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春
作者:扬州市湾头中学 黄美绒
教学设计:
春
【教学目的】
一、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特点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的希望和力量。在几幅春景图中,作者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用了许多确切、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的句子,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阅读这篇文章,不仅可以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学到写景状物和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景物描写中领悟作者抒发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可在课件模块“欣赏美景”中突破,那风柔柔、草青青、花灿灿、雨绵绵的画面,那伴着欢快的音乐、充满感情的朗读,有声有味,有情有感,可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春的活力、春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力量以及作者对春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特点。
【教学对象分析】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讲课时旁征博引,但教学效果不佳,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学生早已习惯了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授课方式,而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所以对于没有新意的课,他们就会不感兴趣,精力不集中,课堂效率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其中的音乐、录像、文字、背景都让学生觉得新鲜,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发挥作用,
2 如同给学生注入了兴奋剂,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分外热烈──促进了“乐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多媒体的应用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点拨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懂得触类旁通,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媒体设计】
《春》这篇文章描写了非常优美的春景,课件贯穿于课的始终,所用媒体主要由音频、图片、文本组成,课文朗读的音频,让学生在听读中感受美妙的意境;让学生从我准备的音频资料中选择一段配音朗读,通过文本和音乐的结合,力图使学生充分领悟课文。一些春天的景色的图片能最大限度激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感知美点”“欣赏美景”“感悟美意”等图文结合,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超链接的使用有助于灵活使用各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展现春意,导入新课(PPT 出示诗歌内容)
1、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
2、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 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 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古语说:启其蒙而激其趣。在开讲时,用描写春景的古代诗歌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耳熟能详的诗歌将让学生回忆起已有的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二、听读全文,感知美点: (PPT 出示字音字形,然后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1、读准字音
3 朗润 酝 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 晕 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叶 应和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蓑 涨 散在草从里边 薄烟
2、思考文章可以分几个部分,描写了春天的哪些图景?(出示PPT )
(一)、盼春§1-2
(二)、绘春§3-7
(三)、颂春§8-10
(对初一学生而言,字音字形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利用PPT 出示易错的词语,让学生辨识、记忆,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PPT 出示课文结构,成花朵形状,优美直观,能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鉴赏语句,欣赏美景:(根据学生选择的语句利用超链接灵活出示PPT )
思考:课文是如何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的?这样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仿照示例,欣赏美景。
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出示PPT )
“偷偷地”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不知不觉长出来的情态,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钻”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和颜色两个角度,准确写出了春草“新”的特点。
学生分析举例:
1、“盼望着,盼望着”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
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百花争奇斗艳的特点。
3、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超出婉转的曲子……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天到来时鸟儿欢愉的情景,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的景象。
5、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4 三个四字词语,分别从范围、人口、年龄等方面强调迎春的热闹场面。
6、最后三段,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 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 得十分动人。
(本课共写了五幅图,每幅图画都很美,如果一一分析则不能突出重点。所以教师重点分析“春草图”,其余的由学生合作讨论分析。PPT 用文本形式列示比喻、拟人句及其作用,用来辅助教师讲解。)
四、分析课文,感悟美意
盼春: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
绘春:前四幅图,从四个不同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第五幅图由景到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都写到了,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写春天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感情。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
颂春: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用比喻手法来颂春。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 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 得十分动人。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百个问题更重要,此题的设计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出示文本内容,很好地归纳课文主旨。)
五、选读课文,读出美感(播放两段音频,供学生选择)
请你选择喜欢的片段和你认为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诵,读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读出对春天的喜爱。
A 、雨的印记
B 、寂静之声
(优美的音乐、绚丽的春光、感情充沛的朗读,能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春花的赞美、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处应用突出了重点。)
六、布置作业
1、各小组探讨各段应该如何朗读;
5 2、尝试背诵。
七、板书设计
盼春 盼 来 近
春草报春
春花争春
春绘春春风唱春春的赞歌
春雨润春
人们迎春
颂春 新 美 力
(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这个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八、教学效果评价
这节课PPT 示例的使用,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能较快地学会了赏析语句的方法。配乐朗读环节,优美的音乐、绚丽的春光、感情充沛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春花的赞美、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突出了课文重点。总之,因为媒体课件的使用,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气氛非常活跃,提高了课堂效率,顺利完成了预定的课时计划。
