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1作文5400字

初二作文

1 浅析《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洪湖市第十一中学 熊志辉

内容提要

西游记》是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共一百回,结构清晰,一共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8回,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第二部分是第9-20回,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是第13-100回,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作品主题深刻,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民主倾向性和时代特点,语言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究其原因,《西游记》是一部“妙书”,它讽刺绝妙、想象奇妙、描写精妙。《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各有特点,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西游记》又是一部“奇书”,它人奇、境奇、事奇,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奇思遐想。在整部作品中,作家充分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大胆地张开艺术想象的翅膀,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故事情节,描绘了一个完整生动的神话世界,构思了为数众多、引人入胜的奇闻异事,塑造了绚丽多彩的人物形象,曲折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斗争情景,表现了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性。

关键词:三妙-------讽刺绝妙 想象奇妙 描写精妙

三奇-------人奇、境奇、事奇

一、三妙

(一)讽刺绝妙

1.孙悟空 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成了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的精神。

在他眼中,这些没有道理甚至荒谬的等级制度对他而言简直是对自己自由、天性的毁灭。所以,他要以“大闹天宫”来实现自己的自由价值,从而也就给读者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不得不称赞孙悟空实在是有胆识的人。但是,风云变幻、事与愿违。千算万算,最终还是算在了如来佛的手中。尽管那种自身的自由价值还是未能实现,但他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抗意识也就荡然无存了。孙悟空的本领却连一些小妖也斗不过了,每次还要请救兵,为什么呢?这无疑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讽刺。所以我们认为孙悟空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恶如仇是它的本性。

2.唐僧 他虽是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是昏庸顽固,是非不分。而对他的绝加讽刺,更能衬托出孙悟空的“悲”。唐僧本来是圣僧,如来的第二个弟子,但

2 他常常人妖不分,是非颠倒,把伪装吃人的妖精当好人加以姑息、纵容,而对火眼金睛识破妖精,忠心耿耿降妖救主的孙悟空却无端责骂,残酷打击。例如,“三打白骨精”,结果黄袍老怪变成一只老虎关在笼子里,孙悟空就嘲笑他:“师傅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般个恶模样来也?你怪我行凶作恶,赶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一旦弄出这等嘴脸。”狠很的嘲讽了唐僧。而唐僧三次无情地赶走悟空,最后却证明是错误的,更是强烈地讽刺了唐僧。同时,也就不乏衬托出孙悟空的“悲”!

3.猪八戒 小说中的猪八戒的塑造最为典型,如对他“老实”的嘲讽。

猪八戒相貌奇丑、面目可憎,一露面就能把人吓个半死;他胆小怕事,自私自利;趋炎附势,爱打小报告,爱讨好“领导”;做事不专心,经常提出散伙;贪吃贪睡,懒惰好色。猪八戒虽然是个丑角,而且不断的受到捉弄和嘲讽。但这并不让人觉得可恨.反倒让人感到可爱,他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的坦城和直率。他有着正常人有的一切欲望,但他几乎从不隐瞒自己的这些欲望。猪八戒毛病再多,也不会越过自己的道德底线;肚子再饿,也不会像妖怪那样打人的主意;他好色,也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只是得些嘴上的便宜,从来没有强迫过人家;他胆小怕事,但在需要他站出来保护师傅、勇斗妖魔的时候,他都是奋勇当先,从来不含糊。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特点,我们才觉得他可爱,富有人情味。

作者对他始终以善意的、嘲笑的笔调去写,写他好吃懒做、贪财贪色的形象受到了轻重不同的嘲讽,他的出场总能引起读者的开怀大笑。他本是个粗糙怕人的猪模样,但偏偏喜欢充作斯斯文文的样子,反倒吓着了人家。就连他的“老实”作者也进行了嘲讽。猪八戒的邪心最多,如意算盘也最多。作者总是夸大地描写他那些愚蠢的想法,他的事与愿违越发引人发笑,结果被孙悟空整得无可奈何。取经路上攒私房钱,激烈的战斗中假借外出逃避斗争,这些令人掩卷而笑的描写,把他的贪吃、好色、懒惰等性格表现的真是淋漓尽致。

