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与改革开放作文2900字

初一作文

论文题目: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我的家乡与改革开放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授课教师:许全林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班:11级1班

学号:33

姓名:郭晓娟

我的家乡与改革开放

摘要:自1978年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揭开了改革开放

的大幕,到今天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五年的光荣历程,中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同时也给位于洛河之畔,邙山之脚的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洛阳城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机遇与希望。

关键词:改革开放 洛阳 巨变

我的家乡洛阳市隶属河南省,地处中原,蕴含丰富的文化遗址与自然美景,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环境优美。改革开放35年来,洛阳——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已发展成为一座闪烁着科技之光的新型工业城市,一座山川秀丽、风光迷人的优秀旅游城市,一座妩媚典雅、绰约多姿的牡丹花城,一座气候温和、美丽温馨的宜居城市,一座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和谐高效的现代化城市。2007年,洛阳生产总值达到1595.5亿元,增长16%,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居43位,居中部第4位、中西部第7位,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开放型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326.8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3.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自营企业由开放初期的8家发展到现在的1623家,目前洛阳已与世界六大洲的14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138家“洛阳制造”进入国际市场,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7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从1983年的5.4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3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由上世纪80年代的21家发展到现在的835家,目前洛阳已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投资合作关系,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1.2亿美元。35年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合理吸收外资,有效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了先进技术、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在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加速了洛阳开放型经济的形成。

新型工业城市在神州大地崛起。改革开放35年来,洛阳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已成为拥有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7大支柱产业、39个工业门类的工业城市。洛阳石油化工总厂、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集团公司、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拖、洛轴、中信重机、洛玻等四大企业集团已成为国内相关行业的支柱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五”期间,洛阳市开发出国内外径最大的转盘轴承、国内最先进的全数字智能化的2050MM 六辊宽幅铝带冷轧机、国内最大功率的“东方红”拖拉机、国内最大的提升机和液压防爆车、“世界窑王”氧化球团烧结窑用大齿圈等堪称“国内之最”的大型装备新产品。北玻公司生产的玻璃深加工设备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一拖公司生产的大功率农用柴油机、中信重机公司生产的大型干法水泥主机设备、中色科技公司生产的有色金属液压设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一大批“洛阳创造”的产品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神舟”系列飞船的姿态控制、化学动力、测试系统、航天员紧急逃逸塔壳体、精密轴承、插接件,“三峡工程”人工治沙全套设备、闸门定轮重载轴承,“西气东输”全液压吊管机、橡胶履带自行电站,“南水北调”大型泥水盾构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机械主体结构,显示了洛阳先进制造业的整体实力。

旅游业高速高效发展。改革开放35年来,洛阳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旅游资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品位在全省、全国都独具优势,4A 和3A 级景区总数位居全国各旅游城市之首。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映生辉,使旅游业成为洛阳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为代表,加上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人间仙境”白云山、“北国水乡”重渡沟、“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黄河湿地、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等山水胜景锦上添花。2007年接待游客4002.5万人次,增长42.8%,旅游总收入达到194.7亿元,增长42.4%。

建设成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城。“洛阳牡丹甲天下”。 目前洛阳牡丹品种达1000多个,种植和观赏面积达3万多亩,总株数6000万余株,形成了两个万亩牡丹产业带,是当今世界上牡丹品种最全、花色最好、培植技术最先进的城市之

一。目前牡丹年产值达10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日本、美国、荷兰、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83年起,洛阳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成功举办了30届牡丹花会,声名远播,目前已跻身全国四大节会之列。累计签订合作合同项目1085个,投资总额1389.1亿元,其中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090.7亿元。

建设成为美丽温馨的宜居城市。“十五”时期,洛阳以山水园林型生态城市为基本格调,以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为重点,拉开了“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的城市建设序幕。遵循人文与生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突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着力塑造自然质朴、仪态端庄、规整有序、文脉清晰的古都风貌; 实施“绿、亮、 净、美、畅”五大形象工程和“创建文明景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打造最具亲和力的精神特质和人性化的城市品格,在城市的发展中体现了一种内在的人性之美、品位之美与和谐之美; 相继建成了龙门山、周山、小浪底森林公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洛浦公园,邙山万亩牡丹产业带,以及牡丹广场、东周王城广场、青年宫广场等城市景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目前,洛阳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59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5.6%,绿地率达38%,人均公共绿地达12.1平方米。城市气化率达85%,污水集中处理率5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大气质量达到了2级水平以上。

