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场作文展区
(一)考场作文常见问题一:轻视限制,审题失“禁”
听雨
春花秋草,夏雨冬雪等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财富。
而雨,又恰恰是这些财富中的精品。
春天的雨是毛毛雨,小小的,细细的,若有若无。那么凉,那么湿。落在头发上,飘在身上,洒在田野,让人不禁想起了杜甫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信步走在雨中,不撑雨伞,脸上便有一种润润的快感,张开嘴,雨珠儿和着唾沫一起滑进肚子里,心中顿生一种甜甜的美意,仿佛心中的理想已经发芽……
夏天的雨是雷阵雨,在阴沉沉的头顶,蓦地,一道闪电划破黑暗,接着便有了大颗大颗的雨豆子从天而降,很快雨豆子就变成了雨串子,雨帘子,瀑布般地倾泻,叫人不由不心生畏惧。整个夏季,你时不时要领略这大自然的“威力”。
秋天的雨是连阴雨,丝线儿一般,又细又长,永不断绝。在秋雨的清冷中,花儿一片片飘零,无声无息,世界都似乎变成了一幅凝固的山水画。而这个时候生命是不曾凝固的,当然,这个时候的思绪也不曾凝固,孰不见有多少人在秋雨绵绵中流下了他们伤心的泪水。唉,秋雨真是个令人伤感的东西。
冬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冷酷无情的,而冬雨——雪花却是美丽可爱的。雪降落下来,像柳絮一般的柔,像芦花一样的软,像蒲公英一样的轻。一会儿,天地就会融成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每当我望着这神奇美好的情景,眼前便会浮现出一个神话世界:一位身披淡蓝色薄纱的雪花天使,迈着轻盈的步伐,正大把大把地向大地撒着雪花,树木麦苗小草儿和一些知名不知名的小动物们都争抢着拥吻雪花,雪花也就让她们甜甜地滋润上一个温暖幸福的冬季。
这就是四季的雨,虽各有特点,却都风情无限。
朋友,你是否像我一样爱上了雨?那么,就请你尽情地享受它带给你的无穷乐趣吧!
[失误点击]
本文能抓住特点有顺序地对不同季节的雨景进行描绘,景中蕴情,语言生动,结构紧凑,可见作者具有较强的作文基本功。但从审题的角度来看,本文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听雨”这一作文的题目告诉了我们这篇作文主要是要写自己对“雨”的感受的,而“听”对感受“雨”的方式作了明确的限制。注意到了这一限制,我们就能“自觉”地在写作过程中突出“雨”的“声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可能是一篇符合题目限制要求的美文佳作。可从本文对雨景的描绘中来看,作者却没有最多地从“声音”的角度来对雨景进行描绘,这就造成了事实上的“看雨”而不是“听雨”的作文失分问题。总之,对于考场作文题目中的一些或明或隐的限制,我们千万不得轻视它们,相反,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它们的才是。 评分(满分50分) 内容:10分 表达:15分 发展:7分 得分:32分
[升格方法]
在审题时因轻视限制而造成失分的三类作文,要对它们进行升格,就必定要用我们强劲的笔力,将业已超出限制的那部分内容摒除殆尽,同时,要在摒除掉内容的那些地方,添加一些符合题目限制要求的新内容来。如对上文“听春雨”一段开头内容的升格就可删除掉“春天的雨是毛毛雨,小小的,细细的,若有若无”的句子,转而用“春雨的到来是悄无声息的,人们还没听到她的脚步声,她已经开始在天地间轻吟了”的句子添补到删除掉的句子的位置;又如对“听夏雨”一段的升格就可删除掉整个突现不出来夏雨声音的内容,转而用“夏天的雨没有那样好脾气,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它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它噼里啪啦地在一切能敲响的东西上敲起来,然后咚咚地落在你的玻璃窗上……”添补在删除掉内容的位置。一句话,升格因轻视限制而造成失分的三类作文时,一要做好“删除”工作,二要做好“添补”工作。
(二)考场作文常见问题二:过于拘谨,审题失“灵”
我们班的女孩们
我们班的女孩们真有意思——
“黑鬼,等等我!”我边叫边跑过去,“你真是的,上晚自修也不叫上我?”被我称为“黑鬼”的她其实名叫“A”,因其肤色较黑,所以我们都叫她“黑鬼”。只见A 夸张地把头一扭,接着从A 的嘴里便发出了一大串“哈哈”声,最后A 还不无风趣地说:“本大帅今天想治治你,以报昨晚那半箭之仇。所以我就不叫你,让你迟到遭老尸(老师)狠批!”我连忙对A 说:“对不起,对不起,以后的饭菜我帮你打便是了!”A这才得意地说:“知错能改,还是好样的。”
进入教室,你会发现有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她就是B 。在我们班的女生中,我最佩服的就是B 。B 学习可努力了,那些配套练习题,B 每次都做得比谁都认真,但这并不代表B 是“一潭死水”,B 侃
2 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让人觉得跟B 在一起就是一种乐趣。另外B 跳起舞来,那种轻盈的样子可与天鹅媲美。
哦,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女作家”C走过来了——想当年女作家D 、F 才华横溢,如今的C 也是如此,真让人怀疑C 就是D 、F 转世!C 的文采可谓高深矣,单就从C“每日练笔”作业中连载的小说《雪中孤梅》,我们便可知C 非凡的才华了。
在我前面还坐着一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女孩,她就是E 。E 可真够宽宏大量的,有好几次,我和A 、F 等人都惹她生气了,要是别人早就不会再理我们了,可她每次都会原谅我们,并且还一直坚持不懈地帮助我、A 、F 等人改正错误呢。
最后的这位叫F ,坐在我的后面,B 的前面。别看F 她衣着朴素,长相一般,但F 的学习成绩在我们班可是“顶呱呱”的,有几次F 还获得过全年级的第一名。F 可真不简单。我们向F 祝贺时,有一次F 竟郑重其事地说:“昨天的荣誉并不能代表今天的成就,更不能代表明天的辉煌。就让我们大家都继续努力吧!”一下子就把我们给逗乐了……
瞧,这就是我们班的女孩们。她们多有意思啊!
