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精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6篇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一)
用了两天自己所能掌控的空余时间,看完了央视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有一个疑惑,一个感触,还有联想。
我认为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比《舌尖上的中国》拍得要好,就内容上来讲,前者着眼于人类的未来,而后者讲述的则是人文历史中的一点边缘性的东西,对此我不太理解和疑惑的是,为何央视在重视程度上前者不如后者,至少我有这样的感觉。要知道当初《舌尖上的中国》的首播,是在央视最具影响力的央视一套节目的晚10点半的黄金时段播出,并非是该片制作者的纪录频道。莫非央视一频道的霸道,掠夺了纪录频道的资源。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是部献给广大网民的礼物,该片让全国已超过6亿的网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对于进入到网络社会的广大网民来说,该片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性地认识到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它将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该片对互联网从诞生到全面系统发展进行深度解析,对互联网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进行清晰梳理,对互联网改变未来的情况进行全景描述。所有这些让我深深感触,充实了我过去对互联网
精
精 浅薄的认识。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在近三年的拍摄时间里,互联网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这一点上讲,当初对该片的构思是否会有些跟不上变化与发展呢?我想制作该片本身就应具有互联网思维才行,否则制作过程很难适应变化的。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用互联网解决互联网面对的问题,这或许是我今天看这片子没在电视上看的一个不谋而合的原因,我想现在是越来越少的人能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连续十天去看一个10集的片子,互联网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
无论是要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还是要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媒体,都必须首先了解互联网本身运行的规律,利用它自身所蕴含的无限资源和潜力。互联网这个新的生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谈到互联网思维,让我联想起很多,如在年初公司开的13年年终总结大会上,董事长特别讲到“小米与格力”的故事,讲到了互联网的作用,但是整个公司在真正构建一种互联网思维要概念与树立起这种观念,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公司在传统意义上所做的产业链,就是缺乏互联网思维的例证,公司在做电商方面,也只不过是在消费互
精
精 在线交流。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田溯宁指出,过去20年,互联网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未来20年我们可能要到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交通、银行、教育、医疗、媒体,都要被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模式取代。它不仅是工具,而是塑造社会企业的一种力量。
过去,我们看到互联网只是改变了媒体,电子商务,现在,我们看到金融、教育、医疗都在被互联网改变。今天我们看到互联网背后大的技术,叫云计算,大数据,可佩戴计算,移动通讯,很多技术从历史上来讲,是最接近和美国和硅谷的,这是在中国现在历史上很少有的一件事情。
互联网的20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这种机遇从中国历史上来讲,很特别。很多我们过去认为特别头疼的事,在移动互联网,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都有可能非常好解决。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或许在将来五年十年可以将我们特别头疼的大部分事情都解决了。
田溯宁指出,人们都是受各种情绪来左右,四年之前做云计算,很多人说,现在云计算听起来挺浪漫,很多人,那时候有人给我写对联,叫云山雾罩云计算,雾里看花物联网。
精
精
看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好,看曾国藩那个时代,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多大的变革,内忧外患,怎么不断修心养性,面对那么大挫折,人类情怀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情感,那么在变革的时候追求我们内心稳定的东西,从中国历史和文化上还是有很多可以吸取的。
田溯宁在现场把互联网的很多属性,对未来的走向,做了一个梳理,让我们感受到互联网的云端化。从创立起始,七牛就一直专注于数据云端化,让广大企业理解数据的价值,并愿意把数据托管到云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七牛除了打造了一个业界最先进的海量存储系统外,还打通了上传下载的快速通道,并为已经存储在云端的数据提供了一套完备的高性能处理和分析框架。
由于国家近年来对云计算产业的大力支持,国内涌现了大批各类挂着云计算头衔的公司,非常热闹,但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少之又少。而在产业从充满泡沫转向冷静,云计算从概念落地为具体服务的时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真正显露出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因为这样的公司才有能力打造出真正被客户所需要的云服务。目前国内相对领先的几个云服务企业都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
