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作文2500字

六年级作文

清平乐 村居

南通市实验小学 褚嘉耘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26、清平乐 村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初步认识词的形式特点。

3.通过诵读、想象、体会,感受词中景美人和的意境以及词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热爱。

4.通过想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所描述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所描写的美好情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难点】

感受景美人和的美好意境以及词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PP T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辛弃疾的资料,初步了解辛弃疾。

【教学过程】

一、词诗比读,了解词特点。

1.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yu è) 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在写的时候中间要空一格,读的时候稍作停顿。

学生齐读课题。

2.提到村居,同学们还记得高鼎的诗吗?

学生齐读《村居》。

3.请同学们将这首词和高鼎的同题诗《村居》比一比,看看词和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说词和诗题目不一样,则相机教学“词牌名”。

在古代,词是和着音乐唱的。用“清平乐”这一词牌名填的词,曲调是双调,一共有四十六个字,押两个不同的韵。

★生说句子有长短,字数不同,则相机介绍词的别名“长短句”。

★生说分成两部分,则相机介绍词的“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

二、正音识词,初读知韵律。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读课文。

2.能读准这些生字词吗?

翁w ēng 媪ǎo 锄(ch ú)豆 莲蓬(peng )(péng)

学生齐读生字。

3.为了合仄押韵,词中的“蓬”要读第二声。

学生齐读“莲蓬”。

4.学生齐读多音字“剥”。

这是一个动作,同学们做做看。

5.看着“翁媪”这个词语的部首,你能猜出分别指谁和谁?

6.这首词是九百多年前写下的,其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完全一样。同学们能理解吗?自己再读读看。

A 引导学生结合词句的语境,为“无赖”选择正确的义项。

无赖:①蛮不讲理;②游手好闲的人;③无可奈何;④顽皮可爱,含亲昵意。 B 吴音:就是吴地的方言。现在的浙江一带、上海、苏州,在古时候都属于吴国,当地的方言就被称为吴音。想听听吗?(播放上海话版朗诵《清平乐 村居》)

7.生字词读正确了,也理解了。现在,同学们一定能把这首词读得更好。谁将这首词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8.引导学生注意适当的停顿。

9.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

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如果我们再注意节奏和韵律,就能读得更好了。

10.教师范读。

11.第三次指名读。

三、品味想象,再读入意境。

1.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们发现词中写了哪些景物?

2.只一座茅檐,只一条小溪,只一片青草,词人就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村居画卷了。面对此景,词人轻轻地吟出了——(引读:茅檐„„)

3.画卷中,人物鲜明而生动。谁在做什么呢?

4.仅仅46个字,勾画出一个多么丰富灵动的村居生活画卷,词人满心欢喜地吟诵着——(引读:茅檐„„)

5.请你再读读词,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进画面里,你看到了怎样的茅檐、怎样的小溪、怎样的草?你还看到了哪个人物?他们或他在做什么?如果能看见人物的动作、表情,听到人物的语言,想到人物的心情,就更好了。

6.谁看到了乡村的景色?谁看到了翁媪?谁看到了大儿?谁看到了中儿?谁看到了小儿?

就请你们按照词句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把你想象中的景物或人物描述出来。其他同学注意听,你最喜欢谁的描述,为什么?

指5名学生描述。

学生评议。

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在描述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表现“词情画意”。

7.加上你们的想象和感受,这幅村居画面就有了色彩,有了声音,给人以美好的感觉。谁能完整地把整首词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听?

指1 名学生描述。

8.谁来带着这样的想象和感受,把这首词再读给大家听。

四、对话体验,细读悟情感。

1.回味“小儿”。

刚才,你们都争着描述小儿子,看来你们最喜欢他。喜欢他什么呢?(板书:喜)

自由自在、天真、可爱、有趣„„

让我们像词人一样带着这份喜爱读好句子。引读:最喜小儿无赖,——

2.品味“翁媪”。

深深打动词人心的还是这对老夫妻。你再反复读读词句,看看这是一对怎样的老夫妻?

恩爱、白头偕老、亲热、悠闲自在、幸福„„

用词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相媚好”。你看看图上两位老人的动作和表情,能说说“相媚好”的意思吗?

像这样亲热而高兴的样子,就叫——相媚好。

3.对话体验。

你仿佛听到他们亲亲热热地在聊什么呢?请同座选择一个话题,想象一下老两口的神情、动作,聊一聊。

指名聊一聊,演一演。

4.有感情地朗读两行词句。

他们就这样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亲亲热热地聊着,多有意思啊!

指名读,评点。

再指名读,评点。

第三次指名读,评点。

5.你怎么理解这里的“醉”字? (板书:醉)

6.老人为什么这样满足,这样陶醉呢?

7.原来一家人亲亲热热地生活在一起,小有所依,老有所养,自在安定,老人就很满足,很陶醉了。还有谁也陶醉了?(词人、我们)

8.让我们带着这份微醉的满足读好整首词!

