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灵的窗子
------怎样摸透学生的心事
这是怎么啦?连学习委员小丽上课也打起哈欠。不用说,准是
一直没离开电视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句话大家还记得吗?”我先这样问了一下 ,以便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记得”,同学们异口同声而又莫名其妙地回答。
我笑了一下说:“我从你们的眼神里看出,你们昨晚都做什么来着。有的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看完‘新闻联播’,节目就休息了,所以课堂上精神十足;有的同学却一直陪《童话棒棒糖》完毕。你想瞒过老师,可你的眼睛却告诉了我一切。”我扫视了全班以后,把目光落到了小丽的身上。
我没有点名批评小丽,因为她是班里的好学生,响鼓不用重锤,点到为止吗。
可是第二天,小丽仍然打不起精神。我叹了口气,看来,我点得还不够透。放学了,我把小丽留下来,本想训她几句,可看到她胆怯的样子,我又把口气放软了。“你是学习委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看电视而耽误学习,全班同学的眼睛都看着呢。”小丽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可又闭起来。我想: 她可能是要讲几句表示决心的话,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嗯,到底是好学生啊,不用老师多费心。我说:“你不用说了,你的心里想什么,老师全明白。只要改正了缺点,还是老师的好学生。他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两天来,小丽的影子总在我眼前晃动。多好的一个学生啊,走下坡路竟变得这样快。不但上课睁不开眼睛,而且回答问题也语无伦次,完全失去了以往的神采。更叫人担心的是作业,又乱有错。小丽呀小丽,你这是怎么啦!我陷入了沉思。忽然转念一想,小丽不是那种没有自尊心的孩子,影响她情绪的,也许不是因为看电视,可能还有别的什么原因?
“小丽,到我这儿来一下。” 下课以后,我又一次把她叫到身边,有几个女同学也围了上来。“看看你以前的作业,再看看你现在的作业。”我把翻开的作业本摆在了她的面前。她低着头双手撕扯着衣边。“你有什么心事能跟老师说说吗?或许我能帮你解决一下。看到你的学习成绩往下降,老师为你担心啊!”不想我话一出口 ,她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弄得我也慌了神。“老师,小丽整夜都睡不着觉,想她妈妈。”一位女孩子同情地说。“想妈妈?”我心一沉,“你妈妈有病住院了?”“不是的。妈妈跟爸爸吵架,到单位去住了,一个星期都没回家。”唉!我太粗心啦!这么多天来,孩子心里含着多少委屈,压着多少痛苦,我竟没有觉察,只是盲目的想到那个“正常情况”,怎么就不早点想到还有“特殊情况”呢?望着眼前的这个小丽,我心里充满自责,一时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来。一个星期来的委屈,让这个十岁的孩子默默地承受,太不公平了。“老师,我妈妈还能回来吗?听爸爸说妈妈要去法院起诉和爸爸离婚,然后就再也不回来了。老师,我想妈妈,我要妈妈。”她望着我,就像找到了救星,又失声痛哭起来。
我掏出手帕,为她擦去泪水,安慰她说:“放心吧,你回因为你是她最心疼她的女儿。只不过是一时生气,暂时出去住几天,我想办法叫你妈妈快点回来,好吗?你现在应该打起精神把功课学好,等见到妈妈的时候,好让妈妈高兴啊! 她信任的点了点头,止住了哭。我叫几个同学陪她到教室外面玩一会儿。此时,我的心里乱极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怎能只看到作业本和教室里的小天地呢? 社会上的事情是复杂的、千变万化的,每时每刻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风波及孩子幼小的心灵。我们要仔细观察,及时解除他们思想上的疙瘩,抹去他们心灵上的阴影,让他们无忧无虑的学习和生活。
回到办公室,我马上写了两封长信,分别写给小丽的爸爸和妈妈。放学后,我领着小丽把信投进了邮箱。当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还不知这信能否起作用呢。
我的几句安慰的话仿佛一股清泉,流入了干旱的田园。两封信竟使小丽重新振作起来,逐渐恢复了孩子的天真与活泼。一天早晨,我老远就看见小丽笑盈盈地在教室门口站着。等我走近她就跑过来,兴奋的小脸儿通红。
“老师,老师,我妈妈会来了,是爸爸把她接回来的,爸爸妈妈不吵嘴了。”
“祝贺你!”我捧着她的小脸蛋儿。
“过几天我爸爸妈妈说要来看看您。”
“好啊,我欢迎。”我拉着她的手一同走进教室。”