精
精 七牛作为研发型企业中的佼佼者,拥有海量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积累了深厚的海量数据处理经验。这些技术积累保障了这些年以来业务的高速增长,并为之后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三):中国文明必将重新登顶
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历史上有3次真正意义的文化大融合。
一个是东汉以后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化以儒家为根基,重视家庭、重视伦理,世俗化,摒弃了商朝重视鬼神的传统,适应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需求,但弊端是过于功利、世俗,相对缺少俯仰天地、吞吐八荒的大境界、大情怀、大气魄。佛教的传入,让中国文化更宏阔、更博大,至盛唐走上巅峰。
第二次是以1840年呀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融合。经过盛唐以后,直至宋元明清,文化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孱弱,后期,人们热衷吟诗作对,大多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终于被西方的工业文明冲击得头破血流。这是因为,中国文明这时缺少了进取性和強悍性格。通过与工
精
精 业文明的融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文化进取性逐渐强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乃至抗美援朝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终于走出了积弱不振的历史。
第三次是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为标志,中国文化与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与信息文明的融合。中国文化有一个缺憾,就是过于强调等级和秩序,好处是稳定,缺点是活力不够、创新不足。以平等、互动为重要特征的互联网思维恰恰能弥补中国文化的这一短处。
实践和科学证明,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类文明,经过杂交和杂糅,常常能凸显出物种和文化的优势。中国文化恰恰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形成延绵不绝的5000年文明。相信中国文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不忘老祖宗、增添新本事”,重新走上人类文明的巅峰。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这一天。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四)
最近一部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热播,同时49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凭借218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被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评为中国富翁【9月19日马云亲自赴美为阿里巴巴集团融资,寻求通过IPO 筹集约210亿美元,引起了震动】,而排名前三的另两个人分别是腾讯和百度的CEO 马化腾和李彦宏。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都是中国互
精
精 联网中的佼佼者,马云则是中国互联网的大佬。
中国人知道互联网是在1994年。那年的4月20日,通过一条64K 的国际专线,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而那一年,英国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已有21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只能从《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中了解刚刚动工的三峡工程和南非新当选的黑人总统;超市进入中国,带来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多数中国人才开始接触个人计算机;而阿里巴巴帝国的缔造者马云正在浙江经营一家翻译社,勉强收支平衡。
20年过去了,以”追随者”姿态进入网络时代的中国,今天已是互联网巨浪中的弄潮儿。6亿的中国网民和腾讯、百度等中国网络公司正在重划世界互联网版图。中国创造的4G 网络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之一;全球最大的15个社交网络中,6个来自中国,其中包括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微博和不到3岁就拥有4亿多用户的微信。
完全可以说,互联网影响、改变着全世界民众的生活,或者说,全世界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
互联网将所说的地球村更早地实现了!地理位置上的距离对互联网来说都不是问题。互联网引发的
精
精
问题是,两个人相隔最远的不是千山万水,而是各拿着智能手机忘情相向而坐的人。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五):社群思维
最近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了一段话:”20世纪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模式,企业雇佣雇员,人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为了某个大目标而工作。21世纪的合作模式就没那么正式了,它是关于社群的,有些创意永远不会成为产品,有些社群永远也不会成为公司,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有了20世纪合作创新模式的替代”.
