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表教案作文3700字

初一作文

做个加法表教学设计

凤城镇窑头完小 刘京萍

(课型 整理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活动,初步了解各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

2、 在尝试观察、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特点,养成认真勤奋、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在加法表中找出10以内数的运算规律。 教学方法 教师——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

学生——自学 互学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10以内数的加法表的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空白的卡片数张 彩笔 固体胶 与学习小组一样多的一开厚挂历纸 教学活动流程

一、游戏导入:(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开火车:教师出示10以内数的口算卡片,学生依次说出计算结果。

师:同学们,10以内数的加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我们来把以前学过的所有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整理成10以内数的加法表。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在小组内把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既不重复又不漏掉的规律,互相分工把得数是10、9、8、7、6、5、4、3、2、1、0的算式认真地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在整理过程中的有关信息。

(2)讨论:要做一个完整的加法表,应怎样摆放卡片?

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进行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 找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排成一列。

? 找出得数是10的算式排成一列。

„„„„

? 有些加法算式如10+0=10,9+0=9 „„里面都有0可排成一横等。

„„„„

(3)引导整理加法表(多媒体出示部分10以内数的加法表排列的参考例子) 。

做个加法表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0 6+0 2+0 9+1 5+1 1+1 8+2 4+2 0+2

7+3 3+3 6+4 2+4 5+5 1+5 4+6 0+6

3+7 2+8 1+9

0+10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以求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在观察中可能会发现:

竖着看

? 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10。

? 第二列两个数相加应该都是9。往下应写9+0、8+1„„

横着看

? 第一行加法算式10+0、6+0、2+0里都有0,有0的加法算式都应排在第一行。

? 第二行加法算式9+1、5+1、1+1里面都有数字1,有1的加法算式应排在第二行。 „„„„

师:你还有那些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发现)

(4)小组合作,一起根据大家的发现开始整理,在大白纸上完成10以内的加法表。 学生根据上面的发现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合作,发现他们的创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参与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特点,增强应用意识,建立自信心。)

2.组织小组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引导: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

各小组到全体学生前面展示各组成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创新意识。)

3. 再次探索规律。(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多媒体出示完整的加法表) ,我们再来仔细看看从中还能发现哪些规律?

观察讨论(同桌合作)

引导:

A、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数相同的排一列或是每一列的得数都相同)

B、横着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每行的算式里第二个数字都相同,例第一行的算式里第二个数都是“0”,第二行的算式里第二个数都是“1”„„依次类推)

C、斜着看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每个算式里第二个数字都相同,例从下往上数第一斜行算式里第一个数都是“0”,第二斜行的算式里第一个数都是“1”„„依次类推)

学生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具体地描述(要求语言表达完整,叙述清楚。教师在必要时可给以适当的补充完善)。

( 设计意图: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显的规律,也有隐含的规律,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及独立思考梳理知识的能力。)

4. 说一说如果你在写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时,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学生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充分表述参与“整理10以内加法表”活动后的收获。

(设计意图: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计算中有一定的规律,在经历收集和处理问题等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的基础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10以内加法算式,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找到了数学中很多藏起来的秘密,请课后和更多的朋友分享你的发现和快乐。 课后作业:帮淘气完成课本第50页的加法表。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做个加法表

横着看 ?+0 ?+1 „„

竖着看 每列得数相同

斜着看 0+? 1+? „„

《做个加法表》教学反思

窑头完小 刘京萍

高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高效的课堂,不仅要看是不是“学会”,还要看是不是“会学”“乐学”“创学”,是不是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是不是全员参与,精力投入度高不高,目标达成度高不高。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展示阶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体态、分值、物品等多种激励形式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评价、反馈,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的作用,促进三维目标的完成。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中以分组写卡片数学竞赛的形式直入问题,激起学生复习整理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及时渗透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融品德教育于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整个贯穿在此条线索中。课上各个环节的教学线条流畅,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情境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于共同互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给每个孩子发挥、展示自己的空间。

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本节课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实现了一年级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尝试。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整理,完全放手对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的,于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规律进行分类,然后再排序的方法,为下次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10以内的减法表及20以内加法表提供了方法。对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方法进行展示,并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通过这种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结果的多样性。后来在加法表的应用方面,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在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时,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学生说出了按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来写。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显的规律,也有隐含的规律,在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交流、分析归纳

