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断的力量
----读《奔跑的母亲》有感
沙集小学 六(3)班 王乐乐
星期天,淅淅沥沥的雨不停地下着,盼望了一个星期的和好朋友一起游玩的计划又落空了,心里很是失望。无奈的我蜷缩在椅子上漫不经心地翻着《感恩伴我成长》,企图找一篇文章随便写一篇读后感去交差。望着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情节,我的心情更加烦躁。忽然,一篇名为《奔跑的母亲》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老师曾为我们讲过这一故事,记得故事很感人。于是我重新让身体坐正,认真得读了起来。读着,读着,一丝冰凉从脸颊划过。 文中的那位以伟大形容都不够的母亲,在我脑中渐渐显现,泪眼婆娑之中,我似乎看见了她----黝黑发亮的皮肤,因营养供应不足而瘦小的身躯和腿上无数的血泡,还有她那最重要的坚定的眼神,满怀着努力的痕迹和对儿女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向往。她的想法更是独特:一个人如果连做梦的勇气都没有,那他永无改变的可能。那种力量,促使她夺冠的力量,那种源源不断的力量,是她对孩子的爱,那种永不断流的爱。这个名叫切默季尔德母亲创造了亲情的奇迹。
母亲创造的奇迹无人可比,那种源源不断地为子女奋斗的力量,只有子女才感受得到。
我想到我自己。我家距离学校近六里路。从从幼儿园起,每天都是妈妈送我上学,八年来风雨无阻,细细一算,每天四趟12千米,八年,八年妈妈该为我走了多少路!而我呢?偶尔妈妈稍微晚来一会,我就会大发脾气;饭菜一点不合口味,就以绝食抗议。每当看到妈妈那哀求的眼神,我就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妈妈,对不起!妈妈,对不起!„„”我一遍遍地在心里头对妈妈说。泪水再次止不住的滑落。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耳畔传来令人亲切的歌声„ 点评:一篇好的文章让人感动,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一篇好的读后感更发人深省,让人回味无穷。情真意切,文情并茂是本文的突出优点。小作者联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赞颂了无私的母爱。同时语言质朴,虽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十分自然、贴切。
指导老师:王莉
快乐的除夕夜
沙集小学 五(3) 寇婕
除夕,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快乐、温馨,飘荡在每家每户。在这一天,吃饺子、看联欢会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活动。特别是吃饺子,还能吃出好运气(在饺子里包上几枚硬币,谁能吃到硬币,谁来年的运气就好。吃到的越多,来年的运气也就越好。)因此,除夕是我们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日思夜盼中,终于巴到了除夕夜。奶奶和面,妈妈准备饺馅,我就乐滋滋的清洗爸爸准备好的五个崭新的硬币(我们家一共五口人,平均每人一个。)不一会儿,开始包饺子了。奶奶擀皮,爸爸妈妈包,我在一边转悠。怎么才能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呢?对,就这么办。我眼珠一转,一个妙计涌进脑海。
“妈妈,我来帮你们包饺子。”我自告奋勇地说并开始动手包饺子。别看我有些懒,包饺子的技术可是一流,奶奶都夸我包的饺子漂亮。“嗳,我们家的玉函今天真乖,主动要忙我们包饺子,明天奶奶多奖励你压岁钱。”“谢谢奶奶。”我一本正经地说。可不能让他们看出我的如意算盘。“她呀,鬼精灵一个,又想
耍什么鬼把戏,想做记号呀。包饺子可以,但钱不要你包。”“怎么能这样?”我大叫起来。到底是老爸精明,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做记号就失去了吃饺子的意义。”爸爸说。“噢,原来是这个目的,小丫头。就让她包一个钱吧。一锅的饺子,哪能那么巧就被她找到了呢?”奶奶圆场道。于是,我躲到一边,费了好大劲儿,把钱包进了饺子里,并做了一个只有我才能看得出的记号。