学生齐读。

五、拓展资料,深读探心境。

1.背景介绍。

其实词人辛弃疾当时是南宋朝廷的一位官员。900多年前,金国灭掉北宋,对南宋朝廷紧追不舍,企图彻底灭宋。金兵攻占都城,大肆抢劫和屠杀。

(播放战乱的配音,学生静听。)

辛弃疾看到的是汉人生命、财产都得不到保护,生活无比痛苦。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然而,他屡遭奸人陷害,被贬官十八年,壮志难酬。

2.探究心境。

当他在还没有被金兵占领的上饶地区,看到这样的村居景象,(出示词和图)他在想什么呢? (板书:安)

3.是的,辛弃疾一生时刻准备着奔赴战场,抗击金兵,让失地的老百姓也

能够过上像《清平乐 村居》所描绘的这样安宁的生活。

配音乐,指名朗读。

4.这样的画面,这样的词句,同样深深地触动着同学们的心。请拿出笔来,在画面上写上你最喜欢的词句。(词句配画)

5.欣赏学生的书写作品,评点。

六、创意作业,感受词文化。

1.完成整首词配画的创作。

2.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辛弃疾,被称为“南宋爱国词人”。请你收集他的爱国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26、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南通市实验小学 褚嘉耘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26、清平乐 村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初步认识词的形式特点。

3.通过诵读、想象、体会,感受词中景美人和的意境以及词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热爱。

4.通过想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所描述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所描写的美好情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难点】

感受景美人和的美好意境以及词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PP T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辛弃疾的资料,初步了解辛弃疾。

【教学过程】

一、词诗比读,了解词特点。

1.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yu è) 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在写的时候中间要空一格,读的时候稍作停顿。

学生齐读课题。

2.提到村居,同学们还记得高鼎的诗吗?

学生齐读《村居》。

3.请同学们将这首词和高鼎的同题诗《村居》比一比,看看词和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说词和诗题目不一样,则相机教学“词牌名”。

在古代,词是和着音乐唱的。用“清平乐”这一词牌名填的词,曲调是双调,一共有四十六个字,押两个不同的韵。

★生说句子有长短,字数不同,则相机介绍词的别名“长短句”。

★生说分成两部分,则相机介绍词的“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

二、正音识词,初读知韵律。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读课文。

2.能读准这些生字词吗?

翁w ēng 媪ǎo 锄(ch ú)豆 莲蓬(peng )(péng)

学生齐读生字。

3.为了合仄押韵,词中的“蓬”要读第二声。

学生齐读“莲蓬”。

4.学生齐读多音字“剥”。

这是一个动作,同学们做做看。

5.看着“翁媪”这个词语的部首,你能猜出分别指谁和谁?

6.这首词是九百多年前写下的,其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完全一样。同学们能理解吗?自己再读读看。

A 引导学生结合词句的语境,为“无赖”选择正确的义项。

无赖:①蛮不讲理;②游手好闲的人;③无可奈何;④顽皮可爱,含亲昵意。 B 吴音:就是吴地的方言。现在的浙江一带、上海、苏州,在古时候都属于吴国,当地的方言就被称为吴音。想听听吗?(播放上海话版朗诵《清平乐 村居》)

7.生字词读正确了,也理解了。现在,同学们一定能把这首词读得更好。谁将这首词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8.引导学生注意适当的停顿。

9.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

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如果我们再注意节奏和韵律,就能读得更好了。

10.教师范读。

11.第三次指名读。

三、品味想象,再读入意境。

1.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们发现词中写了哪些景物?

2.只一座茅檐,只一条小溪,只一片青草,词人就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村居画卷了。面对此景,词人轻轻地吟出了——(引读:茅檐„„)

3.画卷中,人物鲜明而生动。谁在做什么呢?

4.仅仅46个字,勾画出一个多么丰富灵动的村居生活画卷,词人满心欢喜地吟诵着——(引读:茅檐„„)

5.请你再读读词,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进画面里,你看到了怎样的茅檐、怎样的小溪、怎样的草?你还看到了哪个人物?他们或他在做什么?如果能看见人物的动作、表情,听到人物的语言,想到人物的心情,就更好了。

6.谁看到了乡村的景色?谁看到了翁媪?谁看到了大儿?谁看到了中儿?谁看到了小儿?

就请你们按照词句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把你想象中的景物或人物描述出来。其他同学注意听,你最喜欢谁的描述,为什么?

指5名学生描述。

学生评议。

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在描述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表现“词情画意”。

7.加上你们的想象和感受,这幅村居画面就有了色彩,有了声音,给人以美好的感觉。谁能完整地把整首词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听?

指1 名学生描述。

8.谁来带着这样的想象和感受,把这首词再读给大家听。

四、对话体验,细读悟情感。

1.回味“小儿”。

刚才,你们都争着描述小儿子,看来你们最喜欢他。喜欢他什么呢?(板书:喜)

自由自在、天真、可爱、有趣„„

让我们像词人一样带着这份喜爱读好句子。引读:最喜小儿无赖,——

2.品味“翁媪”。

深深打动词人心的还是这对老夫妻。你再反复读读词句,看看这是一对怎样的老夫妻?

