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作文批改
田健 颖东区枣庄镇童庄小学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着重培养学生自改互改的能力,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对别人的作文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更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以新课程的基础理论
为依据,希望在小组合作中开‚学生自改,小组互评互改作文‛的先河。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事求是 互评互改 收获 创新
叶圣陶先生曾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标志着作文教学思想的重要发展;让学生对别人的作文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更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以新课程的基础理论为依据,希望作文在小组合作中开‚学生自改、小组互改互评作文‛的先河。那么该怎么引导小学生进行作文
批改呢?我来谈谈几点浅薄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小学生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学生按优良中差的搭配原则分成了4个小组,每组组长一名,全面负责本组的评改活动;记录员一名,记录下组员对评改的修改或建议;汇报员一名,对评改的结果进行全班汇报。合作小组活动时前后桌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集体意识
的形成,也便于开展合作修改作文活动。
二、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学生自改作文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完自己的作文后,自己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 但是,学生个人修改,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限于水平,文章中的毛病,作者常常自己看不出来。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复看审核,查找出标点、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句子,并进行改正。接着从题意、中心、内容、感情、结构、语言等方面来一个‚回头望‛,多问几个‚是什么‛或‚怎么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从点到面,实事求是的评价。最后,对文章再次阅读,寻找出自己本次作文的最大亮点,或指出今后作文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在这样的自我修改,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达而竟不须改,乃
有济也。‛
第二步:小组内互改作文 组内成员都完成作文后,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每一个组员
的作文进行一一的共同阅读,共同修改。修改时要注意:
1格式是否正确。
2找出错别字。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
3找出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修改正确。
4标点符号。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5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以上五点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
求了。修改后,组员再次阅读自己修改后的作文,最后抄写在课堂作文本上。 第三步:各小组互改互评作文
互改互评课上,各小组间交换作文。同样,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四本作文进行一一阅读、批改。在以前的作文批改中,我首先对所有学生的作文通览一遍,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在作文课上和学生一起进行批改。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规范性的批改符号,讲解具体的批改方法,从点到面,对典型作文进行全方位的改评。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别
人作文的长处,起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而且也使学生学到了作文修改的方法。 1、
各小组互改的操作方法:
① 格式是否正确。打开作文一看正确,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不正确的
要批语指出,并修改出正确格式。比如:书信、建议书等等格式。格式不正确扣2
分。
②页面是否整洁。希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书面不整洁或书写不工整时,下次自己
写作文也要注意,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酌情扣2—3分。
② 修改错别字。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写上正确的字。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
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
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
③ 修改病句或语句不通。挑出病句划上横线,写出病因在何处,再在文中进行修改,
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④ ⑤标点符号有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
有一处扣1分,超过5分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在组内时基本就解决完成,小组
互换后只是再次检查并作扣分处理,一般经过第一次组内处理都比较好。熟练掌
握之后,再过渡到后五条要求:
⑤ ⑥结合本次作文的要求,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⑥ ⑦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
性。
⑦ ⑧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
照应。
⑧ ⑨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时提的要求。
⑨ ⑩看语言是否简炼、流畅、深刻。语言简练就是不重复、罗嗦、简要、精炼。流
畅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口,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
或问题的本质。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组酌情减分。