[失误点击]
这是一篇极为典型的因审题过于拘谨而造成的考场失分三类作文。拘谨主要表现在,面对考场话题作文“校园生活”题目中的“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的“要求”时,小作者唯恐撞上了这一“要求”的警戒线,于是,在介绍“我们班”各具特点的几个“女孩”时,不敢直用“她们”的姓名,于是就机械地用诸如A 、B 、C 、D 的英文字母来表示“她们”,甚至连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两位女作家”的名字也不敢直用了。这样的结果,一则使本文在人物命名上显得十分单调、无味,二则也极容易造成行文和理解上的混乱,如本文后半部分多处就出现了这样严重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一经出现,作文的艺术性自然就降低了下来。
评分(满分50分) 内容:20分 表达:9分 发展:5分 得分:34分
[升格方法]
虽然因审题过于拘谨而造成的考场三类作文的问题较为严重,但相对来说,此类考场三类作文的升格却要比其它类型的三类作文升格要简单的多。以上面的这篇考场三类文为例,对它进行升格其实就是要将文中的那些表示人物姓名的英文字母变换过来,但又不能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的题目“要求”相冲突。办法多得是:如可以虚拟出你想要的多个人物的名称来,然后再将这些虚拟的人物名称和“我们班的”多个“女孩”名称一一对应起来,以写虚拟名称“女孩”的办法达到写真实名称女孩的目的;如果你觉得虚拟人名的办法比较费时,要耽误宝贵的答卷事件,你还可以“简化”“我们班”的“女孩”的名字呀,如分别取她们姓名中的一个字来代替她们,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种办法简单易学,也是很不错的哟;当然,你也可以将这两种办法结合起来用的。
二、学生在中考命题作文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拘于提示,拟题过大。
比如:湖北黄冈作文题目:走近_______(伟人、名著、自然、科学……)此题有很多考生拟题过大,难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按命题人的提示,拟文题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容易写得空泛、笼统,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拟此类文的题目可从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拟《走近姚明》、《走近妈妈的生活》、《走近天文台》等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生活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二)选材俗套,情感平淡。比如:
温州的作文题目: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此题选材范围广泛,可写自我的成熟、思索、责任、信心等等,写作时应着重凸显自我的心灵感受,强化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可以去写自我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人情世故的看法;可以写对成长教训的总结,去探讨个性与人际交往的关系;可以写涉世之初的喜悦,从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立之中,选取耳目一新的素材,在与众不同之中,写出自我真情实感,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但部分考生选材俗套,总是停留在学习生活这一层面上,如“十六岁,我多了一份成绩”。没有深入自我去挖掘闪光的新素材,对自我心灵剖析不够,心理描写也不够细腻,造成空洞说教,使人读起来索然无味。
(三)贪大求全,缺少细节。
3 比如:山东省作文题目: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请以“拥抱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管拥抱什么,一定要从小处入手,以细节描写出彩,在生动描写之中来突出文章的主题。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立意深刻。但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作文之时,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情感体验,为文章增光添彩。
(四)脱离自我,文题不符。
比如:作文题目:《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
友情提示:双刃剑,两边都有刀锋。常用来比喻某个东西的利与害。
写好此题一定要弄清题意,一定要结合“自我的经历、认识和感受”来谈对某一事物的独到的看法。如果写网络的利与害,就可去写自己从上网中学到的新知识,而后由于迷上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后又深刻醒悟这一过程,以亲身经历来启迪所有的中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可有些考生没有理解题意,大谈网络的害处,或时尚的进步意义,使得文题不符。
比如,2007年吉林省中考作文,题目 “妈妈的手”,问题是:不会写自己的故事。一味仿写考卷中现代文阅读题的散文琦君《妈妈的手》文中的情节:粗糙---裂口---切手---抹霜---变老,都是琦君《妈妈的手》,不是自己妈妈的手。
否则,另起炉灶,严重跑题。
父亲的手、奶奶的手----全文无手----祖国山川壮丽----球星大战----魔幻故事。
(五)情节雷同,编造虚假,令人啼笑皆非。
集体离婚---父亲外遇---失去双手(门夹、车祸、救我),没有生活与艺术的真实。
三、审题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推敲引言或提示,拓宽思路,确定选材范围
现在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题前大多有几句引言或提示。作文者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引言或提示,要仔细推敲,拓开思路,确定选材范围。
比如浙江省中考作文,要求以“在我的人生储蓄罐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要有真情实感。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前有一段引言:“亲爱的同学,读了《储蓄人生》一文,你可曾想清点一下自己的人生储蓄? 在你的那份数目不大的存单上,一定记录着一笔笔你独有的感受和体验;在你的那个小小的储蓄罐里,一定积存着一枚枚你特有的珍藏。你能取出一两枚与我们分享吗?”这一段引言非常重要,仔细推敲一下,有两个短语是关键——“独有的感受和体验”和“特有的珍藏”,根据这两个短语,我们的思路便得以拓宽并延伸:独有的感受和体验,“特有”尤其重要,以此可确定选材范围。 再比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前面一段引言也很重要:“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推敲引言,选材的范围就基本框定:要通过写中学生的课内或课外生活,展示中学生的青春活力。
