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宜兴张公洞--和谐篇作文2200字

初一作文

太阳又升起,昨天的善卷洞之行让我还没从快乐中神游回来,今天又要前往张公洞,我真是太幸福了。

从网上查知张公洞又名庚桑洞,位于宜兴市西南22公里的盂峰山中,是个古老的石灰岩溶洞,据称发现于春秋时代。它景色绮丽,雄伟壮观,有“江南第一古迹”之称。相传中国道教创始人汉代的张道陵和唐代的张果老(八仙之一),都曾相继在此隐居修行,因而得名。

张公洞奇异天成,奥妙无穷,迂回曲折,洞中有洞。尤为奇异的是,在炎热的夏天,洞中可有冬季的严寒和春秋的暖煦,可谓“山外方一日,洞中已一年”。

带着盼望和兴奋我们来到了张公洞。但和善卷洞相比这里冷清极了,我们甚至怀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但一打听才知现在张公洞正在建造水路,所以本地人和旅游团都不选择这里,但却被我们误撞了来。“即来之则安之,只要它还开放,我们就去看看”爸爸说。因为还在修缮所以连导游也没有,看来只好我们自已互相解释了。

很快就来到了下洞的入口,随着石阶的向下,里面越来越黑,湿气也越来越重,前方烟雾迷漫,两旁隐隐约约地映出了几块巨石的轮廓,正中间是一大片整齐的台阶。站在洞中过了一会才适应它的幽暗,这里宽广豁达、可容数千人,“海屋大场”四个大字在石壁上隐约可见。左面洞底幽暗,犹如深不可测的海底。仰望穹顶,如高山屋脊,气势磅礴。四周怪石嶙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天然构成各种奇特的景物。石缝中泻出的蓝光使溶洞显得更加“光怪陆离”。这时我们才发现诺大的一个张公洞就只有我们三个人。我不死心地大叫:“有人吗?”只听见我的声音在洞中回响,不时惊起几只蝙蝠……等我的声音静下来,整个溶洞又恢复以前的寂静。我和妈妈都很害怕,但一旁的爸爸却给我们打气:“这真是天赐良机呀,现在整个洞就是我们的了,没有人来打扰,我们就只当是一次探险吧!”在爸爸的鼓舞下我们打起精神又重新出发了。

沿中间的石阶而上,突然眼前一亮,出现了一个非常宏大的海底龙宫,两边是对称的石阶,大厅中央悬挂着一对垂岩构成的“宫灯”,富丽堂皇。穹顶上云雾缭绕,奇岩怪石,五光十色。两株古老的石松,傲然挺拔,宛如龙宫庭柱。石松下,一头雄狮张大嘴巴,仰首翘尾。噢,这就是传说中的“海王厅”。电视剧“笑傲江湖”也在这里拍过片段。我欢呼着跑下石阶,完全忘了刚才的紧张。来到了海王厅,在它的中央是由溶岩滴水聚积而成的水池,虽然现在还在修缮,各种钢筋铁管横在洞口,但在池中洞口与蓝天相接的倒影,还是形成了绝妙的“洞中蓝天”这种奇妙的景象。