4.沙僧 沙僧的驯顺服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奴仆身份。他一路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西游记》中的沙僧名为“卷帘大将”, 但那只不过是皇家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他虽然也曾自我夸耀说:“南天门里我为尊, 灵霄殿前吾称上”, “往来护驾我当先, 出入随朝予在上”, 但身份却相当低微, 实际上只是奴仆。比起悟空的大闹天宫和八戒的调戏嫦娥, 沙僧失手打碎玻璃盏并不算什么罪过, 可他受的苦难却最多。但他却连一点抗争的念头也没有, 只是默默忍受。当我们明白了沙僧的奴仆身份, 我们就会明白作者的这种描写, 是多么准确地把握了这个人物的身份、地位所带来的最独特的外貌特征。特别是他的职责就是侍奉玉皇大帝, 常言说“伴君如伴虎”, 他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吗? 长此以往, 他那张脸便不能不变成“青不青, 黑不黑, 晦气色脸”。他的驯顺服从个性也就在这样的生活过程中被体现, 成为一个奴性人格的形象。

(二)想象奇妙

1.孙悟空 作为主要人物的孙悟空,作者将其乐观大胆、敢于斗争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莫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小说以整整七回“大闹天宫”的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了首要的地位。作者首先虚拟了它的出生与众不同,神奇异常,“石产一卵,且见风化一石猴”,而且那“猴在山中会跳跃、奔走„„”接着幻设它发现了一“洞天

3 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麟麒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由生活”。再写这一石猴只身泛海,访师求道,从而使这一石猴成为了童话中人物形象。他还具有超人的能耐:“具有七十般变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他向龙宫强索宝盔金箍棒,去冥府勾掉生死簿上的名字,让他超越自然规律的局限,达到了“绝对自由”。。作者在安排他“大闹天宫”后,还安排它取经除妖,又赋予了他人的特性:热爱自然、勇于反抗、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

2.唐僧 唐朝的玄奘在历史中,“不顾禁令,偷越国境,费时十七载,经历百余国,前往天竺国取回佛经,震动中外”。可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想象这一艺术手法,让唐僧成了具有封建儒士般迂腐、佛教信徒样虔诚的软弱和尚。原本是一个不畏艰难的强者形象,到了作者的笔下却成了一个碰上妖魔就吓得滚下马鞍、涕泪交流、大念“阿弥托佛”、离开了徒弟就连一餐饭都无法捞到的“脓包”形象。

3.猪八戒 小说另一人物猪八戒一个“犯天条的天篷元帅”,写他贪色:是因他调戏嫦娥被贬以及在“四圣试禅心”中听到“这般美色,却心痒难挠”。写他贪财:攒私房,央银匠铸块四钱六分重的银子,塞在耳朵眼里。写他极懒惰,让他巡山,他偷睡大觉。作者还将他写成一个临阵逃脱的胆小者形象,如在和红孩儿的打斗中,看到红孩儿放火,他就不顾行者跑了。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好吃懒做、贪财爱色、弄巧进馋的憨汉形象。

(三)描写精妙

任何一部长篇小说都离不开描写。《西游记》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不仅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充分运用讽刺等艺术手法,还运用各种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真实、丰富、具体。

1.外貌服饰描写 作者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不管是以孙悟空、猪八戒为首的妖,还是以如来佛、观世音为代表的佛,作者都极尽描写。把他们的外貌、服饰描写得一清二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孙悟空就是个身披棉布直裰、腰围虎皮、头戴金箍圈、手提金箍棒的战斗者形象。描写观世音: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把观世音描写成一个美貌端庄又超凡脱俗的菩萨形象。另外作者对作品中的一些小人物也写得形象具体,活灵活现。如火焰山下的老汉,作者除了写了他的穿着,还清楚地写出了他的一口金牙。

