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胭脂红,无风必有雨。
星星明,来日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热熟谷,粒实鼓。处暑雨,粒粒皆是
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处暑三日稻(晚 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高
粱遍地红。处暑高粱遍拿镰。处暑高粱白露谷。处暑三日割黄谷。处暑十日忙割谷。黍子返
青增一石,
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
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
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黍子
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干打谷,湿打黍。打黍宜摔,绑笤帚还用穗和秸。七月底,八月
边,家家新米桌上端。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七月秋风凉棉
花白,稻子黄。处暑见新花。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早不摘花,午不收豆。棉桃碰腿,
正淌汗水。棉桃碰着腿,酒壶不离嘴。花收暖,麦收寒。处暑开花不见花(絮)
。处暑花,
不归家。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绿肥盛花期,压青
正适宜。绿肥压三年,薄地变良田。处暑长薯。早怕旱,后怕淹,中间就怕连阴天。秋好在
管,麦好在种。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粮食没到手,管理不能丢。处暑就把白菜移,十
年准有九不离。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处暑栽白菜,有
利没有害。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种菜不拣苗,到老长不好。七月半,栽早蒜。
七月十五,早蒜入土。七芫,八菠。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处拔麻摘老瓜。山上萝卜不
怕旱,
夜流露水阴到根。
黍子春玉米,
收完快耕地。
早耕如上粪,
歇地如歇马。
早耕不用问,
杂草顶茬粪。早耕草作肥,晚耕如种草。秋田耕得早,消灭虫和草。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
了。枣柿半年粮,不怕闹饥荒。枣树拔地轻,适合搞间种。发芽晚,落叶早,适与粮棉搞间
套。上结果,下种田,不愁吃的不愁钱。木本粮食,铁杆庄稼。斗地打石粮。树上三千元,
树下吨粮田。十棵枣树得饱暖,百棵能收一万元。叶是加工厂,叶茂枣子强。叶子长得强,
枣子灌满瓤。今秋叶子保得好,明年就能多结枣。今秋叶子落得早,明年结果少又小。
涝梨旱枣。
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乐陵小枣天下知,营养丰富拔金丝。周尹(庆云县后张
乡周尹村)枣树两搂粗,罗成(相传)拴马于此树,燕王扫北人藏躲,一群百姓得保护。处
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处暑花红枣,秋分打尽了。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七
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七月十五拣枣吃,八
月十五打枣吃。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拦枣吃。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
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晒红枣。好贮藏,易加工,营养保健能治病。一日三个枣,终生
不见老。红枣深加工,价值数倍增。红枣加工制品丰,枣脯枣汁和枣晶,枣茶枣酱枣灌头,
阿胶蜜枣能治病,乌枣醉枣保鲜枣,枣露红枣莲子羮。栽上枣树怕调地,搭钱费力不容易。
制定政策安民意,谁栽应该是谁的。地随树走,谁栽谁有。七月半,石榴当饭。秋前牲口细
心管,三秋逞强在田间。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 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将至桐城》
诗意: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是描写夕阳晚霞的名句。
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诗意: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之下,江水犹如一道白练。
4、“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
诗意:水流阔远,和天都连在一块了,坐在船上,但见岸边无穷的树木随水流而去,好像是被水流送走了一样,远处的山上,云雾弥漫,整个山都被遮住了一半。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意: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上涨,也同时升起。
第二单元
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子路》
意思: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学而》
意思:既然答应人家,就应该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做到。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
意思: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4、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 广陵思王荆传》
意思: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5、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离娄下》
意思: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意思: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第三单元
1、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时谚语。告诉人们清明节前后是播种的时节。
2、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在早晨看到彩色的云,说
明天气不好不要出门;如果在晚上看到彩色的云,证明天气晴朗,可以行千里而无忧。
3、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天上的云彩像鱼鳞形状时,不必担心晒的谷物会遇到风雨。
4、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气象谚语。告诉人们鸡迟迟不肯回窝,鸭子不断地叫唤,说明风雨就要来了。
5、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看见蚂蚁在忙绿地搬家,蛇从路上爬过,则预示着大雨要来。
6、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气象谚语。告诉人们春天见雾预示有风;夏天见雾预示晴天;秋天见雾预示阴天;冬天见雾预示降雪。
第四单元
知己知彼---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没战必胜。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决胜千里---指在后方制定作战方案,就能决定前方的胜利。形容将领善于谋划指挥。
出其不意---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候或地方出击。现泛指出于别人意料之外。
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包围魏国用来解救赵国。是一种作战方法。
声东击西---声,声张,宣布出来。军事上出奇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即表面上或口头上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
四面楚歌---用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腹背受敌---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把草木都当成了士兵。形容内心恐惧,疑神疑鬼。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兵贵神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
突然袭击---形容乘其不备、出其不意地攻击。
神出鬼没---比喻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
所向无敌---指军队等所指向的地方,没有能敌得住的对手。
第五单元
1、“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着想:考虑。
解释: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是将自己放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为别人着想,这样才能体会到他人的忧伤和快乐,并能真正地去理解和体谅他人。
2、手不释卷---释:放开。卷:书籍。不肯放下手里的书本。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
第六单元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意思: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闲自得地欣赏庐山。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间》
