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待人》教学设计
花都区新华第五小学 黄鹜远
[教材简析]:
《以诚待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让学生明白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它既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又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进友谊。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语文能力也较强。但个别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会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2、学会在生活中以诚待人,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际。
2、难点:学会在生活中以诚待人。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古诗文、小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视听情境,初解以诚待人。
1、多媒体课件出示:《有钱绅士和卖火柴的小男孩》。
2、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知道小男孩能得到绅士的帮助秘决是什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口语交际《以诚待人》。
3、师板书课题:以诚待人。(齐读课题)
二、书本故事迁移,感受以诚待人。
(一)延伸文本,畅谈“真诚”。
1、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分别是《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和《将心比心》,这四篇课文都是与“以诚待人”有关的,你能结合课文说说什么是“以诚待人”的表现吗?
(二)原型回放,感悟“真诚”
师:前天,老师在值日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请大家仔细看,待会儿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做才算是“以诚待人”呢?
1、学生表演: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来劝说(其中一个比较诚恳,以理说服;另一个只会指责,态度不好)
2、看过这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后,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的吗?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到底怎样做才算是“以诚待人”呢?(生自由谈)
3、同学们,根据这个片段,你们能总结一下吗,怎样才能做到以诚待人呢?(板书:多用礼貌用语,态度诚恳,以理说服人)
4、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真诚待人的经历或者是别人以诚待你的经历?请大家在四人小组中交流,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在班上汇报。
将上面的蓝色句子修改为:
4、怎样做才算是“以诚待人”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家里来了客人,我们热情地招待他;班里的一位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学校上课,你打电话问候他,或者到他家帮助他补习功课;路上,有人向你问路,你真诚地告诉他怎么走„„这些都是以诚待人。小组内交流以诚待人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有没有过真诚待人的经历或者是别人以诚待你的经历?每个人说完后,组员合作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例子;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
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温馨提示:A. 说话的时候,注意把事例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板书:说清楚]
B. 说完以后,组员合作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例子,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
②全班交流。
要求:A. 说话的同学,声音响亮,概括汇报组员的每个例子。
B. 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给发言的同学补充或提出建议。[板书:认真听]
5、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同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从什么地方看出你的诚意,或者从什么事可以感受到你的诚意来叙述。(引导从语言或行动上来感受,并有相对应的点评应对)
6、汇报后师总结:同学们以自己的生活实际告诉了我们怎样以诚待
人,诠释了“以诚待人”的真正含义,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三、引入生活情境,多向互动,实践以诚待人。
1、师:在我们与人真正交往的时候,在我们遇到具体情况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样说、怎样做,才能表现出我们的诚意,才能让人感觉到我们的诚意呢?
2、学生自由选择交流伙伴,自由选择情境,表演“以诚待人”。
将以上蓝色部分修改为:
2、模拟一个以诚待人的情境,师生评价,学习在具体情境中真诚待
人。
在我们与人真正交往的时候,到底该怎样说、怎样做才能让人感觉到你的诚意呢?请邻座的同学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个情境进行模拟,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做到“以诚待人”。
情境一: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亲又不在家。
情境二:考试时,小明要小文给他讲答案
情境三: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同学
情境四:校园里有同学乱扔吃剩的点心
„„
3、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想想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4、小组表演。教师巡视,倾听发言。(相机引导学生说的过程)
5、学生上台演示。
6、请同学们评一评,表演的同学说的、做的,到底有没有诚意?采用学生自荐、小组推荐、教师评价等形式,评选最佳创意、最佳表演。
7、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总结收获,升华以诚待人。
1、同学们,你觉得要做到“以诚待人”,你可以提供哪些建议?(幻灯出示参考句子)
当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自己的建议。
温馨提示:①多用礼貌用语②态度诚恳 ③以理说服人„„
3、全班交流自己的建议。
4、课后,同学们可以在班长的带领下,集中好的建议,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呼吁全校同学都来以诚待人。
5、师总结:以诚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就像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田。让我们诚挚地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板书设计:
(认真说) (认真听)
多用礼貌用语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
养。”所以根据这个要求,我大胆拟订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变“教教材”为“活用教材”,做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在课中,我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打开思路,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拓展和延伸,引入了视频演示、原型回放,模拟情境表演及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等,由此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课程的丰富性,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面向全体,多方互动,关注每个学生
