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作文12300字

初二作文

谢欣颖 国贸一班 1011081129

思修论文

上海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上的变化

1840年上海开埠之初,上海的市场经济是由外国资本家及其买办所主导的,随着上海租界的繁荣,江浙一带有钱的绅商,也就是原来在乡下的有点文化、有点前瞻性的土财主开始参与进来,并且开始形成一定的势力。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约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由一些原来的小商贩发展起来的,或者在国外攒了点钱回国的" 海归派" 所组成的民族资本家开始展露头角,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在这个时期,虽然上海仍然处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下,但在实际上,自由资本主义已经有了长远深入的发展。而且在社会主导权力上基本上摆脱了封建统治,同时超脱了外国政治势力的控制。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由王国。也成就了上海最初的繁荣!

上海无海

驻足上海,看不到波涛汹涌、白帆点点的大海,只见到宽阔的黄浦江静静的流过,给大上海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和无尽的魅力。

浦江西岸便是当年的十里洋场,一座座异国风味的建筑矗立在美丽的外滩,向人们展示着那远去的曾经的繁华。自1843年开埠,一百多年的时间,上海始终独领风骚,这里是中国实业的发祥地,是对外交往的窗口,是经济的风向标,是冒险家的乐园。二、三十年代,上海已是中国最大通商口岸,是具有明显的西方色彩的城市,纸迷金醉,风花雪月,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戏子名媛。鲁迅曾在此捉笔为枪,讨伐那黑暗的封建制度;孙中山以这里作为革命的中间站,报国思想生长、升华;梅兰芳、胡蝶、周璇从这里脱颖,一代明星名就功成;蒋介石、杜月笙更与这里有着不解之缘,那时候左右中国全局的极有可能是青红二帮。解放后,上海作为全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上海牌的手表、轿车,凤凰、永久牌的自行车曾经是国人的梦中情人,上海师傅、上海技术支援全国更是上海的骄傲。

浦江东岸是上海最年轻的城区,一九九O 年正式开发开放,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浦东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杆。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无一不描绘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浦东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被海内外人士誉为" 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

一条小小的黄浦江,记载着上海过去的奢靡与今天的繁荣,正这是这条小小的黄浦江,见证了上海一步一步的辉煌。今日的上海,已经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令人着迷--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徐家汇大教堂圣诗声声,玉佛寺香烟袅袅;过街楼下的麻将老人,弄堂里的足球少年;群众剧场的沪剧、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老饭店的本帮佳肴,杏花楼的广式粤茶,云南路的各地小吃,红房子的法国大菜,小绍兴的三黄鸡,美国的肯德基;上海老街的茶馆,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新欢旧爱,各有各的精彩。夜幕降临,霓虹闪耀,夜上海粉墨登场,和平饭店的爵士乐,豫园的丝竹音乐,让人追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

代老上海的旧梦,而现代迪斯科的节奏,遍地开花的网吧,又把人带回了21世纪的现代文明...... ,21世纪的上海,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汇合,张扬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

上海有海

上海的海在远离市区的东面,在南汇、在崇明、在金山,那里不象青岛海滨那样美丽,也没有北戴河的沙滩那样迷人,更比不上亚龙湾的瑰丽,那里只有片片滩涂、丛丛芦苇,有的只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人们只所以认为上海无海,是因为海对上海来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是因为黄浦江耀眼的光芒遮盖了辽阔的大海。

如果说黄浦江是上海的过去和现在,那么大海就是上海的未来。随着浦东开发的不断完善,上海市区的发展已经接近极限,百尺竿头怎样更近一步?上海应该怎样向更深层次发展?海,逐渐纳入了领导层的视线。

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把"1966" 四级城镇体系框架列为上海未来发展的重点,突破6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扩大至整个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郊区,构建" 大上海" 的概念,特别是临港新城的规划建设,更体现了上海走向海洋的战略思想。

临港新城是洋山深水港的陆域腹地和主要的集疏运基地,是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港以及国家级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园区,充分体现新世纪上海建设水平、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综合型滨海新城;是社会、经济、环境、文化高度协调发展的魅力都市、碧水蓝天绿树环抱的生态都市、提供24小时活动的活力都市;是上海继浦东开发开放之后独具辅城作用的又一战略重点发展区域。临港新城的建设将把上海由传统的依托黄浦江、长江发展走向海洋的重大战略转移,是加快上海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21世纪的上海实现跨越的希望所在,这标志着上海从此将由狭窄的黄浦江走进无垠的海洋,将历史性的终结上海无海的现象。

由江入海,体现的是上海人观念的转变。一条小小的黄浦江已经不能承载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老大,上海人的目光已经深探到了海外,超越自己、超越梦想、超越世界是上海人21世纪的方向,上海这颗东方明珠越来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完善机动车总量调控政策,对中心城区新增机动车实行总量调控政策,将新增公车额度纳入拍卖管理。

改善中心城规划布局,保证交通设施用地扩大" 禁止左转弯" 道路范围加快道路设施建设,完善使用管理。

优化中心城路网布局。

推进道路交通功能细分。

确立公交专用路权和优先权推进公交优先发展。

停车泊位实行区域差别政策。

大力推进交通信息化依法实行严格的交通管理。

2010年交通发展指标

道路交通中心城行程车速维持在25公里/小时。

轨道交通中心城平均出行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 。

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占全市总出行量30%以上,轨道交通出行比重占公交出行总量的40%以上,争取达到50%。

静态交通公共停车泊位与机动车保有量比由目前10%提高到13%,公共停车设施利用率由目前50%提高至70%。

智能交通建成中心城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

有句老话说得好:" 要想富,先修路" ,无庸置疑如今上海交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化的进展,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交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空间也随之不断地向外扩展,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张。此外,交通的发展,还改变着百姓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在过去,人们有了钱,大多数都会消费在吃穿上。而现在,交通的发达使得人们的消费结构悄然地从原来的吃穿,转为住和行。特别是" 行" ,由于交通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这就是个很好的说明。

常言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上海的交通设施会更加完善,交通建设会更加合理,交通网络会更加发达。那么,过去30年前上海的交通到底是怎么样的?当时交通面貌又是怎样的一副图画?我们父辈对于30年前上海的交通和出行评价如何?对于如今上海的交通现状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和评价?为了更清楚地解答这些疑问,于是此时此刻我和父亲间的一段访谈开始了。

我:一个城市的发达、繁荣往往和这个城市的交通发达度成正比,爸爸我想知道在改革开放初,在上海经济还没有快速发展期来的30年前,上海的交通是怎样一个形态? 爸爸:这要说的可多了。

我:爸爸,您就详细地说说30年前上海的道路建设和当时的交通出行工具吧。

爸爸:说起30年前的上海马路和现在相比真是" 面目全非" 。你可能不知道:过去人们走的都是泥路、黄土路,根本没有像如今这样的水泥路、沥青路和高速公路。

我:到了下雨天,泥路和黄土路不是很难走?

