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自己"例文作文8100字

高一作文

1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思考:①为什么要唤醒自己? ②唤醒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③怎样唤醒自己? ④唤醒自己的什么?

可以想到:唤回或唤醒自己的本真、自尊、爱心、责任、善良、良知、潜能、科学精神、民族魂等立意。

【优秀例文】

唤醒自己

在庸庸碌碌的大千世界中,习惯了勾心斗角和浑浑噩噩的人们,常为了所谓的梦想竭力向上攀爬,渴望着山顶那一览无遗的美景和触手可及的云端。然而愈是到达高点,愈觉得高处不胜寒的凄苦与彷徨。很多人至死也无法参透,为何自己拼搏如此,仍是心有遗憾?

南美洲某部落中崇尚自然的土著人也许给我们诠释了最佳答案。他们仍保留着这样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是的,人生之路上难免有云遮雾绕的时候,我们需要唤醒自己。唤醒内心深处的纯真,去化解灵魂的麻木与沧桑;唤醒内心微弱的火种,点亮心灯,让躯体不再寒冷;唤醒亲情、唤醒信任,唤醒所有因物欲横流而被藏匿的美好的一切……唤醒这些,何尝不是在点亮生命?

总是忘不了那一个苦胆。那是一个怎样的胆啊!小小的苦胆,却承载着国破家亡、沦落为奴的深仇大恨。勾践,每一次当他感到有一丝懈怠的时候,每一次当他感到有一点安逸的时候,他总会尝一尝那个苦胆,那种苦入心脾的滋味,唤醒了自己,唤回了自己的灵魂。血海深仇未报,何以家为?尝完苦胆,他又走上了复仇的道路。他日重归故土,大仇得报之时,勾践望着那个苦胆,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卧薪尝胆,是为了唤醒自己不忘仇恨、前路艰难。雄哉!

总是忘不了那一行刺字。那是一行怎样的字啊!寥寥四字,却寄寓着母亲的殷切期望和一个英雄的豪情壮志。岳飞,每一次当他因战功不凡而有点沾沾自喜之时,每一次当他因皇上的无理呵斥而心有不平之时,他总会想起背上的刺字——精忠报国,那嵌入皮骨的字痕唤醒了自己。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但求无悔,又恨它作甚!之后,又踏上征程。他日见敌军披靡之时,岳飞想着那行刺字,欣慰地笑了。

刺字于背,是为了人唤醒自己,大丈夫立世当以天下苍生为重。壮哉!

总是忘不了那支笔。那是一支怎样的笔啊!细长的笔杆,却要撑起国民的软弱。鲁迅,每一次当他感到彷徨无依时,每一次当他痛恨社会黑暗时,总会提起手中的笔,将满腔的怒火化为文字,以唤醒自我。礼教吃人如此,以何伐之?当以文字鉴国民。他日大化隆行之时,

2 鲁迅望着手中的笔,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以笔为刀,是为了唤醒自己,更为了唤醒国民。大哉!

社会如此纷繁,人世难免坎坷,前进的我们又怎能不容易迷失自我,放松懈怠,随波逐流呢?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我看来,唤醒自己,既是让自己不留遗憾,也是让自己的生命攀得更高。

唤醒自己,与心同行,拨开迷雾,点亮生命!

【评分】21+21+8=50

【点评】审题准确,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论证的主体部分包含三个事例,从三个角度论证“唤醒自己”的意义,有一定的说理深度。但入题还是慢了点。

唤醒自己

漫漫人生,离离远道。悠悠历史中只有清醒的灵魂才能寻得生命完美的归宿。然而,路边的野花散发着迷人的毒香,生活的诱惑让人们常常迷失了方向。走在人生道上,一个人不得不唤醒自己。

唤醒自己,弃利求义。为人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守护着自己的信与义。国难当头,有人看不见民族危亡,生灵涂炭,看到的却是有利可图。一代奸臣秦桧,本是大宋朝的状元,不乏才干,却在国家危亡之际利令智昏,党同伐异,策划投降。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反对抗敌,害死了精忠报国的将领岳飞。终于,待到东窗事发,落得个身首两异的下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感怀历史,人们在咒骂秦桧的同时,应时刻牢记,一个人,不能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弃信背义,追名逐利。面对利益的诱惑,为人者要及时唤醒自己。 唤醒自己,舍暴取仁。为君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贯彻“仁义”和“王道”。昔时秦王穷兵黩武,威慑天下,收天下之兵,愚天下之民,然而看似固若金汤的秦王朝却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要知道,暴政不是治国之本,虽“董之以严刑”,人们终究只是“貌恭而心不服”。只有施行仁义,方可收聚民心。只可惜许多君王常是迷信强权,以至于出现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局面。身为人君,应时刻牢记强权下的太平盛世不过是昙花一现的骗局,只有仁义并行方可真正国泰民安。面对强权的诱惑,为王者要及时唤醒自己。

