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电商的“蝶变”之路
行进陇原-三农故事
近年来,我省各地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发展特色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典型、新经验、新做法,在富民兴陇、共奔小康的征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同全国一样,我省也迎来了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只有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为其中的要义之一。
为了更好地介绍新形势下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为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抛砖引玉,本报今日起开设“适应新常态发力供给侧”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重点报道,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加油鼓劲。 “她帮助我们在网上销售土鸡、核桃、山野菜等土特产品,为我们增加了不少收入,让我们走上了脱贫路,甩掉了‘穷帽子’。”谈起村上发展电商,成县鸡峰镇长沟村贫困户松芝林、王世贵、吕国林等难掩心中的喜悦,对“她”赞不绝口。
贫困户口中的这个“她”,就是长沟村大学生村官张璇。这只是成县发展电子商务发生“蝶变效应”、树立起农村电商新标杆的一个缩影。 发展电商,创新扶贫拔“穷根”
成县地处甘肃东南部,自然生态资源富足,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但过去由于受山大沟深、运输不便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民只能将生产的农产品在本地集市售卖,或者由外地商贩进行收购,销售渠道单一,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难卖贱卖”问题突出,贫困群众脱贫任务艰巨。
2013年6月,成县在西北率先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破解“农民收入哪里来”,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县农产品电子商务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和媒体助力,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与网络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开辟出了一条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新渠道。
店里2680元的海尔三门冰箱,在农村淘宝上只要1299元,直接节约资金1381元,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下了单。
至目前,成县已建成农村淘宝成县服务中心和覆盖全县15个乡镇的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40个,累计为当地群众代购服装、家电、农资、农具等7.7万单855万元,为群众有效节约了生产生活成本。
支持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成县农特产品的‘网销热’及客户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我们不断进行网销产品开发,既满足了客户需求又扩大了企业销售。”谈起电商对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利好,实现成功转型的小川镇麦源香面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彦军说道。
传统企业通过向电商转型,将线下的商机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利用互联网更好的宣传产品,扩大建立网络顾客群,同时带动线下更大量的交易,实现企业“O2O ”的转型升级。
成县祥峰金银花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红川镇,是一家集金银花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传统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之前,公司将种植的金银花全部用做药材,通过将产品送至药材市场赚取生产收益。
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公司借助互联网思维,转变发展理念,对资源进行整合,新建制茶厂,成立网销产品研发部、网络营销部和客户服务部,成功注册“陇南祥峰农产品”淘宝店铺,同时利用“农村市集”、“同谷商城”等自建平台销售所有金银花茶系列产品,有效拓宽了销售市场,实现了公司发展的转型升级。目前,公司金银花产品远销兰州、西安、上海、山东等全国各地,累计实现线上交易金额达100余万元,占年销售额的33%。
至目前,成县野马河畜禽繁育有限公司、成县青泥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传统企业均已成功转型,同时,成县县内多家酒店也在淘宝网、美团网、去哪儿网等知名团购网站及成县本土团购网站实现了线上订房、线下入住的“O2O ”电商模式。
电商带动,催生产业新业态
在电商发展的有力带动下,一石激起千层浪,成县与电商相关的快递物流、平台建设、乡村旅游、农村信息化等一批新业态应运而生。
成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打造电子商务全产业链为目标,先期引入华昌公司、顺通物流等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陇南馆、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电子商务物流园等大型电商重点项目,鼓励创办同城、村村通等县域快递企业,在农村建立物流配送门店、快递服务点,解决了工业品进村、农特产品进城中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
一批带有成县ID 的淘宝网店、旗舰店在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第三方交易平台注册成立,陇南美商城、爱成州团购网、蚂蚁市集、农村市集和同谷商城等自建平台如雨后春笋,微店和众筹网等新兴网售方式不断被广大群众用来销售农产品。
随着村村通水泥路目标的实现,西北地区首家以“乡村游”为主题的专业旅游平台“村玩儿”诞生,该平台集乡村旅游“吃、喝、玩、乐”于一体,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拓展了乡村旅游事业,一批各具特色的农家客栈开张营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成县17个乡镇创建了乡、村两级电子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发布农产品供需、劳务培训输转、惠农政策等务农信息,帮助群众在网上代购日常生活用品、火车票、代缴水电费、电话费等业务,实现了农村信息化和服务便民利民的双赢。
如今,成县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弥补了农业生产发展的短板,促进了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新业态,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农村信息化,树立了农村电商发展新标杆,相信成县的明天会更美好。(通讯员 陈东平)