爸爸:是啊,相当难走,碰上下雨天气,雨鞋上能积上好几寸泥巴。和如今的水泥路、沥青路不同,泥路很滑,走路时要时时当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我:我听奶奶说改革开放后不久因为政府要征用农民土地,所以您得到分配而正式进厂工作的,对吗?

爸爸:没错。我记得我开始进厂工作是在1980,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之前我一直在田里的生产大队当出纳。

我:以前我们家老宅离你后来的上班工作地点--上海市高桥石油化工厂远吗? 爸爸:乘车的话有十几站的路程。

我:那么,当时您是怎么去上班的?在80年代那个时候您每天去上班方便吗?

爸爸:当时家里没有自行车,我记得我要步行二十多分钟走到现在的浦东大道,在浦东大道上乘81路去上班。那个时候上海的车辆很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路公交车。

我:过去上海公交车线路不多,那么人们如若出门需要乘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怎么办?

爸爸:其实说实话,早些时候由于上海的交通并不发达,人们出行也并不主要靠乘车,出门走个一两站路是常有的事。

我:走一两站路?30年前拥有自行车的家庭是不是很少?

爸爸:是啊,一辆自行车要将近200元,在80年代初的时候我刚进厂做学徒工,工资并不高,那时我至少要辛辛苦苦攒大半年的工资才买得起一辆自行车。

我:然而现在却大不一样,如今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人们在上下班和郊游时都经常用它。近几年来,电动自行车也逐步多了起来,它节约能源,噪音低,无污染,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

爸爸:是啊,时代真是不同了,如今几乎家家都有自行车、摩托车普及率高,甚至有私家车。

我:众所周知,车是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出行交通工具,但是现在它已经转换了自己的角色,银色的奔驰,金色的宝马,雪白的丰田,黑色的林肯,这些让人类感到自豪与骄傲的轿车,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尊贵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试想一下开着这么名贵的车在平原上驰骋,在立交桥上盘旋,在高架上奔驰,在林荫道上兜风,这多威风啊!

爸爸:上海的交通工具、交通条件、交通设施真是昔非今比,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更何况是三十年。我们这一辈包括我们父辈们年轻时真是生不逢时。

我:爸爸听您刚才说话的语气,您似乎对过去上海的交通很是抱怨。对了,我很想知道过去有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给您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例如说轮船或者火车甚至是飞机? 爸爸: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交通工具还是火车,那个时候的火车在我眼里已经是快得不得了了,当然了,和现在的飞机不可同日而语,对于过去的人们来说,坐飞机可算是黄梁美梦了。

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乘飞机走南闯北、旅游、出差、公干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据报道:飞机还是现有的发生失事率最低的一种交通工具呢。

爸爸:不只是飞机,如今我们周围日常的交通工具也是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轮船,地铁,磁悬浮,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我:您说的很对,但是说到" 汽车" ,爸爸,您有没有感到虽然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陆地交通在某种程度上好像反而倒退了。如今到哪去首先想到的是堵不堵车,然后才是坐什么去。自己开车油钱不说,光从时间上算,也比坐公交车强不了多少。

爸爸:这是因为以前车太少,现在车太多。其实如果让我回忆一下过去,那么我就不会再对现在的交通状况有任何的抱怨了。

我:那要得看哪一方面,速度是加快了,舒适性也提高了,但就是越来越远,越来越堵了。

爸爸:这倒也是实事。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我觉得最幸福的人就是那些夫妇两人都在自己居住地附近上班,孩子的学校也离家很近,一家人都步行或者骑车外出。如果家里有辆车,主要是外出购物或者旅行使用。那些每天要驾车往返几十多公里甚至是100多公里去工作的人们是最辛苦的,他们倒是提前体会到了美国后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我:没错,如今在上海每天身受交通之苦的人不计其数,对很多人来说,如果哪一天较平日以更短的时间顺利上下班、上下学,那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就以我为例吧,每星期从学校来回家里都要花6、7个小时,我想坐车从上海处境去杭州一个来回也不过这点时间吧。

爸爸:其实也没有你想得那么悲观,你也别夸大烦恼,现在上海的轨道交通越来越发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交通压力,这些你应该了解得比我更多啊。

我:话虽如此,可你也知道我要乘轨道交通去学校就得6号线换4号线再换3号线,最后再换9号线接着短驳到松江,这样折腾,我感觉也不是很方便...... ,哦,对了爸爸,你知不知道上海第一条地铁是什么时候开通的?

爸爸:我记得是在1995年。

我: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实现了上海地铁建设零的突破。算算至今上海的轨道交通包括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六号、八号、九号线等多条地铁和2003年

运营的磁浮列车。我真希望上海能跟莫斯科学学,多一些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哪都能到。 爸爸:无论怎么抱怨如今的交通状况,有一点我们还是必须承认的,与过去相比,上海交通事业的发展让我们可以触及的范围扩大了很多。各种交通工具的不断改进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出行,同时也不断扩大着人们的活动范围。

我:可是现在上海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今后要怎么解决呢?比如拥堵、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

爸爸:我曾经在报纸上读到过一篇有关中国大中型城市交通问题调查研究的报道,现阶段,从我国的大中城市来看,最好的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还应该是依靠发展公共交通。而且,像上海这样人口很密集的城市,公共交通业也必须发展到超级的程度才行。

我:其实广大车主们的交通意识能够提高,这也很重要。就拿法国来说吧,人家那边的街道没有我们的宽,车比我们还要多,但是拥堵的状况很少发生,大家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车。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爸爸:还有一点,我想说:现在的交通设施太依赖稀缺能源。好像很久以前我就从电视上的科普节目中看到过太阳能汽车,不知道为什么过了这么久还不见量产。我想,与氢动力相比,太阳能应该成为更终极的交通能量来源。不仅环保,而且简直没有成本。

我:没错,其实好莱坞的那些大导演们已经为我们勾画出了未来理想交通的模式和形态,爸爸,你知道《第五元素》和《我,机器人》这两部片子吗?

爸爸:不太了解,你说给我听听。

& 我:有道理!爸爸,今天和您的谈话真是让我获益不浅啊,我不但了解了您对上海过去30年来交通面貌、交通条件以及人们过去出行的状况,而且也谈了不少您对于如今上海交通现状的看法和评价,帮我填补了不少我自身缺乏的知识空白,谢谢爸爸。

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世界上;二是发展观念,即如何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品位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俞吾金

我是研究哲学的,从表面上看,哲学与我要做的这个讲座的内容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哲学正是以人、生活世界和生活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真正的哲学总是和日常生活结伴而行,总是在我们的生命遭际中不期而至。所以,从哲学上来探讨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并不是不合适的。

要探讨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必须先搞清楚以下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什么是" 新上海人" ?按照我们的看法," 新上海人" 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人。在新上海人中,既包括原来的上海市民,也包括移民进来的上海人;既包括年纪较大的、观念相对保守的上海人,也包括以" 小资" 或" 新人类" 自居的、观念比较前卫的年轻上海人。第二,什么是" 生活观念" ?我们认为," 生活观念" 也就是人们关于生活的各种感觉、经验和理想的总和。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世界上;二是发展观念,即如何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品位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要言之,我们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的生活观念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