2.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语言艺术对创作有重要性、直接性、独特性,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展示出人物的音容笑貌,揭示人物鲜明的性格,塑造独特的个性。如孙悟空是只胆大的妖猴,故他的语言有妖的粗野,通过其语言将一个胆大妄为的反叛者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在“大闹天宫”中,与如来佛赌斗一节,“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你教玉皇将天宫让我,便罢了,若不让,定要搅攘”。短短的几句,写出了猴子的桀骜不驯,目无尊长。个性化的语言中既有善意的嘲讽,又直接、形象地将唐僧的胆小、孙悟空的聪明机智、八戒的取经不坚定、自私懒惰的性格跃然纸上。

3.极富特色的心理描写 如猪八戒的“邪心”,就是通过刻画他的心理,写出了他的懒惰、憨直。如第二十八回中,孙悟空被唐僧赶走之后,唐僧便叫猪八戒去化斋,你看他出了松林,往西行十余里,更不曾撞着一个人家,真是有虎狼无人烟的去处。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内沉吟道:“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

4 养子方晓父娘恩。”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这许多路,须是再多幌个时辰,才好回去回话。

也罢也罢,且往这草料里睡睡。”呆子就把头拱在草里睡下。然后过了几个时辰才回去回话。

二、三奇

(一) 人奇

1.出生奇

那位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众多“奇人”中的最突出的一个。他的出生就非

常奇特。他并非父母的精血孕育而成,而是东胜神洲敖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经过“天

地真秀,日月精华”的孕育,破石而出,是个“天产石猴”。他所学的本领也不是一般人间

的十八般武艺,而是七十二般地煞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踢天弄井,搅海翻江,担

山赶月,换斗移星”的神通。

2.装备奇

奇人必有奇宝,他的武器也是奇而又奇的,即一块古代神话英雄大禹治理洪水时所用过

的定海“神珍铁”。这根金箍棒是力的标志、勇的象征,是孙悟空形象不可缺少的内容,也

是孙悟空机智勇敢性格中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根金箍棒,是吴承恩胸中的“斩邪刀”,通过

神话英雄孙悟空来“杀尽天下不平人,砍尽天下不平事”,从而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匡世救民

的思想。

3.本领奇

例如孙悟空这位“奇人”,不仅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而且作家还赋予他很多神奇的特

征。在他身上几乎无一物不奇:他有八万四千根根能变、应物随心的毫毛;有刀砍不入、斧

剁不伤的铜头铁额;有善能辨识人妖、善恶的火眼金睛等。正是这些神奇的东西,才使孙悟

空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独放异彩的神话英雄。

“奇人”。猪八戒一出生就闹了个大笑话:天蓬元帅下凡,却错投了猪胎,长成了一个长嘴

大耳、身粗肚大的黑猪精。猪八戒虽然傻气笨拙,经常说蠢话办蠢事,但他的本领却是非凡

的。风来雨去,手握那柄重达五千零四十八斤的九齿钉钯,打起仗来也很勇敢,有时还能承

担孙悟空不能胜任的战斗任务,是孙悟空的好帮手。在我国古典小说戏曲领域里,猪八戒也

称得起一位“奇人”。

力。

(二)境奇

作者还给奇特的英雄人物设置了奇特的环境,把我们带到奇丽多姿的幻想世界中去。

作者让他的理想英雄孙悟空生活在“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洞天福地的水帘

洞,在不服麒麟管,不服凤凰辖,又不受人间王位所拘的自由王国里,过着“山中无甲子,

岁寒不知年”的逍遥自在的生活。对照这个理想的乐园,更显出吴承恩所生活的社会的黑暗

和污浊。

与此同时,作者还以现实为基础,幻化出天宫、地府、龙宫,西天路上各种险山恶水,

妖精洞里居住着各种作恶多端的妖精。在这个幻化的世界里,作者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

不仅在时间上不受限制,而且在空间上也没有制约。这些天宫、地府、龙宫都是现实社会的

缩影,都是为理想英雄所设置的典型环境。

(三)事奇

孙悟空所做的事也是神奇莫测的。他为了保住花果山这块“乐土”,冒着危险飘洋过海,

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得了超人的本领;为了找件称心如意的武器,他闯进龙宫索宝,获得了如

