单中找寻生活的快乐。做好生活中的减法,是做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和宽容的精神。生活是一种舍弃的艺术,有舍弃才有获得。善于舍弃生命中的杂念和烦恼,才能生活的快乐而幸福。朋友学会做生活的减法吧。
【论据集锦】
1、布鲁诺减去了对教会的恐惧,即使被烧死也坚持真理;贝多芬减去了对病魔的屈服,耳聋也无法阻挡他成为音乐家的脚步司马迁减去了压在心头上的耻辱,终成一代史学名作《史记》;钱学森减去了对美国政府的畏惧,历经万险终成“两弹元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的境界,在减法之后,变得熠熠生辉。
2、范蠡减去功名利禄,却得到了与西施畅游于世的快乐;达尔文减去前人之说,创作《物种起源》,换来名垂至今;爱迪生减去别人的挖苦,努力研制出了灯泡;把黑暗从此驱逐。
3、人生总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残缺也就成为了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遗憾,这也可能会是另一种完美,常春藤上的黄叶,黛玉脸上的病容,维纳斯的断臂,没有残缺,哪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铿锵;没有残缺,哪有司马迁《史记》的流传;没有残缺,哪有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希望„„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减法,反而成就了他们的完美,他们的伟大。
4、爱因斯坦天资愚钝,却编著了《相对论》,深奥无比。爱迪生中学还未毕业,却拥有数千件实用发明。罗斯福身负残疾,却能力挽狂澜重振美国。霍金只有2根手指能动,思维却早已穿越了时空的限制,探索那无穷的宇宙和神秘的黑洞。身材矮小的马云,26岁就成为了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没有双臂的刘伟用双脚弹奏了一首首动人的钢琴曲。一群聋哑人用《千手观音》震撼了世界,向世界宣布,他们尽管失去了一些,却得到了更多。
【例文赏析】
生活中的减法
时代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整日忙于生活中的" 加法" :我该获得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要赚到多少„„这些" 加" 法如同无形的鞭子,将人们鞭打成快速旋转的陀螺,在滚滚红尘中,忙忙碌碌。其实,只要多留心生活中的" 减法" ,你会发现世界原本不那么糟,生活还是很美的。 生活中的减法,是忍让。康德说:"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是啊,面对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完全可以" 忍一着,让一步" ,减掉不满,减掉埋怨,减掉怒火,还自己一个" 当下心安" 。还记得那个" 一尺巷" 的美谈吗?古代有位丞相收到家里的来信,信上说家里和邻居为了一堵墙的地界发生了纠纷,想让丞相为家里出这口恶气。这位丞相看后当即回信:" 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一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收信后,想通了这件事,主动将界墙收回一尺。邻居一看,也觉惭愧,也往回收了一尺。这一" 忍" 忍出了心平气和,这一" 让" 让出了邻里和睦。
生活中的减法,是分享。如果问你:" 橘子为什么长成一瓣一瓣的呢?" 也许你会说:" 因为
这是大自然的杰作。" 当然这种回答是正确的。其实,这个橘子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橘子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希望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橘子,而不是一个人独吃!" 你有一个思想,他有一个思想,如果各自独享,就仍然还是一个思想;但如果彼此分享,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能碰撞出新的思想。其实,生活中处处需要" 分享" 。让他人来分担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会减去一半;让他人来分享你的喜悦,你的喜悦就将增加一倍。" 分" 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提升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享" 的人也是快乐的,因为他感受到了真爱和友谊。
生活中的减法,更是奉献。当然,这个社会中大多都是平凡人,所以社会并不要求你能彻底摒除私欲,只是希望你能减小它的火焰,减低它的热度。一位大学校长曾言:" 做一个平凡的人,但可做不平凡的事。" 你不必像比尔·盖茨那样动辄捐出上亿家产,支持李连杰" 一基金"--每月捐一块钱--也是一种奉献;你不必苛求自己做献血先锋,你如果能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献一次血,这也是一种奉献。也许,我们都无法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那就让我们做一粒" 微尘" 吧,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就在减去一块钱、一滴血的同时,我们却在塑造着伟大,让它成了一个城市的良心、一个民族的良心。
生活中的减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它别样的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生活中的减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将不再是梦想。
【作文点评】
本文是一篇严谨而又轻松的议论文。说其" 严谨" ,是因为它有一列纵深的论层,从" 忍让" 到" 分享" 再到" 奉献" ,从" 避害" 到" 双赢" 再到" 利人" ,随着论层的逐步推进," 生活中的减法" 境界不断提升。说其" 轻松" ,是因为它有一种人文的情怀--既关爱着他人,也善待着自己;是因为它有一组生活化的论据--" 一尺巷"" 一只橘"" 一基金"--一粒沙中见世界;是因为它有一缕勃发的情丝--段前立论,段中阐述,段末生情,理趣与情趣相映成趣。议论文,有" 严谨" 方能深入,有" 轻松" 方能入心,此文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生活中的减法
背着厚重的行囊的蜗牛每一步都走得吃力,肥胖的猪无法极速奔跑,见一个爱一个的狗熊最终只捡到了芝麻。其实,生活中除了加法,还有减法。
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看则二者相悖,实则二者其存,舍得。谓之有舍才有得!