唤醒自己,戒怠以勤。为学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相信“天道酬勤”。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天才出于勤奋,此乃为学的不二法门。然而,总有那么些笃信天才的人,恃才而怠惰,甚至以勤为愚,抑勤而扬惰。这些人终将尝到失败的苦果,在功业无成中忏悔与思过。身为学子,我们应时刻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抛弃勤奋而迷信天才,一味怠惰,是注定不能成功的。只有沉下心来,苦心研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面对安逸的诱惑,为学者要及时唤醒自己。

为人也好,治国也好,求学也好,人生在世,难免会有不清醒的时刻。天不会将你唤醒,迷失的人,若听天凭命,只会越陷越深,而迷茫的灵魂永远无法寻得生命完美的归宿。把握好命运,我们只有唤醒自己。

【评分】22+22+8=52

【点评】这是一篇典范的考场应试作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接着用三个分论点建构起全篇的

3 说理层次,每个分论点下又用正反对比的事例展开论证,论证的语言朴实中见功底。结尾总结全篇,重申论点,干净利落。分论点下的事例开掘与道理论证如果能更紧密地结合分论点,说理会更有深度。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

不少于800字。

放 下

握紧拳头,你抓住的只有空气;张开手掌,你便拥有了一切。

很小的时候,我们总会伸手抓住面前的一切,渐渐地,我们发现,要抓住的太多,手却只有一对,要想拥有,必先放手。可是如今,我们仍未学会放下,我们会放不下流逝的时间、缘尽的感情和曾经的爱。它们,如同指触的流沙,指间的轻风和手心的雨丝,你放下,便收获释然;你放不下,却也留不下,只剩下无尽的痛苦与哀婉给你作无用的慰藉。

朋友,学会放下吧。放过它,也放过你自己;安慰自己,也成全了它。

放下,有三境界。

痛后放下乃第一境界。水蛭吸血,你越拔得用劲,它越痛却吸得更紧,最终只能在火中蜷缩自己炽热难熬的身躯,化作一阵云烟,渐远渐散。倘若水蛭痛而后放下,想必不会落得如斯结局吧。痛觉与生俱来,它不是对你的折磨而是对你的保护。也许它不是你的,有更好的值得你追逐。坚持是中性词,当你坚持应放下的,你就是固执的。痛了就放,是对自己的保护,是对时间的珍惜,是为更好的到来而准备。有人问佛:“大师,我放不下。”佛拿了一杯热水倒在他的手上。他手一烫,杯子坠地。佛曰:“痛了你就会放手。”烫伤很快恢复,放不下而荒废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主动放下乃第二境界。低姿态的高贵远比高姿态的高贵美丽,圆润而不刺眼。放下姿态,收获高贵,低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痛了才放是被动的,主动放下是有意识的,觉悟自然更高。仓央嘉措既恐损梵行又恐负倾城,留下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后,从此入山终成高僧。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并无仰仗父亲敌国之财,而是放下“华人首富之子”的身份艰苦打拼,最终一手开创“电讯盈科”的王国,人称“小超人”。路易威登从匠师爱徒到御用捆箱师,再到创业,一路放下一路成功,留下“LV ”让万千女性为之疯狂追逐。主动放下,你会收获更多。

放下的第三境界是从不抓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带一物而来,不带一物而去,缘至则来,缘尽则去。这是一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潇洒,一种“漫看天际云卷云舒”的恬然,一种“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睿智。它不是“放下吧,是你的会回来,不回来是因为你值得更好的”的自我安慰,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与大气。这样的人,才是拥有一切。他不需放下,因为他一无所有;他可以放不下,因为放下后还是他的。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放下吧,你会是最富有的。

【简评】本文对题意理解准确,将“放下”分为“被动”、“主动”和“从不抓紧”三个境

4 界,由浅入深,逐层论述。文章内容丰富,水蛭、商界精英、禅宗故事等诸多材料运用恰当,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知识储备。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见解深刻而又独到,体现出作者富有个性的思考。 评分:24+23+10=57 分

放 下

有人说:真正的智者,敢于辞让整个天下。是怎样的胸襟和气度让他面对天下纷繁万家都举重若轻,在心中放下名利,放下浮华,放下凡夫俗子割舍不下的羁绊,合心于淡,乘物以游心?

