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记二则作文1000字

初一作文

教学日记二则

(一)

你举的例子真精彩!

2017年9月6日星期三

今天,我在五(3)班上“小数乘法”这一课。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安排了一道学生自主探究的题目:13.5×0.7=,不少学生都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计算出结果是9.45。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这里的积还要比被乘数小呢?肯定结果错了。这个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都怔住了:是呀! 这是为什么呢?

很显然,学生是受了原来学的整数乘法知识的影响。而这个小数乘法的计算“秘密”我打算下节课再让学生发现和探究。怎么办?这时,班上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抢着站起来。他叫罗盾,是大家眼里的“后进生”,他急切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家卖水果,如果是13.5元一斤,一个人只买0.7斤,不够一斤,所以就不到13.5元,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多精彩的例子!我一下子就像发现了金子一样,喜不自禁地表扬了他。顺势让学生明白了:小数乘法中,积有可能会比其中的乘数小。并且布置了一个课后探究题:一个数乘什么样的数,积会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乘什么样的数,积会比这个数小?让学生自己先去探究。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两句话。

一句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

另一句是:发现每一个孩子!

(二)

巧妙运用学生的错误

2017年9月21日星期四

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在练习设计环节,我照样安排了一些具有层次性的练习,以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有一题是这样的:“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受“方向相反”条件的影响,做成了44.5×3-38.5×3。 学生出现这样一个错误,说真的我开始在备课时没有想到。如果仅仅简单地让学生订正了答案就完事,学生肯定不会理解得很透彻。所以我临时改变继续做下一个练习题的决定。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不是44.5×3-38.5×3,而是44.5×3+38.5×3?首先,请2名学生上台表演,明确两辆汽车的运动状态。通过实际观察,真正懂得其中的道理,运动方向虽然相反,但实际是求两车的路程之和。接着,我让学生探讨:假如算式是44.5×3-38.5×3,题目应如何改变?经过讨论得出方案:①问题改变,改成“甲车比乙车多行多少千米?”②改变条件,改成“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同的方向开出。”这样的改变,就变成了求两车的路程之差。

经过这样的辨析,不少学生都会心地点了点头。巧妙运用学生的错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日记二则

(一)

你举的例子真精彩!

2017年9月6日星期三

今天,我在五(3)班上“小数乘法”这一课。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安排了一道学生自主探究的题目:13.5×0.7=,不少学生都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计算出结果是9.45。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这里的积还要比被乘数小呢?肯定结果错了。这个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都怔住了:是呀! 这是为什么呢?

很显然,学生是受了原来学的整数乘法知识的影响。而这个小数乘法的计算“秘密”我打算下节课再让学生发现和探究。怎么办?这时,班上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抢着站起来。他叫罗盾,是大家眼里的“后进生”,他急切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家卖水果,如果是13.5元一斤,一个人只买0.7斤,不够一斤,所以就不到13.5元,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多精彩的例子!我一下子就像发现了金子一样,喜不自禁地表扬了他。顺势让学生明白了:小数乘法中,积有可能会比其中的乘数小。并且布置了一个课后探究题:一个数乘什么样的数,积会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乘什么样的数,积会比这个数小?让学生自己先去探究。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两句话。

一句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

另一句是:发现每一个孩子!

(二)

巧妙运用学生的错误

2017年9月21日星期四

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在练习设计环节,我照样安排了一些具有层次性的练习,以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有一题是这样的:“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受“方向相反”条件的影响,做成了44.5×3-38.5×3。 学生出现这样一个错误,说真的我开始在备课时没有想到。如果仅仅简单地让学生订正了答案就完事,学生肯定不会理解得很透彻。所以我临时改变继续做下一个练习题的决定。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不是44.5×3-38.5×3,而是44.5×3+38.5×3?首先,请2名学生上台表演,明确两辆汽车的运动状态。通过实际观察,真正懂得其中的道理,运动方向虽然相反,但实际是求两车的路程之和。接着,我让学生探讨:假如算式是44.5×3-38.5×3,题目应如何改变?经过讨论得出方案:①问题改变,改成“甲车比乙车多行多少千米?”②改变条件,改成“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同的方向开出。”这样的改变,就变成了求两车的路程之差。

经过这样的辨析,不少学生都会心地点了点头。巧妙运用学生的错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作文

  • 25 雷锋日记二则-教学教案作文2100字
  •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学习雷锋同志甘做"傻子"的精神,懂得如何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他人的人. 3. 理解本课"傻子"的含义,批驳错误的观点. 4. 学习课文方法,练习写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为他人做好事的习 ...

  • 13 日记两则作文1100字
  • 13 日记两则 一 说教材 <日记两则>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这课一共分为两则日记,第一则是讲我去买饭排队时所看见的事情,第二则是说我看见两只小鸡抢虫子吃,赶忙捉来虫子让两只小鸡吃完又去捉害虫了.两篇日记都记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都恰到的表达了"我"的思 ...

  • 24日记两则教学设计作文2600字
  • 24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 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日记吗?(请知道的小朋友说一说,老师相机点拨,特别讲日记的格式) 2 ...

  • 24 日记两则作文2500字
  • 24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 ...

  • 第五课:日记两则作文2300字
  • 第五课: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 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 2. 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和记写的. 4. 学习写日记的方法,了解写日记的好处,产生写日记的愿望和兴趣.试着写一则日记. 教学准备 1. 学生动手制作生字卡片. 2. 预习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表达方式与前面学习 ...

  • 日记两则修改作文1300字
  • 二年级上册语文<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日记的格式,并学会自己写日记. 4. 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写日记的兴趣,能按格式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 ...

  •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作文2000字
  •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记两则>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 ...

  • 日记两则作文5900字
  • 篇一:<日记两则> 教学设计 24.日记两则 教学设计 --滕艳丽 一.学情分析 年级孩子对写日记还不太清楚,个别学生也只是了解一点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会对什么是日记.日记应该写什么.怎样写.感兴趣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 ...

  • 24[日记两则]-教学教案作文600字
  •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