社群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新型生产关系。安德森勾画的未来一定是”中心化”被边缘,”自由组织”取代”结构化”.那影响这种关系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精神,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所覆盖的”人性”使然。
脱不花妹妹上周在百度世界CBG (用户消费业务群组)论坛中,
精
精 谈到罗振宇曾跟她说的一席话:”你看不惯现在90后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你会死的呀。”张朝阳也曾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到:”当今的互联网形态是一帮50多岁的CEO 领导着40多岁的高管,指挥着30多岁的员工,给十几岁的孩子做产品。”是啊,网络世界俨然已经被他们占据了,与其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不如说是他们的。
从脸萌到节操精选,再到一茬茬崛起的90后CEO,70、80后这些”老年”人是该抬头看天了,90后们已经产生了一种破坏式的创新驱动力。百度副总裁王湛同样是在百度世界CBG 论坛上对90后的喜好提炼了五个字:”呆萌贱坏怪”,概括总结了这样一些调调的东西非常容易在90后群体中流行,受到他们的追捧和欢迎。所以,王湛提出现在做的产品和服务,要想着怎么能够和90后、00后一起愉快的玩耍。怎么样才能和90后一起愉快的玩耍呢?首先要了解他们。于是,在百度世界上,CBG 联合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百度90后洞察报告》。加之笔者钻研社群经济以来,发现90后的一些群体特性和社群经济的模式很切合,姑且从社群和大数据的角度谈一谈90后这个群体。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六)
精
精 前两天看完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二十来年,中国进入互联网社会也有十几年了,回想高中时代,还因为去网吧被父母说是玩物丧志,可如今已经退休的父母却开始习惯于上网游戏、上微博、看新闻,父亲还用互联网联系上了当年下乡的战友,互联网时代早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
可真正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人却很少,如今的时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和文艺复兴、大航海、工业革命这些鼎鼎大名的时代比肩,互联网从心灵上拉近了全人类的距离,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改变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
1. 一个事物的发明总是在众多人努力之后,从1945年设想电脑互联,到1991年每个人都可以连上互联网,这其中经过很漫长的曲折过程,而他的发明却是苏美冷战的产物。
2. 互联网和蒸汽机相提并论的划时代意义,让我相信未来它的巨大威力将逐步显示出来。
3. 希望我家峰哥可以在电动汽车上有创造和发明,成为改变人类文明的人,实现他的梦想。马云会不会代表中国为互联网做出划时代的贡献。而我这一生又准备做什么来改变世界。
精
精
4. 看了互联网发明史,才知道80后的我们是跟互联网一起出生成长的人,以前一直以为互联网早就有了,原来1994年中国才加入网络,那年我8岁。大学四年都是学计算机的,至今也没能形象的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到底是怎么运作。
深处其中的我们,却很少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许某天所从事的行业一夜之间被互联网颠覆,到时候埋怨时运不济的人们,今天是否有危机感?想想面对wiki 时的《大英百科全书》吧。《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6篇》
精
精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6篇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一)
用了两天自己所能掌控的空余时间,看完了央视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有一个疑惑,一个感触,还有联想。
我认为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比《舌尖上的中国》拍得要好,就内容上来讲,前者着眼于人类的未来,而后者讲述的则是人文历史中的一点边缘性的东西,对此我不太理解和疑惑的是,为何央视在重视程度上前者不如后者,至少我有这样的感觉。要知道当初《舌尖上的中国》的首播,是在央视最具影响力的央视一套节目的晚10点半的黄金时段播出,并非是该片制作者的纪录频道。莫非央视一频道的霸道,掠夺了纪录频道的资源。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是部献给广大网民的礼物,该片让全国已超过6亿的网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对于进入到网络社会的广大网民来说,该片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性地认识到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它将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该片对互联网从诞生到全面系统发展进行深度解析,对互联网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进行清晰梳理,对互联网改变未来的情况进行全景描述。所有这些让我深深感触,充实了我过去对互联网
精
精 浅薄的认识。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在近三年的拍摄时间里,互联网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这一点上讲,当初对该片的构思是否会有些跟不上变化与发展呢?我想制作该片本身就应具有互联网思维才行,否则制作过程很难适应变化的。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用互联网解决互联网面对的问题,这或许是我今天看这片子没在电视上看的一个不谋而合的原因,我想现在是越来越少的人能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连续十天去看一个10集的片子,互联网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
无论是要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还是要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媒体,都必须首先了解互联网本身运行的规律,利用它自身所蕴含的无限资源和潜力。互联网这个新的生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谈到互联网思维,让我联想起很多,如在年初公司开的13年年终总结大会上,董事长特别讲到“小米与格力”的故事,讲到了互联网的作用,但是整个公司在真正构建一种互联网思维要概念与树立起这种观念,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公司在传统意义上所做的产业链,就是缺乏互联网思维的例证,公司在做电商方面,也只不过是在消费互
精
精 在线交流。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田溯宁指出,过去20年,互联网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未来20年我们可能要到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交通、银行、教育、医疗、媒体,都要被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模式取代。它不仅是工具,而是塑造社会企业的一种力量。
过去,我们看到互联网只是改变了媒体,电子商务,现在,我们看到金融、教育、医疗都在被互联网改变。今天我们看到互联网背后大的技术,叫云计算,大数据,可佩戴计算,移动通讯,很多技术从历史上来讲,是最接近和美国和硅谷的,这是在中国现在历史上很少有的一件事情。
