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
江岸小学 贾劲松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钓过鱼吗?能说一说当你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吗?
2.假如你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很大的鱼,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节课我们学习“钓鱼的启示”。
(二)感知全文
1.自读全文,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默读全文,想想“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1~9节)得意→急切→哭出声→乞求→依依不舍 简要理解(10~11节)写的是我从中得到的启示。 其间组织小组合作讨论:
1. 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 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
3.“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
2 (三)理解中心,总结扩展
1.反复诵读第10节,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重点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1)讨论:这“鱼”指的是什么
(2)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
3.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这句话。
(四)探究活动
1、讲讲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钓鱼的启示》中的事。
2、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讨论: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五)布置作业
把你遇到的与本文相类似的情况写成一篇小短文,或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一课具体叙述了纽约市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师11岁时的钓鱼经历,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的形象。这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如果一开始就把起点定得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就会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越是深奥的课文,起点越应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所以我在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而不是“启示”。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而这样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
3 得到的启示,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启示。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学生理解得都很深刻。
设计评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设疑引题后明确学习目标:得到了什么启示,启示的含义以及从钓鱼中得到哪些启示?学生明确目标后运用已学过的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以及了解叙述的顺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知课文,理解“我”从中得到的启示。
1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
江岸小学 贾劲松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钓过鱼吗?能说一说当你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吗?
2.假如你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很大的鱼,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节课我们学习“钓鱼的启示”。
(二)感知全文
1.自读全文,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默读全文,想想“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1~9节)得意→急切→哭出声→乞求→依依不舍 简要理解(10~11节)写的是我从中得到的启示。 其间组织小组合作讨论:
1. 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 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
3.“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
2 (三)理解中心,总结扩展
1.反复诵读第10节,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重点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1)讨论:这“鱼”指的是什么
(2)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
3.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这句话。
(四)探究活动
1、讲讲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钓鱼的启示》中的事。
2、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讨论: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五)布置作业
把你遇到的与本文相类似的情况写成一篇小短文,或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一课具体叙述了纽约市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师11岁时的钓鱼经历,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的形象。这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如果一开始就把起点定得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就会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越是深奥的课文,起点越应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所以我在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而不是“启示”。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而这样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
3 得到的启示,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启示。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学生理解得都很深刻。
设计评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设疑引题后明确学习目标:得到了什么启示,启示的含义以及从钓鱼中得到哪些启示?学生明确目标后运用已学过的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以及了解叙述的顺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知课文,理解“我”从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