放下,不是一次轻率的舍弃,更非戏谑的逃避。恰恰相反,它是一次生命的负重。放下的是熙熙攘攘的身外之物,而在心灵之深处,“放下”二字让人懂得何为生命的本初重量。

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庄子,无疑参透了“放下”二子真正的玄机。他拒绝了楚相的高位,要过“生将曳尾于涂中”的生活。妻子故去,他鼓盆而歌,歌的是“查其始而本无生”的朴素真理。名誉的煊赫,生死的大劫都缚不住这颗无所拘囿、不甘就范的心魄呀!我想,庄子是懂得放下的,他穿越了名利生死妄加于他的桎梏,当他以一袭白衣、衣袂飘飘地向逍遥走去时,身外的所谓重量已伤不得他分毫,他的豁达豪迈足以穿越世间一切坎坷,实现自我生命的圆满成全。

我折服于这“放下”的魄力和气度,这便是古人辞让天下的力量,留一份寂寞的空间给生命,让生命终可以开阔,让心灵终得到游历的长空。“放下”赋予了生命更充盈饱满的空间,让人感悟生命本初的质地,原始的欢欣。

然而生命当中可有那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可有那些戕人心魄,足以摧毁任何希望的苦难?这或许无法让人轻易地超拔于其上,当生命本身成为自我的累赘,人该如何“放下”如影随形的痛苦与不堪?

史铁生会给我们一个珍贵的答案。他所承受的那些难以想象的苦痛,我无意再重复提及。但我无数次地在这些从容温暖的话语中获得笃念。他说:这就是你不能从中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亡,是一个必将会降临的节日。

我悲恸于他的遭遇,而深深敬重于他对不幸的宽恕,对悲剧的放下。在他的文字中,我读不到丝毫的颓唐与戾气,读不到他对世界的尖刻与敌意。只有一个宽厚的智者放下苦难,拥抱生命的赞歌。

只有真正对不幸的“放下”,人类才能在爱与幸福的路途上迎候解放。若紧紧怀揣着命运的不公,那生命只得沉沦在无边的黑暗际遇之中。

“放下”一词的厚重,我们将会用漫长的生命去体味。愿我们有勇气“放下”并有能力“放下”,执此一念,我们的生命将会是一个盛大而永恒的节日。

【简评】文章起笔即境界阔大,气势恢弘,“智者敢于辞让整个天下”,名利、浮华、羁绊等皆为可以放下之物。接下来将“实现自我生命的圆满”作为立论的根本,准确深刻。选取事例典型,以“庄子”为例论证放下之后的豪迈穿越,以“史铁生”为例进一步诠释智者对生命的讴歌,颇有哲辩思维。语言精练,文辞较优美。但论证过程稍欠严密,“史铁生”的例子分析不够准确。内容有点单薄。评分:23+24+9=56

5

不放下

朱光潜先生曾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是的,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即是面对再多的艰难困苦,仍然不放下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责任,终其一生为实现这一最高人生价值而奋斗不息。

回顾历史,当无尽的艰辛,黑暗的现实,被贬的挫折无情的嘲笑着他们对责任的固执坚守时,他们没有选择放下。玄奘大师,只身穿透五万里的沙漠,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没有结伴而行的法师,坚定地喊出“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求东归半步迈”的信念,靠的是对为众生脱离苦海的责任的不放下;特蕾莎修女,毕生在贫民窟为穷人服务,受尽千般万般不解与嘲讽,依然说道:“我不能假装看不到路上冻死的人们”,靠的是尊重关爱穷人的责任的不放下。电影《十月围城》中,十三个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围城,靠的是对革命胜利的责任的不放下。

倘若他们放下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倘若他们选择了安逸的生活,他们的内心只能享受物质的富足,却无法享受精神的富有,退缩与放弃只会永远地拷问着他的灵魂。许多的古人,在困难面前放下一切,避世隐退,他们放下了对奉献社会的志向,却渐渐把这种放下当作伟大的志向。若社会仅有“放下”的故作潇洒,却没有“不放下”的勇于担当,历史的潮流又怎能向前发展?

当今的中国,也许没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没有革命时期的战火硝烟,但面临的国际竞争与国内矛盾却依然激烈。新时代的科技竞争、文化竞争谁来争?是我们青年。新时代的贸易战汇率战谁来战?是我们青年。新时代的民族矛盾、地域矛盾谁来应对?是我们青年。我们青年有着民族与国家未来的责任,重要的是不放下,重要的是面对再大困难也不放下对社会与人民的责任。看那广州的举牌哥,用一人之力挑战地铁部门的措施,他不放下手中高举的牌,也不放下心中的责任;看那香港那些举着横幅游行抵制“蝗虫广告”的大学生们,为地域间的和谐相处高呼呐喊,他们不放下手中的横幅,也不放下心中的责任。

不放下责任,并不需要舍身就义,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只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要认为偏隅一角、独善其身就是大智慧,真正的大智慧,真正对自己有益,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益的大智慧,在于不放下!