民生建设得到显著改善。洛阳城市交通更加畅达,已建成以市区为中心,以连霍、洛界、少洛、济洛、西南环高速公路为骨架,已形成了偃师、孟津、新安、宜阳、伊川、汝阳及辐射周边乡镇的环洛阳“半小时经济圈”。以旅游业、现代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蓬勃发展,以沃尔玛、中央百货、王府井百货为代表的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医疗卫生服务快捷,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重点,初步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保障制度,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文化教育设施日臻合理,以洛阳歌剧院、新区体育中心、周王城广场为标志的城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以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为支撑的高等教育格局逐步形成。

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一座风光秀丽的旅游城,一座雍容华贵的牡丹城,一座实力雄厚的科技和工业城。这颗镶嵌在华夏大地上的灿烂明珠,正以豪迈的步伐走向新的辉煌,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独特的都市魅力,向世人彰显着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迷人风采。

论文题目: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我的家乡与改革开放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授课教师:许全林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班:11级1班

学号:33

姓名:郭晓娟

我的家乡与改革开放

摘要:自1978年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揭开了改革开放

的大幕,到今天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五年的光荣历程,中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同时也给位于洛河之畔,邙山之脚的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洛阳城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机遇与希望。

关键词:改革开放 洛阳 巨变

我的家乡洛阳市隶属河南省,地处中原,蕴含丰富的文化遗址与自然美景,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环境优美。改革开放35年来,洛阳——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已发展成为一座闪烁着科技之光的新型工业城市,一座山川秀丽、风光迷人的优秀旅游城市,一座妩媚典雅、绰约多姿的牡丹花城,一座气候温和、美丽温馨的宜居城市,一座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和谐高效的现代化城市。2007年,洛阳生产总值达到1595.5亿元,增长16%,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居43位,居中部第4位、中西部第7位,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开放型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326.8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3.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自营企业由开放初期的8家发展到现在的1623家,目前洛阳已与世界六大洲的14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138家“洛阳制造”进入国际市场,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7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从1983年的5.4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3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由上世纪80年代的21家发展到现在的835家,目前洛阳已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投资合作关系,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1.2亿美元。35年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合理吸收外资,有效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了先进技术、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在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加速了洛阳开放型经济的形成。

新型工业城市在神州大地崛起。改革开放35年来,洛阳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已成为拥有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7大支柱产业、39个工业门类的工业城市。洛阳石油化工总厂、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集团公司、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拖、洛轴、中信重机、洛玻等四大企业集团已成为国内相关行业的支柱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五”期间,洛阳市开发出国内外径最大的转盘轴承、国内最先进的全数字智能化的2050MM 六辊宽幅铝带冷轧机、国内最大功率的“东方红”拖拉机、国内最大的提升机和液压防爆车、“世界窑王”氧化球团烧结窑用大齿圈等堪称“国内之最”的大型装备新产品。北玻公司生产的玻璃深加工设备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一拖公司生产的大功率农用柴油机、中信重机公司生产的大型干法水泥主机设备、中色科技公司生产的有色金属液压设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一大批“洛阳创造”的产品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神舟”系列飞船的姿态控制、化学动力、测试系统、航天员紧急逃逸塔壳体、精密轴承、插接件,“三峡工程”人工治沙全套设备、闸门定轮重载轴承,“西气东输”全液压吊管机、橡胶履带自行电站,“南水北调”大型泥水盾构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机械主体结构,显示了洛阳先进制造业的整体实力。

旅游业高速高效发展。改革开放35年来,洛阳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旅游资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品位在全省、全国都独具优势,4A 和3A 级景区总数位居全国各旅游城市之首。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映生辉,使旅游业成为洛阳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为代表,加上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人间仙境”白云山、“北国水乡”重渡沟、“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黄河湿地、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等山水胜景锦上添花。2007年接待游客4002.5万人次,增长42.8%,旅游总收入达到194.7亿元,增长42.4%。

建设成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城。“洛阳牡丹甲天下”。 目前洛阳牡丹品种达1000多个,种植和观赏面积达3万多亩,总株数6000万余株,形成了两个万亩牡丹产业带,是当今世界上牡丹品种最全、花色最好、培植技术最先进的城市之

一。目前牡丹年产值达10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日本、美国、荷兰、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83年起,洛阳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成功举办了30届牡丹花会,声名远播,目前已跻身全国四大节会之列。累计签订合作合同项目1085个,投资总额1389.1亿元,其中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090.7亿元。

