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数量少的成语作文1500字

初二作文

精选,附上解释:

1、九牛一毛

解释: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2、凤毛麟角

解释: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3、历历可数

解释: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的数清楚。

出处:《旧五代史·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4、寥寥无几

解释:寥寥:稀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建安以后,五言日盛,晋宋齐间,七言歌行寥寥无几。”

5、区区之众

解释:区区:形容少。很少的几个人。

出处:《孔丛子·论势》:“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

6、寥若晨星

解释:寥:稀疏。若:好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出处: 南朝·齐谢眺《京路夜发》 :“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映漭。”

7、三三两两

解释: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晋人《娇女》诗:“鱼行不独自,三三两两俱。”

8、所剩无几

解释: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好在所剩无几,待我念完,诸位才女再去慢慢参详,或者得其梗概,也未可知。”

9、少之又少

解释:形容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10、屈指可数

解释: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屈指可数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11、量小力微

解释: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出处:鲁迅《华盖集·通讯》:“现在的各种小周刊,虽然量小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

12、一星半点

解释:星:细碎的。 形容极少。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

13、一分一毫

解释:形容很少的数量。

出处:朱自清《给亡妇》:“那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

14、微乎其微

解释:微:小。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出处:清·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15、寥寥可数

解释: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出处: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16、分寸之末

解释:比喻微少、细小。

出处: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17、独一无二

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出处:宋·延寿辑《宗镜录》卷三十一:“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18、尺寸之功

解释: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19、尺寸之地

解释: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20、沧海一粟

解释: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1、半丝半缕

解释: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出处: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2、铢两分寸

解释:指极少的数量。

出处: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

23、绝无仅有

解释:绝,绝对。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极为稀有。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精选,附上解释:

1、九牛一毛

解释: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2、凤毛麟角

解释: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3、历历可数

解释: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的数清楚。

出处:《旧五代史·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4、寥寥无几

解释:寥寥:稀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建安以后,五言日盛,晋宋齐间,七言歌行寥寥无几。”

5、区区之众

解释:区区:形容少。很少的几个人。

出处:《孔丛子·论势》:“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

6、寥若晨星

解释:寥:稀疏。若:好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出处: 南朝·齐谢眺《京路夜发》 :“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映漭。”

7、三三两两

解释: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晋人《娇女》诗:“鱼行不独自,三三两两俱。”

8、所剩无几

解释: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好在所剩无几,待我念完,诸位才女再去慢慢参详,或者得其梗概,也未可知。”

9、少之又少

解释:形容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10、屈指可数

解释: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屈指可数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11、量小力微

解释: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出处:鲁迅《华盖集·通讯》:“现在的各种小周刊,虽然量小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

12、一星半点

解释:星:细碎的。 形容极少。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

13、一分一毫

解释:形容很少的数量。

出处:朱自清《给亡妇》:“那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

14、微乎其微

解释:微:小。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出处:清·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15、寥寥可数

解释: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出处: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16、分寸之末

解释:比喻微少、细小。

出处: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17、独一无二

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出处:宋·延寿辑《宗镜录》卷三十一:“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18、尺寸之功

解释: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19、尺寸之地

解释: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20、沧海一粟

解释: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1、半丝半缕

解释: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出处: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2、铢两分寸

解释:指极少的数量。

出处: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

23、绝无仅有

解释:绝,绝对。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极为稀有。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相关作文

  • 形容数量多的成语作文1800字
  • 1.比比皆是 解释: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比,处处:皆,全,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 2.不计其数 解释: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数都数不清.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q ...

  • 形容作品多的成语作文600字
  • 著作等身 [解释]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出处]<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汗牛充栋 [解释]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唐·柳宗 ...

  • 带数字的成语作文6200字
  • 遭劫在数 拼音: zāo jié zài shù 简拼: zjzs 解释: 谓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 胸中有数 拼音: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简拼: xzys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 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出处: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

  • 成字开头的成语作文900字
  • 成字开头的成语及其解释: 成败得失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成败利钝 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 成败论人 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 ...

  • 含有数字九的成语及解释作文2900字
  • 一."九"在第一的成语有47个: 九鼎不足为重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九鼎大吕 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九垓八埏 垓:通"陔",重,层: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极高处:埏:边际:八埏:指边际远之地.指天地的终极之处,即... 九回肠断 形容痛 ...

  • 含有举的成语及解释作文2700字
  • 一."举"在第一的成语有30个: 举案齐眉 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举不胜举 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举步生风 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举措不当 措施不得当. 举鼎拔山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举鼎绝膑 绝:折断:膑 ...

  • 首尾字相同的成语及解释作文1300字
  • 枝外生枝 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节外生枝". 贼喊捉贼 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衣锦褧衣 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 玄之又玄 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后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

  • 含有牛字的成语作文3800字
  • 共有132个,包括: 一."牛"在第一位置的成语有37个: 牛不喝水强按头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牛刀割鸡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 牛鼎烹鸡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 ...

  • 三国成语典故作文800字
  •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