因此,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放不下,勇于挑起重担,他才是最富有的人。

【简评】这是一篇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材料丰富准确的议论文。文章由朱光潜的名言引入,将“不放下”的内容具体化为“不放下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责任”,观点鲜明而集中。主体论证部分从正、反两面展开,由历史到现实,层次清晰。事例选用准确,叙述简洁。文末提出“从点滴小事做起”的解决办法。全文显示出年轻人的激情和朝气。但有些表达略显生硬,有空洞之嫌。评分:23+22+9=5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6月9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2分钟。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然不允许考生进场。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

6 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方向参考

1. 规则至上,人情不能动摇规则 2.人情可以完善或改变不合理的规则

3. 规则中应该蕴含人情味 4.不违规则,不失人情

5. 严守规则,彰显公平是最大的人情

标杆文示例

【1号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上海一高考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导致迟到,而被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拒之门外。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对生活的安定、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规则与人情发生冲突时,应以规则作为第一标准。三国时诸葛亮为了防止被魏军截断后路而急需大将守住街亭以堵住魏军的袭击路线。马谡请缨前往。由于轻敌,街亭失守,马谡也狼狈逃回了汉营。尽管不舍得,诸葛亮还是含泪斩了马谡。如若诸葛亮不斩马谡,即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军令状也是可以开玩笑的,又因为诸葛亮比较喜欢马谡,大将们会进一步认识到:其实人情是大于军法的。由此以后,大将们想必会纷纷通过违反军纪来获得利益,后汉也离灭亡不远了。所以,诸葛亮在规则与人情中,只能选择尊重规则、稳定军心,即使“挥泪”也要狠下心肠斩下去。

这亦使我联想起了戚继光的“戚家军”。“戚家军”多由同一条村的父老兄弟组成。但戚继光治军却是以“法”为主,规定如若有逃跑,瞒报军功的,其他人必须予以揭发。戚继光的治军方式把“法”凌驾于“情”之上。正是如此,“戚家军”才会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令倭寇闻风丧胆的百战之师。

如若让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则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原足协主席谢亚龙,因为人情的关系,多次收受贿赂,对一些球队作出不公正的判决,打压年轻球员,指使裁判员着重打压某一队。据谢的好友透露,谢原本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但很多事情他是抹不开面子才去做的,当时中国足坛的乌烟瘴气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各种“假球”“黑裁判”使中国足球的水平严重下滑。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后果严重。

除此之外,“房叔”“房媳”“房爷”等组成的“房家族”,各种因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而落马的官员,因贪污而被捕的中石化副总,哪一个不是把人情驾在规则上的?又有哪一个是为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的?

“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尊重规则,让规则大于人情,才能构成良好的“方圆”,建设美好的社会。

【点评】24+23+8=55分。

优点:①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流畅简洁,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

②名句拟题,首尾呼应。③事例典型,举例古今对照并能点面结合。

不足处:书写欠工整,语言欠文采,反面事例分析不够精辟。

7

【2号文】

规则岂可无人情?

2012年6月9日,上海,某高考考场外。一辆坏了的自行车,一个迟到2分钟的考生,一扇紧闭的大门,一位跪下的母亲。还有铁石般的规则,和寒透了的人心。这场规则与人情的短兵相接,以人情的惨败告终,然而规则的胜利并不让人欢呼雀跃。 我有一言不得不发:规则岂可无人情!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列,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点评】22+22+8=52分。

优点:①对材料概括精简,角度清晰,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清晰,抒情意味很浓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②拟题运用了反问修辞,首尾呼应巧妙。③事例典型,举例古今结合。

不足处:书写欠工整,倒数第二段未紧扣观点去叙议,导致事例归属不清,既可理解成“有人情味的规则被粗暴执行”,也可理解成“规则中无人情”。

1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思考:①为什么要唤醒自己? ②唤醒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③怎样唤醒自己? ④唤醒自己的什么?

可以想到:唤回或唤醒自己的本真、自尊、爱心、责任、善良、良知、潜能、科学精神、民族魂等立意。

【优秀例文】

唤醒自己

在庸庸碌碌的大千世界中,习惯了勾心斗角和浑浑噩噩的人们,常为了所谓的梦想竭力向上攀爬,渴望着山顶那一览无遗的美景和触手可及的云端。然而愈是到达高点,愈觉得高处不胜寒的凄苦与彷徨。很多人至死也无法参透,为何自己拼搏如此,仍是心有遗憾?

南美洲某部落中崇尚自然的土著人也许给我们诠释了最佳答案。他们仍保留着这样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是的,人生之路上难免有云遮雾绕的时候,我们需要唤醒自己。唤醒内心深处的纯真,去化解灵魂的麻木与沧桑;唤醒内心微弱的火种,点亮心灯,让躯体不再寒冷;唤醒亲情、唤醒信任,唤醒所有因物欲横流而被藏匿的美好的一切……唤醒这些,何尝不是在点亮生命?