2、各小组互评的操作方法 教师给学生写评语要实事求是,多写鼓励性的语言,多肯定学生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学生批改时也应该教给写评
语的方法。写评语时要多看到作文中的‚闪光点‛,对缺点、错误要注意评语的措词,提意见要具体,要重在鼓励,使有关同学容易接受。具体批改方法是: ①抓住
训练要求。每次作文都要有训练重点,批改中要着重考虑这个重点。 ②抓常规问题,按照老师教的批改方法和批改符号进行批改。 ③老师巡回指导答疑,学生
有问题可问老师,也可查工具书自行解决。我一般鼓励学生小组配合自行解决问
题。 3、做笔记,让学生有收获 批改或复阅其他组作文时,要求学生要边批边记,读完一篇作文后,每个组员说出自己的看法,一起互相讨论,商讨出最恰当
的等级,再由记录员工整、认真地把评语、等级写在被评作文本上,并签上自己
的名字。最后,各小组在‚小组讲评本‛上:一是记录下被改评组各组员的等级;二是找出本次作文内容和书写‚优、差‛各一本;三是摘抄下被改评组内的好词或优美的语段;四是写出对被改评小组总的评价。学生通过观看、记录,把妙语佳句、
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为以后写此类习作积累
素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训练了组员之间的默契与配合。 4、让学生交流谈体会 小组批阅后,发还回原小组。学生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
原文,又要看批语,改正错字,病句,甚至重写,然后对照笔录的别人作文的优
点,在组内交流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
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
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学生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采用小组之间学生作文互改互评,更有益于调动学生批改作文的积极性,而且每次交换的小组对象不同,使作文改评更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同时学生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也获得了一种做老师的神圣感。看着他们那严肃认真的态度,我既感动又高兴。 5、互评的评语 在作文互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寻找所批阅作文的亮点,如果有些作文实在无可圈可点之处,那就一定要给出具体改进方法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这样互相批改作文,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8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而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 放的机会。在‚小组评讲本‛上,各小组都写下了积极、鼓励的批语。比如:‚你们小组的本次作文都有真情实感,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如龚自珍‘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如:‚这次写‘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们小组作文的‘肌肉’有气势,‘骨架’很清楚。但下次把字写工整就更好了。‛还有的小组批语是:‚你们小组写得很好,只是有两名成员没有适当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写人物加上这些会更好,希望你们小组继续加油!其中,马致远写得最好,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都写出来了,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自己对好朋友的喜欢和友谊! 第四步 全班汇报交流点评 作文的互改互评在作文本上完成后,还有一项就是全班汇报交流点评。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大范围地交流,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地赏析,这样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同学们的集体智慧的结晶。8个小组的汇报员,分别对以上在‚小组讲评本‛上评价记录下来的小组作文情况要一一进行全班汇报交流: 1. 说出被评组作文内容、书写最好的是谁;内容、书写最差的是谁; 2. 朗读被评组写的最优秀的一篇作文; 3. 说出对这篇优秀作文的评价语 4. 全班学生再次对这篇优秀作文或是对这个评价组进行补充评价; 5. 老师最后对学生的评价作更高的补充点评 6. 在几本最优秀的作文中再评选出前三名。 全班汇报交流朗读各组中最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又听了几篇佳作,每位学生在每次作文中就欣赏了十几篇作文,丰富了自己的作文内容。而且全班汇报交流朗读使学生的思维再一次撞击,各种独特的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思想都会迸发出来,从而点燃更多的思想火花。同时,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缺陷,对于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可能处理欠佳,这就需要教师在总结时结合学生的汇报发言,有意挑起新的‚战争‛,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有的放矢地就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探讨,使交流得以升华。 第五步 审阅检测,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在小组批改和讲评活动中,老师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学生完成本次作文的 互改互评后,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既看原文,又看批语,还看评价;并随时做审阅记录。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阅评价,以发现学生收益。检测的方式大致有:1全班交流;2抽样检查;3个别交谈;4再次训练。以免个别组或个别学生投机取巧,不认真负责,确保合作互改互评的实效性。 这样的作文修改和讲评看起来似乎很省力,老师不用对全班所有学生的作文进行逐一看作文,改作文,评作文;但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但没省多少事,有时候甚至比自己以前传统的批改作文更费时费力。因为不仅要审阅学生的作文,而且要审阅学生的批改,无形中做了双份的工作;况且培养这种能力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小组合作互改互评作文,为在班级授课中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一种课堂模式,并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理念中丰富了课堂‚教师‛(包括学生互为人师)的涵义。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善者‛教其‚不善者‛,互通有无,实现教学
相长,学学相长,这样既利用了身边的教育资源,又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实效。总之,只有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作文批改