被这种景象所感染,我们走入海王厅左侧的小洞,传说洞内有清澈见底的泉水,称水洞。在洞底可以“坐井观天”。但现在水洞在整修,小洞中又延伸出很多支节,我们常常就走进了死路中。洞中很阴冷,洞壁上不时有小水珠渗出,随着幽暗的灯光,我们已在洞中了半个多小时,但依旧没有找到出洞的路。我们的鼻子上都渗出了汗珠。我一只手紧紧拉住爸爸的衣襟另一只手又紧紧握住妈妈的手,心里一个劲地默念:“洞口快出现,洞口快出现”。突然听见妈妈说:“咦,这儿我们好象刚才走过?”我和爸爸一看,果然是。因为走到这块“鱼嘴石”旁,妈妈曾经笑言:“不会走不出吧!我们放一样东西作个标记”,现在我用小石子垒出的“人”字正静静地躺在鱼嘴石旁。一刹那空气好象凝结了,我紧张的都说不出话来了。妈妈蹲下来抱住我说:“贝尔,坚强!不会有事的,这也是一种锻炼,锻炼我们的勇气和毅力。只要我们团结不放弃,会出去的。”爸爸也爽朗地笑了,说:“有我在,没事的!”正当我们准备重新出发时,前方传来了声音,在这静寂的石洞中显得格外清晰。我们询声而去,走了约几十米,隐约见前方出现一团黑影,我大叫一声:“前面是不是有人呀?”那黑影突然不动了,过了一会才听见他的声音:“天哪,总算碰见人了!”我们双方会合,借着石壁冷冷地光线,才发现对方也是三个人:两男一女。经过一番交流才知他们是南京来旅游的大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是自驾游。在这个洞中了近一个多小时了,正准备打110求救时,我们一家就出现了。我们六个人好象“他乡遇故知”那样兴奋,完全没有陌生感。常言道“人多力量大”,经过沟通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双方走不通的是正在开掘的水路,因为工程没结束,所以不相连,也就走不出。我们只要排除双方已走过的路,再找出以前的洞壁,就一定能走出去。”这回由两个男生开路,我和妈妈还有那个大姐姐在中间,爸爸压阵,我们出发了。一路上我们互相帮助,滑的地方大家手拉手,陡的石路大家互相搀扶,走错路的时候不气馁互相鼓励……又走了几十分钟,第一个大哥哥突然叫了起来:“阳光,我看见阳光了。”我们鱼贯地跑出了石洞,外面的阳光是如此灿烂。我们欢呼着,互相拥抱。这个地方从网上我知道它叫“一线曙光”。从这沿着石阶而下就是“海王厅”。往上的则是通往朝天洞口——盂口。但现在它正在修缮中,无法上去欣赏磐石上镌刻的元代杨维桢所题“海内奇观”四个遒劲的大字。有点遗憾,但今天我已得到很多……回顾洞内,钟乳叠嶂,云雾缭绕,深邃的洞底隐约可见。

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助、信任、和谐的大家庭。但复杂的社会让人与人之间缺少了真情,缺少了信任,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发生我们身旁。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无法改变整个社会,但如果人人都从自己做起,那和谐的社会离我们还会远吗?

太阳又升起,昨天的善卷洞之行让我还没从快乐中神游回来,今天又要前往张公洞,我真是太幸福了。

从网上查知张公洞又名庚桑洞,位于宜兴市西南22公里的盂峰山中,是个古老的石灰岩溶洞,据称发现于春秋时代。它景色绮丽,雄伟壮观,有“江南第一古迹”之称。相传中国道教创始人汉代的张道陵和唐代的张果老(八仙之一),都曾相继在此隐居修行,因而得名。

张公洞奇异天成,奥妙无穷,迂回曲折,洞中有洞。尤为奇异的是,在炎热的夏天,洞中可有冬季的严寒和春秋的暖煦,可谓“山外方一日,洞中已一年”。

带着盼望和兴奋我们来到了张公洞。但和善卷洞相比这里冷清极了,我们甚至怀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但一打听才知现在张公洞正在建造水路,所以本地人和旅游团都不选择这里,但却被我们误撞了来。“即来之则安之,只要它还开放,我们就去看看”爸爸说。因为还在修缮所以连导游也没有,看来只好我们自已互相解释了。

很快就来到了下洞的入口,随着石阶的向下,里面越来越黑,湿气也越来越重,前方烟雾迷漫,两旁隐隐约约地映出了几块巨石的轮廓,正中间是一大片整齐的台阶。站在洞中过了一会才适应它的幽暗,这里宽广豁达、可容数千人,“海屋大场”四个大字在石壁上隐约可见。左面洞底幽暗,犹如深不可测的海底。仰望穹顶,如高山屋脊,气势磅礴。四周怪石嶙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天然构成各种奇特的景物。石缝中泻出的蓝光使溶洞显得更加“光怪陆离”。这时我们才发现诺大的一个张公洞就只有我们三个人。我不死心地大叫:“有人吗?”只听见我的声音在洞中回响,不时惊起几只蝙蝠……等我的声音静下来,整个溶洞又恢复以前的寂静。我和妈妈都很害怕,但一旁的爸爸却给我们打气:“这真是天赐良机呀,现在整个洞就是我们的了,没有人来打扰,我们就只当是一次探险吧!”在爸爸的鼓舞下我们打起精神又重新出发了。