总是忘不了那一个苦胆。那是一个怎样的胆啊!小小的苦胆,却承载着国破家亡、沦落为奴的深仇大恨。勾践,每一次当他感到有一丝懈怠的时候,每一次当他感到有一点安逸的时候,他总会尝一尝那个苦胆,那种苦入心脾的滋味,唤醒了自己,唤回了自己的灵魂。血海深仇未报,何以家为?尝完苦胆,他又走上了复仇的道路。他日重归故土,大仇得报之时,勾践望着那个苦胆,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卧薪尝胆,是为了唤醒自己不忘仇恨、前路艰难。雄哉!

总是忘不了那一行刺字。那是一行怎样的字啊!寥寥四字,却寄寓着母亲的殷切期望和一个英雄的豪情壮志。岳飞,每一次当他因战功不凡而有点沾沾自喜之时,每一次当他因皇上的无理呵斥而心有不平之时,他总会想起背上的刺字——精忠报国,那嵌入皮骨的字痕唤醒了自己。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但求无悔,又恨它作甚!之后,又踏上征程。他日见敌军披靡之时,岳飞想着那行刺字,欣慰地笑了。

刺字于背,是为了人唤醒自己,大丈夫立世当以天下苍生为重。壮哉!

总是忘不了那支笔。那是一支怎样的笔啊!细长的笔杆,却要撑起国民的软弱。鲁迅,每一次当他感到彷徨无依时,每一次当他痛恨社会黑暗时,总会提起手中的笔,将满腔的怒火化为文字,以唤醒自我。礼教吃人如此,以何伐之?当以文字鉴国民。他日大化隆行之时,

2 鲁迅望着手中的笔,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以笔为刀,是为了唤醒自己,更为了唤醒国民。大哉!

社会如此纷繁,人世难免坎坷,前进的我们又怎能不容易迷失自我,放松懈怠,随波逐流呢?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我看来,唤醒自己,既是让自己不留遗憾,也是让自己的生命攀得更高。

唤醒自己,与心同行,拨开迷雾,点亮生命!

【评分】21+21+8=50

【点评】审题准确,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论证的主体部分包含三个事例,从三个角度论证“唤醒自己”的意义,有一定的说理深度。但入题还是慢了点。

唤醒自己

漫漫人生,离离远道。悠悠历史中只有清醒的灵魂才能寻得生命完美的归宿。然而,路边的野花散发着迷人的毒香,生活的诱惑让人们常常迷失了方向。走在人生道上,一个人不得不唤醒自己。

唤醒自己,弃利求义。为人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守护着自己的信与义。国难当头,有人看不见民族危亡,生灵涂炭,看到的却是有利可图。一代奸臣秦桧,本是大宋朝的状元,不乏才干,却在国家危亡之际利令智昏,党同伐异,策划投降。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反对抗敌,害死了精忠报国的将领岳飞。终于,待到东窗事发,落得个身首两异的下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感怀历史,人们在咒骂秦桧的同时,应时刻牢记,一个人,不能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弃信背义,追名逐利。面对利益的诱惑,为人者要及时唤醒自己。 唤醒自己,舍暴取仁。为君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贯彻“仁义”和“王道”。昔时秦王穷兵黩武,威慑天下,收天下之兵,愚天下之民,然而看似固若金汤的秦王朝却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要知道,暴政不是治国之本,虽“董之以严刑”,人们终究只是“貌恭而心不服”。只有施行仁义,方可收聚民心。只可惜许多君王常是迷信强权,以至于出现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局面。身为人君,应时刻牢记强权下的太平盛世不过是昙花一现的骗局,只有仁义并行方可真正国泰民安。面对强权的诱惑,为王者要及时唤醒自己。

唤醒自己,戒怠以勤。为学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相信“天道酬勤”。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天才出于勤奋,此乃为学的不二法门。然而,总有那么些笃信天才的人,恃才而怠惰,甚至以勤为愚,抑勤而扬惰。这些人终将尝到失败的苦果,在功业无成中忏悔与思过。身为学子,我们应时刻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抛弃勤奋而迷信天才,一味怠惰,是注定不能成功的。只有沉下心来,苦心研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面对安逸的诱惑,为学者要及时唤醒自己。

为人也好,治国也好,求学也好,人生在世,难免会有不清醒的时刻。天不会将你唤醒,迷失的人,若听天凭命,只会越陷越深,而迷茫的灵魂永远无法寻得生命完美的归宿。把握好命运,我们只有唤醒自己。

【评分】22+22+8=52

【点评】这是一篇典范的考场应试作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接着用三个分论点建构起全篇的