懂得给生活做减法的人是智慧的。
世界级富翁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人拥有资产无数,的“超级” 富有的人。可是他们毅然选择裸捐,大胆地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勇敢地向世人证明减法最伟大的意义。虽然他们的后人将失去一笔巨大的财富,但他们获得的东西远比物质财富要高尚得多,那就是世界的尊敬和内心永恒的轻盈。
敢于给生活做加法的人活得轻松自在,而那些只是做加法。一味索取的人终得被自己的贪婪压垮。
传媒帝国的国王——默多克,旗下拥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世界新闻报》以及众多电视媒体和网站。即使如此富有,他也无法控制贪婪的心,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报纸销量。于是,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终于被爆料,默多克的金钱帝国面临毁灭,他的贪婪重重地压碎了他的帝国美梦。倘若他愿意给自己做减法,愿意收住自己贪婪的心,也许他失掉的是销量,获得的是信任。
贝多芬减去了世俗的纷扰,在音乐的王国里尽情地欢快舞蹈;居里夫妇减去了名利的诱惑,在科学的世界里迈出了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减去了官场的束缚,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把自己从囚笼中释放出来,轻松地徜徉在人生边上,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一生都藏在世俗做成的套子中,失去了美好的生活;葛朗台一生为金钱所累,失去了美好
的亲情。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减法,自愿带上沉重的枷锁,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人生的泥泞中。 放眼国内,“中国首善”陈光标一年捐出几个亿,仍在义无反顾的为社会做着贡献。相反,杭州副市长许广永贪污受贿几个亿,仍不知悔改,最终受人民审判。
何必将自己的内心装得满满?何必让脚步如此沉重?何必空守着无用的包袱?
契诃夫曾说过:想要飞向高远的蓝天,就必须舍弃美丽的厚重的翅膀。
生活亦如此,给自己的生活做个减法吧!看似失去许多,实则收获心灵的恬静与淡然和生活的自在与轻松!
生活中的减法
刚搬新家的时候,因不肯舍弃旧的家具,而新的又“接踵而至”,于是原本宽敞的客厅和卧室便挤满了椅子,拥挤不说,有时还让我不知道如何落座。
每当这时,我不禁会想到梭罗的木屋,在那里,只有三张简陋的椅子,一张用于独坐,二张用于交友,三张用于社交。这三张椅子不多不少,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一张给自己坐,一张给增长的知识,一张给促膝长叹的乐趣。倘若多了,那么“名”呀“利”呀,就会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旁若无人地坐下,翘起二郎腿,而这对向往纯粹内心生活的梭罗来说是断然无法忍受的。
历史总有惊人的雷同。居里夫人的会客厅只留下了二把椅子,仅供夫妇两人落座,他们拒绝了沙发和软椅,抽掉了多余的椅子。目的就是为了不让闲谈落座。这两把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又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喧嚣,终于攀上了科学的高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生活好比一座房子,删繁就简,去掉多余的椅子,生活才会简朴而不失深邃,人生也才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减掉多余的椅子,不让身外之物跻身其间;减去庸俗与卑劣,为纯真与善良让位;减去虚伪与暴戾,让坦诚和高尚入座;减去自私和冷酷,为爱和宽容腾出空间„„那么,当忙碌了一天的你坐下时,便多了一份轻松和坦然。
或许你会好奇,减掉了这么多,生活岂不成了一座空房子?那么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心无旁骛之时,理想和热情便会走进来,生活也因此变得充实;没有了世俗的喧嚣和打扰,生活便会腾出更多的思考空间,供你自由驰骋。减掉了多余的,才剩下最珍贵的,就如那一碗热腾腾的白粥,没有过多的油脂,没有复杂的味道,纵然是淡,却是最暖人心脾的。
忽地,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话:翅膀上挂着沉甸甸的金钱袋是飞不高远的。同样,生活中有了多余的椅子,不但不会飞翔,恐怕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会消逝。
我决定搬掉我那卧室里那些多余的家具,只留下一张椅子,让心灵独坐。
“生活中的减法”作文讲评
【命题】请以“生活中的减法”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在世事扰攘、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 生活中的减法" 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理念,它启发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本源、本真意义。的确,生活就像一道数学公式,有加法,亦有减法。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加法,更需要做好减法,这样生活才会变得简单,我们才会轻装前行,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活品位,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领略生活的无限风光。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金钱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想法会增加生命的负担。为此,若想活得健康、充实、潇洒、轻松、快乐,就要时常演习生活中的减法,舍弃生命中的多余,让生活中的不如意越来越少,在简单中找寻生活的快乐。做好生活中的减法,是做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和宽容的精神。生活是一种舍弃的艺术,有舍弃才有获得。善于舍弃生命中的杂念和烦恼,才能生活的快乐而幸福。朋友学会做生活的减法吧。
【论据集锦】