(二)抓题目的关键词,找准题眼,确定选材重点
同是叙述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件难忘的趣事》这两个文题的写作重点是不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写作重点是突出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把这件事“有意义”的地方描写出来,而《一件难忘的趣事》的写作重点是所叙之事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有趣,要把趣之所在描绘出来,以突出其难忘。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一般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抓题眼的一般规律是:
a. 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
b. 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如《暑假里的一天》,题眼是“暑假里”,限制了所写事件的大的时间范围。
c. 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三)审文题的限制
审题还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弄清文题对行文限制。很多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规定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不离题,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a 、弄清文题的时间限制
4 有的作文题目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限制,审题时要把握住这时间上的限制。比如《傍晚的天空》这道题选材时间限定在傍晚。
b 、弄清文题的处所限制
有的作文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审题时要明确其中处所的限制,如《放学的路上》这个题目,就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是在“放学”之后的“路上”的所见所闻,只有把握准了这个处所,所写的内容才有依托和基础。
c 、弄清文题的数量限制
有些作文题目出现数量词,审题时要明确数量上的限制。如《记学作文中的一件事》和《记学作文中的二三事》,两个题目写作的要求上只有数量上的区别:前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后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二三事或二三片断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稍有不慎,将一件事写成二三事或将二三事写成一件事都属于文不对题。
d 、弄清人称的限制
有些作文题目在人称上规定,审题时要明确它在人称上的限制。如《老师,我要对您说》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要用第一人称,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老师讲述的内容。再如《奶奶的微笑》这个题目,审题时就要注意,文题本身就限制了写作此文要用第三人称,间或使用“我”,也是作为陪衬出现,贯穿全文的人称应是“奶奶”或“她”。
e 、弄清蕴含的意义
有的题目有象征意义或引申义,如《路》、《红梅》、《蜡烛》等。遇到这类题目,就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 f 、明确附加的限制
有些题目有附加的题外条件,一般称作“要求”,审题时要明确它的附加限制。
(设计意图:每次习作之前,老师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强调:一定要认真审题。可当学生写完之后,老师们总会发现,班里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写“走题”了。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看题而是学生根本就不会看题,他们不知道该看什么,该抓住什么,简直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根本看不出什么“长”和“短”,就胡乱写了一通,最后肯定是走题了。针对此现象,我总结了审题“六诀”,让生在审题时能有“抓手”。久而久之,学生审题的能力会不断提高的,习作时也能万语千言,再也不用担心“走题”了。)
以上思考如果已成为写作习惯,命题作文的审题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升格作文]--------听雨
春花秋草,夏雨冬雪,风和日煦,电闪雷鸣……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财富。
而雨,恰恰是这些财富中的精品,是大自然的精灵。
我爱雨,尤其爱听雨。
春雨的到来是悄无声息的,人们还没听到她的脚步声,她已经开始在天地间轻吟了。诗圣杜甫有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春夜里,你什么事也不必做,只需捧一杯香茗,啜一口清茶,闭上眼睛,脑海里就有这样一幅画:大地是一张上好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了绿意的笔,只需轻轻地点,那绿便晕开去,晕开去……伴着雨点落地、禾苗出土的声音,一曲清新的《春江花月夜》便在你的心头响起。
夏天的雨没有那样好脾气,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它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它噼里啪啦地在一切能敲响的东西上敲起来,然后咚咚地落在你的玻璃窗上,好像在提醒你:注意,一曲精彩的摇滚已经开始啦!然后你再用心去听吧,你会听到一曲曲美妙的旋律。为了把演出场地照亮,它还时不时地邀闪电来凑热闹。那一瞬间,黑夜如白昼,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演奏家有条不紊地演奏着各自的音符。还没等你回过神来,一个接一个的闷雷又从远处滚来,赶来倾听这最杰出的乐章。一整个夏夜,你都可以和碧梧翠竹一道陶醉在这惊心动魄的音符里。第二天,说不定你还会依稀记得:昨夜风疏雨骤,雨声滴碎荷声。
秋,历来被人们誉为金秋。秋风,被人们称为金风,那我们就把这秋雨称为金雨。在听着金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沉默了,安静了。如果说金秋是一幅色彩凝重的油画,那金雨便是最具魅力的背景。我是在下着秋雨的早晨来到这世上的,我的名字中也有了冰冰爽爽的“冰”字。现在,从这金色的雨声里,我仿佛听到一个个新生命的啼哭,听到了庆丰收的锣鼓。在金雨中,农民丰收稻谷,老师丰收希望,而我们呢?我们又丰收了什么……
冬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冷酷无情的,而冬雨却是温和敦厚的。它不慌不忙地飘落,融化着积雪残冰,它不紧不慢地下落,洗刷着尘埃污垢,它不疾不徐地降落,准备迎接春的道来。你听听窗外冬雨的声音,分明是春的前奏。你欣然进入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春快到啦!
