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作文3700字

初一作文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精读课文,从体裁上看,是一篇状物类的说明文。全文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1. 知识性目标。在学生已有关于秦兵马俑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获取新的知识,并提出想要进一步获取的知识。

2. 阅读策略目标。在获取关于秦兵马俑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作为一篇状物类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尝试建构本课的阅读策略,为以后阅读类似课 文积累经验。

3情感目标。在阅读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出示一份不完整的秦兵马俑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从喜来登酒店坐车到那里大约需要50分钟。秦兵

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己有许多国家的党政首脑参观过,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千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 世界 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 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 不看秦俑, 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 这 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来看一看。"

2. 师:这是一份不完整的秦兵马俑导游词,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你们愿意将它补充完整吗?

设计意图:以一份不完整的导游词作为新课的导入语,意在激趣。它使一篇不是以语言优美、情节生动见长的说明文,照样可以泣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你们 愿意将它补充完整吗? "这一问题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暗含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阅读准备

1.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对秦兵马俑已经了解了多少? 学生回忆后填写。

我已经了解的知识

预设1 :秦兵马俑在西安的临渣。

预设2:西安在漳的兵马俑数量很多。

预设3:这些兵马俑跟真人很相像。

预设4:有的兵马俑没有头,我估计是出土时不小心碰掉的。

2. 本节课的学习,你将继续了解有关秦兵马俑的哪些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本节课的学习制定出个人学习目标,然后填写。

预设1 :秦兵马俑是谁塑造出来的?:

预设2:秦兵马俑是用什么材料塑造出来的?

预设3:秦兵马俑到底" 奇" 在哪里?

预设4·秦兵马俑有哪些种类?

预设5:秦兵马俑为什么会被称之为" 世界第八奇迹

3. 同学交流,整理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将各人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有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学生重新组成新的学习小组。

设计意图:" 阅读准备" 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点考量:一是让学生了解已知,为学习新知寻找一个准确二是让学生自己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学生个人学习目标制定好后,没有立即让学生读书找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个人的问题,然后通过筛选,将有相似问题的学生重新编组。这样做,意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交流问题、整理并筛选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初读课文,根据问题找答案

1.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与自己的问题相关的段落旁画上记号。 2检查阅读情况

①师:哪些问题在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学生交流)

指名读与自己的问题相关的课文内容,读的时候,将重点信息标示出来,并说说自己从中得到的答案。其他学生对该问题的答案进行评价和补充。

②师:还有哪些问题在课文中无法找到答案?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这些问题记下来,作为课后延伸阅读的目标之一。

设计意图:由于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就毋庸置疑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会问题不同,也正由于这样的不同,才会让每个学生都有阅读的动力。

四、再读课文,建构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1. 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学习抓住课文的关键句。

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的关键句。(关键句包括全文的中心句、各个段落的中心句、过技句等。)

②重点讨论过搜句。

" 兵马儒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思考:" 生讨论后师小结:第3自然段前写的是" 规模宏大" ,第3自然段后写的是"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段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设计意图:课堂以学生的" 学" 为主,不是说就不要教师的" 教" ,该教的

知识还是要教,而且要教好,教实在。每篇课文都有关键句,这篇课文最重要的关键句就是过渡句。抓住了这个过渡句,就等于抓住了这篇课义的主妥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告诉学生每读一篇课文,首先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句,这是在渗透阅读方法。

2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轩说明文的一刷明方法。

①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它是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的?