人们常说:" 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只是为了吃饭。" 这里说的" 吃饭" 也就是生存问题。生存观念是生活观念中的基础部分,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在计划经济的生活模式中,虽然每个人都有" 大锅饭" 可吃,但一切都是按计划规定好的,这样的生存方式很容易造

成思维和行为上的懒惰。改革开放以来," 旱涝保收" 的" 单位人" 变成了充满风险的" 社会人" 。于是,生存意识的重要性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凸现出来了。上海人向来以" 精明" 、" 头子活络" 著称,尽管这些特长受到计划经济的压抑,但并未消失。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新上海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普遍自觉地确立起新的生存观念。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是:获得一个薪水比较高、工作比较轻松的岗位,自己生活得比较舒适,也能为家里做一定的贡献。虽然这种生存观念缺乏叱咤风云的激情和高度,却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温馨和现实感。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定位意识。我们这里说的" 定位意识" 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首先,新上海人都有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他们会认真地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态势,分析蕴藏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分析自己的天赋、条件和能力,从而给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出达到这一目标的相应的生存战略。其次,新上海人中的成年人总是苦心孤诣地为子女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定位。他们废寝忘食地了解各种必要的信息,孜孜不倦地研究子女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努力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让子女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千方百计地启动各种关系,为实现自己给子女所确定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而奋斗。再次,新上海人也把这种清醒的定位意识贯彻到对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家公司的生存战略的思考上去。在他们看来,没有清醒而明确的定位意识,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在生存活动中陷于失败。由于这种定位意识特别强烈,不少新上海人成了市场经济的成功的弄潮儿。

二是风险意识。我们这里说的" 风险意识" ,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人生既是充满机遇的,也是充满风险的。俗话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尤其是在变动不居的市场生活的背景中,各种意外的事情,如资金流失、企业破产、工作变动、下岗待业、家庭婚变、蒙受欺诈、出国谋生、意外伤害等都可能发生。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风险意识都比较强。一方面,他们普遍地对生活中可能不期而至的磨难有心理上的准备,因而未雨绸缪,或者在银行里存下一定数量的钱,以供不时之需;或者量力而行,购买相应的保险,在紧要关头可以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当意外的变故,如突然下岗这样的情况发生时,他们也不会惊慌失措,而是" 既来之,则安之" ,竭力调动各种社会信息和资源,寻找适合于自己实际情况的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工作岗位。

三是理财意识。我们这里说的" 理财意识" 也就是指新上海人的" 经济头脑" 。新上海人普遍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生活模式中,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但如果缺乏财商,也是不行的。新上海人在理财方面是十分精明的,他们总是" 横算竖算"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口上去。首先,他们千方百计地把家里积累下来的有限的钱盘活。其次,他们善于把亲戚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作为资源加以开发。这样做难免被人指责为实用主义,但在市场经济的生活中似乎也无可厚非。再次,他们努力把自己的消费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比如,为了自己居住而去买房当然是一种消费行为,但不少新上海人也竭力把这种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所以,他们在下决心买房前,会深入地分析以下种种因素,如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该房子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该地段的房子升值的可能性等等。最后,最能见出他们理财方面的精明的是对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他们几乎无例外地把子女理解为" 绩优股" ,希望通过高投入得到今后的高回报。以上三种意识是上海人在严酷的市场经济中认真琢磨出来的,是打着他们生命和鲜血印章的宝贵的生存经验。

新上海人的发展观念

新上海人不但努力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而且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发展观念,即积极地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与在计划经济生活中一筹莫展、" 精明而不高明" 的老上海人不同,新上海人大多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只要能力和条件许可,他们就不会停留在"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的思想状态中,而是努力推进自己的事业," 把蛋糕做大" 。新上海人的发展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机遇意识。对于老上海人来说,机遇之窗永远是封闭着的,因为计划经济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而对于新上海人来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常常会提供许多意想不到的机遇。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城市发展目标中找机遇。比如,有个成年的上海人这样盘算:上海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今后涉外旅游必定会大发展,从而会需要数量可观的涉外导游。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决定让女儿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所以要求她学好英文、法文、日文、历史、地理和文化,并为她寻找相应的进修学校。其次,从公关中找机遇。新上海人在交往中不喜欢"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而喜欢" 平时下毛毛雨" 。他们常常通过业主协会、文化沙龙、专业培训班、研究生班、企业家联谊会、周末度假、品茶、喝咖啡、打保龄球等各种管道,扩大关系户,发展新朋友,甚至把公关搞到境外、国外去,以创造机遇,扩大自己的事业。再次,从技能中找机遇。众所周知,电脑、外语、汽车驾驶乃是现代人生活中的" 基础技能" 。不少新上海人认为," 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 ,宁愿自己花钱去学电脑程序设计、外语口译、汽车驾驶等技能性的课程,以便为今后的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总之,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特别强烈,他们不为现在而活着,而为将来而活着。

二是深造意识。在市场经济中,新东西层出不穷,需要不断加以学习和了解。许多大学毕业生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的业务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他们通常会重新" 回炉" 或" 充电" ,重返学校去深造。有些人珍惜已有的那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修," 零存整取" ,奋斗了几年,终于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些人干脆" 考研" ,集中精力深造,毕业后另谋高就;也有些人不惜把数年来的积蓄花掉,到国外名牌大学去进修,然后再" 杀" 回上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因这种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业余学校、学习班、进修班、研讨班在上海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起来,形成了一道新的文化景观线。

三是跳槽意识。在计划经济中,人才是单位所有,老上海人就像螺丝钉一样被拧在固定的地方,无法施展聪明才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新上海人的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不愿意" 吊死在一棵树上" ,而是"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只要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发挥作用,随时准备跳槽。如果所在公司效益很差,甚至有破产的可能,他们决不会心甘情愿地充当" 泰坦尼克号上的乐师" ;如果所在公司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施展才华,他们干脆扔下一句"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另谋高就去了;如果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客户关系,也不会满足于永远做" 小三子" 的生活方式,而是想方设法,自己办公司,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出来。一般说来,跳槽已成为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年轻人尤其如此。

总之,新上海人已经告别了老上海人那种" 随大流" 、" 求稳怕乱" 、" 小心谨慎" 、" 出头椽子先烂" 等保守心态,只要认准机遇,就会大胆地去实践。新上海人有顽强的进取意识和敢闯、敢创造的发展观念,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追求着自己梦想和抱负的实现。

新上海人的品位观念

什么是" 品位观念" ?这里说的品位并不是指贫富的等级,而是指一种高质量的、内涵丰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品格。新上海人的品位观念主要蕴含着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时尚意识。如果说巴黎是法国的时尚之都,那么上海就是中国大陆的时尚之都。不用说,时尚是上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品位离开时尚,就像鱼离开水一样。首先,在新上海人的心目中,淮海路永远是上海的" 时尚之街" 。在淮海路上,无论是大型超市的装饰,还是现代橱窗的布置;无论是最新时装的展示,还是名牌商品的罗列,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大都市。新上海人学得快,也追踪得快。其次,新上海人的时尚意识还通过装帧漂亮的杂志、电视和电台的节目、别出心裁的广告和使人耳目一新的服装秀散布开来,许多广告语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再次,青少年成了时尚追求的先锋。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甚至还不能独立生活,但已一身名牌。新上海人对时尚的追求似乎有着一股永不消逝的动力,这种动力使上海的变化日新月异。