等学习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探索意识,提升了他们独立学习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学习效率的提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努力方向:教师的评价激励,不仅仅指表扬学生,应该包括追问、引导、纠错、引发互动等,尤其是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教师角色发生改变后,教师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本课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展示阶段,教师的评价、反馈,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营造课堂气氛的作用,促进三维目标的完成有一定的影响,如学生在卡片上书写算式课前没有足够预设,少数学生的字迹较潦草,书写不认真,影响加法表的整体效果;个别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还不够完整,对自己的发现表述不清,误导了部分学生的思维。在今后教学工作中需做到:备课充分、预设到位、认真倾听展示内容、及时进行评价,做到干预而不干扰。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除了要创设探究氛围,还要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随机抛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要发挥组织者、协调者、点拨者的作用,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保障自主解决问题的课堂秩序,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涨的探究热情,力争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多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充分把握学情,了解生情,以求达到教育教学的完美提升。

做个加法表教学设计

凤城镇窑头完小 刘京萍

(课型 整理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活动,初步了解各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

2、 在尝试观察、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特点,养成认真勤奋、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在加法表中找出10以内数的运算规律。 教学方法 教师——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

学生——自学 互学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10以内数的加法表的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空白的卡片数张 彩笔 固体胶 与学习小组一样多的一开厚挂历纸 教学活动流程

一、游戏导入:(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开火车:教师出示10以内数的口算卡片,学生依次说出计算结果。

师:同学们,10以内数的加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我们来把以前学过的所有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整理成10以内数的加法表。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在小组内把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既不重复又不漏掉的规律,互相分工把得数是10、9、8、7、6、5、4、3、2、1、0的算式认真地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在整理过程中的有关信息。

(2)讨论:要做一个完整的加法表,应怎样摆放卡片?

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进行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 找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排成一列。

? 找出得数是10的算式排成一列。

„„„„

? 有些加法算式如10+0=10,9+0=9 „„里面都有0可排成一横等。

„„„„

(3)引导整理加法表(多媒体出示部分10以内数的加法表排列的参考例子) 。

做个加法表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0 6+0 2+0 9+1 5+1 1+1 8+2 4+2 0+2

7+3 3+3 6+4 2+4 5+5 1+5 4+6 0+6

3+7 2+8 1+9

0+10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以求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在观察中可能会发现:

竖着看

? 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10。

? 第二列两个数相加应该都是9。往下应写9+0、8+1„„

横着看

? 第一行加法算式10+0、6+0、2+0里都有0,有0的加法算式都应排在第一行。

? 第二行加法算式9+1、5+1、1+1里面都有数字1,有1的加法算式应排在第二行。 „„„„

师:你还有那些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发现)

(4)小组合作,一起根据大家的发现开始整理,在大白纸上完成10以内的加法表。 学生根据上面的发现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合作,发现他们的创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参与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特点,增强应用意识,建立自信心。)

2.组织小组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引导: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

各小组到全体学生前面展示各组成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创新意识。)

3. 再次探索规律。(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多媒体出示完整的加法表) ,我们再来仔细看看从中还能发现哪些规律?

观察讨论(同桌合作)

引导:

A、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数相同的排一列或是每一列的得数都相同)

B、横着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每行的算式里第二个数字都相同,例第一行的算式里第二个数都是“0”,第二行的算式里第二个数都是“1”„„依次类推)

C、斜着看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每个算式里第二个数字都相同,例从下往上数第一斜行算式里第一个数都是“0”,第二斜行的算式里第一个数都是“1”„„依次类推)

学生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具体地描述(要求语言表达完整,叙述清楚。教师在必要时可给以适当的补充完善)。

( 设计意图: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显的规律,也有隐含的规律,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及独立思考梳理知识的能力。)

4. 说一说如果你在写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时,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学生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充分表述参与“整理10以内加法表”活动后的收获。

(设计意图: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计算中有一定的规律,在经历收集和处理问题等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的基础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10以内加法算式,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找到了数学中很多藏起来的秘密,请课后和更多的朋友分享你的发现和快乐。 课后作业:帮淘气完成课本第50页的加法表。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做个加法表