5 这就是四季的雨,这就是雨的声音。倾听这些精灵带给你的天籁之音,你便会拥有一颗最纯真、最美好的心灵。
朋友,爱上听雨了吧!那么就尽情地享受它带给你的无穷乐趣。
[亮点提示]
升格后的这篇《听雨》的作文除过具有原文所有的优点之外,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扣题紧密了。你看,本文的题目是“听雨”,读着这篇作文,我们确实能够从本文的开头、中间及其结尾看到作者的多处点题之笔,也确实能够从作者描绘的每一个季节的雨景中到感受不同季节的雨的声音。这是作者在审题时注意到了感受“雨”的方式应该是“听”的限制的结果。
评分(满分50分) 内容:25分 表达:14分 发展:9分 得分:48分
[升格作文]----我们班的女孩们
我们班的女孩们真有意思。比如说以下的这几位——
“黑妹,等等我!”我边叫边跑过去,“你真是的,上晚自己也不叫上我?”被我称为“黑妹”的她其实名叫“婷(红)”,因其肤色较黑,所以我们都叫她“黑妹”。只见她夸张地把头一扭,接着从她的嘴里便发出了一大串“哈哈”声,最后她还不无风趣地说:“本大帅今天想治治你,以报昨晚那半箭之仇。所以我就不叫你,让你迟到遭老尸(老师)狠批!”我连忙对她说:“对不起,对不起,以后的饭菜我帮你打便是了!”她这才得意地说:“知错能改,还是好样的。”
进入教室,你会发现东侧第二排座位上有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她就是慧(静) 。在我们班的女生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她。她学习可努力了,那些配套练习题,她每次都做得比谁都认真,但这并不代表她是“一潭死水”,她侃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让人觉得跟她在一起就是一种乐趣。另外她跳起舞来,那种轻盈的样子可与天鹅媲美。
哦,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女作家”思(玲)走过来了——想当年张爱玲才华横溢,如今我们班的思\玲也是如此,真让人怀疑她就是张爱玲转世!她的文采可谓高深矣,单就从她“每日练笔”作业中连载的《雪中孤梅》,我们便可知她非凡的才华了。
在我前面还坐着一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女孩,她就是雪。她可真够宽宏大量的,有好几次,我都惹她生气,要是别人早就不会再理我了,可她每次都会原谅我,并且还一直坚持不懈地帮我改正错误呢。
最后的这位坐在我的后面,她可真不简单。别看她衣着朴素,长相一般,但她的学习成绩在我们班可是“顶呱呱”的,有几次还获得过全年级的第一名。我们向她祝贺时,有一次她竟郑重其事地说:“昨天的荣誉并不能代表今天的成就,更不能代表明天的辉煌。就让我们大家都好好努力吧!”一下子就把我们给逗乐了……噢,差点忘了告诉大家她的大名,她叫婵\梅。
瞧,这就是我们班的女孩们。她们多有意思啊!