二是宽容意识。这里所说的" 宽容意识" 指的是生活理念上的宽容与大度。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城市,即使是老上海人,也一直以" 眼界宽" 、"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自诩,但他们比较熟悉的是旧上海的生活方式,而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上海人则在胸怀和意识上显得更为宽大和宽容。首先,他们对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采取理解和容忍的态度,决不在背后" 说三道四" ,轻易批评自己不了解或不喜欢的生活现象;同时,他们也信奉"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 或" 没有免费的午餐" ,既保持着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兴趣,又不会轻易上当,被人" 当冲头斩" 。其次,他们对思想文化艺术方面的各种新思潮、新作品、新术语和新人物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也努力去适应。法国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在上海演出时观众爆满的景象就令人感动。再次,在他们的宽容意识中还融入了种种幽默感。新上海人见多识广而又思想活跃,所以他们的幽默感总是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使他们的生活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和高雅不俗的品位。

三是潇洒意识。如果说,老上海人由于住房、工资等各方面的原因而潇洒不起来的话,那么,新上海人则把潇洒视为有品位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新上海人普遍信奉" 努力工作,尽情享受" 的生活信条。在工作时,他们既有独当一面的" 大将风度" ,又能埋头苦干完成各项任务;在休闲时,他们也决不瞻前顾后,拖泥带水,新上海人玩起来也很投入,很认真。他们把公事和私事区分得清清楚楚,既不愿意做" 工作狂" 和" 苦行僧" ,也不愿意成为普希金笔下的无所事事的奥涅金。另一方面,他们的潇洒还表现在对超越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上。在新上海人中,有些企业家、商人特别喜欢和文化人交往,甚至进研究生班深造,目的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破解人生之谜。

新上海人的公共观念

" 公共观念" 是指新上海人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和参与。新上海人的公共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环保意识。这里说的" 环保意识" 内容比较丰富。一方面,新上海人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他们不但把家里装修得像" 五星级宾馆" ,而且也越来越关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不但热心地向有关方面提出环保的动议;而且也与一切漠视环保的现象作斗争。有位大学教授,他的双胞胎女儿刚过10岁,搬进一个高级住宅区后,两个女儿发现电梯角落

里放着一包无人过问的垃圾,马上写出一张小字报,呼吁全体住户讲究文明,共同保护环境。小小年纪就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新上海人的环保意识还表现在他们对社会公正的维护上。在上海,无论是在马路上,交通工具上,还是在其他场合下,两个人或几拨人吵架,只要一方不讲道理,听众中马上会杀出" 第三者" 来打抱不平。大众传媒的" 老记们" 更是打抱不平的行家里手。文汇报曾开设的《道德法庭》专栏、新民晚报开设的《蔷薇花下》及《岂有此理》和《岂有此事》等专栏,实际上都是打抱不平的专栏。这里说的" 打抱不平" ,并不是旧时的江湖义气,而是主持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新风尚,体现出新上海人对环保意识的更全面的理解。

二是志愿者意识。人们常说上海人是" 经济动物" ,这种看法显然是"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实际上,大多数新上海人对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比如,在上海市区的交通要道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已退休的、戴着臂章的老年志愿者。他们栉风沐雨,自觉地维护着交通秩序,精神感人至深。又如,无论是在APEC 会议期间,还是在漫长的申博期间,都有大量青年志愿者主动请战,参与工作。他们高效的工作能力和忘我的奋斗精神赢得了交口称誉。尤其应该提到的是,从" 非典" 流行以来,上海各医院和医学院的白衣战士都主动请缨,要求以志愿者的身份到最危险的地方去经受锻炼。把健康和安全留给他人,把危险和劳累留给自己。这里不一定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的生死诀别,却有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伟大情怀和志愿者忘我牺牲的崇高境界。

三是参政议政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生活变得越来越开明,新上海人不再有参政议政的顾虑了。此外,由于不少市民有炒股或其他投资行为,所以对国内外的政治发展态势、对国际关系、对上海的政治经济发展计划等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切。首先,上海各主要街道、小区都设有东方书报亭、报栏、宣传栏、老年人活动室等,特别是在报栏前,经常人头攒动。人们一边读报,一边议政,有时忍不住戏称自己是" 民间政治局委员" 。其次,不少大学教师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之余,努力为市政府做咨询工作。显然,这种参与方式也是知识分子实现自己价值的重要途径。再次,市人大、市政协的代表和委员,无论是在会议期间,还是在休会期间,总是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认真体察民情,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工作,积极地向市政府建言献策,充分体现出新上海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态度。

上面,我们对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做了一个总体上的考察。完全可以说,新上海人生活观念的变化也是当代中国人生活观念变化的一个缩影。当然,与兄弟城市比较,新上海人的思想还相对保守,手笔也不够大。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新上海人身上还残留着一些陋习,如对外地人的歧视、崇洋颂洋的心态等,所以,新上海人需要在新生活的激流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感受着上海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憧憬着上海陆、江、湖、海四位一体的美丽景象,不由的心里为上海的未来把颂歌唱响。壮哉上海!伟哉上海的海!宏伟的蓝图被世人所瞩目,上海的远景一如那辽阔的海洋,宽阔、深远而无量。神奇的上海,人间的天堂,你看那天下的人儿,都齐声向往,齐声向往。。。。。。

谢欣颖 国贸一班 1011081129

思修论文

上海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上的变化

1840年上海开埠之初,上海的市场经济是由外国资本家及其买办所主导的,随着上海租界的繁荣,江浙一带有钱的绅商,也就是原来在乡下的有点文化、有点前瞻性的土财主开始参与进来,并且开始形成一定的势力。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约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由一些原来的小商贩发展起来的,或者在国外攒了点钱回国的" 海归派" 所组成的民族资本家开始展露头角,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在这个时期,虽然上海仍然处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下,但在实际上,自由资本主义已经有了长远深入的发展。而且在社会主导权力上基本上摆脱了封建统治,同时超脱了外国政治势力的控制。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由王国。也成就了上海最初的繁荣!