意思:人迹稀少的山中桂花飘落,寂静无声的夜晚春山空旷。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意思:竹林外桃花已开放,春天的江水变暖了,在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知道。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意思: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5、“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意思:鹅湖山下庄家长势肥美,猪在栏,鸡在舍,半关门扉。
6、“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意思:我走到门前远望野外的田地,月光明亮照耀,荞麦花如白雪。
第七单元
雄心壮志---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宏伟的志愿。
坚定不移---非常坚定,毫不改变。
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自强不息---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
聚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缝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
持之以恒---拿出恒心来加以坚持,即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或精力都投进去。
知难而进---明知困难,却不后退。
无坚不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可摧毁。形容力量极其强大。
知难而退---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没有勇气去克服。
碌碌无为---碌碌:平庸、无能的样子。形容智力平庸,没有突出的能力和才干。
一暴十寒---比喻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用功少,荒废多。
寸进尺退---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结尾。多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工作没有做完就停止了。
第八单元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解释:滴水能把石头穿透,并不是一天的时间。多用于指学习,做事。
2、“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解释:最先开放的红梅比较突出。多用于敢于创新进取的人,或者典型的事件。
3、“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解释:砌墙时石头一个一个往上垒,最后垒的在上面。后来居上,后来的超过先前的。多用在同类事物的对比中,后来的比先前的强。泛指后人超过前人。
4、“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解释:关羽失去荆州的原因是他太骄傲了。多用在做事的态度上。
5、“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解释: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多用于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很深刻。
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解释:表面意思是周瑜愿意打,黄盖甘愿忍受。现在多用于双方之间,一方想做,一方支援或承担,相互配合。
评论(13) | 给力315不给力14
其他类似问题
2011-05-08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成语意思是什么 233
2012-04-09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日积月累的意思 888
2011-03-16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诗句的意思 229
2011-06-16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日积月累。哪些是气象谚语? 24
2011-04-13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的意思 65
更多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园地三的日积月累的问题>>
网友都在找:
语文园地三
按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其他5条回答
2010-03-15 17:55 269807138 | 三级
孟子原文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章句上·第二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子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章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于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日落胭脂红,无风必有雨。
星星明,来日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热熟谷,粒实鼓。处暑雨,粒粒皆是
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处暑三日稻(晚 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高
粱遍地红。处暑高粱遍拿镰。处暑高粱白露谷。处暑三日割黄谷。处暑十日忙割谷。黍子返
青增一石,
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
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
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黍子
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干打谷,湿打黍。打黍宜摔,绑笤帚还用穗和秸。七月底,八月
边,家家新米桌上端。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七月秋风凉棉
花白,稻子黄。处暑见新花。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早不摘花,午不收豆。棉桃碰腿,
正淌汗水。棉桃碰着腿,酒壶不离嘴。花收暖,麦收寒。处暑开花不见花(絮)
。处暑花,
不归家。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绿肥盛花期,压青
正适宜。绿肥压三年,薄地变良田。处暑长薯。早怕旱,后怕淹,中间就怕连阴天。秋好在
管,麦好在种。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粮食没到手,管理不能丢。处暑就把白菜移,十
年准有九不离。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处暑栽白菜,有
利没有害。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种菜不拣苗,到老长不好。七月半,栽早蒜。
七月十五,早蒜入土。七芫,八菠。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处拔麻摘老瓜。山上萝卜不
怕旱,
夜流露水阴到根。
黍子春玉米,
收完快耕地。
早耕如上粪,
歇地如歇马。
早耕不用问,
杂草顶茬粪。早耕草作肥,晚耕如种草。秋田耕得早,消灭虫和草。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
了。枣柿半年粮,不怕闹饥荒。枣树拔地轻,适合搞间种。发芽晚,落叶早,适与粮棉搞间
套。上结果,下种田,不愁吃的不愁钱。木本粮食,铁杆庄稼。斗地打石粮。树上三千元,
树下吨粮田。十棵枣树得饱暖,百棵能收一万元。叶是加工厂,叶茂枣子强。叶子长得强,
枣子灌满瓤。今秋叶子保得好,明年就能多结枣。今秋叶子落得早,明年结果少又小。
涝梨旱枣。
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乐陵小枣天下知,营养丰富拔金丝。周尹(庆云县后张
乡周尹村)枣树两搂粗,罗成(相传)拴马于此树,燕王扫北人藏躲,一群百姓得保护。处
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处暑花红枣,秋分打尽了。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七
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七月十五拣枣吃,八
月十五打枣吃。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拦枣吃。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
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晒红枣。好贮藏,易加工,营养保健能治病。一日三个枣,终生
不见老。红枣深加工,价值数倍增。红枣加工制品丰,枣脯枣汁和枣晶,枣茶枣酱枣灌头,
阿胶蜜枣能治病,乌枣醉枣保鲜枣,枣露红枣莲子羮。栽上枣树怕调地,搭钱费力不容易。
制定政策安民意,谁栽应该是谁的。地随树走,谁栽谁有。七月半,石榴当饭。秋前牲口细
心管,三秋逞强在田间。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 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将至桐城》
诗意: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是描写夕阳晚霞的名句。
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诗意: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之下,江水犹如一道白练。
4、“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
诗意:水流阔远,和天都连在一块了,坐在船上,但见岸边无穷的树木随水流而去,好像是被水流送走了一样,远处的山上,云雾弥漫,整个山都被遮住了一半。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意: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上涨,也同时升起。