开始盛饺子了。我不顾热气熏在脸上,趴在滚烫的热锅上瞪大双眼找我的饺子。可是,煮熟后的饺子都变成一样的啦。我的饺子怎么也找不到了。我像霜打的茄子——低头丧气,没精打采。无奈,我盛了一大碗,心想:这么多的饺子,总不会没有一个硬币吧。一向被妈妈称之为“慢神仙”的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个,没有;两个,还没有;三个,还是没有„„我的肚皮已经被撑得鼓鼓的,还不见钱的影。此时,妈妈已吃到了两个,弟弟也吃到了一个。只剩下两个啦。“还有希望,继续努力。”我对自己说。“当„„”又一枚硬币从爸爸的嘴里吐了出来。此时,我再也沉不住气了,端起碗,从锅里又捞起满满的一勺,大口地吃起来。“小心点,别把钱吃到嘴里啦。”爸爸在一旁打趣道。“少吃些,否则你会难受的。”妈妈提醒我说。我哪里听得进去,继续大口大口地嚼着„„“哎——”我的牙被垫得好痛。吐出来一看,硬币,五毛的!正是我自己包的那一个。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此时,春节联欢晚会正播放郭东林的小品,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似乎也在为我庆祝。
“好,今年你们都会有好运气的。乖孙女的成绩会越来越棒,乖孙子会越长越聪明,儿子的工作会越来越顺,媳妇的生意会更兴隆。”奶奶的脸高兴地如一朵绽放的花。
“我们的福气可都是妈妈带来的,我们祝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越活越年轻。”爸爸举起桌上的酒杯说。
“哈——哈——哈——”欢乐的笑声伴随着一群孩子的歌声一起飘扬在我家新房的上空„„
我期待着2012除夕的到来!
点评:包饺子时的温馨的场面描写,加上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把一家人其乐融融过除夕的场景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可见小作者是一位善于观察、文笔细腻的孩子。小作者把自己盛饺子时的动作、神态,爸爸诙谐幽默的语言刻画栩栩如生。真是:“喜气洋洋过除夕,洋洋洒洒成美文。”
指导老师:王莉
源源不断的力量
----读《奔跑的母亲》有感
沙集小学 六(3)班 王乐乐
星期天,淅淅沥沥的雨不停地下着,盼望了一个星期的和好朋友一起游玩的计划又落空了,心里很是失望。无奈的我蜷缩在椅子上漫不经心地翻着《感恩伴我成长》,企图找一篇文章随便写一篇读后感去交差。望着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情节,我的心情更加烦躁。忽然,一篇名为《奔跑的母亲》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老师曾为我们讲过这一故事,记得故事很感人。于是我重新让身体坐正,认真得读了起来。读着,读着,一丝冰凉从脸颊划过。 文中的那位以伟大形容都不够的母亲,在我脑中渐渐显现,泪眼婆娑之中,我似乎看见了她----黝黑发亮的皮肤,因营养供应不足而瘦小的身躯和腿上无数的血泡,还有她那最重要的坚定的眼神,满怀着努力的痕迹和对儿女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向往。她的想法更是独特:一个人如果连做梦的勇气都没有,那他永无改变的可能。那种力量,促使她夺冠的力量,那种源源不断的力量,是她对孩子的爱,那种永不断流的爱。这个名叫切默季尔德母亲创造了亲情的奇迹。
母亲创造的奇迹无人可比,那种源源不断地为子女奋斗的力量,只有子女才感受得到。
我想到我自己。我家距离学校近六里路。从从幼儿园起,每天都是妈妈送我上学,八年来风雨无阻,细细一算,每天四趟12千米,八年,八年妈妈该为我走了多少路!而我呢?偶尔妈妈稍微晚来一会,我就会大发脾气;饭菜一点不合口味,就以绝食抗议。每当看到妈妈那哀求的眼神,我就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妈妈,对不起!妈妈,对不起!„„”我一遍遍地在心里头对妈妈说。泪水再次止不住的滑落。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耳畔传来令人亲切的歌声„ 点评:一篇好的文章让人感动,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一篇好的读后感更发人深省,让人回味无穷。情真意切,文情并茂是本文的突出优点。小作者联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赞颂了无私的母爱。同时语言质朴,虽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十分自然、贴切。