5 意金箍棒;为了保持永久长生,不受地府阎王的主宰,他闯进地府索取生死簿,勾消猴类的名号;为了蔑视上帝,他树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为了战胜西天路上的恶魔,他可以变化各种古怪的物类;至于他身上的那许许多多的毫毛,更是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真是神乎其神。

要化成汁”的火焰山;有“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的“流沙河”;有搧一搧就可以把人搧出八万四千里的“芭蕉扇”;有四肢俱备、五官俱全、形状如三岁孩童,吃一个可活四万七千岁的“人参果”;有饮了水就可以怀胎的“子母河”。真是光怪陆离,美不胜收。

《西游记》之所以受到各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偏爱,这与它绝妙的讽刺和细腻的描写等艺术手法是分不开的。作者运用这些艺术手法,塑造出了人间形形色色的现实人外,而且借想象中的超人间塑造了社会中凶残狡猾的统治者,敢于反抗的战斗者、懦弱无能受压迫者形象以及各类为非作歹的恶霸形象。正是这些形象的塑造使《西游记》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在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其魅力穿越时空,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影响的值得骄傲和珍视的宝贵文化遗产。

1 浅析《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洪湖市第十一中学 熊志辉

内容提要

西游记》是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共一百回,结构清晰,一共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8回,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第二部分是第9-20回,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是第13-100回,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作品主题深刻,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民主倾向性和时代特点,语言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究其原因,《西游记》是一部“妙书”,它讽刺绝妙、想象奇妙、描写精妙。《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各有特点,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西游记》又是一部“奇书”,它人奇、境奇、事奇,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奇思遐想。在整部作品中,作家充分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大胆地张开艺术想象的翅膀,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故事情节,描绘了一个完整生动的神话世界,构思了为数众多、引人入胜的奇闻异事,塑造了绚丽多彩的人物形象,曲折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斗争情景,表现了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性。

关键词:三妙-------讽刺绝妙 想象奇妙 描写精妙

三奇-------人奇、境奇、事奇

一、三妙

(一)讽刺绝妙

1.孙悟空 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成了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的精神。

在他眼中,这些没有道理甚至荒谬的等级制度对他而言简直是对自己自由、天性的毁灭。所以,他要以“大闹天宫”来实现自己的自由价值,从而也就给读者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不得不称赞孙悟空实在是有胆识的人。但是,风云变幻、事与愿违。千算万算,最终还是算在了如来佛的手中。尽管那种自身的自由价值还是未能实现,但他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抗意识也就荡然无存了。孙悟空的本领却连一些小妖也斗不过了,每次还要请救兵,为什么呢?这无疑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讽刺。所以我们认为孙悟空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恶如仇是它的本性。

2.唐僧 他虽是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是昏庸顽固,是非不分。而对他的绝加讽刺,更能衬托出孙悟空的“悲”。唐僧本来是圣僧,如来的第二个弟子,但

2 他常常人妖不分,是非颠倒,把伪装吃人的妖精当好人加以姑息、纵容,而对火眼金睛识破妖精,忠心耿耿降妖救主的孙悟空却无端责骂,残酷打击。例如,“三打白骨精”,结果黄袍老怪变成一只老虎关在笼子里,孙悟空就嘲笑他:“师傅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般个恶模样来也?你怪我行凶作恶,赶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一旦弄出这等嘴脸。”狠很的嘲讽了唐僧。而唐僧三次无情地赶走悟空,最后却证明是错误的,更是强烈地讽刺了唐僧。同时,也就不乏衬托出孙悟空的“悲”!

