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有人说时代造英雄,也有人说英雄造时代。在我认为,应该是时代造英雄。20世纪战争的世纪,毛泽东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于一身,他卓越的军事指挥天才奏响了他个人的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最壮美的乐章,在血色乱世之中,他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他是中华民族的领袖,伟大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在职务上,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 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从
秋收起义起,一生组织指挥了240多次战役和重点战斗,带领中共军队羸得了历次战略性战役及整个战争的胜利,打败了国内外的一切对手。
毛泽东是举世无双的军事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客观事实作依据的。毛泽东不是一般的军事家,而是兼军事统帅、军事战略家和军事理论家三者于一身的军事家。孙武虽是军事战略家和军事理论家,但他不是军事统帅。拿破仑、斯大林、蒋介石、希特勒都是军事统帅和战略家,但他们没有上档次的军事著作。毛泽东不仅是军事统帅和军事战略家,而且还有上档次的军事著作。两千多年来,人们评出的十大军事著作是:第一是中国孙武的《孙子兵法》,第二是德国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第七就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毛泽东进行的战争类型有:游击战、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运动战、阵地战。在这样多类型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人也只有毛泽东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毛泽东进行战争的时间从1927年的秋收起义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共26年,其历时之长也是古今中外少有的。
毛泽东军事领袖地位的确立源于遵义会议,但毛泽东在党内确立其军事统帅的地位却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先始于井冈山时期的红四军,以古田会议召开为标志;但在中央苏区却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在经历非常复杂的党内斗争和惨痛的红军失败后,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得以复职,成为中央红军的事实决策者,在会理会议后巩固了这种地位;在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的斗争中,毛泽东在1935年的8月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的最高军事统帅。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论持久战》。在红军围剿时期,毛泽东提出了 毛泽东提出了" 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 的游击战原则。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我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决定了我国决不会去掠夺别国的领土和财富,只需要保卫我国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这一政治需要,决定了我国在抗美援朝时期必须继续坚持防御战略,采取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方针。
二战后,根据现代局部战争中军事行动和政治斗争紧密交织的特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在组织军事斗争的同时,还十分注意运用谈判斗争等形式,争取达成对我方有利的战争结局。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之时,毛泽东就设想今后有" 迫使美国和我进行外交谈判之可能" 。
内战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 和谈" 阴谋,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出了" 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号召,指出:" 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毛泽东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读书,不断的注视世界,所以他的眼光永远是高瞻远瞩的。歌曲《东方红》里有这么几句歌词“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的确,没有毛泽东的这些贡献,也许我们生活的世界可能是无法想象的。
如果把中国比喻成一艘大船的话,那他就是这艘船的制造者和掌舵手,他想看着这艘大船永远的航行下去。所以我们在埋头苦读的时候,不妨用耳朵倾听一下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声音。用革命伟人的思想指导我们向着梦想的路上,扬帆起航!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有人说时代造英雄,也有人说英雄造时代。在我认为,应该是时代造英雄。20世纪战争的世纪,毛泽东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于一身,他卓越的军事指挥天才奏响了他个人的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最壮美的乐章,在血色乱世之中,他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他是中华民族的领袖,伟大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在职务上,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 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从
秋收起义起,一生组织指挥了240多次战役和重点战斗,带领中共军队羸得了历次战略性战役及整个战争的胜利,打败了国内外的一切对手。
毛泽东是举世无双的军事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客观事实作依据的。毛泽东不是一般的军事家,而是兼军事统帅、军事战略家和军事理论家三者于一身的军事家。孙武虽是军事战略家和军事理论家,但他不是军事统帅。拿破仑、斯大林、蒋介石、希特勒都是军事统帅和战略家,但他们没有上档次的军事著作。毛泽东不仅是军事统帅和军事战略家,而且还有上档次的军事著作。两千多年来,人们评出的十大军事著作是:第一是中国孙武的《孙子兵法》,第二是德国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第七就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毛泽东进行的战争类型有:游击战、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运动战、阵地战。在这样多类型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人也只有毛泽东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毛泽东进行战争的时间从1927年的秋收起义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共26年,其历时之长也是古今中外少有的。
毛泽东军事领袖地位的确立源于遵义会议,但毛泽东在党内确立其军事统帅的地位却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先始于井冈山时期的红四军,以古田会议召开为标志;但在中央苏区却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在经历非常复杂的党内斗争和惨痛的红军失败后,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得以复职,成为中央红军的事实决策者,在会理会议后巩固了这种地位;在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的斗争中,毛泽东在1935年的8月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的最高军事统帅。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论持久战》。在红军围剿时期,毛泽东提出了 毛泽东提出了" 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 的游击战原则。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我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决定了我国决不会去掠夺别国的领土和财富,只需要保卫我国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这一政治需要,决定了我国在抗美援朝时期必须继续坚持防御战略,采取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方针。
二战后,根据现代局部战争中军事行动和政治斗争紧密交织的特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在组织军事斗争的同时,还十分注意运用谈判斗争等形式,争取达成对我方有利的战争结局。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之时,毛泽东就设想今后有" 迫使美国和我进行外交谈判之可能" 。
内战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 和谈" 阴谋,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出了" 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号召,指出:" 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毛泽东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读书,不断的注视世界,所以他的眼光永远是高瞻远瞩的。歌曲《东方红》里有这么几句歌词“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的确,没有毛泽东的这些贡献,也许我们生活的世界可能是无法想象的。
如果把中国比喻成一艘大船的话,那他就是这艘船的制造者和掌舵手,他想看着这艘大船永远的航行下去。所以我们在埋头苦读的时候,不妨用耳朵倾听一下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声音。用革命伟人的思想指导我们向着梦想的路上,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