在本堂课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练习的机会。整堂课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小组练习,大组交流等组织形式,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实现由课本走向生活
在本堂课,让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理解以诚待人的方式很广泛,不仅仅是诚实,它还包含有尊重、宽容、理解等。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后来的交际情境中更入情入境,更会去处理一些事情。 不足之处:
教学时对过程的评价太少,特别是小组的合作学习,而且评价的方式也太单一,如果在学生谈议的时候适当地增加一些学生的互评,小组之间的互评的话,效果会更好,我想这样不仅评价方式多样化,而且促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
修改说明:
在第二个板块教学中,我用三个事例来解释“以诚待人”,让学生了解到原来“以诚待人”不是空泛的一句“真诚地对待别人”而已,而是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当中,这就为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指明了方向,为他们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做了很好的铺垫。其次,小组内交流又比同桌之间交流扩大了交际的范围,增加了交际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交际的兴趣。另外,用一两句话概括性地在全班汇报事例,使学生在有限的交际时间内获得更多关于“以诚待人”在各方面表现的有效信息,避免了修改前所出现的因一名学生详细地汇报具体事例,既浪费时间又缺乏互动的冷场。
而在第三个板块教学中,修改前的设计把学生们限制在老师给定的交际情境中(甚至限制了角色的人数),因为不一定来自他们的真实生活,导致模拟变成了夸张的表演。修改后的设计让学生自由选择模拟情境,学生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自然引发了生活积累中的真实情节。上课时,真实的交际情境出现了:帮助走失的小妹妹找妈妈、搀扶同学到医务室擦药、诚恳严肃地帮同学指出缺点……学生们有的两个一组、有的三个一组,模拟的是那么认真,交际的是那么真诚,其他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评价的又是那么到位,于是,在真实的交际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交际技巧最后由学生自己轻而易举地总结概括出来。
修改后的设计比较前面的设计结构简洁了,给学生的交际机会增
多了,交际空间扩大了,使得学生的交际也更真实了。
《以诚待人》教学设计
花都区新华第五小学 黄鹜远
[教材简析]:
《以诚待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让学生明白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它既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又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进友谊。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语文能力也较强。但个别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会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2、学会在生活中以诚待人,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际。
2、难点:学会在生活中以诚待人。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古诗文、小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视听情境,初解以诚待人。
1、多媒体课件出示:《有钱绅士和卖火柴的小男孩》。
2、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知道小男孩能得到绅士的帮助秘决是什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口语交际《以诚待人》。
3、师板书课题:以诚待人。(齐读课题)
二、书本故事迁移,感受以诚待人。
(一)延伸文本,畅谈“真诚”。
1、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分别是《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和《将心比心》,这四篇课文都是与“以诚待人”有关的,你能结合课文说说什么是“以诚待人”的表现吗?
(二)原型回放,感悟“真诚”
师:前天,老师在值日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请大家仔细看,待会儿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做才算是“以诚待人”呢?
1、学生表演: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来劝说(其中一个比较诚恳,以理说服;另一个只会指责,态度不好)
2、看过这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后,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的吗?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到底怎样做才算是“以诚待人”呢?(生自由谈)
3、同学们,根据这个片段,你们能总结一下吗,怎样才能做到以诚待人呢?(板书:多用礼貌用语,态度诚恳,以理说服人)
4、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真诚待人的经历或者是别人以诚待你的经历?请大家在四人小组中交流,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在班上汇报。
将上面的蓝色句子修改为:
4、怎样做才算是“以诚待人”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家里来了客人,我们热情地招待他;班里的一位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学校上课,你打电话问候他,或者到他家帮助他补习功课;路上,有人向你问路,你真诚地告诉他怎么走„„这些都是以诚待人。小组内交流以诚待人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有没有过真诚待人的经历或者是别人以诚待你的经历?每个人说完后,组员合作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例子;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
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温馨提示:A. 说话的时候,注意把事例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板书:说清楚]
B. 说完以后,组员合作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例子,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
②全班交流。
要求:A. 说话的同学,声音响亮,概括汇报组员的每个例子。
B. 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给发言的同学补充或提出建议。[板书:认真听]
5、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同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从什么地方看出你的诚意,或者从什么事可以感受到你的诚意来叙述。(引导从语言或行动上来感受,并有相对应的点评应对)
6、汇报后师总结:同学们以自己的生活实际告诉了我们怎样以诚待
人,诠释了“以诚待人”的真正含义,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三、引入生活情境,多向互动,实践以诚待人。
1、师:在我们与人真正交往的时候,在我们遇到具体情况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样说、怎样做,才能表现出我们的诚意,才能让人感觉到我们的诚意呢?
