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外面的世界,感悟德育精神
------外出培训学习手记
靖边五小 白保东 抱着学习的心情、憧憬着收获,更是珍惜难得的外出学习机会,2016年4月24日我与李书记、毛主任的赴西安、洛阳的“培训学习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这次学习为期五天,共走过了七所学校,也许时间短,所要学习的学校多,看似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可所到之处眼前呈现的一草一木、无论是显性或是隐性处处洋溢文化,折射出校园德育底蕴。同行们时而发出一声声赞叹……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摆弄着手上的照相机……忙碌一阵过后,再沉下心聆听学校领导的经验报告,身为一名学校德育工作的我不停地问自己、把自己个体把自己的学校与之相碰撞,最后感叹:“为什么同在一片蓝天下,差距这么大呢?”其实,德育是心育,是走心的教育,内化同学的行为、外化同学的行动。我时常思考着:孩子们如一棵棵幼苗,家长送到学校,是培养考试考出高分?还是培养品行?所以我想呼唤“教育回归、回归到教育的真谛”让“德育为首不是空话,培养出真善美的人才”。试问,一所学校参加全县测查获佳绩,县奖励、社会认可……掌声雷动,可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我更多是愧疚,因我总觉得我眼前的孩子们无非是执教师对知识的嫁接而已,他们的品行、习惯、破坏欲……完全脱离教育轨道,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使我要再次呼喊
“崇尚传统文化、回归立德育人”。今天我有幸地成为外出学习团队中的一员,目睹到几所学校已在回归路上,而我们学校启航了吗?
其次,我想说,几所学校的校园德育建设特色打动人,还不如直接说是德育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热爱执着感动人。抛开投入资金及硬件设施,我们更多的是要解读老师们的用心良苦、呕心沥血!
河南洛阳洛北区西下池小学,占地7亩,有学生700余人,专任教师31名,其中13名属于师范类院校刚毕业的代课教师。700余名学生中大多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洛北乡居民子弟,其中多为留守儿童。这几年却以“心教育”理念办学,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在去西下池小学的途中的大巴上我就在大脑中勾勒了一幅西下池小学的“立体图”。它应该有高大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综合楼、住宿楼、运动场,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学生统一着装校服,教师着装严谨胸佩校徽,学校应处在交通便利的马路边。但一段1500多米的急行军,穿过七折八拐的城中小巷才到达西下池小学门口。我的热情在奔波中有几多减退。现实与想象有所参差是必然的,但落差如此之大令人瞠目。校门没有我想象的高大巍峨,只在门口的左墙壁上有对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提示、家教策略、学校承诺、推荐书目等。这道文化墙我们这些初到的参观者对西下池小学有了一个初步感受——西下池小学是一个对受教育者充满关爱和呵护的学校。 走进校门, 令人震撼的是无处不在的德育文化
氛围。铺着方砖的通道上有师生们的书法展,绿色长廊上有校星成就展,校园墙壁上有唐诗宋词书法,传统道德、日常行为规范、感恩等卡通漫画,这些对学生进行着人文素养熏陶。楼梯、走廊有学生创作的诗作、感悟及富有哲理的抒怀;教室四周墙壁的世界名画和教室后的生态黑板上学生的才艺展作品,更把我们带入了艺术的殿堂。教室四周墙壁的班级书架和窗台上学生自带的各式花盆中的花卉,使人在洛阳这个城市一角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生命气息,无处不在的文化熏陶,无处不在的书香之气,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我已经触碰到了“心教育”的真谛——那就是让每一个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爱和自由”是“心教育”的基石。
有着办学若翠,育人如华办学理念的西安翠华路小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来陶冶学生情操,用爱生如子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爱校如家,长大后争做一位对社会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通过多次演练来让师生学会逃生的技巧与在困难中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
名牌老校西安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将每天值日表排的很细致; 班级学生评价机制:每周评选出三位班级明星,每周评出若干优秀班级; 班级展板的应用:将每周的学生主题学习心得展出;精心的教室布置,物品归置处处突显班级环境育人功效,负责任的学校领导、老师、保安人员时时、处处在每一细节上为学生安全着想,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我不得不为这个学校各部门的团结与各位老师的敬业精神点赞。
经开一小超前的办学理念,“高大尚”的硬件设施、时时发挥着作用的功能部室、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各学科教学、对学生无微不致的关爱、老师用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学生人格的教育方式无不令人折服。
通过本次的外出学习,我发现其实这些德育工作方式,这样的德育活动往我们也在开展,但缺乏科学理论的自觉指导,没有上升到形成一种工作理念。今后 我们在开展一项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时。自觉寻找科学理论的支撑 并在活动过程和总结经验时,提高到理论高度来指导、总结活动。 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理论化的经验甚至新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健全班级工作的基本管理模式。
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近”、“小”、“实”、“亲”四条原则 “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 “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 “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坚决抛弃空洞说教的旧俗。回归学生的生活,把德育真正从“嘴上”落到“心上”。努力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学校的育人水平。为此,今后的工作过程要抓住德育工作的切入口,在学习借鉴包括其它学校好的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思路。
