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指导:如何写好命题作文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语段阅读、作文这三个板块组成,试题总分为120分,其中写作一项就占40分,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怎样在考场中写出佳作,取得满意的成绩呢?
一、作文写作总体要求
(一)写什么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如何写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三)怎样写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说明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明确以上的要求,学生心中就有底了,写作文时就有的放矢了。学生在考场中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按照要求出题者在作文题目中不设置审题障碍,因此只要认真阅读作文题目,便能十分清楚“写什么”,至于“怎样写”和“ 如何写好”,这便要了解一些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了。
二、命题作文专题指导
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四种类型。下面针对命题作文做一个具体指导:
(一)什么是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出示的题目进行写作,就叫命题作文。
(二)内容要点
1. 事件:故事应用一个具体事件构成.
2. 人物: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
3. 场面:构成故事发展的环境:
(1)时间(2)地点(3)环境特征(4)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4. 主题:中心思想
5. 故事风格:故事被处理的效果
(三)命题作文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
其特点为:(1)命题切合实际,联系实际生活。 (2)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人生。(3)富于启发性。
2、从形式上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柳 老 师 作 文 系 列 讲 座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审视题目本身以外,还必须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反复阅读与思考。也就是说,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理解,同样是审题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审视题目本身以外,还必须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反复阅读与思考。也就是说,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理解,同样是审题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生易错点再现
(1)自作主张,另写文题。一些考生不注意作文类型,随意更改文题,这是命题作文的大忌,这类题形要求考生必须以所给命题写作,不得私自换题。这点望考生切记!
(2)不辨题义,匆忙动笔。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隐含了一些要求,因此动笔前一定要审清题意,明晰题目的含义。如《敞开那扇门》,这一命题中的“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房屋或用围墙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也指其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从这一层面来写作也可以,但立意不深。如果进一步联想,门也有象征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门,交往之门,学习、研究上的方法之门,大而言之,改革开放或闭关自守的国门,等等。其象征义是丰富的。
(3)东拉西扯,入题太慢。考场作文时间性要求特别强,字数上一般五、六百字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迅速切入主题。虽然不要求同学们写出“虎头”的效果,但简洁明了是最起码的要求。
一篇以《感激》为题的中考作文,一位同学用四个自然段,写了同学、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帮助,到结尾时才出现一些让人感动的画面,这样,文章就显得主次不分,情节不集中,这类文章一般只能评为三类或四类文。
另外,一些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总想把最好的内容、最美的句子全写下来,出现了词语堆砌、拖沓冗长的问题。一篇题为《享受家庭的乐趣》的中考作文,第一段就用了200多字的景物描写,语句虽美,但由于没能抓住重点,文章还是落入了三类文的行列。
(四)写作方法指导
当你在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审题。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 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这是做好命题作 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审题需注意:
a . 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b. 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没有限制时间、地点。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因素,选材的范围大多了。《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 没有限制的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N 个谎言,范围——过去现在,身边远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再如:《我想唱首歌》,题目虽规定了主题——褒扬、赞美生活,但没有限制赞美的对象、赞美的原因。如此,我们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唱首歌; 既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唱首歌; 既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只要对生活有着欣赏与感激,对得失成败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就能切中题意。又如:《充满活力的岁月》,虽要思考活力的表现,也要兼顾对“岁月”一词的理解,但对写作的主体——“谁充满活力”则完全没作限定。
c. . 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d.