[亮点提示]
这篇升格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点:首先,文中写到的每一个“女孩”,应该都是有真实的姓名的,但作文题目“要求”明确规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在这种情况下,小作者艺术性地对所写“女孩”的姓名进行虚拟或简化,很好地解决了原文中的诸多严重失分问题。其次,全文采用以点(具体女孩)概面(所有女孩)的写法,避免了作文可能出现的内容空泛的弊端。再次,文章开头直入文题,正文对具体“女孩”的介绍条理清楚,首尾照应,收束自然,结构谨严,也值得首肯。
评分(满分50分) 内容:25分 表达:15分 发展:9分 得分:49分
1 考场作文展区
(一)考场作文常见问题一:轻视限制,审题失“禁”
听雨
春花秋草,夏雨冬雪等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财富。
而雨,又恰恰是这些财富中的精品。
春天的雨是毛毛雨,小小的,细细的,若有若无。那么凉,那么湿。落在头发上,飘在身上,洒在田野,让人不禁想起了杜甫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信步走在雨中,不撑雨伞,脸上便有一种润润的快感,张开嘴,雨珠儿和着唾沫一起滑进肚子里,心中顿生一种甜甜的美意,仿佛心中的理想已经发芽……
夏天的雨是雷阵雨,在阴沉沉的头顶,蓦地,一道闪电划破黑暗,接着便有了大颗大颗的雨豆子从天而降,很快雨豆子就变成了雨串子,雨帘子,瀑布般地倾泻,叫人不由不心生畏惧。整个夏季,你时不时要领略这大自然的“威力”。
秋天的雨是连阴雨,丝线儿一般,又细又长,永不断绝。在秋雨的清冷中,花儿一片片飘零,无声无息,世界都似乎变成了一幅凝固的山水画。而这个时候生命是不曾凝固的,当然,这个时候的思绪也不曾凝固,孰不见有多少人在秋雨绵绵中流下了他们伤心的泪水。唉,秋雨真是个令人伤感的东西。
冬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冷酷无情的,而冬雨——雪花却是美丽可爱的。雪降落下来,像柳絮一般的柔,像芦花一样的软,像蒲公英一样的轻。一会儿,天地就会融成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每当我望着这神奇美好的情景,眼前便会浮现出一个神话世界:一位身披淡蓝色薄纱的雪花天使,迈着轻盈的步伐,正大把大把地向大地撒着雪花,树木麦苗小草儿和一些知名不知名的小动物们都争抢着拥吻雪花,雪花也就让她们甜甜地滋润上一个温暖幸福的冬季。
这就是四季的雨,虽各有特点,却都风情无限。
朋友,你是否像我一样爱上了雨?那么,就请你尽情地享受它带给你的无穷乐趣吧!
[失误点击]
本文能抓住特点有顺序地对不同季节的雨景进行描绘,景中蕴情,语言生动,结构紧凑,可见作者具有较强的作文基本功。但从审题的角度来看,本文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听雨”这一作文的题目告诉了我们这篇作文主要是要写自己对“雨”的感受的,而“听”对感受“雨”的方式作了明确的限制。注意到了这一限制,我们就能“自觉”地在写作过程中突出“雨”的“声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可能是一篇符合题目限制要求的美文佳作。可从本文对雨景的描绘中来看,作者却没有最多地从“声音”的角度来对雨景进行描绘,这就造成了事实上的“看雨”而不是“听雨”的作文失分问题。总之,对于考场作文题目中的一些或明或隐的限制,我们千万不得轻视它们,相反,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它们的才是。 评分(满分50分) 内容:10分 表达:15分 发展:7分 得分:32分
[升格方法]
在审题时因轻视限制而造成失分的三类作文,要对它们进行升格,就必定要用我们强劲的笔力,将业已超出限制的那部分内容摒除殆尽,同时,要在摒除掉内容的那些地方,添加一些符合题目限制要求的新内容来。如对上文“听春雨”一段开头内容的升格就可删除掉“春天的雨是毛毛雨,小小的,细细的,若有若无”的句子,转而用“春雨的到来是悄无声息的,人们还没听到她的脚步声,她已经开始在天地间轻吟了”的句子添补到删除掉的句子的位置;又如对“听夏雨”一段的升格就可删除掉整个突现不出来夏雨声音的内容,转而用“夏天的雨没有那样好脾气,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它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它噼里啪啦地在一切能敲响的东西上敲起来,然后咚咚地落在你的玻璃窗上……”添补在删除掉内容的位置。一句话,升格因轻视限制而造成失分的三类作文时,一要做好“删除”工作,二要做好“添补”工作。
(二)考场作文常见问题二:过于拘谨,审题失“灵”
我们班的女孩们
我们班的女孩们真有意思——
“黑鬼,等等我!”我边叫边跑过去,“你真是的,上晚自修也不叫上我?”被我称为“黑鬼”的她其实名叫“A”,因其肤色较黑,所以我们都叫她“黑鬼”。只见A 夸张地把头一扭,接着从A 的嘴里便发出了一大串“哈哈”声,最后A 还不无风趣地说:“本大帅今天想治治你,以报昨晚那半箭之仇。所以我就不叫你,让你迟到遭老尸(老师)狠批!”我连忙对A 说:“对不起,对不起,以后的饭菜我帮你打便是了!”A这才得意地说:“知错能改,还是好样的。”
进入教室,你会发现有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她就是B 。在我们班的女生中,我最佩服的就是B 。B 学习可努力了,那些配套练习题,B 每次都做得比谁都认真,但这并不代表B 是“一潭死水”,B 侃
2 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让人觉得跟B 在一起就是一种乐趣。另外B 跳起舞来,那种轻盈的样子可与天鹅媲美。
哦,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女作家”C走过来了——想当年女作家D 、F 才华横溢,如今的C 也是如此,真让人怀疑C 就是D 、F 转世!C 的文采可谓高深矣,单就从C“每日练笔”作业中连载的小说《雪中孤梅》,我们便可知C 非凡的才华了。
在我前面还坐着一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女孩,她就是E 。E 可真够宽宏大量的,有好几次,我和A 、F 等人都惹她生气了,要是别人早就不会再理我们了,可她每次都会原谅我们,并且还一直坚持不懈地帮助我、A 、F 等人改正错误呢。
最后的这位叫F ,坐在我的后面,B 的前面。别看F 她衣着朴素,长相一般,但F 的学习成绩在我们班可是“顶呱呱”的,有几次F 还获得过全年级的第一名。F 可真不简单。我们向F 祝贺时,有一次F 竟郑重其事地说:“昨天的荣誉并不能代表今天的成就,更不能代表明天的辉煌。就让我们大家都继续努力吧!”一下子就把我们给逗乐了……
瞧,这就是我们班的女孩们。她们多有意思啊!