倾听外面的世界,感悟德育精神
------外出培训学习手记
靖边五小 白保东 抱着学习的心情、憧憬着收获,更是珍惜难得的外出学习机会,2016年4月24日我与李书记、毛主任的赴西安、洛阳的“培训学习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这次学习为期五天,共走过了七所学校,也许时间短,所要学习的学校多,看似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可所到之处眼前呈现的一草一木、无论是显性或是隐性处处洋溢文化,折射出校园德育底蕴。同行们时而发出一声声赞叹……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摆弄着手上的照相机……忙碌一阵过后,再沉下心聆听学校领导的经验报告,身为一名学校德育工作的我不停地问自己、把自己个体把自己的学校与之相碰撞,最后感叹:“为什么同在一片蓝天下,差距这么大呢?”其实,德育是心育,是走心的教育,内化同学的行为、外化同学的行动。我时常思考着:孩子们如一棵棵幼苗,家长送到学校,是培养考试考出高分?还是培养品行?所以我想呼唤“教育回归、回归到教育的真谛”让“德育为首不是空话,培养出真善美的人才”。试问,一所学校参加全县测查获佳绩,县奖励、社会认可……掌声雷动,可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我更多是愧疚,因我总觉得我眼前的孩子们无非是执教师对知识的嫁接而已,他们的品行、习惯、破坏欲……完全脱离教育轨道,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使我要再次呼喊
“崇尚传统文化、回归立德育人”。今天我有幸地成为外出学习团队中的一员,目睹到几所学校已在回归路上,而我们学校启航了吗?
其次,我想说,几所学校的校园德育建设特色打动人,还不如直接说是德育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热爱执着感动人。抛开投入资金及硬件设施,我们更多的是要解读老师们的用心良苦、呕心沥血!
河南洛阳洛北区西下池小学,占地7亩,有学生700余人,专任教师31名,其中13名属于师范类院校刚毕业的代课教师。700余名学生中大多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洛北乡居民子弟,其中多为留守儿童。这几年却以“心教育”理念办学,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在去西下池小学的途中的大巴上我就在大脑中勾勒了一幅西下池小学的“立体图”。它应该有高大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综合楼、住宿楼、运动场,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学生统一着装校服,教师着装严谨胸佩校徽,学校应处在交通便利的马路边。但一段1500多米的急行军,穿过七折八拐的城中小巷才到达西下池小学门口。我的热情在奔波中有几多减退。现实与想象有所参差是必然的,但落差如此之大令人瞠目。校门没有我想象的高大巍峨,只在门口的左墙壁上有对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提示、家教策略、学校承诺、推荐书目等。这道文化墙我们这些初到的参观者对西下池小学有了一个初步感受——西下池小学是一个对受教育者充满关爱和呵护的学校。 走进校门, 令人震撼的是无处不在的德育文化
氛围。铺着方砖的通道上有师生们的书法展,绿色长廊上有校星成就展,校园墙壁上有唐诗宋词书法,传统道德、日常行为规范、感恩等卡通漫画,这些对学生进行着人文素养熏陶。楼梯、走廊有学生创作的诗作、感悟及富有哲理的抒怀;教室四周墙壁的世界名画和教室后的生态黑板上学生的才艺展作品,更把我们带入了艺术的殿堂。教室四周墙壁的班级书架和窗台上学生自带的各式花盆中的花卉,使人在洛阳这个城市一角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生命气息,无处不在的文化熏陶,无处不在的书香之气,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我已经触碰到了“心教育”的真谛——那就是让每一个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爱和自由”是“心教育”的基石。
有着办学若翠,育人如华办学理念的西安翠华路小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来陶冶学生情操,用爱生如子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爱校如家,长大后争做一位对社会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通过多次演练来让师生学会逃生的技巧与在困难中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
名牌老校西安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将每天值日表排的很细致; 班级学生评价机制:每周评选出三位班级明星,每周评出若干优秀班级; 班级展板的应用:将每周的学生主题学习心得展出;精心的教室布置,物品归置处处突显班级环境育人功效,负责任的学校领导、老师、保安人员时时、处处在每一细节上为学生安全着想,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我不得不为这个学校各部门的团结与各位老师的敬业精神点赞。
经开一小超前的办学理念,“高大尚”的硬件设施、时时发挥着作用的功能部室、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各学科教学、对学生无微不致的关爱、老师用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学生人格的教育方式无不令人折服。
通过本次的外出学习,我发现其实这些德育工作方式,这样的德育活动往我们也在开展,但缺乏科学理论的自觉指导,没有上升到形成一种工作理念。今后 我们在开展一项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时。自觉寻找科学理论的支撑 并在活动过程和总结经验时,提高到理论高度来指导、总结活动。 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理论化的经验甚至新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健全班级工作的基本管理模式。
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近”、“小”、“实”、“亲”四条原则 “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 “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 “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坚决抛弃空洞说教的旧俗。回归学生的生活,把德育真正从“嘴上”落到“心上”。努力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学校的育人水平。为此,今后的工作过程要抓住德育工作的切入口,在学习借鉴包括其它学校好的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