(生读后交流) 预设:用了好多的数字,总体说俑坑很大。

②出示: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生交流后师小结:这句话中,"19120平方米" 、" 近8000个" 是采用了" 列举数字法" 的说明方法,拿足球场与俑坑相比较,是采用了"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

③出示"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也最多,共有6000多个…… 生交流后师小结:这句话中,在三个俑坑中选择最大的一号坑来说,是运用了" 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

④学生归纳整理,将三种说明方法写到课文相应的地方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能忽略课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因此,这里关于三种说明方法的教学就非常必要。

3自由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兵马俑? 能说说理由吗? 课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次阅读。交流最感兴趣的内容,并说说理由,与同学分享。

预设1 :第4-9自然段中描写各个类型兵马俑

第10自然段中描写兵马俑神态的语句。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 学" 为主的课堂往往气氛比较沉闷,这里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好办法。同时,也将学生由关注课文内容转向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

五、整理反思

1师:这次阅读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课文中哪些信息激发了你的兴趣? 2师:知道这些知识后,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1 :我想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聪明、太伟大了! 预设2:我想说,秦兵马俑真不' 愧是" 世界第八大奇迹" 啊!

3学完这篇课文,你愿意将本节课开头的那份不完整的导游词补充完整吗?

4师:在这节课上,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

预设:兵马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课后我将上网搜索,直到解决这个问题。

5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关于秦兵马俑的哪些信息? 你要如何去寻找这些信息'!

预设:我还想知道当时为什么要塑造这么多的兵马俑? 据说,除了秦兵

马俑外,还有汉兵马俑,汉兵马俑是什么样子的? 与秦兵马俑有什么不同? 我会通过网络搜索来寻找答案。

6师:明遇到这类说明文,在川等采用哪些阅读策略。

根据自己事先了解到的知识,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根据定好的目标,自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再读课文,关注课文的表达特点

④与同学分享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

⑤课后就不明白的问题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最后,安排学生整理反思,意义非常大。这样做,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一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掌握一种学习策略,为下一篇课文的学习积累经验,一个知识点的获取,要能激起继续研究的兴趣,不再让学习成为一个零碎的片段。

课后总结

这篇教学设计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力求摆脱当前语文教学中" 教" 为上的魔咒,真真正正地把学生的" 学" 放在首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前知识的整理

l 新授伊始,在教师的引领下复习旧知是常规动作,但是本教学设计把复习整理旧知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培养学生自我整理的能力。

二、重视学习目标的制定'

多数人潜意识里都认为学习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考虑的事情,但是本教

学设计却把学习目标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完全是为学生的" 学" 着想的。因为学习目标是学生自己制定的,接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也就有保障了。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本教学设计虽然是以学生的审为主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但是并没有回避教师的" 教" 。该教的还是必须要教的,比如抓关键句、了解说明文的一般说明方法等。

四、重视学后反思的指导

一般的语文教师在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之后,就大功告成了。本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结束后,还增加了一个" 整理反思" 的环节,使阅读成为学生有意识的学习。一是与课始的整理旧知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二是让本课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起自主学习的经验,让以后每一次的学习不再是零起点。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精读课文,从体裁上看,是一篇状物类的说明文。全文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1. 知识性目标。在学生已有关于秦兵马俑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获取新的知识,并提出想要进一步获取的知识。

2. 阅读策略目标。在获取关于秦兵马俑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作为一篇状物类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尝试建构本课的阅读策略,为以后阅读类似课 文积累经验。

3情感目标。在阅读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出示一份不完整的秦兵马俑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从喜来登酒店坐车到那里大约需要50分钟。秦兵

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己有许多国家的党政首脑参观过,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千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 世界 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 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 不看秦俑, 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 这 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来看一看。"

2. 师:这是一份不完整的秦兵马俑导游词,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你们愿意将它补充完整吗?

设计意图:以一份不完整的导游词作为新课的导入语,意在激趣。它使一篇不是以语言优美、情节生动见长的说明文,照样可以泣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你们 愿意将它补充完整吗? "这一问题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暗含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阅读准备

1.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对秦兵马俑已经了解了多少? 学生回忆后填写。

我已经了解的知识

预设1 :秦兵马俑在西安的临渣。

预设2:西安在漳的兵马俑数量很多。

预设3:这些兵马俑跟真人很相像。

预设4:有的兵马俑没有头,我估计是出土时不小心碰掉的。

2. 本节课的学习,你将继续了解有关秦兵马俑的哪些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本节课的学习制定出个人学习目标,然后填写。

预设1 :秦兵马俑是谁塑造出来的?:

预设2:秦兵马俑是用什么材料塑造出来的?