3 说理层次,每个分论点下又用正反对比的事例展开论证,论证的语言朴实中见功底。结尾总结全篇,重申论点,干净利落。分论点下的事例开掘与道理论证如果能更紧密地结合分论点,说理会更有深度。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

不少于800字。

放 下

握紧拳头,你抓住的只有空气;张开手掌,你便拥有了一切。

很小的时候,我们总会伸手抓住面前的一切,渐渐地,我们发现,要抓住的太多,手却只有一对,要想拥有,必先放手。可是如今,我们仍未学会放下,我们会放不下流逝的时间、缘尽的感情和曾经的爱。它们,如同指触的流沙,指间的轻风和手心的雨丝,你放下,便收获释然;你放不下,却也留不下,只剩下无尽的痛苦与哀婉给你作无用的慰藉。

朋友,学会放下吧。放过它,也放过你自己;安慰自己,也成全了它。

放下,有三境界。

痛后放下乃第一境界。水蛭吸血,你越拔得用劲,它越痛却吸得更紧,最终只能在火中蜷缩自己炽热难熬的身躯,化作一阵云烟,渐远渐散。倘若水蛭痛而后放下,想必不会落得如斯结局吧。痛觉与生俱来,它不是对你的折磨而是对你的保护。也许它不是你的,有更好的值得你追逐。坚持是中性词,当你坚持应放下的,你就是固执的。痛了就放,是对自己的保护,是对时间的珍惜,是为更好的到来而准备。有人问佛:“大师,我放不下。”佛拿了一杯热水倒在他的手上。他手一烫,杯子坠地。佛曰:“痛了你就会放手。”烫伤很快恢复,放不下而荒废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主动放下乃第二境界。低姿态的高贵远比高姿态的高贵美丽,圆润而不刺眼。放下姿态,收获高贵,低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痛了才放是被动的,主动放下是有意识的,觉悟自然更高。仓央嘉措既恐损梵行又恐负倾城,留下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后,从此入山终成高僧。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并无仰仗父亲敌国之财,而是放下“华人首富之子”的身份艰苦打拼,最终一手开创“电讯盈科”的王国,人称“小超人”。路易威登从匠师爱徒到御用捆箱师,再到创业,一路放下一路成功,留下“LV ”让万千女性为之疯狂追逐。主动放下,你会收获更多。

放下的第三境界是从不抓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带一物而来,不带一物而去,缘至则来,缘尽则去。这是一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潇洒,一种“漫看天际云卷云舒”的恬然,一种“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睿智。它不是“放下吧,是你的会回来,不回来是因为你值得更好的”的自我安慰,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与大气。这样的人,才是拥有一切。他不需放下,因为他一无所有;他可以放不下,因为放下后还是他的。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放下吧,你会是最富有的。

【简评】本文对题意理解准确,将“放下”分为“被动”、“主动”和“从不抓紧”三个境

4 界,由浅入深,逐层论述。文章内容丰富,水蛭、商界精英、禅宗故事等诸多材料运用恰当,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知识储备。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见解深刻而又独到,体现出作者富有个性的思考。 评分:24+23+10=57 分

放 下

有人说:真正的智者,敢于辞让整个天下。是怎样的胸襟和气度让他面对天下纷繁万家都举重若轻,在心中放下名利,放下浮华,放下凡夫俗子割舍不下的羁绊,合心于淡,乘物以游心?

放下,不是一次轻率的舍弃,更非戏谑的逃避。恰恰相反,它是一次生命的负重。放下的是熙熙攘攘的身外之物,而在心灵之深处,“放下”二字让人懂得何为生命的本初重量。

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庄子,无疑参透了“放下”二子真正的玄机。他拒绝了楚相的高位,要过“生将曳尾于涂中”的生活。妻子故去,他鼓盆而歌,歌的是“查其始而本无生”的朴素真理。名誉的煊赫,生死的大劫都缚不住这颗无所拘囿、不甘就范的心魄呀!我想,庄子是懂得放下的,他穿越了名利生死妄加于他的桎梏,当他以一袭白衣、衣袂飘飘地向逍遥走去时,身外的所谓重量已伤不得他分毫,他的豁达豪迈足以穿越世间一切坎坷,实现自我生命的圆满成全。

我折服于这“放下”的魄力和气度,这便是古人辞让天下的力量,留一份寂寞的空间给生命,让生命终可以开阔,让心灵终得到游历的长空。“放下”赋予了生命更充盈饱满的空间,让人感悟生命本初的质地,原始的欢欣。

然而生命当中可有那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可有那些戕人心魄,足以摧毁任何希望的苦难?这或许无法让人轻易地超拔于其上,当生命本身成为自我的累赘,人该如何“放下”如影随形的痛苦与不堪?