上海无海

驻足上海,看不到波涛汹涌、白帆点点的大海,只见到宽阔的黄浦江静静的流过,给大上海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和无尽的魅力。

浦江西岸便是当年的十里洋场,一座座异国风味的建筑矗立在美丽的外滩,向人们展示着那远去的曾经的繁华。自1843年开埠,一百多年的时间,上海始终独领风骚,这里是中国实业的发祥地,是对外交往的窗口,是经济的风向标,是冒险家的乐园。二、三十年代,上海已是中国最大通商口岸,是具有明显的西方色彩的城市,纸迷金醉,风花雪月,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戏子名媛。鲁迅曾在此捉笔为枪,讨伐那黑暗的封建制度;孙中山以这里作为革命的中间站,报国思想生长、升华;梅兰芳、胡蝶、周璇从这里脱颖,一代明星名就功成;蒋介石、杜月笙更与这里有着不解之缘,那时候左右中国全局的极有可能是青红二帮。解放后,上海作为全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上海牌的手表、轿车,凤凰、永久牌的自行车曾经是国人的梦中情人,上海师傅、上海技术支援全国更是上海的骄傲。

浦江东岸是上海最年轻的城区,一九九O 年正式开发开放,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浦东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杆。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无一不描绘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浦东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被海内外人士誉为" 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

一条小小的黄浦江,记载着上海过去的奢靡与今天的繁荣,正这是这条小小的黄浦江,见证了上海一步一步的辉煌。今日的上海,已经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令人着迷--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徐家汇大教堂圣诗声声,玉佛寺香烟袅袅;过街楼下的麻将老人,弄堂里的足球少年;群众剧场的沪剧、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老饭店的本帮佳肴,杏花楼的广式粤茶,云南路的各地小吃,红房子的法国大菜,小绍兴的三黄鸡,美国的肯德基;上海老街的茶馆,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新欢旧爱,各有各的精彩。夜幕降临,霓虹闪耀,夜上海粉墨登场,和平饭店的爵士乐,豫园的丝竹音乐,让人追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

代老上海的旧梦,而现代迪斯科的节奏,遍地开花的网吧,又把人带回了21世纪的现代文明...... ,21世纪的上海,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汇合,张扬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

上海有海

上海的海在远离市区的东面,在南汇、在崇明、在金山,那里不象青岛海滨那样美丽,也没有北戴河的沙滩那样迷人,更比不上亚龙湾的瑰丽,那里只有片片滩涂、丛丛芦苇,有的只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人们只所以认为上海无海,是因为海对上海来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是因为黄浦江耀眼的光芒遮盖了辽阔的大海。

如果说黄浦江是上海的过去和现在,那么大海就是上海的未来。随着浦东开发的不断完善,上海市区的发展已经接近极限,百尺竿头怎样更近一步?上海应该怎样向更深层次发展?海,逐渐纳入了领导层的视线。

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把"1966" 四级城镇体系框架列为上海未来发展的重点,突破6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扩大至整个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郊区,构建" 大上海" 的概念,特别是临港新城的规划建设,更体现了上海走向海洋的战略思想。

临港新城是洋山深水港的陆域腹地和主要的集疏运基地,是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港以及国家级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园区,充分体现新世纪上海建设水平、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综合型滨海新城;是社会、经济、环境、文化高度协调发展的魅力都市、碧水蓝天绿树环抱的生态都市、提供24小时活动的活力都市;是上海继浦东开发开放之后独具辅城作用的又一战略重点发展区域。临港新城的建设将把上海由传统的依托黄浦江、长江发展走向海洋的重大战略转移,是加快上海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21世纪的上海实现跨越的希望所在,这标志着上海从此将由狭窄的黄浦江走进无垠的海洋,将历史性的终结上海无海的现象。

由江入海,体现的是上海人观念的转变。一条小小的黄浦江已经不能承载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老大,上海人的目光已经深探到了海外,超越自己、超越梦想、超越世界是上海人21世纪的方向,上海这颗东方明珠越来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完善机动车总量调控政策,对中心城区新增机动车实行总量调控政策,将新增公车额度纳入拍卖管理。

改善中心城规划布局,保证交通设施用地扩大" 禁止左转弯" 道路范围加快道路设施建设,完善使用管理。

优化中心城路网布局。

推进道路交通功能细分。

确立公交专用路权和优先权推进公交优先发展。

停车泊位实行区域差别政策。

大力推进交通信息化依法实行严格的交通管理。

2010年交通发展指标

道路交通中心城行程车速维持在25公里/小时。

轨道交通中心城平均出行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 。

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占全市总出行量30%以上,轨道交通出行比重占公交出行总量的40%以上,争取达到50%。

静态交通公共停车泊位与机动车保有量比由目前10%提高到13%,公共停车设施利用率由目前50%提高至70%。

智能交通建成中心城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

有句老话说得好:" 要想富,先修路" ,无庸置疑如今上海交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化的进展,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交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空间也随之不断地向外扩展,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张。此外,交通的发展,还改变着百姓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在过去,人们有了钱,大多数都会消费在吃穿上。而现在,交通的发达使得人们的消费结构悄然地从原来的吃穿,转为住和行。特别是" 行" ,由于交通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这就是个很好的说明。

常言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上海的交通设施会更加完善,交通建设会更加合理,交通网络会更加发达。那么,过去30年前上海的交通到底是怎么样的?当时交通面貌又是怎样的一副图画?我们父辈对于30年前上海的交通和出行评价如何?对于如今上海的交通现状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和评价?为了更清楚地解答这些疑问,于是此时此刻我和父亲间的一段访谈开始了。

我:一个城市的发达、繁荣往往和这个城市的交通发达度成正比,爸爸我想知道在改革开放初,在上海经济还没有快速发展期来的30年前,上海的交通是怎样一个形态? 爸爸:这要说的可多了。

我:爸爸,您就详细地说说30年前上海的道路建设和当时的交通出行工具吧。

爸爸:说起30年前的上海马路和现在相比真是" 面目全非" 。你可能不知道:过去人们走的都是泥路、黄土路,根本没有像如今这样的水泥路、沥青路和高速公路。

我:到了下雨天,泥路和黄土路不是很难走?

爸爸:是啊,相当难走,碰上下雨天气,雨鞋上能积上好几寸泥巴。和如今的水泥路、沥青路不同,泥路很滑,走路时要时时当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我:我听奶奶说改革开放后不久因为政府要征用农民土地,所以您得到分配而正式进厂工作的,对吗?

爸爸:没错。我记得我开始进厂工作是在1980,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之前我一直在田里的生产大队当出纳。

我:以前我们家老宅离你后来的上班工作地点--上海市高桥石油化工厂远吗? 爸爸:乘车的话有十几站的路程。

我:那么,当时您是怎么去上班的?在80年代那个时候您每天去上班方便吗?

爸爸:当时家里没有自行车,我记得我要步行二十多分钟走到现在的浦东大道,在浦东大道上乘81路去上班。那个时候上海的车辆很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路公交车。

我:过去上海公交车线路不多,那么人们如若出门需要乘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怎么办?

爸爸:其实说实话,早些时候由于上海的交通并不发达,人们出行也并不主要靠乘车,出门走个一两站路是常有的事。

我:走一两站路?30年前拥有自行车的家庭是不是很少?

爸爸:是啊,一辆自行车要将近200元,在80年代初的时候我刚进厂做学徒工,工资并不高,那时我至少要辛辛苦苦攒大半年的工资才买得起一辆自行车。

我:然而现在却大不一样,如今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人们在上下班和郊游时都经常用它。近几年来,电动自行车也逐步多了起来,它节约能源,噪音低,无污染,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

爸爸:是啊,时代真是不同了,如今几乎家家都有自行车、摩托车普及率高,甚至有私家车。

我:众所周知,车是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出行交通工具,但是现在它已经转换了自己的角色,银色的奔驰,金色的宝马,雪白的丰田,黑色的林肯,这些让人类感到自豪与骄傲的轿车,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尊贵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试想一下开着这么名贵的车在平原上驰骋,在立交桥上盘旋,在高架上奔驰,在林荫道上兜风,这多威风啊!