沿中间的石阶而上,突然眼前一亮,出现了一个非常宏大的海底龙宫,两边是对称的石阶,大厅中央悬挂着一对垂岩构成的“宫灯”,富丽堂皇。穹顶上云雾缭绕,奇岩怪石,五光十色。两株古老的石松,傲然挺拔,宛如龙宫庭柱。石松下,一头雄狮张大嘴巴,仰首翘尾。噢,这就是传说中的“海王厅”。电视剧“笑傲江湖”也在这里拍过片段。我欢呼着跑下石阶,完全忘了刚才的紧张。来到了海王厅,在它的中央是由溶岩滴水聚积而成的水池,虽然现在还在修缮,各种钢筋铁管横在洞口,但在池中洞口与蓝天相接的倒影,还是形成了绝妙的“洞中蓝天”这种奇妙的景象。

被这种景象所感染,我们走入海王厅左侧的小洞,传说洞内有清澈见底的泉水,称水洞。在洞底可以“坐井观天”。但现在水洞在整修,小洞中又延伸出很多支节,我们常常就走进了死路中。洞中很阴冷,洞壁上不时有小水珠渗出,随着幽暗的灯光,我们已在洞中了半个多小时,但依旧没有找到出洞的路。我们的鼻子上都渗出了汗珠。我一只手紧紧拉住爸爸的衣襟另一只手又紧紧握住妈妈的手,心里一个劲地默念:“洞口快出现,洞口快出现”。突然听见妈妈说:“咦,这儿我们好象刚才走过?”我和爸爸一看,果然是。因为走到这块“鱼嘴石”旁,妈妈曾经笑言:“不会走不出吧!我们放一样东西作个标记”,现在我用小石子垒出的“人”字正静静地躺在鱼嘴石旁。一刹那空气好象凝结了,我紧张的都说不出话来了。妈妈蹲下来抱住我说:“贝尔,坚强!不会有事的,这也是一种锻炼,锻炼我们的勇气和毅力。只要我们团结不放弃,会出去的。”爸爸也爽朗地笑了,说:“有我在,没事的!”正当我们准备重新出发时,前方传来了声音,在这静寂的石洞中显得格外清晰。我们询声而去,走了约几十米,隐约见前方出现一团黑影,我大叫一声:“前面是不是有人呀?”那黑影突然不动了,过了一会才听见他的声音:“天哪,总算碰见人了!”我们双方会合,借着石壁冷冷地光线,才发现对方也是三个人:两男一女。经过一番交流才知他们是南京来旅游的大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是自驾游。在这个洞中了近一个多小时了,正准备打110求救时,我们一家就出现了。我们六个人好象“他乡遇故知”那样兴奋,完全没有陌生感。常言道“人多力量大”,经过沟通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双方走不通的是正在开掘的水路,因为工程没结束,所以不相连,也就走不出。我们只要排除双方已走过的路,再找出以前的洞壁,就一定能走出去。”这回由两个男生开路,我和妈妈还有那个大姐姐在中间,爸爸压阵,我们出发了。一路上我们互相帮助,滑的地方大家手拉手,陡的石路大家互相搀扶,走错路的时候不气馁互相鼓励……又走了几十分钟,第一个大哥哥突然叫了起来:“阳光,我看见阳光了。”我们鱼贯地跑出了石洞,外面的阳光是如此灿烂。我们欢呼着,互相拥抱。这个地方从网上我知道它叫“一线曙光”。从这沿着石阶而下就是“海王厅”。往上的则是通往朝天洞口——盂口。但现在它正在修缮中,无法上去欣赏磐石上镌刻的元代杨维桢所题“海内奇观”四个遒劲的大字。有点遗憾,但今天我已得到很多……回顾洞内,钟乳叠嶂,云雾缭绕,深邃的洞底隐约可见。

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助、信任、和谐的大家庭。但复杂的社会让人与人之间缺少了真情,缺少了信任,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发生我们身旁。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无法改变整个社会,但如果人人都从自己做起,那和谐的社会离我们还会远吗?