史铁生会给我们一个珍贵的答案。他所承受的那些难以想象的苦痛,我无意再重复提及。但我无数次地在这些从容温暖的话语中获得笃念。他说:这就是你不能从中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亡,是一个必将会降临的节日。

我悲恸于他的遭遇,而深深敬重于他对不幸的宽恕,对悲剧的放下。在他的文字中,我读不到丝毫的颓唐与戾气,读不到他对世界的尖刻与敌意。只有一个宽厚的智者放下苦难,拥抱生命的赞歌。

只有真正对不幸的“放下”,人类才能在爱与幸福的路途上迎候解放。若紧紧怀揣着命运的不公,那生命只得沉沦在无边的黑暗际遇之中。

“放下”一词的厚重,我们将会用漫长的生命去体味。愿我们有勇气“放下”并有能力“放下”,执此一念,我们的生命将会是一个盛大而永恒的节日。

【简评】文章起笔即境界阔大,气势恢弘,“智者敢于辞让整个天下”,名利、浮华、羁绊等皆为可以放下之物。接下来将“实现自我生命的圆满”作为立论的根本,准确深刻。选取事例典型,以“庄子”为例论证放下之后的豪迈穿越,以“史铁生”为例进一步诠释智者对生命的讴歌,颇有哲辩思维。语言精练,文辞较优美。但论证过程稍欠严密,“史铁生”的例子分析不够准确。内容有点单薄。评分:23+24+9=56

5

不放下

朱光潜先生曾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是的,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即是面对再多的艰难困苦,仍然不放下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责任,终其一生为实现这一最高人生价值而奋斗不息。

回顾历史,当无尽的艰辛,黑暗的现实,被贬的挫折无情的嘲笑着他们对责任的固执坚守时,他们没有选择放下。玄奘大师,只身穿透五万里的沙漠,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没有结伴而行的法师,坚定地喊出“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求东归半步迈”的信念,靠的是对为众生脱离苦海的责任的不放下;特蕾莎修女,毕生在贫民窟为穷人服务,受尽千般万般不解与嘲讽,依然说道:“我不能假装看不到路上冻死的人们”,靠的是尊重关爱穷人的责任的不放下。电影《十月围城》中,十三个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围城,靠的是对革命胜利的责任的不放下。

倘若他们放下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倘若他们选择了安逸的生活,他们的内心只能享受物质的富足,却无法享受精神的富有,退缩与放弃只会永远地拷问着他的灵魂。许多的古人,在困难面前放下一切,避世隐退,他们放下了对奉献社会的志向,却渐渐把这种放下当作伟大的志向。若社会仅有“放下”的故作潇洒,却没有“不放下”的勇于担当,历史的潮流又怎能向前发展?

当今的中国,也许没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没有革命时期的战火硝烟,但面临的国际竞争与国内矛盾却依然激烈。新时代的科技竞争、文化竞争谁来争?是我们青年。新时代的贸易战汇率战谁来战?是我们青年。新时代的民族矛盾、地域矛盾谁来应对?是我们青年。我们青年有着民族与国家未来的责任,重要的是不放下,重要的是面对再大困难也不放下对社会与人民的责任。看那广州的举牌哥,用一人之力挑战地铁部门的措施,他不放下手中高举的牌,也不放下心中的责任;看那香港那些举着横幅游行抵制“蝗虫广告”的大学生们,为地域间的和谐相处高呼呐喊,他们不放下手中的横幅,也不放下心中的责任。

不放下责任,并不需要舍身就义,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只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要认为偏隅一角、独善其身就是大智慧,真正的大智慧,真正对自己有益,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益的大智慧,在于不放下!

因此,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放不下,勇于挑起重担,他才是最富有的人。

【简评】这是一篇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材料丰富准确的议论文。文章由朱光潜的名言引入,将“不放下”的内容具体化为“不放下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责任”,观点鲜明而集中。主体论证部分从正、反两面展开,由历史到现实,层次清晰。事例选用准确,叙述简洁。文末提出“从点滴小事做起”的解决办法。全文显示出年轻人的激情和朝气。但有些表达略显生硬,有空洞之嫌。评分:23+22+9=5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6月9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2分钟。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然不允许考生进场。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