互联网的20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这种机遇从中国历史上来讲,很特别。很多我们过去认为特别头疼的事,在移动互联网,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都有可能非常好解决。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或许在将来五年十年可以将我们特别头疼的大部分事情都解决了。
田溯宁指出,人们都是受各种情绪来左右,四年之前做云计算,很多人说,现在云计算听起来挺浪漫,很多人,那时候有人给我写对联,叫云山雾罩云计算,雾里看花物联网。
精
精
看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好,看曾国藩那个时代,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多大的变革,内忧外患,怎么不断修心养性,面对那么大挫折,人类情怀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情感,那么在变革的时候追求我们内心稳定的东西,从中国历史和文化上还是有很多可以吸取的。
田溯宁在现场把互联网的很多属性,对未来的走向,做了一个梳理,让我们感受到互联网的云端化。从创立起始,七牛就一直专注于数据云端化,让广大企业理解数据的价值,并愿意把数据托管到云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七牛除了打造了一个业界最先进的海量存储系统外,还打通了上传下载的快速通道,并为已经存储在云端的数据提供了一套完备的高性能处理和分析框架。
由于国家近年来对云计算产业的大力支持,国内涌现了大批各类挂着云计算头衔的公司,非常热闹,但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少之又少。而在产业从充满泡沫转向冷静,云计算从概念落地为具体服务的时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真正显露出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因为这样的公司才有能力打造出真正被客户所需要的云服务。目前国内相对领先的几个云服务企业都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
精
精 七牛作为研发型企业中的佼佼者,拥有海量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积累了深厚的海量数据处理经验。这些技术积累保障了这些年以来业务的高速增长,并为之后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三):中国文明必将重新登顶
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历史上有3次真正意义的文化大融合。
一个是东汉以后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化以儒家为根基,重视家庭、重视伦理,世俗化,摒弃了商朝重视鬼神的传统,适应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需求,但弊端是过于功利、世俗,相对缺少俯仰天地、吞吐八荒的大境界、大情怀、大气魄。佛教的传入,让中国文化更宏阔、更博大,至盛唐走上巅峰。
第二次是以1840年呀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融合。经过盛唐以后,直至宋元明清,文化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孱弱,后期,人们热衷吟诗作对,大多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终于被西方的工业文明冲击得头破血流。这是因为,中国文明这时缺少了进取性和強悍性格。通过与工
精
精 业文明的融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文化进取性逐渐强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乃至抗美援朝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终于走出了积弱不振的历史。
第三次是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为标志,中国文化与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与信息文明的融合。中国文化有一个缺憾,就是过于强调等级和秩序,好处是稳定,缺点是活力不够、创新不足。以平等、互动为重要特征的互联网思维恰恰能弥补中国文化的这一短处。
实践和科学证明,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类文明,经过杂交和杂糅,常常能凸显出物种和文化的优势。中国文化恰恰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形成延绵不绝的5000年文明。相信中国文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不忘老祖宗、增添新本事”,重新走上人类文明的巅峰。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这一天。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四)
最近一部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热播,同时49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凭借218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被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评为中国富翁【9月19日马云亲自赴美为阿里巴巴集团融资,寻求通过IPO 筹集约210亿美元,引起了震动】,而排名前三的另两个人分别是腾讯和百度的CEO 马化腾和李彦宏。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都是中国互
精
精 联网中的佼佼者,马云则是中国互联网的大佬。
中国人知道互联网是在1994年。那年的4月20日,通过一条64K 的国际专线,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而那一年,英国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已有21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只能从《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中了解刚刚动工的三峡工程和南非新当选的黑人总统;超市进入中国,带来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多数中国人才开始接触个人计算机;而阿里巴巴帝国的缔造者马云正在浙江经营一家翻译社,勉强收支平衡。
20年过去了,以”追随者”姿态进入网络时代的中国,今天已是互联网巨浪中的弄潮儿。6亿的中国网民和腾讯、百度等中国网络公司正在重划世界互联网版图。中国创造的4G 网络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之一;全球最大的15个社交网络中,6个来自中国,其中包括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微博和不到3岁就拥有4亿多用户的微信。
完全可以说,互联网影响、改变着全世界民众的生活,或者说,全世界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
互联网将所说的地球村更早地实现了!地理位置上的距离对互联网来说都不是问题。互联网引发的
精
精
问题是,两个人相隔最远的不是千山万水,而是各拿着智能手机忘情相向而坐的人。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五):社群思维
最近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了一段话:”20世纪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模式,企业雇佣雇员,人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为了某个大目标而工作。21世纪的合作模式就没那么正式了,它是关于社群的,有些创意永远不会成为产品,有些社群永远也不会成为公司,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有了20世纪合作创新模式的替代”.