[失误点击]
这是一篇极为典型的因审题过于拘谨而造成的考场失分三类作文。拘谨主要表现在,面对考场话题作文“校园生活”题目中的“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的“要求”时,小作者唯恐撞上了这一“要求”的警戒线,于是,在介绍“我们班”各具特点的几个“女孩”时,不敢直用“她们”的姓名,于是就机械地用诸如A 、B 、C 、D 的英文字母来表示“她们”,甚至连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两位女作家”的名字也不敢直用了。这样的结果,一则使本文在人物命名上显得十分单调、无味,二则也极容易造成行文和理解上的混乱,如本文后半部分多处就出现了这样严重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一经出现,作文的艺术性自然就降低了下来。
评分(满分50分) 内容:20分 表达:9分 发展:5分 得分:34分
[升格方法]
虽然因审题过于拘谨而造成的考场三类作文的问题较为严重,但相对来说,此类考场三类作文的升格却要比其它类型的三类作文升格要简单的多。以上面的这篇考场三类文为例,对它进行升格其实就是要将文中的那些表示人物姓名的英文字母变换过来,但又不能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的题目“要求”相冲突。办法多得是:如可以虚拟出你想要的多个人物的名称来,然后再将这些虚拟的人物名称和“我们班的”多个“女孩”名称一一对应起来,以写虚拟名称“女孩”的办法达到写真实名称女孩的目的;如果你觉得虚拟人名的办法比较费时,要耽误宝贵的答卷事件,你还可以“简化”“我们班”的“女孩”的名字呀,如分别取她们姓名中的一个字来代替她们,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种办法简单易学,也是很不错的哟;当然,你也可以将这两种办法结合起来用的。
二、学生在中考命题作文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拘于提示,拟题过大。
比如:湖北黄冈作文题目:走近_______(伟人、名著、自然、科学……)此题有很多考生拟题过大,难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按命题人的提示,拟文题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容易写得空泛、笼统,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拟此类文的题目可从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拟《走近姚明》、《走近妈妈的生活》、《走近天文台》等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生活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二)选材俗套,情感平淡。比如:
温州的作文题目: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此题选材范围广泛,可写自我的成熟、思索、责任、信心等等,写作时应着重凸显自我的心灵感受,强化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可以去写自我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人情世故的看法;可以写对成长教训的总结,去探讨个性与人际交往的关系;可以写涉世之初的喜悦,从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立之中,选取耳目一新的素材,在与众不同之中,写出自我真情实感,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但部分考生选材俗套,总是停留在学习生活这一层面上,如“十六岁,我多了一份成绩”。没有深入自我去挖掘闪光的新素材,对自我心灵剖析不够,心理描写也不够细腻,造成空洞说教,使人读起来索然无味。
(三)贪大求全,缺少细节。
3 比如:山东省作文题目: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请以“拥抱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管拥抱什么,一定要从小处入手,以细节描写出彩,在生动描写之中来突出文章的主题。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立意深刻。但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作文之时,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情感体验,为文章增光添彩。
(四)脱离自我,文题不符。
比如:作文题目:《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
友情提示:双刃剑,两边都有刀锋。常用来比喻某个东西的利与害。
写好此题一定要弄清题意,一定要结合“自我的经历、认识和感受”来谈对某一事物的独到的看法。如果写网络的利与害,就可去写自己从上网中学到的新知识,而后由于迷上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后又深刻醒悟这一过程,以亲身经历来启迪所有的中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可有些考生没有理解题意,大谈网络的害处,或时尚的进步意义,使得文题不符。
比如,2007年吉林省中考作文,题目 “妈妈的手”,问题是:不会写自己的故事。一味仿写考卷中现代文阅读题的散文琦君《妈妈的手》文中的情节:粗糙---裂口---切手---抹霜---变老,都是琦君《妈妈的手》,不是自己妈妈的手。
否则,另起炉灶,严重跑题。
父亲的手、奶奶的手----全文无手----祖国山川壮丽----球星大战----魔幻故事。
(五)情节雷同,编造虚假,令人啼笑皆非。
集体离婚---父亲外遇---失去双手(门夹、车祸、救我),没有生活与艺术的真实。
三、审题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推敲引言或提示,拓宽思路,确定选材范围
现在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题前大多有几句引言或提示。作文者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引言或提示,要仔细推敲,拓开思路,确定选材范围。
比如浙江省中考作文,要求以“在我的人生储蓄罐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要有真情实感。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前有一段引言:“亲爱的同学,读了《储蓄人生》一文,你可曾想清点一下自己的人生储蓄? 在你的那份数目不大的存单上,一定记录着一笔笔你独有的感受和体验;在你的那个小小的储蓄罐里,一定积存着一枚枚你特有的珍藏。你能取出一两枚与我们分享吗?”这一段引言非常重要,仔细推敲一下,有两个短语是关键——“独有的感受和体验”和“特有的珍藏”,根据这两个短语,我们的思路便得以拓宽并延伸:独有的感受和体验,“特有”尤其重要,以此可确定选材范围。 再比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前面一段引言也很重要:“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推敲引言,选材的范围就基本框定:要通过写中学生的课内或课外生活,展示中学生的青春活力。