相关作文

  • 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 太湖西面的第一大城市是一个鱼米之乡.它就是我的家乡--宜兴.它素有:"陶的古都,竹的海洋,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的美称. 宜兴是一个黄金旅游区,她有许多溶洞,有善卷洞,灵谷洞,张公洞等.要进善卷洞就要乘着小船进去,因为里面有一条小溪通向洞外,这点就使人感到这个洞很神秘,加上那里面 ...

  • 写给李阳同学的一封信作文700字
  • 李阳同学,您好! 收到这封信,你一定会感到很奇怪吧!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我从语文书上看到王磊写给你的信,我也想和你交个朋友,也想请你到我家乡--宜兴来作客.你还不知道我家乡是什么样的吧,下面就让我来作一次小导游,给你介绍一下吧. 我的家乡--宜兴座落在太湖之滨,素有"陶的古都". ...

  • 游宜兴善卷洞--欢乐篇作文1600字
  • 时下最流行的莫过于自驾游.暑假到了,父母和我相约也来一次短途自驾游.我们选定了目的地--宜兴,备足了途中的物资,于周末的清晨伴着小鸟的鸣叫声出发了. 因为要去宜兴游善卷洞,而爸爸对路途不熟,所以就带上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能带你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不出地球),有了它就高枕无忧了.一路上 ...

  • 美丽的家乡作文600字
  • 同学们,你们可能知道一条描写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它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的家乡就在美丽的苏南太湖附近--江苏宜兴.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锦绣江南鱼米之乡,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山水相间,可以称得上一幅美丽的图画.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柳枝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草坪变绿了,太 ...

  • 武汉中山公园调研报告作文2900字
  • 中山公园参观实习报告 日期:2013年3月3日 报告内容 1. 公园基本概况 ● 公园区位 公园位于武汉 市汉口西南隅, 南界解放大道, 北临银松路, 是武汉市大型 公园之一. ● 公园性质 经过几代人的 艰辛创业,中 山公园已成为 集游览.观赏. 文化.娱乐.饮食游艺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 ...

  • 春游张公山公园作文600字
  • 作者:张远 今天,我大姑父带着我和姐姐到张公山公园游玩. 我们吃过饭,坐上汽车,不一会儿就到了张公山公园的门口.走进公园,只见花坛两边盛开着许多美丽的鲜花,红的.白的.紫的.绿的.黄的--真是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许多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花间布满了许多嫩绿的小草,像给花儿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花坛中还有 ...

  • 走在行知路上作文3000字
  • 走在行知路上 --宜兴市周铁中学"学陶.师陶"的工作总结 我校始建于1943年,原名竺西中学,位于湖山钟秀的太湖之滨周铁镇,是一所历经70年风雨的农村老完中.70年深厚的办学底蕴,培养出了300多名副教授以上的优秀人才,其中原三军大校长程天民院士.中国工程院沙庆林院士尤为突出.更 ...

  • 钟乳石的形成作文1400字
  • 你到过江苏宜兴的善卷洞和张公洞吗?你或许去过广西桂林的七星岩.北京的石花洞和银狐洞,你一定会被洞中的奇妙景色所吸引吧.瞧那耸立在洞口的巨石,那挺拔的擎天石柱,巧夺天工的钟乳石,以及形形色色的嶙峋怪石--.这一切是否引起过你的遐想:是谁巧夺天工为我们留下这一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呢?说来你也许不会相信,这 ...

  • 形容酒的成语 张公吃酒李公颠作文1700字
  • 醇酒妇人 拼音: chún jiǔ fù rén 简拼: cjfr 近义词: 灯红酒绿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酒色 解释: 醇酒:味厚的酒.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