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现代诗歌作文1800字

初二作文

篇一:端午节怀想

作者:勤耕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的不是水——
是泪
是千古悠悠中华魂

烟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的汉子
呐喊向前

用这千年不变的方式
去告慰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
从那湿辘辘的故事里
打捞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篇二:端午节遐思

作者:秋野居士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 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 一唱三叹
而你 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 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 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 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 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 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篇三:端午节随感

作者:佛兰是花

是谁
把儿时的端午提起
让我在他乡念叨粽子的味道
雄黄酒在飘香
让我思乡的情绪
从眼底延伸到遥望
是谁
把岁月吹老
让我把儿时的旧照珍藏
龙舟上挂着的香囊
让我思念的情结
从心底蔓延到脸膛
是谁
把琴弦弹唱
让我在他乡把她念想
艾草发着磬香
如烟的往事
让我从心底泛起到四处张望
是谁
把白酒酝酿
让我独自对月畅想
那一缕缕的兰香
从古时就与屈翁隔河相望
多想
把自己扔在五月的渡口上
依着江南的烟雨
把那小桥流水的记忆再次来永藏
让我的呢喃编成连绵不绝的水云烟
让粽子的香味在这五月天飘香永远

篇四:端午节有感

作者:追梦的少年

泊罗江龙舟齐舞,
洛阳城粽子飘香。
屈原魂千秋恒世,
爱国情万古长存。

人虽死何图功名,
只愿志世间传袭。
求人间了我心声,
报祖国死视蝼蚁。

求求求,
此乃错上错。
莫莫莫,
此乃悲上悲。

篇五:追述端午节

作者:红壁玉

无非是多了一天假日
在西北偏僻的小镇,叫端午
无非是多了市场的叫卖
在举国传统文化的大餐,叫米糕
我们对节日的意义知之甚少,二千七百年历史结晶的海盐
我们对夫子的理解微乎其微,呜呼的哀叹演绎成通俗白话

无非是泛泛的臧否时事,街头巷尾,饭后茶余
俗子挥舞的紧箍咒不念美猴王,念取经的和尚
无非是卸妆后素颜朝天,才能坦然面对交错的航线
无非是红歌嘹亮的海泱泱,淹没事无巨细所谓的规则

夫子,你自汨罗而来,春秋战国的阴谋如何更迭演变
香草深处,浊的还是被清的看见,显露与生俱来的原型……
想象,无非是水乡龙舟此起彼伏的号子呼号正气长存
无非是父老乡亲揉一把艾草,包一口肉粽,沉降而下
江南烟雨蒙蒙,五更不歇,缅怀鱼虾追随的瘦削坚骨……

原谅吧,夫子,钙质的吸收依赖充足的阳光和维生素AD
传承《离骚》豪迈的歌者,有谁勇于承担先祖些微哀痛?
无非像苇草营营苟苟随风摇曳,站在河滩,岸上,傍水而生
冥冥标记自己的海拔和坐标。老来眼前的事比一生的事都重要!

篇六:今年的端午节

作者:火火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电视里正讨论着
塑化剂的风暴

而岳阳楼仍在
洞庭湖却已口舌生烟

今年的端午节
就这样到来

在我口袋开始干涸的时候
在楼价无论怎样调整还如不倒翁的时候

来了,艳阳高照
来了,梦如火烧

来了,端午节的绿
在硫酸铜的颜色里

淡淡的苦涩
在蒸煮翠绿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肠贴地
在看到那翠绿是硫酸铜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张着干渴的大口
没有了淋漓的风貌

天空拧着枯竭的奶罩
无力偿还大地的泪泡

后来,梦的汛期就决堤了
电视新闻说:南方旱区大部降雨

张了几个月的大口弥合了
过于狂喜就咬断了好几处路桥

洞庭湖又开始荡漾
岳阳楼又开始笙响

我嚼着那只翠绿的粽子
对端午对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蜡的味道
想假我如蜡,内心的温热应该可以煨干几个五月?