1、布鲁诺减去了对教会的恐惧,即使被烧死也坚持真理;贝多芬减去了对病魔的屈服,耳聋也无法阻挡他成为音乐家的脚步司马迁减去了压在心头上的耻辱,终成一代史学名作《史记》;钱学森减去了对美国政府的畏惧,历经万险终成“两弹元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的境界,在减法之后,变得熠熠生辉。
2、范蠡减去功名利禄,却得到了与西施畅游于世的快乐;达尔文减去前人之说,创作《物种起源》,换来名垂至今;爱迪生减去别人的挖苦,努力研制出了灯泡;把黑暗从此驱逐。
3、人生总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残缺也就成为了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遗憾,这也可能会是另一种完美,常春藤上的黄叶,黛玉脸上的病容,维纳斯的断臂,没有残缺,哪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铿锵;没有残缺,哪有司马迁《史记》的流传;没有残缺,哪有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希望„„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减法,反而成就了他们的完美,他们的伟大。
4、爱因斯坦天资愚钝,却编著了《相对论》,深奥无比。爱迪生中学还未毕业,却拥有数千件实用发明。罗斯福身负残疾,却能力挽狂澜重振美国。霍金只有2根手指能动,思维却早已穿越了时空的限制,探索那无穷的宇宙和神秘的黑洞。身材矮小的马云,26岁就成为了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没有双臂的刘伟用双脚弹奏了一首首动人的钢琴曲。一群聋哑人用《千手观音》震撼了世界,向世界宣布,他们尽管失去了一些,却得到了更多。
【例文赏析】
生活中的减法
时代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整日忙于生活中的" 加法" :我该获得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要赚到多少„„这些" 加" 法如同无形的鞭子,将人们鞭打成快速旋转的陀螺,在滚滚红尘中,忙忙碌碌。其实,只要多留心生活中的" 减法" ,你会发现世界原本不那么糟,生活还是很美的。 生活中的减法,是忍让。康德说:"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是啊,面对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完全可以" 忍一着,让一步" ,减掉不满,减掉埋怨,减掉怒火,还自己一个" 当下心安" 。还记得那个" 一尺巷" 的美谈吗?古代有位丞相收到家里的来信,信上说家里和邻居为了一堵墙的地界发生了纠纷,想让丞相为家里出这口恶气。这位丞相看后当即回信:" 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一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收信后,想通了这件事,主动将界墙收回一尺。邻居一看,也觉惭愧,也往回收了一尺。这一" 忍" 忍出了心平气和,这一" 让" 让出了邻里和睦。
生活中的减法,是分享。如果问你:" 橘子为什么长成一瓣一瓣的呢?" 也许你会说:" 因为
这是大自然的杰作。" 当然这种回答是正确的。其实,这个橘子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橘子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希望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橘子,而不是一个人独吃!" 你有一个思想,他有一个思想,如果各自独享,就仍然还是一个思想;但如果彼此分享,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能碰撞出新的思想。其实,生活中处处需要" 分享" 。让他人来分担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会减去一半;让他人来分享你的喜悦,你的喜悦就将增加一倍。" 分" 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提升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享" 的人也是快乐的,因为他感受到了真爱和友谊。
生活中的减法,更是奉献。当然,这个社会中大多都是平凡人,所以社会并不要求你能彻底摒除私欲,只是希望你能减小它的火焰,减低它的热度。一位大学校长曾言:" 做一个平凡的人,但可做不平凡的事。" 你不必像比尔·盖茨那样动辄捐出上亿家产,支持李连杰" 一基金"--每月捐一块钱--也是一种奉献;你不必苛求自己做献血先锋,你如果能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献一次血,这也是一种奉献。也许,我们都无法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那就让我们做一粒" 微尘" 吧,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就在减去一块钱、一滴血的同时,我们却在塑造着伟大,让它成了一个城市的良心、一个民族的良心。
生活中的减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它别样的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生活中的减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将不再是梦想。
【作文点评】
本文是一篇严谨而又轻松的议论文。说其" 严谨" ,是因为它有一列纵深的论层,从" 忍让" 到" 分享" 再到" 奉献" ,从" 避害" 到" 双赢" 再到" 利人" ,随着论层的逐步推进," 生活中的减法" 境界不断提升。说其" 轻松" ,是因为它有一种人文的情怀--既关爱着他人,也善待着自己;是因为它有一组生活化的论据--" 一尺巷"" 一只橘"" 一基金"--一粒沙中见世界;是因为它有一缕勃发的情丝--段前立论,段中阐述,段末生情,理趣与情趣相映成趣。议论文,有" 严谨" 方能深入,有" 轻松" 方能入心,此文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生活中的减法
背着厚重的行囊的蜗牛每一步都走得吃力,肥胖的猪无法极速奔跑,见一个爱一个的狗熊最终只捡到了芝麻。其实,生活中除了加法,还有减法。
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看则二者相悖,实则二者其存,舍得。谓之有舍才有得!