田健 颖东区枣庄镇童庄小学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着重培养学生自改互改的能力,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对别人的作文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更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以新课程的基础理论
为依据,希望在小组合作中开‚学生自改,小组互评互改作文‛的先河。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事求是 互评互改 收获 创新
叶圣陶先生曾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标志着作文教学思想的重要发展;让学生对别人的作文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更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以新课程的基础理论为依据,希望作文在小组合作中开‚学生自改、小组互改互评作文‛的先河。那么该怎么引导小学生进行作文
批改呢?我来谈谈几点浅薄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小学生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学生按优良中差的搭配原则分成了4个小组,每组组长一名,全面负责本组的评改活动;记录员一名,记录下组员对评改的修改或建议;汇报员一名,对评改的结果进行全班汇报。合作小组活动时前后桌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集体意识
的形成,也便于开展合作修改作文活动。
二、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学生自改作文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完自己的作文后,自己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 但是,学生个人修改,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限于水平,文章中的毛病,作者常常自己看不出来。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复看审核,查找出标点、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句子,并进行改正。接着从题意、中心、内容、感情、结构、语言等方面来一个‚回头望‛,多问几个‚是什么‛或‚怎么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从点到面,实事求是的评价。最后,对文章再次阅读,寻找出自己本次作文的最大亮点,或指出今后作文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在这样的自我修改,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达而竟不须改,乃
有济也。‛
第二步:小组内互改作文 组内成员都完成作文后,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每一个组员
的作文进行一一的共同阅读,共同修改。修改时要注意:
1格式是否正确。
2找出错别字。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
3找出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修改正确。
4标点符号。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5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以上五点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
求了。修改后,组员再次阅读自己修改后的作文,最后抄写在课堂作文本上。 第三步:各小组互改互评作文
互改互评课上,各小组间交换作文。同样,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四本作文进行一一阅读、批改。在以前的作文批改中,我首先对所有学生的作文通览一遍,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在作文课上和学生一起进行批改。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规范性的批改符号,讲解具体的批改方法,从点到面,对典型作文进行全方位的改评。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别
人作文的长处,起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而且也使学生学到了作文修改的方法。 1、
各小组互改的操作方法:
① 格式是否正确。打开作文一看正确,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不正确的
要批语指出,并修改出正确格式。比如:书信、建议书等等格式。格式不正确扣2
分。
②页面是否整洁。希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书面不整洁或书写不工整时,下次自己
写作文也要注意,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酌情扣2—3分。
② 修改错别字。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写上正确的字。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
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
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
③ 修改病句或语句不通。挑出病句划上横线,写出病因在何处,再在文中进行修改,
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④ ⑤标点符号有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
有一处扣1分,超过5分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在组内时基本就解决完成,小组
互换后只是再次检查并作扣分处理,一般经过第一次组内处理都比较好。熟练掌
握之后,再过渡到后五条要求:
⑤ ⑥结合本次作文的要求,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⑥ ⑦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
性。
⑦ ⑧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
照应。
⑧ ⑨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时提的要求。
⑨ ⑩看语言是否简炼、流畅、深刻。语言简练就是不重复、罗嗦、简要、精炼。流
畅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口,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
或问题的本质。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组酌情减分。
2、各小组互评的操作方法 教师给学生写评语要实事求是,多写鼓励性的语言,多肯定学生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学生批改时也应该教给写评