建设成为美丽温馨的宜居城市。“十五”时期,洛阳以山水园林型生态城市为基本格调,以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为重点,拉开了“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的城市建设序幕。遵循人文与生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突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着力塑造自然质朴、仪态端庄、规整有序、文脉清晰的古都风貌; 实施“绿、亮、 净、美、畅”五大形象工程和“创建文明景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打造最具亲和力的精神特质和人性化的城市品格,在城市的发展中体现了一种内在的人性之美、品位之美与和谐之美; 相继建成了龙门山、周山、小浪底森林公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洛浦公园,邙山万亩牡丹产业带,以及牡丹广场、东周王城广场、青年宫广场等城市景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目前,洛阳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59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5.6%,绿地率达38%,人均公共绿地达12.1平方米。城市气化率达85%,污水集中处理率5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大气质量达到了2级水平以上。

民生建设得到显著改善。洛阳城市交通更加畅达,已建成以市区为中心,以连霍、洛界、少洛、济洛、西南环高速公路为骨架,已形成了偃师、孟津、新安、宜阳、伊川、汝阳及辐射周边乡镇的环洛阳“半小时经济圈”。以旅游业、现代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蓬勃发展,以沃尔玛、中央百货、王府井百货为代表的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医疗卫生服务快捷,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重点,初步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保障制度,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文化教育设施日臻合理,以洛阳歌剧院、新区体育中心、周王城广场为标志的城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以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为支撑的高等教育格局逐步形成。

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一座风光秀丽的旅游城,一座雍容华贵的牡丹城,一座实力雄厚的科技和工业城。这颗镶嵌在华夏大地上的灿烂明珠,正以豪迈的步伐走向新的辉煌,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独特的都市魅力,向世人彰显着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迷人风采。


相关作文

  • 改革开放论文作文3100字
  • 联系实际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京举行.这次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和中华国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转折点,实现了中国当代 ...

  •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变化大作文800字
  • 我的故乡在惠民,这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的城镇.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岁月如梭,似乎只是在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在 ...

  • 改革开放三十年,改变了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 福鼎市卓越培训学校四年级 黄璞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可真不小啊! 听大人说:以前他们的家里没有电话.洗衣机--在炎热的夏天,吃完饭,全家人就围在着小小黑白电视机旁边,拿一把扇子为自己扇热,可是汗水还是像泉水一样往下流.如今我们是在舒适的空调间里看液晶电视.上网了解世界-- "昨天& ...

  • 改革开放0年变化大作文600字
  • 改革开放已经有30年了.这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青藏铁路成功建成:神五.神六.神七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起飞并返航: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也设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中国健儿在这届奥运会上奋力拼搏,获得了51枚金牌,一举拿下了金牌第一的桂冠.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 ...

  • 我的梦想作文1400字
  • 我的梦想 --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引言: 总在羡慕着别人的幸福,梦想得到同样的幸福,努力后幸福如此容易获得,发现原来幸福的根源是生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孩提的梦想--天天可以吃上大米饭 我三十八年前出生于大连的一个小村庄,在懵懂之时迎来了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父辈口中的生产队已经记忆模糊 ...

  • 祖国的变化作文800字
  • 菏泽学院附属小学五(4)班 祝清麟 时间如飞箭,眼间,我们的祖国.家乡已度过了改革开放的30年.这是多么不平凡的三十周年!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的祖国年年在崛起.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我们的邓爷爷提出的改革开发的方针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 ...

  • 改革开放就在我们身边作文1100字
  • 日子在举手投足间风一般滑过,眼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周年了,改革开 放好似温暖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给我的家--南京梅山带来了许多变化. 听妈妈说,以前梅山条件可差了,道路弯弯曲曲,十分狭窄,起伏不平,小街小巷都是土路或用石子铺成,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妈妈小时候住在副井简陋的公房里,外公.外婆两个 ...

  • 改革开放0周年作文1400字
  • 1996年出生的我,改革开放伴随着我成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国家的面貌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居民的消费品档次升级换代,消费支出同步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 ...

  • 改革开放作文700字
  •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每当耳边响起这句歌词时,我总是感到异常的亲切与莫名的兴奋. 时间如车轮在飞,眼间,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已度过了改革开放的30年.当年邓爷爷在1978年计划发展东南沿海地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