爸爸:上海的交通工具、交通条件、交通设施真是昔非今比,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更何况是三十年。我们这一辈包括我们父辈们年轻时真是生不逢时。

我:爸爸听您刚才说话的语气,您似乎对过去上海的交通很是抱怨。对了,我很想知道过去有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给您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例如说轮船或者火车甚至是飞机? 爸爸: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交通工具还是火车,那个时候的火车在我眼里已经是快得不得了了,当然了,和现在的飞机不可同日而语,对于过去的人们来说,坐飞机可算是黄梁美梦了。

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乘飞机走南闯北、旅游、出差、公干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据报道:飞机还是现有的发生失事率最低的一种交通工具呢。

爸爸:不只是飞机,如今我们周围日常的交通工具也是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轮船,地铁,磁悬浮,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我:您说的很对,但是说到" 汽车" ,爸爸,您有没有感到虽然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陆地交通在某种程度上好像反而倒退了。如今到哪去首先想到的是堵不堵车,然后才是坐什么去。自己开车油钱不说,光从时间上算,也比坐公交车强不了多少。

爸爸:这是因为以前车太少,现在车太多。其实如果让我回忆一下过去,那么我就不会再对现在的交通状况有任何的抱怨了。

我:那要得看哪一方面,速度是加快了,舒适性也提高了,但就是越来越远,越来越堵了。

爸爸:这倒也是实事。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我觉得最幸福的人就是那些夫妇两人都在自己居住地附近上班,孩子的学校也离家很近,一家人都步行或者骑车外出。如果家里有辆车,主要是外出购物或者旅行使用。那些每天要驾车往返几十多公里甚至是100多公里去工作的人们是最辛苦的,他们倒是提前体会到了美国后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我:没错,如今在上海每天身受交通之苦的人不计其数,对很多人来说,如果哪一天较平日以更短的时间顺利上下班、上下学,那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就以我为例吧,每星期从学校来回家里都要花6、7个小时,我想坐车从上海处境去杭州一个来回也不过这点时间吧。

爸爸:其实也没有你想得那么悲观,你也别夸大烦恼,现在上海的轨道交通越来越发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交通压力,这些你应该了解得比我更多啊。

我:话虽如此,可你也知道我要乘轨道交通去学校就得6号线换4号线再换3号线,最后再换9号线接着短驳到松江,这样折腾,我感觉也不是很方便...... ,哦,对了爸爸,你知不知道上海第一条地铁是什么时候开通的?

爸爸:我记得是在1995年。

我: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实现了上海地铁建设零的突破。算算至今上海的轨道交通包括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六号、八号、九号线等多条地铁和2003年

运营的磁浮列车。我真希望上海能跟莫斯科学学,多一些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哪都能到。 爸爸:无论怎么抱怨如今的交通状况,有一点我们还是必须承认的,与过去相比,上海交通事业的发展让我们可以触及的范围扩大了很多。各种交通工具的不断改进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出行,同时也不断扩大着人们的活动范围。

我:可是现在上海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今后要怎么解决呢?比如拥堵、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

爸爸:我曾经在报纸上读到过一篇有关中国大中型城市交通问题调查研究的报道,现阶段,从我国的大中城市来看,最好的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还应该是依靠发展公共交通。而且,像上海这样人口很密集的城市,公共交通业也必须发展到超级的程度才行。

我:其实广大车主们的交通意识能够提高,这也很重要。就拿法国来说吧,人家那边的街道没有我们的宽,车比我们还要多,但是拥堵的状况很少发生,大家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车。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爸爸:还有一点,我想说:现在的交通设施太依赖稀缺能源。好像很久以前我就从电视上的科普节目中看到过太阳能汽车,不知道为什么过了这么久还不见量产。我想,与氢动力相比,太阳能应该成为更终极的交通能量来源。不仅环保,而且简直没有成本。

我:没错,其实好莱坞的那些大导演们已经为我们勾画出了未来理想交通的模式和形态,爸爸,你知道《第五元素》和《我,机器人》这两部片子吗?

爸爸:不太了解,你说给我听听。

& 我:有道理!爸爸,今天和您的谈话真是让我获益不浅啊,我不但了解了您对上海过去30年来交通面貌、交通条件以及人们过去出行的状况,而且也谈了不少您对于如今上海交通现状的看法和评价,帮我填补了不少我自身缺乏的知识空白,谢谢爸爸。

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世界上;二是发展观念,即如何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品位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俞吾金

我是研究哲学的,从表面上看,哲学与我要做的这个讲座的内容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哲学正是以人、生活世界和生活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真正的哲学总是和日常生活结伴而行,总是在我们的生命遭际中不期而至。所以,从哲学上来探讨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并不是不合适的。

要探讨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必须先搞清楚以下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什么是" 新上海人" ?按照我们的看法," 新上海人" 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人。在新上海人中,既包括原来的上海市民,也包括移民进来的上海人;既包括年纪较大的、观念相对保守的上海人,也包括以" 小资" 或" 新人类" 自居的、观念比较前卫的年轻上海人。第二,什么是" 生活观念" ?我们认为," 生活观念" 也就是人们关于生活的各种感觉、经验和理想的总和。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世界上;二是发展观念,即如何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品位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要言之,我们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的生活观念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

人们常说:" 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只是为了吃饭。" 这里说的" 吃饭" 也就是生存问题。生存观念是生活观念中的基础部分,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在计划经济的生活模式中,虽然每个人都有" 大锅饭" 可吃,但一切都是按计划规定好的,这样的生存方式很容易造

成思维和行为上的懒惰。改革开放以来," 旱涝保收" 的" 单位人" 变成了充满风险的" 社会人" 。于是,生存意识的重要性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凸现出来了。上海人向来以" 精明" 、" 头子活络" 著称,尽管这些特长受到计划经济的压抑,但并未消失。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新上海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普遍自觉地确立起新的生存观念。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是:获得一个薪水比较高、工作比较轻松的岗位,自己生活得比较舒适,也能为家里做一定的贡献。虽然这种生存观念缺乏叱咤风云的激情和高度,却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温馨和现实感。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定位意识。我们这里说的" 定位意识" 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首先,新上海人都有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他们会认真地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态势,分析蕴藏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分析自己的天赋、条件和能力,从而给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出达到这一目标的相应的生存战略。其次,新上海人中的成年人总是苦心孤诣地为子女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定位。他们废寝忘食地了解各种必要的信息,孜孜不倦地研究子女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努力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让子女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千方百计地启动各种关系,为实现自己给子女所确定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而奋斗。再次,新上海人也把这种清醒的定位意识贯彻到对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家公司的生存战略的思考上去。在他们看来,没有清醒而明确的定位意识,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在生存活动中陷于失败。由于这种定位意识特别强烈,不少新上海人成了市场经济的成功的弄潮儿。