3.猪八戒 小说中的猪八戒的塑造最为典型,如对他“老实”的嘲讽。

猪八戒相貌奇丑、面目可憎,一露面就能把人吓个半死;他胆小怕事,自私自利;趋炎附势,爱打小报告,爱讨好“领导”;做事不专心,经常提出散伙;贪吃贪睡,懒惰好色。猪八戒虽然是个丑角,而且不断的受到捉弄和嘲讽。但这并不让人觉得可恨.反倒让人感到可爱,他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的坦城和直率。他有着正常人有的一切欲望,但他几乎从不隐瞒自己的这些欲望。猪八戒毛病再多,也不会越过自己的道德底线;肚子再饿,也不会像妖怪那样打人的主意;他好色,也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只是得些嘴上的便宜,从来没有强迫过人家;他胆小怕事,但在需要他站出来保护师傅、勇斗妖魔的时候,他都是奋勇当先,从来不含糊。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特点,我们才觉得他可爱,富有人情味。

作者对他始终以善意的、嘲笑的笔调去写,写他好吃懒做、贪财贪色的形象受到了轻重不同的嘲讽,他的出场总能引起读者的开怀大笑。他本是个粗糙怕人的猪模样,但偏偏喜欢充作斯斯文文的样子,反倒吓着了人家。就连他的“老实”作者也进行了嘲讽。猪八戒的邪心最多,如意算盘也最多。作者总是夸大地描写他那些愚蠢的想法,他的事与愿违越发引人发笑,结果被孙悟空整得无可奈何。取经路上攒私房钱,激烈的战斗中假借外出逃避斗争,这些令人掩卷而笑的描写,把他的贪吃、好色、懒惰等性格表现的真是淋漓尽致。

4.沙僧 沙僧的驯顺服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奴仆身份。他一路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西游记》中的沙僧名为“卷帘大将”, 但那只不过是皇家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他虽然也曾自我夸耀说:“南天门里我为尊, 灵霄殿前吾称上”, “往来护驾我当先, 出入随朝予在上”, 但身份却相当低微, 实际上只是奴仆。比起悟空的大闹天宫和八戒的调戏嫦娥, 沙僧失手打碎玻璃盏并不算什么罪过, 可他受的苦难却最多。但他却连一点抗争的念头也没有, 只是默默忍受。当我们明白了沙僧的奴仆身份, 我们就会明白作者的这种描写, 是多么准确地把握了这个人物的身份、地位所带来的最独特的外貌特征。特别是他的职责就是侍奉玉皇大帝, 常言说“伴君如伴虎”, 他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吗? 长此以往, 他那张脸便不能不变成“青不青, 黑不黑, 晦气色脸”。他的驯顺服从个性也就在这样的生活过程中被体现, 成为一个奴性人格的形象。

(二)想象奇妙

1.孙悟空 作为主要人物的孙悟空,作者将其乐观大胆、敢于斗争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莫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小说以整整七回“大闹天宫”的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了首要的地位。作者首先虚拟了它的出生与众不同,神奇异常,“石产一卵,且见风化一石猴”,而且那“猴在山中会跳跃、奔走„„”接着幻设它发现了一“洞天

3 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麟麒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由生活”。再写这一石猴只身泛海,访师求道,从而使这一石猴成为了童话中人物形象。他还具有超人的能耐:“具有七十般变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他向龙宫强索宝盔金箍棒,去冥府勾掉生死簿上的名字,让他超越自然规律的局限,达到了“绝对自由”。。作者在安排他“大闹天宫”后,还安排它取经除妖,又赋予了他人的特性:热爱自然、勇于反抗、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

2.唐僧 唐朝的玄奘在历史中,“不顾禁令,偷越国境,费时十七载,经历百余国,前往天竺国取回佛经,震动中外”。可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想象这一艺术手法,让唐僧成了具有封建儒士般迂腐、佛教信徒样虔诚的软弱和尚。原本是一个不畏艰难的强者形象,到了作者的笔下却成了一个碰上妖魔就吓得滚下马鞍、涕泪交流、大念“阿弥托佛”、离开了徒弟就连一餐饭都无法捞到的“脓包”形象。

3.猪八戒 小说另一人物猪八戒一个“犯天条的天篷元帅”,写他贪色:是因他调戏嫦娥被贬以及在“四圣试禅心”中听到“这般美色,却心痒难挠”。写他贪财:攒私房,央银匠铸块四钱六分重的银子,塞在耳朵眼里。写他极懒惰,让他巡山,他偷睡大觉。作者还将他写成一个临阵逃脱的胆小者形象,如在和红孩儿的打斗中,看到红孩儿放火,他就不顾行者跑了。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好吃懒做、贪财爱色、弄巧进馋的憨汉形象。