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不同类型题目的审法:三种类型
一、 词语式命题
上海《他们》 四川《坚强》 四川《熟悉》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要准确、全面理解该词的含义,不仅要理解标题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分析标题的内涵、外延。
是名词的,如《习惯》
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
是动词的,语,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是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
是形容词的,
如《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这个状态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可以是忙得有收获,也可以是忙得无结果,是一种忙乱。
是具体的,如《脸》,我们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词语的比喻义,
抽象义。 如可以想到抽象的脸面,可以想到抽象的表面等。
是抽象的,我们要把这个词语具体化。如“新”。这是个形容词,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总结:对于独词式的作文,审题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外是如下几点:
①审读词语含义 ②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法 ③大题小作、小题大作法。
如上海《他们》
解析:思考“他们”,实际上从“我们”开始。从语法角度分析,“我们”一词是可以包括对话
中的“你”的,当然,也可以不包括。他们---是“我们”之外的某群人。 于是“我们”就有了许多,随之“他们”也就有了许多。小而言之,“我们”是高中学生,“他们”就是失学的、在外打工的同龄人;大而言之,“我们”是中国人,那么,外国人就是“他们”. 较多的同学选择的“他们”将是自己的其他同龄人,比如“汶川”的受灾学生、地震孤儿,农民工子女等。 有些考生可能会经常以别的身份观察社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发现,更宽阔的写作选择。比如长期跟踪观察城市乞讨现象的部分中学生,就可以写一写“城市乞丐”。
二、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品味时尚》、《踮起脚尖》、《我与故事》
如果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 《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眼;审题时只要扣住“题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如果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品味时尚》
如果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
如果是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
比如《成功与失败》、《父与子》、《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三、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对于这类题目审题之意时主要是抓住主谓部分的中心词或字。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此文题传达的有效信息有:①写作内容是“花”,是“红花”。“花”在题中有比喻义,需要展开联想,思考它喻指什么。它可喻指红红火火的现象、蓬勃繁盛的事业,也可喻指
B 、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或不)宽容、(友善或不)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3)在构思上,要做到“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
一点式伸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多点式铺陈”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看下面中考作文题的构思方向:
家乡变了: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这是“多点式铺陈”。
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这是“一点式伸展”
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或谈一个观点,或回忆几件小事。
读书乐:可乐在一处,乐在一点;也可乐在几处,乐在几点。
我眼中的同龄人:必须进行“多点式铺陈”,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
一件小事给我的教益:必须进行“一点式伸展”,先写事,再写理。
(4)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步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五)写作注意点
(1)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2)另一些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应注意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挖掘出这些题目背后的象征意义。
(3)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 的有关×××人(负或不负) 责任、(宽容或不) 宽容、(友善或不) 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 ”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如何写好命题作文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语段阅读、作文这三个板块组成,试题总分为120分,其中写作一项就占40分,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怎样在考场中写出佳作,取得满意的成绩呢?
一、作文写作总体要求
(一)写什么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如何写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三)怎样写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说明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明确以上的要求,学生心中就有底了,写作文时就有的放矢了。学生在考场中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按照要求出题者在作文题目中不设置审题障碍,因此只要认真阅读作文题目,便能十分清楚“写什么”,至于“怎样写”和“ 如何写好”,这便要了解一些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了。
二、命题作文专题指导
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四种类型。下面针对命题作文做一个具体指导:
(一)什么是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出示的题目进行写作,就叫命题作文。
(二)内容要点
1. 事件:故事应用一个具体事件构成.
2. 人物: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
3. 场面:构成故事发展的环境:
(1)时间(2)地点(3)环境特征(4)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4. 主题:中心思想
5. 故事风格:故事被处理的效果
(三)命题作文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
其特点为:(1)命题切合实际,联系实际生活。 (2)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人生。(3)富于启发性。
2、从形式上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柳 老 师 作 文 系 列 讲 座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审视题目本身以外,还必须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反复阅读与思考。也就是说,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理解,同样是审题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审视题目本身以外,还必须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反复阅读与思考。也就是说,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理解,同样是审题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生易错点再现
(1)自作主张,另写文题。一些考生不注意作文类型,随意更改文题,这是命题作文的大忌,这类题形要求考生必须以所给命题写作,不得私自换题。这点望考生切记!