社群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新型生产关系。安德森勾画的未来一定是”中心化”被边缘,”自由组织”取代”结构化”.那影响这种关系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精神,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所覆盖的”人性”使然。
脱不花妹妹上周在百度世界CBG (用户消费业务群组)论坛中,
精
精 谈到罗振宇曾跟她说的一席话:”你看不惯现在90后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你会死的呀。”张朝阳也曾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到:”当今的互联网形态是一帮50多岁的CEO 领导着40多岁的高管,指挥着30多岁的员工,给十几岁的孩子做产品。”是啊,网络世界俨然已经被他们占据了,与其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不如说是他们的。
从脸萌到节操精选,再到一茬茬崛起的90后CEO,70、80后这些”老年”人是该抬头看天了,90后们已经产生了一种破坏式的创新驱动力。百度副总裁王湛同样是在百度世界CBG 论坛上对90后的喜好提炼了五个字:”呆萌贱坏怪”,概括总结了这样一些调调的东西非常容易在90后群体中流行,受到他们的追捧和欢迎。所以,王湛提出现在做的产品和服务,要想着怎么能够和90后、00后一起愉快的玩耍。怎么样才能和90后一起愉快的玩耍呢?首先要了解他们。于是,在百度世界上,CBG 联合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百度90后洞察报告》。加之笔者钻研社群经济以来,发现90后的一些群体特性和社群经济的模式很切合,姑且从社群和大数据的角度谈一谈90后这个群体。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六)
精
精 前两天看完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二十来年,中国进入互联网社会也有十几年了,回想高中时代,还因为去网吧被父母说是玩物丧志,可如今已经退休的父母却开始习惯于上网游戏、上微博、看新闻,父亲还用互联网联系上了当年下乡的战友,互联网时代早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
可真正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人却很少,如今的时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和文艺复兴、大航海、工业革命这些鼎鼎大名的时代比肩,互联网从心灵上拉近了全人类的距离,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改变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
1. 一个事物的发明总是在众多人努力之后,从1945年设想电脑互联,到1991年每个人都可以连上互联网,这其中经过很漫长的曲折过程,而他的发明却是苏美冷战的产物。
2. 互联网和蒸汽机相提并论的划时代意义,让我相信未来它的巨大威力将逐步显示出来。
3. 希望我家峰哥可以在电动汽车上有创造和发明,成为改变人类文明的人,实现他的梦想。马云会不会代表中国为互联网做出划时代的贡献。而我这一生又准备做什么来改变世界。
精
精
4. 看了互联网发明史,才知道80后的我们是跟互联网一起出生成长的人,以前一直以为互联网早就有了,原来1994年中国才加入网络,那年我8岁。大学四年都是学计算机的,至今也没能形象的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到底是怎么运作。
深处其中的我们,却很少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许某天所从事的行业一夜之间被互联网颠覆,到时候埋怨时运不济的人们,今天是否有危机感?想想面对wiki 时的《大英百科全书》吧。《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