打开心灵的窗子
------怎样摸透学生的心事
这是怎么啦?连学习委员小丽上课也打起哈欠。不用说,准是
一直没离开电视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句话大家还记得吗?”我先这样问了一下 ,以便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记得”,同学们异口同声而又莫名其妙地回答。
我笑了一下说:“我从你们的眼神里看出,你们昨晚都做什么来着。有的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看完‘新闻联播’,节目就休息了,所以课堂上精神十足;有的同学却一直陪《童话棒棒糖》完毕。你想瞒过老师,可你的眼睛却告诉了我一切。”我扫视了全班以后,把目光落到了小丽的身上。
我没有点名批评小丽,因为她是班里的好学生,响鼓不用重锤,点到为止吗。
可是第二天,小丽仍然打不起精神。我叹了口气,看来,我点得还不够透。放学了,我把小丽留下来,本想训她几句,可看到她胆怯的样子,我又把口气放软了。“你是学习委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看电视而耽误学习,全班同学的眼睛都看着呢。”小丽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可又闭起来。我想: 她可能是要讲几句表示决心的话,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嗯,到底是好学生啊,不用老师多费心。我说:“你不用说了,你的心里想什么,老师全明白。只要改正了缺点,还是老师的好学生。他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两天来,小丽的影子总在我眼前晃动。多好的一个学生啊,走下坡路竟变得这样快。不但上课睁不开眼睛,而且回答问题也语无伦次,完全失去了以往的神采。更叫人担心的是作业,又乱有错。小丽呀小丽,你这是怎么啦!我陷入了沉思。忽然转念一想,小丽不是那种没有自尊心的孩子,影响她情绪的,也许不是因为看电视,可能还有别的什么原因?
“小丽,到我这儿来一下。” 下课以后,我又一次把她叫到身边,有几个女同学也围了上来。“看看你以前的作业,再看看你现在的作业。”我把翻开的作业本摆在了她的面前。她低着头双手撕扯着衣边。“你有什么心事能跟老师说说吗?或许我能帮你解决一下。看到你的学习成绩往下降,老师为你担心啊!”不想我话一出口 ,她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弄得我也慌了神。“老师,小丽整夜都睡不着觉,想她妈妈。”一位女孩子同情地说。“想妈妈?”我心一沉,“你妈妈有病住院了?”“不是的。妈妈跟爸爸吵架,到单位去住了,一个星期都没回家。”唉!我太粗心啦!这么多天来,孩子心里含着多少委屈,压着多少痛苦,我竟没有觉察,只是盲目的想到那个“正常情况”,怎么就不早点想到还有“特殊情况”呢?望着眼前的这个小丽,我心里充满自责,一时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来。一个星期来的委屈,让这个十岁的孩子默默地承受,太不公平了。“老师,我妈妈还能回来吗?听爸爸说妈妈要去法院起诉和爸爸离婚,然后就再也不回来了。老师,我想妈妈,我要妈妈。”她望着我,就像找到了救星,又失声痛哭起来。
我掏出手帕,为她擦去泪水,安慰她说:“放心吧,你回因为你是她最心疼她的女儿。只不过是一时生气,暂时出去住几天,我想办法叫你妈妈快点回来,好吗?你现在应该打起精神把功课学好,等见到妈妈的时候,好让妈妈高兴啊! 她信任的点了点头,止住了哭。我叫几个同学陪她到教室外面玩一会儿。此时,我的心里乱极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怎能只看到作业本和教室里的小天地呢? 社会上的事情是复杂的、千变万化的,每时每刻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风波及孩子幼小的心灵。我们要仔细观察,及时解除他们思想上的疙瘩,抹去他们心灵上的阴影,让他们无忧无虑的学习和生活。
回到办公室,我马上写了两封长信,分别写给小丽的爸爸和妈妈。放学后,我领着小丽把信投进了邮箱。当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还不知这信能否起作用呢。
我的几句安慰的话仿佛一股清泉,流入了干旱的田园。两封信竟使小丽重新振作起来,逐渐恢复了孩子的天真与活泼。一天早晨,我老远就看见小丽笑盈盈地在教室门口站着。等我走近她就跑过来,兴奋的小脸儿通红。
“老师,老师,我妈妈会来了,是爸爸把她接回来的,爸爸妈妈不吵嘴了。”
“祝贺你!”我捧着她的小脸蛋儿。
“过几天我爸爸妈妈说要来看看您。”
“好啊,我欢迎。”我拉着她的手一同走进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