预设3:秦兵马俑到底" 奇" 在哪里?

预设4·秦兵马俑有哪些种类?

预设5:秦兵马俑为什么会被称之为" 世界第八奇迹

3. 同学交流,整理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将各人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有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学生重新组成新的学习小组。

设计意图:" 阅读准备" 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点考量:一是让学生了解已知,为学习新知寻找一个准确二是让学生自己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学生个人学习目标制定好后,没有立即让学生读书找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个人的问题,然后通过筛选,将有相似问题的学生重新编组。这样做,意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交流问题、整理并筛选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初读课文,根据问题找答案

1.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与自己的问题相关的段落旁画上记号。 2检查阅读情况

①师:哪些问题在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学生交流)

指名读与自己的问题相关的课文内容,读的时候,将重点信息标示出来,并说说自己从中得到的答案。其他学生对该问题的答案进行评价和补充。

②师:还有哪些问题在课文中无法找到答案?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这些问题记下来,作为课后延伸阅读的目标之一。

设计意图:由于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就毋庸置疑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会问题不同,也正由于这样的不同,才会让每个学生都有阅读的动力。

四、再读课文,建构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1. 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学习抓住课文的关键句。

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的关键句。(关键句包括全文的中心句、各个段落的中心句、过技句等。)

②重点讨论过搜句。

" 兵马儒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思考:" 生讨论后师小结:第3自然段前写的是" 规模宏大" ,第3自然段后写的是"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段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设计意图:课堂以学生的" 学" 为主,不是说就不要教师的" 教" ,该教的

知识还是要教,而且要教好,教实在。每篇课文都有关键句,这篇课文最重要的关键句就是过渡句。抓住了这个过渡句,就等于抓住了这篇课义的主妥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告诉学生每读一篇课文,首先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句,这是在渗透阅读方法。

2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轩说明文的一刷明方法。

①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它是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的?

(生读后交流) 预设:用了好多的数字,总体说俑坑很大。

②出示: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生交流后师小结:这句话中,"19120平方米" 、" 近8000个" 是采用了" 列举数字法" 的说明方法,拿足球场与俑坑相比较,是采用了"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

③出示"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也最多,共有6000多个…… 生交流后师小结:这句话中,在三个俑坑中选择最大的一号坑来说,是运用了" 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

④学生归纳整理,将三种说明方法写到课文相应的地方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能忽略课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因此,这里关于三种说明方法的教学就非常必要。

3自由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兵马俑? 能说说理由吗? 课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次阅读。交流最感兴趣的内容,并说说理由,与同学分享。

预设1 :第4-9自然段中描写各个类型兵马俑

第10自然段中描写兵马俑神态的语句。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 学" 为主的课堂往往气氛比较沉闷,这里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好办法。同时,也将学生由关注课文内容转向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

五、整理反思

1师:这次阅读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课文中哪些信息激发了你的兴趣? 2师:知道这些知识后,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1 :我想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聪明、太伟大了! 预设2:我想说,秦兵马俑真不' 愧是" 世界第八大奇迹" 啊!

3学完这篇课文,你愿意将本节课开头的那份不完整的导游词补充完整吗?

4师:在这节课上,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

预设:兵马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课后我将上网搜索,直到解决这个问题。

5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关于秦兵马俑的哪些信息? 你要如何去寻找这些信息'!

