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200字

六年级作文

《端午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三---六自然段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屈原忠诚爱国、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人们对他的崇敬、爱戴与怀念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屈原的爱国忠心。用自己的话说端午节

的由来,会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资料〈怎样复述课文〉

一、谈话入题

上节课我们就开始学《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了。谁来告诉我你通过上节的学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把握课文脉络

师:端午节是因什么而引起的?

板书:起因:屈原投江

屈原投江后人们主要做了什么事?板书:人们:投食物祭奠

后来呢?(每年五月初五都投放粽子)

结果怎么样?板书:结果:形成了端午节

三、深入学习课文

过渡:理清了课文的基本线索,我们现在来深刻领会课文的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师注意学生的发音、语气等,并相机指导。)

师:独立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A 屈原是个怎样的人

B 他对国对民的贡献

C 遭到权贵诬陷,被楚王流放

D 流放时依然爱国爱民(《离骚》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尤能表达屈原对处于苦难生活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哀怜。)

分别读出描写这几方面的内容,并谈谈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抽小组读后提问: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自杀?(抓住“悲愤”来理解。)

他因何而悲?(报效祖国无门,自己和祖国同胞都成了可悲的亡国奴。)因何而愤?(为昏庸的楚王和祸国殃

民的奸臣权贵们。)

(2)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屈原不愿苟且偷生,具有真正忧国忧民的情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表达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决心,因此更加深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过渡:如此忧国忧民深受人们崇敬爱戴的忠诚之士突然投江自尽,人们有什么反应?

(1)抽生读第4自然段

(2)同桌讨论:屈原自杀后,人们做了什么?

(抓住“放声大哭”、“大声呼唤”、“沿江打捞”、“投”、“祭奠”“祈祷”……)

(3)理解重点词句。看课文后面第三题,比较句子,体会哪句好,为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人们怎样的心情?(万分悲痛,崇敬爱戴、怀念……)

(4)小组有感情地读这一自然段,评价.

(5)师:后来,人们怎么又往江里投放粽子?默读第六自然段,回答。

(6)理解重点词句子看课文后面第三题,比较句子,体会哪句好,为什么?

小结:从中表达了人们热爱屈原的思想感情。

4、端午节的形成

全班齐读“从此……等习俗”

五、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复述课文。

1学习资料《怎样复述课文》,掌握复述技巧。

2小组练习复述本文。

3上台来复述给大家听。(可以参照课文和资料)

六、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我们应当了解每个节日的由来,才能让这些传统节日过得有意义。)

六、家庭作业

回家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人听。

《端午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三---六自然段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屈原忠诚爱国、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人们对他的崇敬、爱戴与怀念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屈原的爱国忠心。用自己的话说端午节

的由来,会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资料〈怎样复述课文〉

一、谈话入题

上节课我们就开始学《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了。谁来告诉我你通过上节的学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把握课文脉络

师:端午节是因什么而引起的?

板书:起因:屈原投江

屈原投江后人们主要做了什么事?板书:人们:投食物祭奠

后来呢?(每年五月初五都投放粽子)

结果怎么样?板书:结果:形成了端午节

三、深入学习课文

过渡:理清了课文的基本线索,我们现在来深刻领会课文的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师注意学生的发音、语气等,并相机指导。)

师:独立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A 屈原是个怎样的人

B 他对国对民的贡献

C 遭到权贵诬陷,被楚王流放

D 流放时依然爱国爱民(《离骚》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尤能表达屈原对处于苦难生活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哀怜。)

分别读出描写这几方面的内容,并谈谈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抽小组读后提问: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自杀?(抓住“悲愤”来理解。)

他因何而悲?(报效祖国无门,自己和祖国同胞都成了可悲的亡国奴。)因何而愤?(为昏庸的楚王和祸国殃

民的奸臣权贵们。)

(2)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屈原不愿苟且偷生,具有真正忧国忧民的情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表达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决心,因此更加深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过渡:如此忧国忧民深受人们崇敬爱戴的忠诚之士突然投江自尽,人们有什么反应?

(1)抽生读第4自然段

(2)同桌讨论:屈原自杀后,人们做了什么?

(抓住“放声大哭”、“大声呼唤”、“沿江打捞”、“投”、“祭奠”“祈祷”……)

(3)理解重点词句。看课文后面第三题,比较句子,体会哪句好,为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人们怎样的心情?(万分悲痛,崇敬爱戴、怀念……)

(4)小组有感情地读这一自然段,评价.

(5)师:后来,人们怎么又往江里投放粽子?默读第六自然段,回答。

(6)理解重点词句子看课文后面第三题,比较句子,体会哪句好,为什么?

小结:从中表达了人们热爱屈原的思想感情。

4、端午节的形成

全班齐读“从此……等习俗”

五、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复述课文。

1学习资料《怎样复述课文》,掌握复述技巧。

2小组练习复述本文。

3上台来复述给大家听。(可以参照课文和资料)

六、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我们应当了解每个节日的由来,才能让这些传统节日过得有意义。)

六、家庭作业

回家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人听。


相关作文

  • 赛龙舟的由来作文3400字
  • 阅读精选(1):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 ...

  • 端午节优美句子作文1400字
  • 1.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2.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3.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 ...

  • 端午节的由来征文作文500字
  • 端午节由来 耿桥联办小学 四年级一班 李昱琦 指导教师 毕春丽 18353318368 端午小长假就要来了,同学们你们在享受假期带来的愉 快时,有没有想过端午节的由来?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很多同学了解到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被奸臣所害被放逐汨罗江附近,在五月初五这天 ...

  •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300字
  • 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作文:端午节的由来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让我从电脑上看端午节的由来.其实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位爱国者,他想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就常常跟国王提意见,可是国王不喜欢听,就把他赶出了国都.有一次秦国来打楚国,楚国很快就被打败了,国家就快没有了,屈原更加伤心,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搬着一块 ...

  • 端午节的文章端午节的感怀作文5600字
  • 篇一:端午日赐衣 作者: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篇二:端午 作者: 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篇三: 端午日 作者: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

  •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500字
  • 端午节的由来 三年级 原佳倩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我们就欢快地唱起这首儿歌. 每年的 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另外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或重五节. 端午有很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很多 ...

  •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400字
  • 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人们都会上山去摘翠绿清香棕叶,用糯米配上自己喜欢的食材,包成四角分明的粽子,经过熟加工就成了美味可口的粽子,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时,看着激励龙舟赛时.大人们喝着辣辣的雄黄酒时.同学们:你可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传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 ...

  • 节日来历作文6400字
  • 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大全 元旦的由来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 ...

  •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作文300字
  •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作者/王思为 端午节快要到了,你知道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吗?如果不知道,那就让我一一告诉你吧! 公元前三百四十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头投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害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人们都用这种方式来祭奠他. 端午节还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