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木兰花赏析作文400字

初二作文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赏析】
此词是当时传诵的名篇。上片写在烂漫的春光中,荡起小舟到城东波纹轻细的小溪上探春。绿杨二句,描绘所见之景。绿杨垂柳笼聚着雾气如烟,四处弥漫着拂晓的轻寒,唯见红艳的杏花簇绽枝头,春意盎然,像火焰似的喧闹。色彩明丽,对仗精美而“闹”字尤为传神,《人间词话》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它运用通感的手法,化视觉印象为听觉,将繁丽的春色点染得十分生动。下片抒发惜时的感触。人生忧患常多,欢娱常少,以此宁肯抛合物质财富而追寻精神享受。劝斜阳留花间,更体现出对春意的低回眷恋。全词洋溢着春的优美和生机,荡漾着爱美惜春、珍视人生的情趣。宋祁因此词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花草蒙拾》),自非偶然。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赏析】
此词是当时传诵的名篇。上片写在烂漫的春光中,荡起小舟到城东波纹轻细的小溪上探春。绿杨二句,描绘所见之景。绿杨垂柳笼聚着雾气如烟,四处弥漫着拂晓的轻寒,唯见红艳的杏花簇绽枝头,春意盎然,像火焰似的喧闹。色彩明丽,对仗精美而“闹”字尤为传神,《人间词话》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它运用通感的手法,化视觉印象为听觉,将繁丽的春色点染得十分生动。下片抒发惜时的感触。人生忧患常多,欢娱常少,以此宁肯抛合物质财富而追寻精神享受。劝斜阳留花间,更体现出对春意的低回眷恋。全词洋溢着春的优美和生机,荡漾着爱美惜春、珍视人生的情趣。宋祁因此词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花草蒙拾》),自非偶然。


相关作文

  • 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宋词赏析作文900字
  • [原文] <减字木兰花> 作者: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赏析] 燕山赏析:这首小令在纳兰词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他爱情词的艺术高峰.这首词对了解纳兰性德的爱情经历也非常重要.内容是写他与初恋女孩 ...

  • 木兰诗优秀教案作文1900字
  • 1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 ...

  • 纳兰性德[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宋词赏析作文1300字
  • [原文] <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通本做"雨罢".娱园本做"语罢".)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该诗被收录于<饮水词 ...

  • 木兰诗作文2600字
  •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 ...

  • 木兰诗作文2900字
  •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 ...

  • 木兰诗2作文3000字
  • 1 <木兰诗>教学设计 郑口镇坛村中学-国良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 ...

  • 木兰诗 教学设计作文3100字
  • 木兰诗 教学设计 宁晋县第六中学 刘联英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 ...

  • 2015六年级语文下册 18[木兰诗]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作文3000字
  •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 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 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 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 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

  • 木兰诗作文3000字
  • <木兰诗> 一.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 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3.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2.体会课文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