预设:我还想知道当时为什么要塑造这么多的兵马俑? 据说,除了秦兵

马俑外,还有汉兵马俑,汉兵马俑是什么样子的? 与秦兵马俑有什么不同? 我会通过网络搜索来寻找答案。

6师:明遇到这类说明文,在川等采用哪些阅读策略。

根据自己事先了解到的知识,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根据定好的目标,自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再读课文,关注课文的表达特点

④与同学分享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

⑤课后就不明白的问题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最后,安排学生整理反思,意义非常大。这样做,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一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掌握一种学习策略,为下一篇课文的学习积累经验,一个知识点的获取,要能激起继续研究的兴趣,不再让学习成为一个零碎的片段。

课后总结

这篇教学设计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力求摆脱当前语文教学中" 教" 为上的魔咒,真真正正地把学生的" 学" 放在首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前知识的整理

l 新授伊始,在教师的引领下复习旧知是常规动作,但是本教学设计把复习整理旧知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培养学生自我整理的能力。

二、重视学习目标的制定'

多数人潜意识里都认为学习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考虑的事情,但是本教

学设计却把学习目标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完全是为学生的" 学" 着想的。因为学习目标是学生自己制定的,接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也就有保障了。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本教学设计虽然是以学生的审为主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但是并没有回避教师的" 教" 。该教的还是必须要教的,比如抓关键句、了解说明文的一般说明方法等。

四、重视学后反思的指导

一般的语文教师在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之后,就大功告成了。本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结束后,还增加了一个" 整理反思" 的环节,使阅读成为学生有意识的学习。一是与课始的整理旧知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二是让本课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起自主学习的经验,让以后每一次的学习不再是零起点。


相关作文

  • 作文 秦兵马俑作文500字
  • [作文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出土,它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历史文物! 当我们来看秦兵马俑时,秦兵马俑已发掘了三个俑坑,三个坑的总面积是2万平方米,大约有50个篮球场大,作文 秦兵马俑.在三个坑里,1号坑最大,这三个俑坑里的秦兵马俑大约有八千多个. 俑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 ...

  • 秦兵马俑作文1800字
  • 14 秦兵马俑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初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 ...

  • 写秦兵马俑的导游词3篇作文1500字
  • 写秦兵马俑的导游词3篇 秦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下面是写秦兵马俑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写秦兵马俑的导游词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 早听说西安有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那是闻名中外的奇观.这次我在报纸上看见,兵马俑要运到福州来展出,马上就能 ...

  • 秦兵马俑作文400字
  •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出土,它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历史文物! 当我们来看秦兵马俑时,秦兵马俑已发掘了三个俑坑,三个坑的总面积是2万平方米,大约有50个篮球场大.在三个坑里,1号坑最大,这三个俑坑里的秦兵马俑大约有八千多个. 俑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 ...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作文3600字
  •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图片资料.视频信息,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 ...

  • 19秦兵马俑作文1400字
  • 19﹡秦兵马俑 学习目标: 1.认识文中"誉.瞰.统.靡.魁.征.率.搏" 8个生字.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重点)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重点) 知识链接: 秦兵 ...

  • 兵马俑导游词500字大全作文2700字
  • 兵马俑导游词500字大全 秦兵马俑不但闻名于中国,而且在世界也是举世无双的.下面是兵马俑导游词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兵马俑导游词500字 Hi! 大家好,我叫何樱楠,你们也可以亲切的叫我樱桃小丸子.今天我来给介绍一个旅游景点,这个景点我想大家都肯定猜不到是哪里,我为导游告诉你们吧! 那 ...

  • 兵马俑导游词200字精选作文1700字
  • 兵马俑导游词200字精选 兵马俑,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下河村.下面是兵马俑导游词200字,仅供参考. 兵马俑导游词200字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西安秦兵马佣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黄,叫我小黄或伟群都行.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很高兴,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过 ...

  • 2016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作文1700字
  • 秦兵马俑导游词1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秦兵马俑是2000年多前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 ...

  • 14秦兵马俑作文1000字
  • 昔阳县东关小学盟区教学设计备课表 教学程序 一.示标 导入新课.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 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让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探究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2.思考:秦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