1 课题:春
作者:扬州市湾头中学 黄美绒
教学设计:
春
【教学目的】
一、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特点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的希望和力量。在几幅春景图中,作者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用了许多确切、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的句子,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阅读这篇文章,不仅可以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学到写景状物和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景物描写中领悟作者抒发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可在课件模块“欣赏美景”中突破,那风柔柔、草青青、花灿灿、雨绵绵的画面,那伴着欢快的音乐、充满感情的朗读,有声有味,有情有感,可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春的活力、春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力量以及作者对春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特点。
【教学对象分析】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讲课时旁征博引,但教学效果不佳,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学生早已习惯了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授课方式,而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所以对于没有新意的课,他们就会不感兴趣,精力不集中,课堂效率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其中的音乐、录像、文字、背景都让学生觉得新鲜,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发挥作用,
2 如同给学生注入了兴奋剂,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分外热烈──促进了“乐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多媒体的应用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点拨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懂得触类旁通,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媒体设计】
《春》这篇文章描写了非常优美的春景,课件贯穿于课的始终,所用媒体主要由音频、图片、文本组成,课文朗读的音频,让学生在听读中感受美妙的意境;让学生从我准备的音频资料中选择一段配音朗读,通过文本和音乐的结合,力图使学生充分领悟课文。一些春天的景色的图片能最大限度激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感知美点”“欣赏美景”“感悟美意”等图文结合,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超链接的使用有助于灵活使用各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展现春意,导入新课(PPT 出示诗歌内容)
1、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
2、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 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 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古语说:启其蒙而激其趣。在开讲时,用描写春景的古代诗歌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耳熟能详的诗歌将让学生回忆起已有的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二、听读全文,感知美点: (PPT 出示字音字形,然后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1、读准字音
3 朗润 酝 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 晕 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叶 应和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蓑 涨 散在草从里边 薄烟
2、思考文章可以分几个部分,描写了春天的哪些图景?(出示PPT )
(一)、盼春§1-2
(二)、绘春§3-7
(三)、颂春§8-10
(对初一学生而言,字音字形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利用PPT 出示易错的词语,让学生辨识、记忆,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PPT 出示课文结构,成花朵形状,优美直观,能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鉴赏语句,欣赏美景:(根据学生选择的语句利用超链接灵活出示PPT )
思考:课文是如何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的?这样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仿照示例,欣赏美景。
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出示PPT )
“偷偷地”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不知不觉长出来的情态,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钻”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和颜色两个角度,准确写出了春草“新”的特点。
学生分析举例:
1、“盼望着,盼望着”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
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百花争奇斗艳的特点。
3、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超出婉转的曲子……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天到来时鸟儿欢愉的情景,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的景象。
5、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4 三个四字词语,分别从范围、人口、年龄等方面强调迎春的热闹场面。
6、最后三段,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 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 得十分动人。
(本课共写了五幅图,每幅图画都很美,如果一一分析则不能突出重点。所以教师重点分析“春草图”,其余的由学生合作讨论分析。PPT 用文本形式列示比喻、拟人句及其作用,用来辅助教师讲解。)
四、分析课文,感悟美意
盼春: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
绘春:前四幅图,从四个不同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第五幅图由景到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都写到了,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写春天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感情。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
颂春: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用比喻手法来颂春。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 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 得十分动人。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百个问题更重要,此题的设计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出示文本内容,很好地归纳课文主旨。)
五、选读课文,读出美感(播放两段音频,供学生选择)
请你选择喜欢的片段和你认为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诵,读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读出对春天的喜爱。
A 、雨的印记
B 、寂静之声
(优美的音乐、绚丽的春光、感情充沛的朗读,能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春花的赞美、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处应用突出了重点。)
六、布置作业
1、各小组探讨各段应该如何朗读;
5 2、尝试背诵。
七、板书设计
盼春 盼 来 近
春草报春
春花争春
春绘春春风唱春春的赞歌
春雨润春
人们迎春
颂春 新 美 力
(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这个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八、教学效果评价
这节课PPT 示例的使用,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能较快地学会了赏析语句的方法。配乐朗读环节,优美的音乐、绚丽的春光、感情充沛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春花的赞美、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突出了课文重点。总之,因为媒体课件的使用,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气氛非常活跃,提高了课堂效率,顺利完成了预定的课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