(2)不辨题义,匆忙动笔。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隐含了一些要求,因此动笔前一定要审清题意,明晰题目的含义。如《敞开那扇门》,这一命题中的“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房屋或用围墙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也指其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从这一层面来写作也可以,但立意不深。如果进一步联想,门也有象征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门,交往之门,学习、研究上的方法之门,大而言之,改革开放或闭关自守的国门,等等。其象征义是丰富的。
(3)东拉西扯,入题太慢。考场作文时间性要求特别强,字数上一般五、六百字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迅速切入主题。虽然不要求同学们写出“虎头”的效果,但简洁明了是最起码的要求。
一篇以《感激》为题的中考作文,一位同学用四个自然段,写了同学、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帮助,到结尾时才出现一些让人感动的画面,这样,文章就显得主次不分,情节不集中,这类文章一般只能评为三类或四类文。
另外,一些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总想把最好的内容、最美的句子全写下来,出现了词语堆砌、拖沓冗长的问题。一篇题为《享受家庭的乐趣》的中考作文,第一段就用了200多字的景物描写,语句虽美,但由于没能抓住重点,文章还是落入了三类文的行列。
(四)写作方法指导
当你在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审题。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 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这是做好命题作 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审题需注意:
a . 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b. 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没有限制时间、地点。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因素,选材的范围大多了。《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 没有限制的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N 个谎言,范围——过去现在,身边远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再如:《我想唱首歌》,题目虽规定了主题——褒扬、赞美生活,但没有限制赞美的对象、赞美的原因。如此,我们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唱首歌; 既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唱首歌; 既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只要对生活有着欣赏与感激,对得失成败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就能切中题意。又如:《充满活力的岁月》,虽要思考活力的表现,也要兼顾对“岁月”一词的理解,但对写作的主体——“谁充满活力”则完全没作限定。
c. . 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d.
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不同类型题目的审法:三种类型
一、 词语式命题
上海《他们》 四川《坚强》 四川《熟悉》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要准确、全面理解该词的含义,不仅要理解标题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分析标题的内涵、外延。
是名词的,如《习惯》
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
是动词的,语,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是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
是形容词的,
如《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这个状态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可以是忙得有收获,也可以是忙得无结果,是一种忙乱。
是具体的,如《脸》,我们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词语的比喻义,
抽象义。 如可以想到抽象的脸面,可以想到抽象的表面等。
是抽象的,我们要把这个词语具体化。如“新”。这是个形容词,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总结:对于独词式的作文,审题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外是如下几点:
①审读词语含义 ②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法 ③大题小作、小题大作法。
如上海《他们》
解析:思考“他们”,实际上从“我们”开始。从语法角度分析,“我们”一词是可以包括对话
中的“你”的,当然,也可以不包括。他们---是“我们”之外的某群人。 于是“我们”就有了许多,随之“他们”也就有了许多。小而言之,“我们”是高中学生,“他们”就是失学的、在外打工的同龄人;大而言之,“我们”是中国人,那么,外国人就是“他们”. 较多的同学选择的“他们”将是自己的其他同龄人,比如“汶川”的受灾学生、地震孤儿,农民工子女等。 有些考生可能会经常以别的身份观察社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发现,更宽阔的写作选择。比如长期跟踪观察城市乞讨现象的部分中学生,就可以写一写“城市乞丐”。
二、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品味时尚》、《踮起脚尖》、《我与故事》
如果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 《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眼;审题时只要扣住“题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如果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品味时尚》
如果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
如果是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
比如《成功与失败》、《父与子》、《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三、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对于这类题目审题之意时主要是抓住主谓部分的中心词或字。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此文题传达的有效信息有:①写作内容是“花”,是“红花”。“花”在题中有比喻义,需要展开联想,思考它喻指什么。它可喻指红红火火的现象、蓬勃繁盛的事业,也可喻指
B 、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或不)宽容、(友善或不)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3)在构思上,要做到“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
一点式伸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多点式铺陈”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看下面中考作文题的构思方向:
家乡变了: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这是“多点式铺陈”。
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这是“一点式伸展”
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或谈一个观点,或回忆几件小事。
读书乐:可乐在一处,乐在一点;也可乐在几处,乐在几点。
我眼中的同龄人:必须进行“多点式铺陈”,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
一件小事给我的教益:必须进行“一点式伸展”,先写事,再写理。
(4)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步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五)写作注意点
(1)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2)另一些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应注意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挖掘出这些题目背后的象征意义。
(3)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 的有关×××人(负或不负) 责任、(宽容或不) 宽容、(友善或不) 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 ”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