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读准古诗。
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张旭。
二、读古诗。
出示古诗,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诗,再指名读诗歌。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三、小组学习:
(1)读通全诗,读得流利、正确。
(2)合作理解诗意。
(3)注释
野烟:指山野间的云雾。
石矶:水边突起的岩石。
四、集体交流。
(1)理解诗意。
(2)体会感情。
(3)齐读古诗。
(4)想一想:
你知道桃花溪在什么地方吗?
五、诵读、吟唱、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配乐唱古诗。
2.诗配画。
教学过程:
1.复习
2.引导学生想象诗句中的景物,发散思维进行配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交流展示诵读、吟唱、诗配画。 教学流程:
组织展示。
2012 年9月1日
《桃花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读准古诗。
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张旭。
二、读古诗。
出示古诗,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诗,再指名读诗歌。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三、小组学习:
(1)读通全诗,读得流利、正确。
(2)合作理解诗意。
(3)注释
野烟:指山野间的云雾。
石矶:水边突起的岩石。
四、集体交流。
(1)理解诗意。
(2)体会感情。
(3)齐读古诗。
(4)想一想:
你知道桃花溪在什么地方吗?
五、诵读、吟唱、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配乐唱古诗。
2.诗配画。
教学过程:
1.复习
2.引导学生想象诗句中的景物,发散思维进行配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交流展示诵读、吟唱、诗配画。 教学流程:
组织展示。
2012 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