成县电商的“蝶变”之路
行进陇原-三农故事
近年来,我省各地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发展特色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典型、新经验、新做法,在富民兴陇、共奔小康的征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同全国一样,我省也迎来了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只有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为其中的要义之一。
为了更好地介绍新形势下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为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抛砖引玉,本报今日起开设“适应新常态发力供给侧”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重点报道,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加油鼓劲。 “她帮助我们在网上销售土鸡、核桃、山野菜等土特产品,为我们增加了不少收入,让我们走上了脱贫路,甩掉了‘穷帽子’。”谈起村上发展电商,成县鸡峰镇长沟村贫困户松芝林、王世贵、吕国林等难掩心中的喜悦,对“她”赞不绝口。
贫困户口中的这个“她”,就是长沟村大学生村官张璇。这只是成县发展电子商务发生“蝶变效应”、树立起农村电商新标杆的一个缩影。 发展电商,创新扶贫拔“穷根”
成县地处甘肃东南部,自然生态资源富足,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但过去由于受山大沟深、运输不便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民只能将生产的农产品在本地集市售卖,或者由外地商贩进行收购,销售渠道单一,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难卖贱卖”问题突出,贫困群众脱贫任务艰巨。
2013年6月,成县在西北率先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破解“农民收入哪里来”,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县农产品电子商务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和媒体助力,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与网络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开辟出了一条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新渠道。
店里2680元的海尔三门冰箱,在农村淘宝上只要1299元,直接节约资金1381元,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下了单。
至目前,成县已建成农村淘宝成县服务中心和覆盖全县15个乡镇的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40个,累计为当地群众代购服装、家电、农资、农具等7.7万单855万元,为群众有效节约了生产生活成本。
支持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成县农特产品的‘网销热’及客户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我们不断进行网销产品开发,既满足了客户需求又扩大了企业销售。”谈起电商对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利好,实现成功转型的小川镇麦源香面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彦军说道。
传统企业通过向电商转型,将线下的商机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利用互联网更好的宣传产品,扩大建立网络顾客群,同时带动线下更大量的交易,实现企业“O2O ”的转型升级。
成县祥峰金银花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红川镇,是一家集金银花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传统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之前,公司将种植的金银花全部用做药材,通过将产品送至药材市场赚取生产收益。
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公司借助互联网思维,转变发展理念,对资源进行整合,新建制茶厂,成立网销产品研发部、网络营销部和客户服务部,成功注册“陇南祥峰农产品”淘宝店铺,同时利用“农村市集”、“同谷商城”等自建平台销售所有金银花茶系列产品,有效拓宽了销售市场,实现了公司发展的转型升级。目前,公司金银花产品远销兰州、西安、上海、山东等全国各地,累计实现线上交易金额达100余万元,占年销售额的33%。
至目前,成县野马河畜禽繁育有限公司、成县青泥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传统企业均已成功转型,同时,成县县内多家酒店也在淘宝网、美团网、去哪儿网等知名团购网站及成县本土团购网站实现了线上订房、线下入住的“O2O ”电商模式。
电商带动,催生产业新业态
在电商发展的有力带动下,一石激起千层浪,成县与电商相关的快递物流、平台建设、乡村旅游、农村信息化等一批新业态应运而生。
成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打造电子商务全产业链为目标,先期引入华昌公司、顺通物流等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陇南馆、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电子商务物流园等大型电商重点项目,鼓励创办同城、村村通等县域快递企业,在农村建立物流配送门店、快递服务点,解决了工业品进村、农特产品进城中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
一批带有成县ID 的淘宝网店、旗舰店在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第三方交易平台注册成立,陇南美商城、爱成州团购网、蚂蚁市集、农村市集和同谷商城等自建平台如雨后春笋,微店和众筹网等新兴网售方式不断被广大群众用来销售农产品。
随着村村通水泥路目标的实现,西北地区首家以“乡村游”为主题的专业旅游平台“村玩儿”诞生,该平台集乡村旅游“吃、喝、玩、乐”于一体,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拓展了乡村旅游事业,一批各具特色的农家客栈开张营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成县17个乡镇创建了乡、村两级电子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发布农产品供需、劳务培训输转、惠农政策等务农信息,帮助群众在网上代购日常生活用品、火车票、代缴水电费、电话费等业务,实现了农村信息化和服务便民利民的双赢。
如今,成县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弥补了农业生产发展的短板,促进了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新业态,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农村信息化,树立了农村电商发展新标杆,相信成县的明天会更美好。(通讯员 陈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