篇七:端午节

作者:何心雨

是平凡的一天,
一日又一日,
一年又一年,
一直推移到这一天。

没有花开得艳,
没有果结得甜,
没有人问候,
也没有人抱怨。

一忽儿,
火红的樱桃啊,
它玲珑地甜,
酸得你的舌尖直痉挛。

阳光在收割着漂浮的云朵,
又在交织着通透的绿荫,
彩蝶飘舞在光波里,
甜蜜涌溢在心海里。

打成结的粽子,
被花喜鹊衔着,
飞到高处,
驻了翅羽,
迎着阳光献给你。

艾蒿的香味顺风飘来,
吉祥的气色显耀在门楣,
鸟雀唧唧喳喳的,
在小孩子的腕上一晃又一晃的,
天使在地母的怀里撒娇呢……

篇八:端午节的歌

作者:刘文忠

端五节的歌
品品凉糕,
甜甜的夹着酸.
似乎是在细细地回味,
历史的沉淀.

孩子不知屈原,
叽叽喳喳.
把枣核吐在地上,
把艾蒿扔在炕沿.

为了那信念,
点燃了烧毁黑夜的火.
展开了迎接白天的旗,
微笑消失在浪花间.

五月是火红的日子,
五月是鲜花盛开的日子。
民族精神之花,
在千年古国又逢春天。
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刘文忠。

篇一:端午节怀想

作者:勤耕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的不是水——
是泪
是千古悠悠中华魂

烟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的汉子
呐喊向前

用这千年不变的方式
去告慰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
从那湿辘辘的故事里
打捞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篇二:端午节遐思

作者:秋野居士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 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 一唱三叹
而你 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 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 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 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 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 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篇三:端午节随感

作者:佛兰是花

是谁
把儿时的端午提起
让我在他乡念叨粽子的味道
雄黄酒在飘香
让我思乡的情绪
从眼底延伸到遥望
是谁
把岁月吹老
让我把儿时的旧照珍藏
龙舟上挂着的香囊
让我思念的情结
从心底蔓延到脸膛
是谁
把琴弦弹唱
让我在他乡把她念想
艾草发着磬香
如烟的往事
让我从心底泛起到四处张望
是谁
把白酒酝酿
让我独自对月畅想
那一缕缕的兰香
从古时就与屈翁隔河相望
多想
把自己扔在五月的渡口上
依着江南的烟雨
把那小桥流水的记忆再次来永藏
让我的呢喃编成连绵不绝的水云烟
让粽子的香味在这五月天飘香永远

篇四:端午节有感

作者:追梦的少年

泊罗江龙舟齐舞,
洛阳城粽子飘香。
屈原魂千秋恒世,
爱国情万古长存。

人虽死何图功名,
只愿志世间传袭。
求人间了我心声,
报祖国死视蝼蚁。

求求求,
此乃错上错。
莫莫莫,
此乃悲上悲。

篇五:追述端午节

作者:红壁玉

无非是多了一天假日
在西北偏僻的小镇,叫端午
无非是多了市场的叫卖
在举国传统文化的大餐,叫米糕
我们对节日的意义知之甚少,二千七百年历史结晶的海盐
我们对夫子的理解微乎其微,呜呼的哀叹演绎成通俗白话

无非是泛泛的臧否时事,街头巷尾,饭后茶余
俗子挥舞的紧箍咒不念美猴王,念取经的和尚
无非是卸妆后素颜朝天,才能坦然面对交错的航线
无非是红歌嘹亮的海泱泱,淹没事无巨细所谓的规则

夫子,你自汨罗而来,春秋战国的阴谋如何更迭演变
香草深处,浊的还是被清的看见,显露与生俱来的原型……
想象,无非是水乡龙舟此起彼伏的号子呼号正气长存
无非是父老乡亲揉一把艾草,包一口肉粽,沉降而下
江南烟雨蒙蒙,五更不歇,缅怀鱼虾追随的瘦削坚骨……

原谅吧,夫子,钙质的吸收依赖充足的阳光和维生素AD
传承《离骚》豪迈的歌者,有谁勇于承担先祖些微哀痛?
无非像苇草营营苟苟随风摇曳,站在河滩,岸上,傍水而生
冥冥标记自己的海拔和坐标。老来眼前的事比一生的事都重要!