指导老师:王莉
快乐的除夕夜
沙集小学 五(3) 寇婕
除夕,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快乐、温馨,飘荡在每家每户。在这一天,吃饺子、看联欢会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活动。特别是吃饺子,还能吃出好运气(在饺子里包上几枚硬币,谁能吃到硬币,谁来年的运气就好。吃到的越多,来年的运气也就越好。)因此,除夕是我们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日思夜盼中,终于巴到了除夕夜。奶奶和面,妈妈准备饺馅,我就乐滋滋的清洗爸爸准备好的五个崭新的硬币(我们家一共五口人,平均每人一个。)不一会儿,开始包饺子了。奶奶擀皮,爸爸妈妈包,我在一边转悠。怎么才能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呢?对,就这么办。我眼珠一转,一个妙计涌进脑海。
“妈妈,我来帮你们包饺子。”我自告奋勇地说并开始动手包饺子。别看我有些懒,包饺子的技术可是一流,奶奶都夸我包的饺子漂亮。“嗳,我们家的玉函今天真乖,主动要忙我们包饺子,明天奶奶多奖励你压岁钱。”“谢谢奶奶。”我一本正经地说。可不能让他们看出我的如意算盘。“她呀,鬼精灵一个,又想
耍什么鬼把戏,想做记号呀。包饺子可以,但钱不要你包。”“怎么能这样?”我大叫起来。到底是老爸精明,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做记号就失去了吃饺子的意义。”爸爸说。“噢,原来是这个目的,小丫头。就让她包一个钱吧。一锅的饺子,哪能那么巧就被她找到了呢?”奶奶圆场道。于是,我躲到一边,费了好大劲儿,把钱包进了饺子里,并做了一个只有我才能看得出的记号。
开始盛饺子了。我不顾热气熏在脸上,趴在滚烫的热锅上瞪大双眼找我的饺子。可是,煮熟后的饺子都变成一样的啦。我的饺子怎么也找不到了。我像霜打的茄子——低头丧气,没精打采。无奈,我盛了一大碗,心想:这么多的饺子,总不会没有一个硬币吧。一向被妈妈称之为“慢神仙”的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个,没有;两个,还没有;三个,还是没有„„我的肚皮已经被撑得鼓鼓的,还不见钱的影。此时,妈妈已吃到了两个,弟弟也吃到了一个。只剩下两个啦。“还有希望,继续努力。”我对自己说。“当„„”又一枚硬币从爸爸的嘴里吐了出来。此时,我再也沉不住气了,端起碗,从锅里又捞起满满的一勺,大口地吃起来。“小心点,别把钱吃到嘴里啦。”爸爸在一旁打趣道。“少吃些,否则你会难受的。”妈妈提醒我说。我哪里听得进去,继续大口大口地嚼着„„“哎——”我的牙被垫得好痛。吐出来一看,硬币,五毛的!正是我自己包的那一个。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此时,春节联欢晚会正播放郭东林的小品,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似乎也在为我庆祝。
“好,今年你们都会有好运气的。乖孙女的成绩会越来越棒,乖孙子会越长越聪明,儿子的工作会越来越顺,媳妇的生意会更兴隆。”奶奶的脸高兴地如一朵绽放的花。
“我们的福气可都是妈妈带来的,我们祝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越活越年轻。”爸爸举起桌上的酒杯说。
“哈——哈——哈——”欢乐的笑声伴随着一群孩子的歌声一起飘扬在我家新房的上空„„
我期待着2012除夕的到来!
点评:包饺子时的温馨的场面描写,加上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把一家人其乐融融过除夕的场景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可见小作者是一位善于观察、文笔细腻的孩子。小作者把自己盛饺子时的动作、神态,爸爸诙谐幽默的语言刻画栩栩如生。真是:“喜气洋洋过除夕,洋洋洒洒成美文。”
指导老师: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