恩爱、白头偕老、亲热、悠闲自在、幸福„„

用词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相媚好”。你看看图上两位老人的动作和表情,能说说“相媚好”的意思吗?

像这样亲热而高兴的样子,就叫——相媚好。

3.对话体验。

你仿佛听到他们亲亲热热地在聊什么呢?请同座选择一个话题,想象一下老两口的神情、动作,聊一聊。

指名聊一聊,演一演。

4.有感情地朗读两行词句。

他们就这样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亲亲热热地聊着,多有意思啊!

指名读,评点。

再指名读,评点。

第三次指名读,评点。

5.你怎么理解这里的“醉”字? (板书:醉)

6.老人为什么这样满足,这样陶醉呢?

7.原来一家人亲亲热热地生活在一起,小有所依,老有所养,自在安定,老人就很满足,很陶醉了。还有谁也陶醉了?(词人、我们)

8.让我们带着这份微醉的满足读好整首词!

学生齐读。

五、拓展资料,深读探心境。

1.背景介绍。

其实词人辛弃疾当时是南宋朝廷的一位官员。900多年前,金国灭掉北宋,对南宋朝廷紧追不舍,企图彻底灭宋。金兵攻占都城,大肆抢劫和屠杀。

(播放战乱的配音,学生静听。)

辛弃疾看到的是汉人生命、财产都得不到保护,生活无比痛苦。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然而,他屡遭奸人陷害,被贬官十八年,壮志难酬。

2.探究心境。

当他在还没有被金兵占领的上饶地区,看到这样的村居景象,(出示词和图)他在想什么呢? (板书:安)

3.是的,辛弃疾一生时刻准备着奔赴战场,抗击金兵,让失地的老百姓也

能够过上像《清平乐 村居》所描绘的这样安宁的生活。

配音乐,指名朗读。

4.这样的画面,这样的词句,同样深深地触动着同学们的心。请拿出笔来,在画面上写上你最喜欢的词句。(词句配画)

5.欣赏学生的书写作品,评点。

六、创意作业,感受词文化。

1.完成整首词配画的创作。

2.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辛弃疾,被称为“南宋爱国词人”。请你收集他的爱国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26、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相关作文

  • 清平乐·村居作文500字
  • 雨, 刚刚下过.森林里,扬溢着湿湿的味道.瞬间,阳光在度出现,撒落在每一片叶子上,与露珠交辉出安详的光.山脚下,坐落着一居农户,依偎着幽清凄美的森林,有着一股说不出的谈恬. 那是一家五口,那居农户是他们的避风港.屋顶上缠绕着丝轻烟,因是炉里正炖着香浓味美的山菇吗?院子打扫得很干净,虽然都是土,但稀俐 ...

  • 长征精神代代传作文700字
  • 长征精神代代传 魏凌宇 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舍已为人.不怕牺牲的奉献主义精神.为了继承.发扬长征精神,我们策划.组织了一次以"长征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朗诵会. 周三 ...

  • 毛泽东诗词名句汇编作文500字
  • 编辑整理 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 ...

  • 5清平乐村居作文1600字
  •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看老师写课题,读题,正音:yue ,词牌名和题目之间,停顿. 2.村居是词的题目,它与词的内容有关.看到"村居"二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再次读题 3.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的时候要求字正腔圆,读音准确,腔调圆润.自己读. 4. ...

  • 保护母亲河作文3200字
  • 1 保护母亲河,从我家做起 平乐镇初级中学 我家不住长江边,我家不住黄河岸,但我知道长江.黄河就是我们祖国的母亲河:我家不住陆川城,我家不住九洲江边,但我知道九洲江就是我们陆川的母亲河.九洲江是一条跨广西.广东两省的独流入海的河流.它发源于沙坡镇,流经陆川.博白.广东廉江,注入北部湾.全长162公里 ...

  • 清平乐 村居作文2800字
  • 清平乐 村居 一.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词三首>中的前两首古诗,<牧童>和<舟 过安仁>,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背吧!(生背)背得真熟.这两首古诗向我们展示的是古代儿童的乡村田园生活.<牧童>一诗生动地描绘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恬淡,悠闲 ...

  • 关于桂花的名言名句作文700字
  • 1.清似水沉香,色染蔷薇露. --宋·向子諲<生查子·木犀> 2.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宋·高观国<菩萨蛮> 3.西风扫尽狂蜂蝶,独伴天边桂子香. --宋·韩驹<木犀> 4.飞轩下瞰芙蓉渚,槛外幽花月中吐.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冷冷湿秋圃. --元·顾瑛&l ...

  • 毛泽东诗词名句作文800字
  • 1.<七律·到韶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3.<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无限风光在险峰. 4.<七律·冬云>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5.<满江红 ...

  • 淡然洒脱的诗句作文400字
  • 1. 我心素以闲,清川淡如此.--王维<青溪> 2.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3.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并序> 4.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约> 5.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