篇六:今年的端午节

作者:火火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电视里正讨论着
塑化剂的风暴

而岳阳楼仍在
洞庭湖却已口舌生烟

今年的端午节
就这样到来

在我口袋开始干涸的时候
在楼价无论怎样调整还如不倒翁的时候

来了,艳阳高照
来了,梦如火烧

来了,端午节的绿
在硫酸铜的颜色里

淡淡的苦涩
在蒸煮翠绿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肠贴地
在看到那翠绿是硫酸铜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张着干渴的大口
没有了淋漓的风貌

天空拧着枯竭的奶罩
无力偿还大地的泪泡

后来,梦的汛期就决堤了
电视新闻说:南方旱区大部降雨

张了几个月的大口弥合了
过于狂喜就咬断了好几处路桥

洞庭湖又开始荡漾
岳阳楼又开始笙响

我嚼着那只翠绿的粽子
对端午对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蜡的味道
想假我如蜡,内心的温热应该可以煨干几个五月?

篇七:端午节

作者:何心雨

是平凡的一天,
一日又一日,
一年又一年,
一直推移到这一天。

没有花开得艳,
没有果结得甜,
没有人问候,
也没有人抱怨。

一忽儿,
火红的樱桃啊,
它玲珑地甜,
酸得你的舌尖直痉挛。

阳光在收割着漂浮的云朵,
又在交织着通透的绿荫,
彩蝶飘舞在光波里,
甜蜜涌溢在心海里。

打成结的粽子,
被花喜鹊衔着,
飞到高处,
驻了翅羽,
迎着阳光献给你。

艾蒿的香味顺风飘来,
吉祥的气色显耀在门楣,
鸟雀唧唧喳喳的,
在小孩子的腕上一晃又一晃的,
天使在地母的怀里撒娇呢……

篇八:端午节的歌

作者:刘文忠

端五节的歌
品品凉糕,
甜甜的夹着酸.
似乎是在细细地回味,
历史的沉淀.

孩子不知屈原,
叽叽喳喳.
把枣核吐在地上,
把艾蒿扔在炕沿.

为了那信念,
点燃了烧毁黑夜的火.
展开了迎接白天的旗,
微笑消失在浪花间.

五月是火红的日子,
五月是鲜花盛开的日子。
民族精神之花,
在千年古国又逢春天。
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刘文忠。


相关作文

  • 端午节现代诗歌作文1100字
  • 篇一:在端午,聆听 作者:心曼.墨香 菖蒲行走,艾草联欢 陈爱,掬捧经年的 泪.藏进衣角,挂在旧时的月勾 往事如水,取出 <离骚>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 层层叠叠.将无奈引入巢 五月,一首诗站在门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兴奋粒粒粽香,往下的诗句 在一段段记忆话潮 此刻,汨罗江 被一枚叶子,带进 ...

  • 端午节现代诗作文1400字
  • 诗歌一:端午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 ...

  •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作文1100字
  • 篇一:端午节有感 转眼又至五月五,屈原精神传千古. 昏君腐庸罢名臣,愤投汩江追亡楚. 篇二:端午节怀想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的不是水-- 是泪 是千古悠悠中华魂 烟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 ...

  • 端午节诗歌作文300字
  • 端午节的怀念 1.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2.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的汉子 呐喊向前 1.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2.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1.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 ...

  • 端午节诗歌作文400字
  • 每逢节日,诗人们都要赞颂一翻,端午节的诗句有很多,都淡淡地透出诗人们对节日的向往,先来看看苏轼的深远溪沙,看这位宋朝的诗人是怎么抒发自己的节日情绪的.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 ...

  • 端午节的诗歌作文500字
  •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 ...

  • 端午节的诗歌作文400字
  •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 ...

  • 端午节诗歌浣溪沙作文400字
  • 每逢节日,诗人们都要赞颂一翻,端午节的诗句有很多,都淡淡地透出诗人们对节日的向往,先来看看苏轼的深远溪沙,看这位宋朝的诗人是怎么抒发自己的节日情绪的.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 ...

  • 五年级二班端午节主题班会作文1800字
  • 端午节主题班会 学校:酇城镇中心小学 班级:五年级3班 策划人:肖红莉 一.活动主题:端午话传统 二.活动背景:现在的小学生对国外的节日了解很多,但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仅限于春节.中秋节等几个节日,为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