(三)描写精妙

任何一部长篇小说都离不开描写。《西游记》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不仅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充分运用讽刺等艺术手法,还运用各种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真实、丰富、具体。

1.外貌服饰描写 作者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不管是以孙悟空、猪八戒为首的妖,还是以如来佛、观世音为代表的佛,作者都极尽描写。把他们的外貌、服饰描写得一清二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孙悟空就是个身披棉布直裰、腰围虎皮、头戴金箍圈、手提金箍棒的战斗者形象。描写观世音: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把观世音描写成一个美貌端庄又超凡脱俗的菩萨形象。另外作者对作品中的一些小人物也写得形象具体,活灵活现。如火焰山下的老汉,作者除了写了他的穿着,还清楚地写出了他的一口金牙。

2.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语言艺术对创作有重要性、直接性、独特性,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展示出人物的音容笑貌,揭示人物鲜明的性格,塑造独特的个性。如孙悟空是只胆大的妖猴,故他的语言有妖的粗野,通过其语言将一个胆大妄为的反叛者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在“大闹天宫”中,与如来佛赌斗一节,“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你教玉皇将天宫让我,便罢了,若不让,定要搅攘”。短短的几句,写出了猴子的桀骜不驯,目无尊长。个性化的语言中既有善意的嘲讽,又直接、形象地将唐僧的胆小、孙悟空的聪明机智、八戒的取经不坚定、自私懒惰的性格跃然纸上。

3.极富特色的心理描写 如猪八戒的“邪心”,就是通过刻画他的心理,写出了他的懒惰、憨直。如第二十八回中,孙悟空被唐僧赶走之后,唐僧便叫猪八戒去化斋,你看他出了松林,往西行十余里,更不曾撞着一个人家,真是有虎狼无人烟的去处。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内沉吟道:“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

4 养子方晓父娘恩。”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这许多路,须是再多幌个时辰,才好回去回话。

也罢也罢,且往这草料里睡睡。”呆子就把头拱在草里睡下。然后过了几个时辰才回去回话。

二、三奇

(一) 人奇

1.出生奇

那位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众多“奇人”中的最突出的一个。他的出生就非

常奇特。他并非父母的精血孕育而成,而是东胜神洲敖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经过“天

地真秀,日月精华”的孕育,破石而出,是个“天产石猴”。他所学的本领也不是一般人间

的十八般武艺,而是七十二般地煞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踢天弄井,搅海翻江,担

山赶月,换斗移星”的神通。

2.装备奇

奇人必有奇宝,他的武器也是奇而又奇的,即一块古代神话英雄大禹治理洪水时所用过

的定海“神珍铁”。这根金箍棒是力的标志、勇的象征,是孙悟空形象不可缺少的内容,也

是孙悟空机智勇敢性格中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根金箍棒,是吴承恩胸中的“斩邪刀”,通过

神话英雄孙悟空来“杀尽天下不平人,砍尽天下不平事”,从而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匡世救民

的思想。

3.本领奇

例如孙悟空这位“奇人”,不仅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而且作家还赋予他很多神奇的特

