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每一篇文章, 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姑娘, 内容是她的内涵, 标题是她的颜值。
我们每天跟皇帝似的阅姑娘无数, 但最终记住的, 往往是那些颜值高的姑娘。
毕竟,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 颜值就是生产力, 就是吸引力, 就是阅读量。
没有颜值, 没有人会关心你的内涵, 因为大家都很忙, 忙着炒股。
颜值高, 才会带高阅读量; 颜值低, 甚至会埋没一篇好文章。
所以, 给文章取个响亮的名字, 就显得特别重要。
但起名这事儿, 看起来简单, 细琢磨是个技术活, 可不是人人都会的。
不过还好人类有项特牛逼的天赋, 叫:模仿, 我们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起出来好名的, 然后汲取经验, 为我所用。
本文就是通过分析那些阅读量破10W+的文章题目, 试着总结一些起名的方法:
诱发冲突:把美女和野兽在一起
【案例】
原标题:7页PPT 教你秒懂互联网文案
10万+:月薪3千与月薪3万的文案, 差别究竟在哪里?
【技巧】
1) 将意义相反或者代表相反意义的词语纳入同一句子, 形成意义冲突:比如:它是一头牛, 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2) 将同一词义的词语, 以不同量级的形式纳入同一句子, 形成趋势冲突:比如,3千VS 3万;10000+ VS100000+。
3) 制造认知冲突:比如, 奇闻! 男人也可以生孩子。
制造悬念:喂饱好奇心
【案例】
原标题:世界杯冠军德国: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
10万+:可怕的德国人! 只因简单地两个字, 便可怕到天下无敌
原标题:买美国房子的故事
10万+:我们狠杀一对美国老夫妇的房子售价, 当我们去收房时…
【技巧】
1) 抖包袱:比如案例中10W+标题。“简单地两个字”,为何? 设下了一个包袱。
2) 反逻辑:比如:癌症治愈吸烟。倒果为因。
3) 留白法:比如:当世界上剩下最后一个人的时候, 她突然听到了敲门的声音……;案例二的标题就是运用留白法。
4) 反问法:比如: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
名人效应:名气是跑的最快的宣传员
【案例】
原标题:海岩、冯唐、刘慈欣…这些牛逼闪闪的不务正业之王, 本职工作是啥
10万+:郑中基、冯唐、谢霆锋…这些牛逼闪闪的不务正业之王, 本职工作是啥?
【技巧】
心理机制:名人效应、晕论效应。
1) 能用名人、名企名字名题, 绝不以普通人名字名题。
2) 能用近期的名人, 就绝不用过气的名人。
3) 能用当红的名人, 就不用人气不旺的名人命题。
4) 能用大家熟悉的名人, 就绝不用陌生的名人。
引起共鸣:和读者穿同一条裤子
【案例】
原标题:各种柴静、《X 顶之下》、斥资100万
10万+:柴静:为出生就患肿瘤的女儿, 我必须告诉大家雾霾的恐怖…
【技巧】
1) 在题目里加入情感因素:比如, 爱情、友情和亲情, 见案例。
2) 在题目里加入自身体验:比如, 每日早起是一种什么体验? 青梅竹马是一种什么体验?
3) 在题目里加入熟悉的生活化场景:比如,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脑白金!
明确指向:能用狙击就不用机枪
【案例】
原标题:为了留住司机, 滴滴雇人打车:这些牛逼的互联网公司, 初期都咋推广?10万+:你一定不知道, 滴滴、美团、陌陌是如何积累种子用户的?
【技巧】
心理机制:大脑是懒惰的, 越是简单的、熟悉的, 越是能够快速被它注意和识别, 越是复杂、宏观和陌生的, 越是不容易被它记住。
1) 简化题目, 变生僻词汇为熟悉的词汇:比如将“原标题:因为IT 男, 所有APP 都患了直男癌! 群P 颠覆单约的产品逻辑”变为:“欢否CEO 黄欢:陌陌的单约模式弱爆了, 女性群P 才是产品王道”。
2) 活化题目, 变抽象题目为形象化题目:比如:变“婚姻里不该有过多的期待”为“期待是婚姻的杀手”。
扩大范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案例】
原标题:万科总裁郁亮:没有伟大的企业, 只有时代的企业
10万+:万科总裁郁亮:企业不再需要职业经理人了(年轻人必读)
【技巧】
1) 上切法:即将题目所向包含的意义向上延伸, 扩大其辐射范围, 比如案例中的题目更改过以后, 就由探讨万科的问题, 变成了探讨企业需不需要职业经理人的问题, 范围大大增加。
2) 横切法:通过横向辐射的办法, 增大题目的覆盖范围, 比如:变“马化腾和李彦宏的对话”为“马云缺席的一个半小时, 李彦宏和马化腾都聊了什么?”