二是风险意识。我们这里说的" 风险意识" ,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人生既是充满机遇的,也是充满风险的。俗话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尤其是在变动不居的市场生活的背景中,各种意外的事情,如资金流失、企业破产、工作变动、下岗待业、家庭婚变、蒙受欺诈、出国谋生、意外伤害等都可能发生。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风险意识都比较强。一方面,他们普遍地对生活中可能不期而至的磨难有心理上的准备,因而未雨绸缪,或者在银行里存下一定数量的钱,以供不时之需;或者量力而行,购买相应的保险,在紧要关头可以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当意外的变故,如突然下岗这样的情况发生时,他们也不会惊慌失措,而是" 既来之,则安之" ,竭力调动各种社会信息和资源,寻找适合于自己实际情况的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工作岗位。

三是理财意识。我们这里说的" 理财意识" 也就是指新上海人的" 经济头脑" 。新上海人普遍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生活模式中,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但如果缺乏财商,也是不行的。新上海人在理财方面是十分精明的,他们总是" 横算竖算"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口上去。首先,他们千方百计地把家里积累下来的有限的钱盘活。其次,他们善于把亲戚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作为资源加以开发。这样做难免被人指责为实用主义,但在市场经济的生活中似乎也无可厚非。再次,他们努力把自己的消费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比如,为了自己居住而去买房当然是一种消费行为,但不少新上海人也竭力把这种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所以,他们在下决心买房前,会深入地分析以下种种因素,如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该房子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该地段的房子升值的可能性等等。最后,最能见出他们理财方面的精明的是对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他们几乎无例外地把子女理解为" 绩优股" ,希望通过高投入得到今后的高回报。以上三种意识是上海人在严酷的市场经济中认真琢磨出来的,是打着他们生命和鲜血印章的宝贵的生存经验。

新上海人的发展观念

新上海人不但努力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而且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发展观念,即积极地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与在计划经济生活中一筹莫展、" 精明而不高明" 的老上海人不同,新上海人大多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只要能力和条件许可,他们就不会停留在"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的思想状态中,而是努力推进自己的事业," 把蛋糕做大" 。新上海人的发展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机遇意识。对于老上海人来说,机遇之窗永远是封闭着的,因为计划经济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而对于新上海人来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常常会提供许多意想不到的机遇。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城市发展目标中找机遇。比如,有个成年的上海人这样盘算:上海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今后涉外旅游必定会大发展,从而会需要数量可观的涉外导游。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决定让女儿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所以要求她学好英文、法文、日文、历史、地理和文化,并为她寻找相应的进修学校。其次,从公关中找机遇。新上海人在交往中不喜欢"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而喜欢" 平时下毛毛雨" 。他们常常通过业主协会、文化沙龙、专业培训班、研究生班、企业家联谊会、周末度假、品茶、喝咖啡、打保龄球等各种管道,扩大关系户,发展新朋友,甚至把公关搞到境外、国外去,以创造机遇,扩大自己的事业。再次,从技能中找机遇。众所周知,电脑、外语、汽车驾驶乃是现代人生活中的" 基础技能" 。不少新上海人认为," 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 ,宁愿自己花钱去学电脑程序设计、外语口译、汽车驾驶等技能性的课程,以便为今后的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总之,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特别强烈,他们不为现在而活着,而为将来而活着。

二是深造意识。在市场经济中,新东西层出不穷,需要不断加以学习和了解。许多大学毕业生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的业务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他们通常会重新" 回炉" 或" 充电" ,重返学校去深造。有些人珍惜已有的那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修," 零存整取" ,奋斗了几年,终于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些人干脆" 考研" ,集中精力深造,毕业后另谋高就;也有些人不惜把数年来的积蓄花掉,到国外名牌大学去进修,然后再" 杀" 回上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因这种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业余学校、学习班、进修班、研讨班在上海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起来,形成了一道新的文化景观线。

三是跳槽意识。在计划经济中,人才是单位所有,老上海人就像螺丝钉一样被拧在固定的地方,无法施展聪明才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新上海人的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不愿意" 吊死在一棵树上" ,而是"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只要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发挥作用,随时准备跳槽。如果所在公司效益很差,甚至有破产的可能,他们决不会心甘情愿地充当" 泰坦尼克号上的乐师" ;如果所在公司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施展才华,他们干脆扔下一句"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另谋高就去了;如果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客户关系,也不会满足于永远做" 小三子" 的生活方式,而是想方设法,自己办公司,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出来。一般说来,跳槽已成为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年轻人尤其如此。

总之,新上海人已经告别了老上海人那种" 随大流" 、" 求稳怕乱" 、" 小心谨慎" 、" 出头椽子先烂" 等保守心态,只要认准机遇,就会大胆地去实践。新上海人有顽强的进取意识和敢闯、敢创造的发展观念,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追求着自己梦想和抱负的实现。

新上海人的品位观念

什么是" 品位观念" ?这里说的品位并不是指贫富的等级,而是指一种高质量的、内涵丰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品格。新上海人的品位观念主要蕴含着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时尚意识。如果说巴黎是法国的时尚之都,那么上海就是中国大陆的时尚之都。不用说,时尚是上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品位离开时尚,就像鱼离开水一样。首先,在新上海人的心目中,淮海路永远是上海的" 时尚之街" 。在淮海路上,无论是大型超市的装饰,还是现代橱窗的布置;无论是最新时装的展示,还是名牌商品的罗列,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大都市。新上海人学得快,也追踪得快。其次,新上海人的时尚意识还通过装帧漂亮的杂志、电视和电台的节目、别出心裁的广告和使人耳目一新的服装秀散布开来,许多广告语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再次,青少年成了时尚追求的先锋。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甚至还不能独立生活,但已一身名牌。新上海人对时尚的追求似乎有着一股永不消逝的动力,这种动力使上海的变化日新月异。

二是宽容意识。这里所说的" 宽容意识" 指的是生活理念上的宽容与大度。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城市,即使是老上海人,也一直以" 眼界宽" 、"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自诩,但他们比较熟悉的是旧上海的生活方式,而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上海人则在胸怀和意识上显得更为宽大和宽容。首先,他们对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采取理解和容忍的态度,决不在背后" 说三道四" ,轻易批评自己不了解或不喜欢的生活现象;同时,他们也信奉"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 或" 没有免费的午餐" ,既保持着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兴趣,又不会轻易上当,被人" 当冲头斩" 。其次,他们对思想文化艺术方面的各种新思潮、新作品、新术语和新人物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也努力去适应。法国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在上海演出时观众爆满的景象就令人感动。再次,在他们的宽容意识中还融入了种种幽默感。新上海人见多识广而又思想活跃,所以他们的幽默感总是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使他们的生活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和高雅不俗的品位。