6 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方向参考

1. 规则至上,人情不能动摇规则 2.人情可以完善或改变不合理的规则

3. 规则中应该蕴含人情味 4.不违规则,不失人情

5. 严守规则,彰显公平是最大的人情

标杆文示例

【1号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上海一高考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导致迟到,而被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拒之门外。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对生活的安定、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规则与人情发生冲突时,应以规则作为第一标准。三国时诸葛亮为了防止被魏军截断后路而急需大将守住街亭以堵住魏军的袭击路线。马谡请缨前往。由于轻敌,街亭失守,马谡也狼狈逃回了汉营。尽管不舍得,诸葛亮还是含泪斩了马谡。如若诸葛亮不斩马谡,即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军令状也是可以开玩笑的,又因为诸葛亮比较喜欢马谡,大将们会进一步认识到:其实人情是大于军法的。由此以后,大将们想必会纷纷通过违反军纪来获得利益,后汉也离灭亡不远了。所以,诸葛亮在规则与人情中,只能选择尊重规则、稳定军心,即使“挥泪”也要狠下心肠斩下去。

这亦使我联想起了戚继光的“戚家军”。“戚家军”多由同一条村的父老兄弟组成。但戚继光治军却是以“法”为主,规定如若有逃跑,瞒报军功的,其他人必须予以揭发。戚继光的治军方式把“法”凌驾于“情”之上。正是如此,“戚家军”才会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令倭寇闻风丧胆的百战之师。

如若让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则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原足协主席谢亚龙,因为人情的关系,多次收受贿赂,对一些球队作出不公正的判决,打压年轻球员,指使裁判员着重打压某一队。据谢的好友透露,谢原本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但很多事情他是抹不开面子才去做的,当时中国足坛的乌烟瘴气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各种“假球”“黑裁判”使中国足球的水平严重下滑。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后果严重。

除此之外,“房叔”“房媳”“房爷”等组成的“房家族”,各种因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而落马的官员,因贪污而被捕的中石化副总,哪一个不是把人情驾在规则上的?又有哪一个是为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的?

“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尊重规则,让规则大于人情,才能构成良好的“方圆”,建设美好的社会。

【点评】24+23+8=55分。

优点:①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流畅简洁,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

②名句拟题,首尾呼应。③事例典型,举例古今对照并能点面结合。

不足处:书写欠工整,语言欠文采,反面事例分析不够精辟。

7

【2号文】

规则岂可无人情?

2012年6月9日,上海,某高考考场外。一辆坏了的自行车,一个迟到2分钟的考生,一扇紧闭的大门,一位跪下的母亲。还有铁石般的规则,和寒透了的人心。这场规则与人情的短兵相接,以人情的惨败告终,然而规则的胜利并不让人欢呼雀跃。 我有一言不得不发:规则岂可无人情!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列,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点评】22+22+8=52分。

优点:①对材料概括精简,角度清晰,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清晰,抒情意味很浓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②拟题运用了反问修辞,首尾呼应巧妙。③事例典型,举例古今结合。

不足处:书写欠工整,倒数第二段未紧扣观点去叙议,导致事例归属不清,既可理解成“有人情味的规则被粗暴执行”,也可理解成“规则中无人情”。


相关作文

  • 高二命题作文"唤醒自己"作文1900字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 ...

  • 高考语文写作典型案例作文3700字
  • 高考语文写作典型案例(八) 命题回放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 ...

  • 以心理视角谈写作教学作文5300字
  • 以心理视角谈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我主要从"唤醒学生内心读者"和"挖掘利用学生习作资源"两方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一.切准情感脉搏唤醒学生内心读者 去年接手初四新生时,为了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我让学生写了一篇题为"难忘的瞬间 ...

  • 话题作文材料作文6500字
  • [话题展示] 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高考作文素材及高考作文题预测30题之十.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他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 ...

  • 以唤醒自己为例谈思路结构作文4100字
  • 1 以"唤醒自己"为例谈作文构思的一般方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 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 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 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 他 ...

  • 下雪天,真好!精选例文1作文800字
  • 下雪天,真好! 一本书,一盏茶,一世天涯,在一朵花开的时光里行走,在流年沉香中萦绕,静静回味,默默在文字间思量.阳光散落在地,那零星的光晕,是我最美好的回忆,轻阖双眼,思绪渐渐蔓延······ 清晨,冬日里的一抹阳光透过窗户,伴随着清风洒到了熟睡的我的脸庞上,是阳光将我唤醒,它柔软的手轻抚我紧闭的双 ...

  • 高一语文作文训练作文13400字
  • 1 语文必修二写作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 唤醒了多少有骨气的文人, 这一跳, 为他们树立了坚守的榜样; 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一跃, 警醒了多少固执己见的家长, 这一跃, 让他们明白了坚守爱情的力量; 陶渊明"开荒南野际, 守 ...

  • 归来吧 诚信 例文作文1500字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 ...

  • [如何缩写]教学设计作文2200字
  • <如何缩写>习作教学设计 一.明确"缩写"的意义 1. 师:同学们,以往我们写作文往往要求细致.具体,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你知道哪些情况下需要长话短说.言简意赅吗?(如:遇到紧急情况向上级或向有关单位汇报时: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 2.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