热点引爆:站在风口才能飞起来
10万+:《向死而生, 李开复的忏悔》; 标题摘自公众账号:创业邦杂志。
10万+:《李开复:经历死亡后我修的七个学分》; 标题摘自公众账号:麦子熟了。
【技巧】
两篇文章都是抓准了李开复癌后反思这个风口。
1) 抓准热点, 快速反应。
2) 切入时机要准, 早了火不了, 晚了高潮不了, 不早不晚才刚刚好。
最后说一句:颜值只能吸引人, 但真正打动人的还是内涵, 即文章的内容
朋友圈的每一篇文章, 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姑娘, 内容是她的内涵, 标题是她的颜值。
我们每天跟皇帝似的阅姑娘无数, 但最终记住的, 往往是那些颜值高的姑娘。
毕竟,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 颜值就是生产力, 就是吸引力, 就是阅读量。
没有颜值, 没有人会关心你的内涵, 因为大家都很忙, 忙着炒股。
颜值高, 才会带高阅读量; 颜值低, 甚至会埋没一篇好文章。
所以, 给文章取个响亮的名字, 就显得特别重要。
但起名这事儿, 看起来简单, 细琢磨是个技术活, 可不是人人都会的。
不过还好人类有项特牛逼的天赋, 叫:模仿, 我们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起出来好名的, 然后汲取经验, 为我所用。
本文就是通过分析那些阅读量破10W+的文章题目, 试着总结一些起名的方法:
诱发冲突:把美女和野兽在一起
【案例】
原标题:7页PPT 教你秒懂互联网文案
10万+:月薪3千与月薪3万的文案, 差别究竟在哪里?
【技巧】
1) 将意义相反或者代表相反意义的词语纳入同一句子, 形成意义冲突:比如:它是一头牛, 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2) 将同一词义的词语, 以不同量级的形式纳入同一句子, 形成趋势冲突:比如,3千VS 3万;10000+ VS100000+。
3) 制造认知冲突:比如, 奇闻! 男人也可以生孩子。
制造悬念:喂饱好奇心
【案例】
原标题:世界杯冠军德国: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
10万+:可怕的德国人! 只因简单地两个字, 便可怕到天下无敌
原标题:买美国房子的故事
10万+:我们狠杀一对美国老夫妇的房子售价, 当我们去收房时…
【技巧】
1) 抖包袱:比如案例中10W+标题。“简单地两个字”,为何? 设下了一个包袱。
2) 反逻辑:比如:癌症治愈吸烟。倒果为因。
3) 留白法:比如:当世界上剩下最后一个人的时候, 她突然听到了敲门的声音……;案例二的标题就是运用留白法。
4) 反问法:比如: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
名人效应:名气是跑的最快的宣传员
【案例】
原标题:海岩、冯唐、刘慈欣…这些牛逼闪闪的不务正业之王, 本职工作是啥
10万+:郑中基、冯唐、谢霆锋…这些牛逼闪闪的不务正业之王, 本职工作是啥?
【技巧】
心理机制:名人效应、晕论效应。
1) 能用名人、名企名字名题, 绝不以普通人名字名题。
2) 能用近期的名人, 就绝不用过气的名人。
3) 能用当红的名人, 就不用人气不旺的名人命题。
4) 能用大家熟悉的名人, 就绝不用陌生的名人。
引起共鸣:和读者穿同一条裤子
【案例】
原标题:各种柴静、《X 顶之下》、斥资100万
10万+:柴静:为出生就患肿瘤的女儿, 我必须告诉大家雾霾的恐怖…
【技巧】
1) 在题目里加入情感因素:比如, 爱情、友情和亲情, 见案例。
2) 在题目里加入自身体验:比如, 每日早起是一种什么体验? 青梅竹马是一种什么体验?
3) 在题目里加入熟悉的生活化场景:比如,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脑白金!
明确指向:能用狙击就不用机枪
【案例】
原标题:为了留住司机, 滴滴雇人打车:这些牛逼的互联网公司, 初期都咋推广?10万+:你一定不知道, 滴滴、美团、陌陌是如何积累种子用户的?
【技巧】
心理机制:大脑是懒惰的, 越是简单的、熟悉的, 越是能够快速被它注意和识别, 越是复杂、宏观和陌生的, 越是不容易被它记住。
1) 简化题目, 变生僻词汇为熟悉的词汇:比如将“原标题:因为IT 男, 所有APP 都患了直男癌! 群P 颠覆单约的产品逻辑”变为:“欢否CEO 黄欢:陌陌的单约模式弱爆了, 女性群P 才是产品王道”。
2) 活化题目, 变抽象题目为形象化题目:比如:变“婚姻里不该有过多的期待”为“期待是婚姻的杀手”。
扩大范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案例】
原标题:万科总裁郁亮:没有伟大的企业, 只有时代的企业
10万+:万科总裁郁亮:企业不再需要职业经理人了(年轻人必读)
【技巧】
1) 上切法:即将题目所向包含的意义向上延伸, 扩大其辐射范围, 比如案例中的题目更改过以后, 就由探讨万科的问题, 变成了探讨企业需不需要职业经理人的问题, 范围大大增加。
2) 横切法:通过横向辐射的办法, 增大题目的覆盖范围, 比如:变“马化腾和李彦宏的对话”为“马云缺席的一个半小时, 李彦宏和马化腾都聊了什么?”
热点引爆:站在风口才能飞起来
10万+:《向死而生, 李开复的忏悔》; 标题摘自公众账号:创业邦杂志。
10万+:《李开复:经历死亡后我修的七个学分》; 标题摘自公众账号:麦子熟了。
【技巧】
两篇文章都是抓准了李开复癌后反思这个风口。
1) 抓准热点, 快速反应。
2) 切入时机要准, 早了火不了, 晚了高潮不了, 不早不晚才刚刚好。
最后说一句:颜值只能吸引人, 但真正打动人的还是内涵, 即文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