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曹操作文1100字

初一作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动静结合)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2、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排场?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1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次众多、气氛热闹的打猎排场。虽鬓已微霜却大志勃勃、威武豪迈、欲保家卫国、交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笔者怎样的思惟感情?(2分)

2援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笔者要报效国家,体贴国家命运的爱国感情。

3、这首词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2分)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2分)

3(1)作魏尚要像孙郎(孙权,这是笔者自喻)那样子建功立业。

(2)射杀西北来犯的敌人(西夏)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1. 此曲中“山坡羊”是_____ __,“潼关怀古”是___ ___.2分

2. 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3. 曲的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2分)

4. 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3分)

1. 曲牌名 曲题

2. 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3. 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 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4. 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引发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动静结合)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2、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排场?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1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次众多、气氛热闹的打猎排场。虽鬓已微霜却大志勃勃、威武豪迈、欲保家卫国、交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笔者怎样的思惟感情?(2分)

2援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笔者要报效国家,体贴国家命运的爱国感情。

3、这首词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2分)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2分)

3(1)作魏尚要像孙郎(孙权,这是笔者自喻)那样子建功立业。

(2)射杀西北来犯的敌人(西夏)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1. 此曲中“山坡羊”是_____ __,“潼关怀古”是___ ___.2分

2. 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3. 曲的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2分)

4. 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3分)

1. 曲牌名 曲题

2. 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3. 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 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4. 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引发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相关作文

  • 曹操[观沧海]写作特点作文600字
  • 曹操<观沧海>写作特点 1. 丰富奇特的想像. <观沧海>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是诗人在表现沧海之壮观.之雄伟时, 他除了直接描写大海本身之外, 还从浩瀚壮阔的海景展开想像写出了"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这样的佳句.表 ...

  • 观沧海龟虽寿练习题作文1000字
  • 一.<观沧海> 1. 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让人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形象的句子: 2. 诗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句子: 3. 诗中交代观海地点的句子: 4. 总写沧海全景的句子: 5. 诗中用来形容水波动荡,山岛巍然的诗句: 6. 让人真切感觉大海无风三尺浪的诗句: 7. ...

  • 观沧海练习作文900字
  • <观沧海>同步练习 读<观沧海>,完成文后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 见称. ...

  • [观沧海]教案 (1)作文2200字
  • <观沧海> 曹操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 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提高 对古诗的审美鉴赏力. 情感目标 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情趣. ...

  •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作文4800字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g ...

  • 观沧海文摘参考(七年级必修)作文1300字
  • 汉献帝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冀州,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东胡族的一支) ,次年乌桓人攻破幽州,俘虏汉民十余万.为消除边患,进而统一北方,曹操于建安十二年五月率师北伐.在八月的决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敌军.凯旋途中,他跃马挥鞭,登上了秦皇.汉武曾登临的碣石山,心情激荡,浮想联翩.< ...

  • 观沧海赏析作文1300字
  •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 ...

  • 博爱沧海作文900字
  • 我本是风之精灵,纯纯的我,透明的像自己轻盈的翅膀,不含一丝的杂质.一次任务中,我邂逅了沧海.我沦陷了,沉迷了,堕落了.我深深的迷上了沧海那墨绿般宝石一样的眼眸,我恋上了他清凉的,温柔的怀抱不可自拔! 我甘愿用自己珍贵的翅膀换取一条尾巴游戏在他左右.我天天游荡在他身旁,享受着他对自己的温情. 一艘豪华 ...

  • 观沧海作文2400字
  • 1 <观沧海>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都艳敏,我来自辽东中学.我的教科研主题是<作文中写出真实的"我">,我之所以先这个主题是因为在学生刚入初中时让他们写了一篇作文<童年温馨的字眼>.我想刚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稚气未脱,童心依旧的的学生 ...

  • 观沧海练习题作文900字
  • <观沧海> 一.常识填空 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__________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__________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________ ,字 _______ , __________ 政治家.________家. 诗人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