(二)抓题目的关键词,找准题眼,确定选材重点
同是叙述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件难忘的趣事》这两个文题的写作重点是不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写作重点是突出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把这件事“有意义”的地方描写出来,而《一件难忘的趣事》的写作重点是所叙之事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有趣,要把趣之所在描绘出来,以突出其难忘。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一般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抓题眼的一般规律是:
a. 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
b. 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如《暑假里的一天》,题眼是“暑假里”,限制了所写事件的大的时间范围。
c. 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三)审文题的限制
审题还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弄清文题对行文限制。很多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规定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不离题,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a 、弄清文题的时间限制
4 有的作文题目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限制,审题时要把握住这时间上的限制。比如《傍晚的天空》这道题选材时间限定在傍晚。
b 、弄清文题的处所限制
有的作文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审题时要明确其中处所的限制,如《放学的路上》这个题目,就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是在“放学”之后的“路上”的所见所闻,只有把握准了这个处所,所写的内容才有依托和基础。
c 、弄清文题的数量限制
有些作文题目出现数量词,审题时要明确数量上的限制。如《记学作文中的一件事》和《记学作文中的二三事》,两个题目写作的要求上只有数量上的区别:前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后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二三事或二三片断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稍有不慎,将一件事写成二三事或将二三事写成一件事都属于文不对题。
d 、弄清人称的限制
有些作文题目在人称上规定,审题时要明确它在人称上的限制。如《老师,我要对您说》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要用第一人称,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老师讲述的内容。再如《奶奶的微笑》这个题目,审题时就要注意,文题本身就限制了写作此文要用第三人称,间或使用“我”,也是作为陪衬出现,贯穿全文的人称应是“奶奶”或“她”。
e 、弄清蕴含的意义
有的题目有象征意义或引申义,如《路》、《红梅》、《蜡烛》等。遇到这类题目,就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 f 、明确附加的限制
有些题目有附加的题外条件,一般称作“要求”,审题时要明确它的附加限制。
(设计意图:每次习作之前,老师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强调:一定要认真审题。可当学生写完之后,老师们总会发现,班里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写“走题”了。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看题而是学生根本就不会看题,他们不知道该看什么,该抓住什么,简直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根本看不出什么“长”和“短”,就胡乱写了一通,最后肯定是走题了。针对此现象,我总结了审题“六诀”,让生在审题时能有“抓手”。久而久之,学生审题的能力会不断提高的,习作时也能万语千言,再也不用担心“走题”了。)
以上思考如果已成为写作习惯,命题作文的审题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升格作文]--------听雨
春花秋草,夏雨冬雪,风和日煦,电闪雷鸣……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财富。
而雨,恰恰是这些财富中的精品,是大自然的精灵。
我爱雨,尤其爱听雨。
春雨的到来是悄无声息的,人们还没听到她的脚步声,她已经开始在天地间轻吟了。诗圣杜甫有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春夜里,你什么事也不必做,只需捧一杯香茗,啜一口清茶,闭上眼睛,脑海里就有这样一幅画:大地是一张上好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了绿意的笔,只需轻轻地点,那绿便晕开去,晕开去……伴着雨点落地、禾苗出土的声音,一曲清新的《春江花月夜》便在你的心头响起。
夏天的雨没有那样好脾气,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它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它噼里啪啦地在一切能敲响的东西上敲起来,然后咚咚地落在你的玻璃窗上,好像在提醒你:注意,一曲精彩的摇滚已经开始啦!然后你再用心去听吧,你会听到一曲曲美妙的旋律。为了把演出场地照亮,它还时不时地邀闪电来凑热闹。那一瞬间,黑夜如白昼,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演奏家有条不紊地演奏着各自的音符。还没等你回过神来,一个接一个的闷雷又从远处滚来,赶来倾听这最杰出的乐章。一整个夏夜,你都可以和碧梧翠竹一道陶醉在这惊心动魄的音符里。第二天,说不定你还会依稀记得:昨夜风疏雨骤,雨声滴碎荷声。
秋,历来被人们誉为金秋。秋风,被人们称为金风,那我们就把这秋雨称为金雨。在听着金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沉默了,安静了。如果说金秋是一幅色彩凝重的油画,那金雨便是最具魅力的背景。我是在下着秋雨的早晨来到这世上的,我的名字中也有了冰冰爽爽的“冰”字。现在,从这金色的雨声里,我仿佛听到一个个新生命的啼哭,听到了庆丰收的锣鼓。在金雨中,农民丰收稻谷,老师丰收希望,而我们呢?我们又丰收了什么……
冬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冷酷无情的,而冬雨却是温和敦厚的。它不慌不忙地飘落,融化着积雪残冰,它不紧不慢地下落,洗刷着尘埃污垢,它不疾不徐地降落,准备迎接春的道来。你听听窗外冬雨的声音,分明是春的前奏。你欣然进入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春快到啦!
