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谈话导入
1.巴金评语导入
(出示巴金图片)这位就是巴金爷爷,你们知道他吗?
2. 巴金的作品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家乡孩子想念他,经常写信给他。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就是巴金爷爷在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板书课题:18 给家乡孩子的信)
3.介绍信的格式——
写过信吗?信,有固定的格式。它分为五个部分,谁来具体说说——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师:浏览下面这封信,看出它在格式上的错误吗?看出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出示词语
原谅 代替 奉献 郭小娟
享受 维持 花费 浪费
羡慕 祝福 争先恐后
指名读,正音。
“奉”的读音是“f èng ”,注意它的韵母。
(2)评议学生书写情况
“慕”的下面是“小字多一点”。
●预习作业2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板块: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 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 家乡的孩子写了40封信,给巴金爷爷怎样的感觉?
3.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4. 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孩子们会在信中和巴金爷爷说些什么呢?
5. 看到这么多的信,巴金爷爷是怎么想的呢?这些话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
6.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第四板块: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过渡:正是孩子们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所以,巴金爷爷才给孩子们写了这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可是你们知道巴金爷爷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封回信的吗? 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
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 可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写了回信,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做呢?
3、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从“多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读。(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 多么„„多么" 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能不能省略 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1)怎么理解“终于”这个词?
(2)从“终于”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6.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巴金 爱 家乡的孩子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 完成《补充习题》一、二部分。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
1.巴金评语导入
(出示巴金图片)这位就是巴金爷爷,你们知道他吗?
2. 巴金的作品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家乡孩子想念他,经常写信给他。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就是巴金爷爷在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板书课题:18 给家乡孩子的信)
3.介绍信的格式——
写过信吗?信,有固定的格式。它分为五个部分,谁来具体说说——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师:浏览下面这封信,看出它在格式上的错误吗?看出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出示词语
原谅 代替 奉献 郭小娟
享受 维持 花费 浪费
羡慕 祝福 争先恐后
指名读,正音。
“奉”的读音是“f èng ”,注意它的韵母。
(2)评议学生书写情况
“慕”的下面是“小字多一点”。
●预习作业2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板块: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 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 家乡的孩子写了40封信,给巴金爷爷怎样的感觉?
3.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4. 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孩子们会在信中和巴金爷爷说些什么呢?
5. 看到这么多的信,巴金爷爷是怎么想的呢?这些话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
6.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第四板块: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过渡:正是孩子们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所以,巴金爷爷才给孩子们写了这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可是你们知道巴金爷爷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封回信的吗? 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
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 可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写了回信,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做呢?
3、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从“多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读。(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 多么„„多么" 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能不能省略 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1)怎么理解“终于”这个词?
(2)从“终于”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6.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巴金 爱 家乡的孩子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 完成《补充习题》一、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