横着看 ?+0 ?+1 „„

竖着看 每列得数相同

斜着看 0+? 1+? „„

《做个加法表》教学反思

窑头完小 刘京萍

高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高效的课堂,不仅要看是不是“学会”,还要看是不是“会学”“乐学”“创学”,是不是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是不是全员参与,精力投入度高不高,目标达成度高不高。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展示阶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体态、分值、物品等多种激励形式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评价、反馈,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的作用,促进三维目标的完成。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中以分组写卡片数学竞赛的形式直入问题,激起学生复习整理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及时渗透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融品德教育于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整个贯穿在此条线索中。课上各个环节的教学线条流畅,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情境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于共同互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给每个孩子发挥、展示自己的空间。

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本节课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实现了一年级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尝试。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整理,完全放手对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的,于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规律进行分类,然后再排序的方法,为下次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10以内的减法表及20以内加法表提供了方法。对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方法进行展示,并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通过这种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结果的多样性。后来在加法表的应用方面,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在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时,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学生说出了按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来写。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显的规律,也有隐含的规律,在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交流、分析归纳

等学习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探索意识,提升了他们独立学习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学习效率的提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努力方向:教师的评价激励,不仅仅指表扬学生,应该包括追问、引导、纠错、引发互动等,尤其是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教师角色发生改变后,教师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本课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展示阶段,教师的评价、反馈,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营造课堂气氛的作用,促进三维目标的完成有一定的影响,如学生在卡片上书写算式课前没有足够预设,少数学生的字迹较潦草,书写不认真,影响加法表的整体效果;个别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还不够完整,对自己的发现表述不清,误导了部分学生的思维。在今后教学工作中需做到:备课充分、预设到位、认真倾听展示内容、及时进行评价,做到干预而不干扰。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除了要创设探究氛围,还要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随机抛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要发挥组织者、协调者、点拨者的作用,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保障自主解决问题的课堂秩序,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涨的探究热情,力争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多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充分把握学情,了解生情,以求达到教育教学的完美提升。


相关作文

  • 胡诗雨三位数加法教案作文1400字
  • 三位数的加法 304 胡诗雨 一.教材内容 教材第37页例1.例2 二.教材分析 第1节加法中例1是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加法,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例2是三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主要解决十位满十向 ...

  • 摘果子教案作文800字
  • 摘果子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 ...

  • 有几瓶牛奶教案作文2000字
  • 课题:有几瓶牛奶 设计者:遂昌实验小学黄子红 课标内容:9加几的进位加法 "9加几"是第一册第七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 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 花儿朵朵教案高密市夏庄镇中心幼儿园李笑辉作文1600字
  • 主题名称:花儿朵朵开 课题名称:花儿朵朵 一.活动目标: 1.复习7的组成,学习8的组成. 2.引导幼儿尝试运用数的组成的互换.互补规律,自由探索出8的7种分合式. 3.根据8的分合式列出加减算式并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花朵4组,彩色珠若干. 2.铅笔.记录纸每人一 ...

  • 倾听作文2100字
  • 在"倾听"中和学生一起成长 金台区铁路小学 刘艳 李政涛教授曾说过:"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相倾听与应答的过程."通过倾听, 学生能从中听出知识的精髓,掌握知识的本质内涵:通过倾听, 教师能从中发现学生富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更能从中领略到学生思维 ...

  • 小兔拔萝卜作文1400字
  • [小兔拔萝卜] 小兔拔萝卜 笑童 <小兔拔萝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28-29页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①继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小兔拔萝卜. ②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从个位加起 ...

  • 珍惜每一滴水作文5300字
  • 珍惜每一滴水 普义小学 前天是十七届"世界水日", 第22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 在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把每年的今天--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今年世界水日主题:水与灾害.中国水周主题:人水和谐.国际上早 ...

  • 加法交换律的生活应用作文500字
  • 大家都听说过<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吧!传说宋国养猴人狙公养了一只猴子,由于家境开始不济,就想限制猴子的食粮.他对猴子说:"以后的栗子一律是朝三暮四."猴子不同意,他就改口说:"朝四暮三".猴子满意极了! 相信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后都会被猴子的愚笨而大 ...

  • 给美丽做道加法作文500字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美丑成了人们心中一个永久的话题:网上有了美丑的专用词,现实中也多了几个刺耳的音符.不少人的美丑打击,使一个个悲剧在生活中蔓延.无聊的笑话,无意的打击,一颗颗心在哭泣:渴望理解,渴望美丽,想飞的感觉愈加强烈,没有响应. 给美丽做道加法,让你那璀璨的笑容开在群花之中,在阳光的和绚下像快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