5 这就是四季的雨,这就是雨的声音。倾听这些精灵带给你的天籁之音,你便会拥有一颗最纯真、最美好的心灵。
朋友,爱上听雨了吧!那么就尽情地享受它带给你的无穷乐趣。
[亮点提示]
升格后的这篇《听雨》的作文除过具有原文所有的优点之外,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扣题紧密了。你看,本文的题目是“听雨”,读着这篇作文,我们确实能够从本文的开头、中间及其结尾看到作者的多处点题之笔,也确实能够从作者描绘的每一个季节的雨景中到感受不同季节的雨的声音。这是作者在审题时注意到了感受“雨”的方式应该是“听”的限制的结果。
评分(满分50分) 内容:25分 表达:14分 发展:9分 得分:48分
[升格作文]----我们班的女孩们
我们班的女孩们真有意思。比如说以下的这几位——
“黑妹,等等我!”我边叫边跑过去,“你真是的,上晚自己也不叫上我?”被我称为“黑妹”的她其实名叫“婷(红)”,因其肤色较黑,所以我们都叫她“黑妹”。只见她夸张地把头一扭,接着从她的嘴里便发出了一大串“哈哈”声,最后她还不无风趣地说:“本大帅今天想治治你,以报昨晚那半箭之仇。所以我就不叫你,让你迟到遭老尸(老师)狠批!”我连忙对她说:“对不起,对不起,以后的饭菜我帮你打便是了!”她这才得意地说:“知错能改,还是好样的。”
进入教室,你会发现东侧第二排座位上有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她就是慧(静) 。在我们班的女生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她。她学习可努力了,那些配套练习题,她每次都做得比谁都认真,但这并不代表她是“一潭死水”,她侃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让人觉得跟她在一起就是一种乐趣。另外她跳起舞来,那种轻盈的样子可与天鹅媲美。
哦,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女作家”思(玲)走过来了——想当年张爱玲才华横溢,如今我们班的思\玲也是如此,真让人怀疑她就是张爱玲转世!她的文采可谓高深矣,单就从她“每日练笔”作业中连载的《雪中孤梅》,我们便可知她非凡的才华了。
在我前面还坐着一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女孩,她就是雪。她可真够宽宏大量的,有好几次,我都惹她生气,要是别人早就不会再理我了,可她每次都会原谅我,并且还一直坚持不懈地帮我改正错误呢。
最后的这位坐在我的后面,她可真不简单。别看她衣着朴素,长相一般,但她的学习成绩在我们班可是“顶呱呱”的,有几次还获得过全年级的第一名。我们向她祝贺时,有一次她竟郑重其事地说:“昨天的荣誉并不能代表今天的成就,更不能代表明天的辉煌。就让我们大家都好好努力吧!”一下子就把我们给逗乐了……噢,差点忘了告诉大家她的大名,她叫婵\梅。
瞧,这就是我们班的女孩们。她们多有意思啊!
[亮点提示]
这篇升格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点:首先,文中写到的每一个“女孩”,应该都是有真实的姓名的,但作文题目“要求”明确规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在这种情况下,小作者艺术性地对所写“女孩”的姓名进行虚拟或简化,很好地解决了原文中的诸多严重失分问题。其次,全文采用以点(具体女孩)概面(所有女孩)的写法,避免了作文可能出现的内容空泛的弊端。再次,文章开头直入文题,正文对具体“女孩”的介绍条理清楚,首尾照应,收束自然,结构谨严,也值得首肯。
评分(满分50分) 内容:25分 表达:15分 发展:9分 得分: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