第二单元
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子路》
意思: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学而》
意思:既然答应人家,就应该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做到。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
意思: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4、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 广陵思王荆传》
意思: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5、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离娄下》
意思: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意思: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第三单元
1、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时谚语。告诉人们清明节前后是播种的时节。
2、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在早晨看到彩色的云,说
明天气不好不要出门;如果在晚上看到彩色的云,证明天气晴朗,可以行千里而无忧。
3、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天上的云彩像鱼鳞形状时,不必担心晒的谷物会遇到风雨。
4、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气象谚语。告诉人们鸡迟迟不肯回窝,鸭子不断地叫唤,说明风雨就要来了。
5、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看见蚂蚁在忙绿地搬家,蛇从路上爬过,则预示着大雨要来。
6、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气象谚语。告诉人们春天见雾预示有风;夏天见雾预示晴天;秋天见雾预示阴天;冬天见雾预示降雪。
第四单元
知己知彼---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没战必胜。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决胜千里---指在后方制定作战方案,就能决定前方的胜利。形容将领善于谋划指挥。
出其不意---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候或地方出击。现泛指出于别人意料之外。
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包围魏国用来解救赵国。是一种作战方法。
声东击西---声,声张,宣布出来。军事上出奇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即表面上或口头上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
四面楚歌---用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腹背受敌---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把草木都当成了士兵。形容内心恐惧,疑神疑鬼。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兵贵神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
突然袭击---形容乘其不备、出其不意地攻击。
神出鬼没---比喻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
所向无敌---指军队等所指向的地方,没有能敌得住的对手。
第五单元
1、“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着想:考虑。
解释: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是将自己放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为别人着想,这样才能体会到他人的忧伤和快乐,并能真正地去理解和体谅他人。
2、手不释卷---释:放开。卷:书籍。不肯放下手里的书本。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
第六单元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意思: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闲自得地欣赏庐山。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间》
意思:人迹稀少的山中桂花飘落,寂静无声的夜晚春山空旷。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意思:竹林外桃花已开放,春天的江水变暖了,在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知道。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意思: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5、“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意思:鹅湖山下庄家长势肥美,猪在栏,鸡在舍,半关门扉。
6、“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意思:我走到门前远望野外的田地,月光明亮照耀,荞麦花如白雪。
第七单元
雄心壮志---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宏伟的志愿。
坚定不移---非常坚定,毫不改变。
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自强不息---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
聚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缝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
持之以恒---拿出恒心来加以坚持,即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或精力都投进去。
知难而进---明知困难,却不后退。
无坚不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可摧毁。形容力量极其强大。
知难而退---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没有勇气去克服。
碌碌无为---碌碌:平庸、无能的样子。形容智力平庸,没有突出的能力和才干。
一暴十寒---比喻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用功少,荒废多。
寸进尺退---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结尾。多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工作没有做完就停止了。
第八单元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解释:滴水能把石头穿透,并不是一天的时间。多用于指学习,做事。
2、“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解释:最先开放的红梅比较突出。多用于敢于创新进取的人,或者典型的事件。
3、“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解释:砌墙时石头一个一个往上垒,最后垒的在上面。后来居上,后来的超过先前的。多用在同类事物的对比中,后来的比先前的强。泛指后人超过前人。
4、“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解释:关羽失去荆州的原因是他太骄傲了。多用在做事的态度上。
5、“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解释: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多用于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很深刻。
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解释:表面意思是周瑜愿意打,黄盖甘愿忍受。现在多用于双方之间,一方想做,一方支援或承担,相互配合。
评论(13) | 给力315不给力14
其他类似问题
2011-05-08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成语意思是什么 233
2012-04-09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日积月累的意思 888
2011-03-16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诗句的意思 229
2011-06-16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日积月累。哪些是气象谚语? 24
2011-04-13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的意思 65
更多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园地三的日积月累的问题>>
网友都在找:
语文园地三
按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其他5条回答
2010-03-15 17:55 269807138 | 三级
孟子原文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章句上·第二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子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章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于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