语的方法。写评语时要多看到作文中的‚闪光点‛,对缺点、错误要注意评语的措词,提意见要具体,要重在鼓励,使有关同学容易接受。具体批改方法是: ①抓住
训练要求。每次作文都要有训练重点,批改中要着重考虑这个重点。 ②抓常规问题,按照老师教的批改方法和批改符号进行批改。 ③老师巡回指导答疑,学生
有问题可问老师,也可查工具书自行解决。我一般鼓励学生小组配合自行解决问
题。 3、做笔记,让学生有收获 批改或复阅其他组作文时,要求学生要边批边记,读完一篇作文后,每个组员说出自己的看法,一起互相讨论,商讨出最恰当
的等级,再由记录员工整、认真地把评语、等级写在被评作文本上,并签上自己
的名字。最后,各小组在‚小组讲评本‛上:一是记录下被改评组各组员的等级;二是找出本次作文内容和书写‚优、差‛各一本;三是摘抄下被改评组内的好词或优美的语段;四是写出对被改评小组总的评价。学生通过观看、记录,把妙语佳句、
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为以后写此类习作积累
素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训练了组员之间的默契与配合。 4、让学生交流谈体会 小组批阅后,发还回原小组。学生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
原文,又要看批语,改正错字,病句,甚至重写,然后对照笔录的别人作文的优
点,在组内交流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
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
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学生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采用小组之间学生作文互改互评,更有益于调动学生批改作文的积极性,而且每次交换的小组对象不同,使作文改评更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同时学生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也获得了一种做老师的神圣感。看着他们那严肃认真的态度,我既感动又高兴。 5、互评的评语 在作文互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寻找所批阅作文的亮点,如果有些作文实在无可圈可点之处,那就一定要给出具体改进方法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这样互相批改作文,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8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而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 放的机会。在‚小组评讲本‛上,各小组都写下了积极、鼓励的批语。比如:‚你们小组的本次作文都有真情实感,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如龚自珍‘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如:‚这次写‘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们小组作文的‘肌肉’有气势,‘骨架’很清楚。但下次把字写工整就更好了。‛还有的小组批语是:‚你们小组写得很好,只是有两名成员没有适当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写人物加上这些会更好,希望你们小组继续加油!其中,马致远写得最好,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都写出来了,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自己对好朋友的喜欢和友谊! 第四步 全班汇报交流点评 作文的互改互评在作文本上完成后,还有一项就是全班汇报交流点评。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大范围地交流,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地赏析,这样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同学们的集体智慧的结晶。8个小组的汇报员,分别对以上在‚小组讲评本‛上评价记录下来的小组作文情况要一一进行全班汇报交流: 1. 说出被评组作文内容、书写最好的是谁;内容、书写最差的是谁; 2. 朗读被评组写的最优秀的一篇作文; 3. 说出对这篇优秀作文的评价语 4. 全班学生再次对这篇优秀作文或是对这个评价组进行补充评价; 5. 老师最后对学生的评价作更高的补充点评 6. 在几本最优秀的作文中再评选出前三名。 全班汇报交流朗读各组中最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又听了几篇佳作,每位学生在每次作文中就欣赏了十几篇作文,丰富了自己的作文内容。而且全班汇报交流朗读使学生的思维再一次撞击,各种独特的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思想都会迸发出来,从而点燃更多的思想火花。同时,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缺陷,对于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可能处理欠佳,这就需要教师在总结时结合学生的汇报发言,有意挑起新的‚战争‛,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有的放矢地就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探讨,使交流得以升华。 第五步 审阅检测,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在小组批改和讲评活动中,老师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学生完成本次作文的 互改互评后,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既看原文,又看批语,还看评价;并随时做审阅记录。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阅评价,以发现学生收益。检测的方式大致有:1全班交流;2抽样检查;3个别交谈;4再次训练。以免个别组或个别学生投机取巧,不认真负责,确保合作互改互评的实效性。 这样的作文修改和讲评看起来似乎很省力,老师不用对全班所有学生的作文进行逐一看作文,改作文,评作文;但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但没省多少事,有时候甚至比自己以前传统的批改作文更费时费力。因为不仅要审阅学生的作文,而且要审阅学生的批改,无形中做了双份的工作;况且培养这种能力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小组合作互改互评作文,为在班级授课中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一种课堂模式,并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理念中丰富了课堂‚教师‛(包括学生互为人师)的涵义。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善者‛教其‚不善者‛,互通有无,实现教学
相长,学学相长,这样既利用了身边的教育资源,又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实效。总之,只有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