三是潇洒意识。如果说,老上海人由于住房、工资等各方面的原因而潇洒不起来的话,那么,新上海人则把潇洒视为有品位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新上海人普遍信奉" 努力工作,尽情享受" 的生活信条。在工作时,他们既有独当一面的" 大将风度" ,又能埋头苦干完成各项任务;在休闲时,他们也决不瞻前顾后,拖泥带水,新上海人玩起来也很投入,很认真。他们把公事和私事区分得清清楚楚,既不愿意做" 工作狂" 和" 苦行僧" ,也不愿意成为普希金笔下的无所事事的奥涅金。另一方面,他们的潇洒还表现在对超越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上。在新上海人中,有些企业家、商人特别喜欢和文化人交往,甚至进研究生班深造,目的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破解人生之谜。

新上海人的公共观念

" 公共观念" 是指新上海人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和参与。新上海人的公共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环保意识。这里说的" 环保意识" 内容比较丰富。一方面,新上海人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他们不但把家里装修得像" 五星级宾馆" ,而且也越来越关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不但热心地向有关方面提出环保的动议;而且也与一切漠视环保的现象作斗争。有位大学教授,他的双胞胎女儿刚过10岁,搬进一个高级住宅区后,两个女儿发现电梯角落

里放着一包无人过问的垃圾,马上写出一张小字报,呼吁全体住户讲究文明,共同保护环境。小小年纪就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新上海人的环保意识还表现在他们对社会公正的维护上。在上海,无论是在马路上,交通工具上,还是在其他场合下,两个人或几拨人吵架,只要一方不讲道理,听众中马上会杀出" 第三者" 来打抱不平。大众传媒的" 老记们" 更是打抱不平的行家里手。文汇报曾开设的《道德法庭》专栏、新民晚报开设的《蔷薇花下》及《岂有此理》和《岂有此事》等专栏,实际上都是打抱不平的专栏。这里说的" 打抱不平" ,并不是旧时的江湖义气,而是主持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新风尚,体现出新上海人对环保意识的更全面的理解。

二是志愿者意识。人们常说上海人是" 经济动物" ,这种看法显然是"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实际上,大多数新上海人对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比如,在上海市区的交通要道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已退休的、戴着臂章的老年志愿者。他们栉风沐雨,自觉地维护着交通秩序,精神感人至深。又如,无论是在APEC 会议期间,还是在漫长的申博期间,都有大量青年志愿者主动请战,参与工作。他们高效的工作能力和忘我的奋斗精神赢得了交口称誉。尤其应该提到的是,从" 非典" 流行以来,上海各医院和医学院的白衣战士都主动请缨,要求以志愿者的身份到最危险的地方去经受锻炼。把健康和安全留给他人,把危险和劳累留给自己。这里不一定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的生死诀别,却有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伟大情怀和志愿者忘我牺牲的崇高境界。

三是参政议政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生活变得越来越开明,新上海人不再有参政议政的顾虑了。此外,由于不少市民有炒股或其他投资行为,所以对国内外的政治发展态势、对国际关系、对上海的政治经济发展计划等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切。首先,上海各主要街道、小区都设有东方书报亭、报栏、宣传栏、老年人活动室等,特别是在报栏前,经常人头攒动。人们一边读报,一边议政,有时忍不住戏称自己是" 民间政治局委员" 。其次,不少大学教师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之余,努力为市政府做咨询工作。显然,这种参与方式也是知识分子实现自己价值的重要途径。再次,市人大、市政协的代表和委员,无论是在会议期间,还是在休会期间,总是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认真体察民情,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工作,积极地向市政府建言献策,充分体现出新上海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态度。

上面,我们对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做了一个总体上的考察。完全可以说,新上海人生活观念的变化也是当代中国人生活观念变化的一个缩影。当然,与兄弟城市比较,新上海人的思想还相对保守,手笔也不够大。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新上海人身上还残留着一些陋习,如对外地人的歧视、崇洋颂洋的心态等,所以,新上海人需要在新生活的激流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感受着上海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憧憬着上海陆、江、湖、海四位一体的美丽景象,不由的心里为上海的未来把颂歌唱响。壮哉上海!伟哉上海的海!宏伟的蓝图被世人所瞩目,上海的远景一如那辽阔的海洋,宽阔、深远而无量。神奇的上海,人间的天堂,你看那天下的人儿,都齐声向往,齐声向往。。。。。。


相关作文

  • 我眼中的变化作文700字
  • 从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原先的小渔村,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何曾想象,三十年间,上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为一个90后,没有能完全见证,但从一些30年的巨变的纪录片中,我了解到了上海的变化. 周末,回外婆家,一路坐着车,瞭望窗外.前些日子,在电视上看了一个纪录片<见证30年>, ...

  • 走进世博作文500字
  • 年的奥运会结束了,我们又迎来了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已不是那个狭小的"鱼滩"了,它已经焕然一新,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 正像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越来越来的喜欢我们的小区,因为我们这里天更蓝,水更绿,交通更便捷了.有句话说"一年一个 ...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500字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也是我们对未来的目标! 一位友人说过:"上海,就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确实如此,仅上海这短短几年的变化,就向世人证明了一切! 上海从一年一个样到三年大变样又走到现在的年年大变样,这一路走来,确实 ...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700字
  • 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 六(4)班 刘晓靖 有一位友人这样说过:"上海,这就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确实如此,仅上海这短短几年的变化,就向世人证明了一切. 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它从一年一个样到三年大变样,又走到了现在的年年换新貌.这一路走来确实艰辛,可人们没有放弃,他们 ...

  • 改革开放后的祖国作文700字
  • 中国,是全中国人的骄傲,然而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祖国变得焕然一新,将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让祖国变得更加辉煌.一次我去了上海,发现因为改革开放上海变了,祖国更变了.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我和妈妈匆匆吃完早饭,我们母女俩便踏上了征途.一路上,我不时朝车窗外探望,只见以前还是一片荒野的地方,现在都由 ...

  • 以上海世博会开幕为话题的作文作文1300字
  • 以上海世博会开幕为话题的作文 上海世博之夜抒怀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美轮美奂,如梦如幻,叹为观止,心潮澎湃. 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传世名篇中深情地写道,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把第三天留给博物馆, ...

  •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作文800字
  • 我的家乡阳泉-坐落在太行山中部,原来是一座贫穷落后的,生存环境极差的小山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洗礼,现在已变成了一座环境优美的中等城市.有着"小上海"的美誉和"太行明珠"的荣耀. 我虽然是一个11的小学生,但我经常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述过去的阳泉.从前 ...

  • 外婆家的变化作文1300字
  • 外婆家的变化 上海市上海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初二(1)班 李喆 金秋时节" 天气宜人:正逢国庆佳节.我们全家去看望我的外婆; 外婆今年已是七十多岁了,但耳聪目明"身体非常健康' 外婆最快乐的时候就是逢年过节时儿女们带着孩子从全国各地回到老家'一大家子二十几个人欢聚一堂'这不'外 ...

  • 外婆家的变化作文1300字
  • 外婆家的变化 上海市上海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初二(1)班 李喆 金秋时节'天气宜人'正逢国庆佳节.我们全家去看望我的外婆/外婆今年已是七十多岁了; 但耳聪目明" 身体非常健康; 外婆最快乐的时候就是逢年过节时儿女们带着孩子从全国各地回到老家; 一大家子二十几个人欢聚一堂.这不"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