2、学生自由选择交流伙伴,自由选择情境,表演“以诚待人”。
将以上蓝色部分修改为:
2、模拟一个以诚待人的情境,师生评价,学习在具体情境中真诚待
人。
在我们与人真正交往的时候,到底该怎样说、怎样做才能让人感觉到你的诚意呢?请邻座的同学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个情境进行模拟,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做到“以诚待人”。
情境一: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亲又不在家。
情境二:考试时,小明要小文给他讲答案
情境三: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同学
情境四:校园里有同学乱扔吃剩的点心
„„
3、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想想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4、小组表演。教师巡视,倾听发言。(相机引导学生说的过程)
5、学生上台演示。
6、请同学们评一评,表演的同学说的、做的,到底有没有诚意?采用学生自荐、小组推荐、教师评价等形式,评选最佳创意、最佳表演。
7、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总结收获,升华以诚待人。
1、同学们,你觉得要做到“以诚待人”,你可以提供哪些建议?(幻灯出示参考句子)
当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自己的建议。
温馨提示:①多用礼貌用语②态度诚恳 ③以理说服人„„
3、全班交流自己的建议。
4、课后,同学们可以在班长的带领下,集中好的建议,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呼吁全校同学都来以诚待人。
5、师总结:以诚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就像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田。让我们诚挚地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板书设计:
(认真说) (认真听)
多用礼貌用语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
养。”所以根据这个要求,我大胆拟订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变“教教材”为“活用教材”,做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在课中,我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打开思路,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拓展和延伸,引入了视频演示、原型回放,模拟情境表演及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等,由此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课程的丰富性,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面向全体,多方互动,关注每个学生
在本堂课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练习的机会。整堂课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小组练习,大组交流等组织形式,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实现由课本走向生活
在本堂课,让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理解以诚待人的方式很广泛,不仅仅是诚实,它还包含有尊重、宽容、理解等。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后来的交际情境中更入情入境,更会去处理一些事情。 不足之处:
教学时对过程的评价太少,特别是小组的合作学习,而且评价的方式也太单一,如果在学生谈议的时候适当地增加一些学生的互评,小组之间的互评的话,效果会更好,我想这样不仅评价方式多样化,而且促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
修改说明:
在第二个板块教学中,我用三个事例来解释“以诚待人”,让学生了解到原来“以诚待人”不是空泛的一句“真诚地对待别人”而已,而是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当中,这就为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指明了方向,为他们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做了很好的铺垫。其次,小组内交流又比同桌之间交流扩大了交际的范围,增加了交际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交际的兴趣。另外,用一两句话概括性地在全班汇报事例,使学生在有限的交际时间内获得更多关于“以诚待人”在各方面表现的有效信息,避免了修改前所出现的因一名学生详细地汇报具体事例,既浪费时间又缺乏互动的冷场。
而在第三个板块教学中,修改前的设计把学生们限制在老师给定的交际情境中(甚至限制了角色的人数),因为不一定来自他们的真实生活,导致模拟变成了夸张的表演。修改后的设计让学生自由选择模拟情境,学生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自然引发了生活积累中的真实情节。上课时,真实的交际情境出现了:帮助走失的小妹妹找妈妈、搀扶同学到医务室擦药、诚恳严肃地帮同学指出缺点……学生们有的两个一组、有的三个一组,模拟的是那么认真,交际的是那么真诚,其他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评价的又是那么到位,于是,在真实的交际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交际技巧最后由学生自己轻而易举地总结概括出来。
修改后的设计比较前面的设计结构简洁了,给学生的交际机会增
多了,交际空间扩大了,使得学生的交际也更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