懂得给生活做减法的人是智慧的。
世界级富翁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人拥有资产无数,的“超级” 富有的人。可是他们毅然选择裸捐,大胆地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勇敢地向世人证明减法最伟大的意义。虽然他们的后人将失去一笔巨大的财富,但他们获得的东西远比物质财富要高尚得多,那就是世界的尊敬和内心永恒的轻盈。
敢于给生活做加法的人活得轻松自在,而那些只是做加法。一味索取的人终得被自己的贪婪压垮。
传媒帝国的国王——默多克,旗下拥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世界新闻报》以及众多电视媒体和网站。即使如此富有,他也无法控制贪婪的心,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报纸销量。于是,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终于被爆料,默多克的金钱帝国面临毁灭,他的贪婪重重地压碎了他的帝国美梦。倘若他愿意给自己做减法,愿意收住自己贪婪的心,也许他失掉的是销量,获得的是信任。
贝多芬减去了世俗的纷扰,在音乐的王国里尽情地欢快舞蹈;居里夫妇减去了名利的诱惑,在科学的世界里迈出了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减去了官场的束缚,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把自己从囚笼中释放出来,轻松地徜徉在人生边上,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一生都藏在世俗做成的套子中,失去了美好的生活;葛朗台一生为金钱所累,失去了美好
的亲情。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减法,自愿带上沉重的枷锁,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人生的泥泞中。 放眼国内,“中国首善”陈光标一年捐出几个亿,仍在义无反顾的为社会做着贡献。相反,杭州副市长许广永贪污受贿几个亿,仍不知悔改,最终受人民审判。
何必将自己的内心装得满满?何必让脚步如此沉重?何必空守着无用的包袱?
契诃夫曾说过:想要飞向高远的蓝天,就必须舍弃美丽的厚重的翅膀。
生活亦如此,给自己的生活做个减法吧!看似失去许多,实则收获心灵的恬静与淡然和生活的自在与轻松!
生活中的减法
刚搬新家的时候,因不肯舍弃旧的家具,而新的又“接踵而至”,于是原本宽敞的客厅和卧室便挤满了椅子,拥挤不说,有时还让我不知道如何落座。
每当这时,我不禁会想到梭罗的木屋,在那里,只有三张简陋的椅子,一张用于独坐,二张用于交友,三张用于社交。这三张椅子不多不少,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一张给自己坐,一张给增长的知识,一张给促膝长叹的乐趣。倘若多了,那么“名”呀“利”呀,就会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旁若无人地坐下,翘起二郎腿,而这对向往纯粹内心生活的梭罗来说是断然无法忍受的。
历史总有惊人的雷同。居里夫人的会客厅只留下了二把椅子,仅供夫妇两人落座,他们拒绝了沙发和软椅,抽掉了多余的椅子。目的就是为了不让闲谈落座。这两把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又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喧嚣,终于攀上了科学的高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生活好比一座房子,删繁就简,去掉多余的椅子,生活才会简朴而不失深邃,人生也才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减掉多余的椅子,不让身外之物跻身其间;减去庸俗与卑劣,为纯真与善良让位;减去虚伪与暴戾,让坦诚和高尚入座;减去自私和冷酷,为爱和宽容腾出空间„„那么,当忙碌了一天的你坐下时,便多了一份轻松和坦然。
或许你会好奇,减掉了这么多,生活岂不成了一座空房子?那么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心无旁骛之时,理想和热情便会走进来,生活也因此变得充实;没有了世俗的喧嚣和打扰,生活便会腾出更多的思考空间,供你自由驰骋。减掉了多余的,才剩下最珍贵的,就如那一碗热腾腾的白粥,没有过多的油脂,没有复杂的味道,纵然是淡,却是最暖人心脾的。
忽地,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话:翅膀上挂着沉甸甸的金钱袋是飞不高远的。同样,生活中有了多余的椅子,不但不会飞翔,恐怕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会消逝。
我决定搬掉我那卧室里那些多余的家具,只留下一张椅子,让心灵独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