征。在他身上几乎无一物不奇:他有八万四千根根能变、应物随心的毫毛;有刀砍不入、斧

剁不伤的铜头铁额;有善能辨识人妖、善恶的火眼金睛等。正是这些神奇的东西,才使孙悟

空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独放异彩的神话英雄。

“奇人”。猪八戒一出生就闹了个大笑话:天蓬元帅下凡,却错投了猪胎,长成了一个长嘴

大耳、身粗肚大的黑猪精。猪八戒虽然傻气笨拙,经常说蠢话办蠢事,但他的本领却是非凡

的。风来雨去,手握那柄重达五千零四十八斤的九齿钉钯,打起仗来也很勇敢,有时还能承

担孙悟空不能胜任的战斗任务,是孙悟空的好帮手。在我国古典小说戏曲领域里,猪八戒也

称得起一位“奇人”。

力。

(二)境奇

作者还给奇特的英雄人物设置了奇特的环境,把我们带到奇丽多姿的幻想世界中去。

作者让他的理想英雄孙悟空生活在“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洞天福地的水帘

洞,在不服麒麟管,不服凤凰辖,又不受人间王位所拘的自由王国里,过着“山中无甲子,

岁寒不知年”的逍遥自在的生活。对照这个理想的乐园,更显出吴承恩所生活的社会的黑暗

和污浊。

与此同时,作者还以现实为基础,幻化出天宫、地府、龙宫,西天路上各种险山恶水,

妖精洞里居住着各种作恶多端的妖精。在这个幻化的世界里,作者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

不仅在时间上不受限制,而且在空间上也没有制约。这些天宫、地府、龙宫都是现实社会的

缩影,都是为理想英雄所设置的典型环境。

(三)事奇

孙悟空所做的事也是神奇莫测的。他为了保住花果山这块“乐土”,冒着危险飘洋过海,

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得了超人的本领;为了找件称心如意的武器,他闯进龙宫索宝,获得了如

5 意金箍棒;为了保持永久长生,不受地府阎王的主宰,他闯进地府索取生死簿,勾消猴类的名号;为了蔑视上帝,他树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为了战胜西天路上的恶魔,他可以变化各种古怪的物类;至于他身上的那许许多多的毫毛,更是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真是神乎其神。

要化成汁”的火焰山;有“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的“流沙河”;有搧一搧就可以把人搧出八万四千里的“芭蕉扇”;有四肢俱备、五官俱全、形状如三岁孩童,吃一个可活四万七千岁的“人参果”;有饮了水就可以怀胎的“子母河”。真是光怪陆离,美不胜收。

《西游记》之所以受到各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偏爱,这与它绝妙的讽刺和细腻的描写等艺术手法是分不开的。作者运用这些艺术手法,塑造出了人间形形色色的现实人外,而且借想象中的超人间塑造了社会中凶残狡猾的统治者,敢于反抗的战斗者、懦弱无能受压迫者形象以及各类为非作歹的恶霸形象。正是这些形象的塑造使《西游记》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在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其魅力穿越时空,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影响的值得骄傲和珍视的宝贵文化遗产。


相关作文

  •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400字
  • <西游记>读后感 从我懂事开始,我就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看<西游记>电视.在我印象中,我至少已看过不少于十遍的<西游记>电视和VCD 了.只要电视里播放<西游记>,我甚至可以不吃饭,因为这,我没少挨爸爸的骂.小小的我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

  •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400字
  • <西游记>读后感 从我懂事开始,我就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看<西游记>电视.在我印象中,我至少已看过不少于十遍的<西游记>电视和VCD 了.只要电视里播放<西游记>,我甚至可以不吃饭,因为这,我没少挨爸爸的骂.小小的我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

  •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20篇作文11200字
  •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1): <西游记>读后感 很喜爱看书.一天妈妈给我买来了一本厚厚的<西游记>,我一看,高兴极了,就立刻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没过几天,这本700多页的书就被我看完了. <西游记>中描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一心想修得正果的唐僧,有 ...

  • 我读书 我快乐作文3500字
  • 总第( )教案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西游记> 课时:第一课时 预习导航: 1.收集有关<西游记>的歇后语. 2.阅读精彩片段<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 讲:故事中出现了那些人物?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在通读故事的基础上,选择精彩语段读出味道来. 想.用一个 ...

  •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300字
  • 西游记读后感 我读了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淮海浪士,又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因为西游记是四大名著里面的,所以我要读它.西游记主要 ...

  • 读[西游记]有感(1300字)作文作文4000字
  • 精选作文:读<西游记>有感(1300字) 作文 暑假来临,我也不闲,看了看西游记.我觉得西游记的人物很有特色,容我一一道来,比如孙悟空,他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对兄弟.师傅和猴子猴孙的情谊,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 ...

  • 西游记(350字)作文作文3000字
  • 精选作文:西游记(350字) 作文 这部小说记载了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的困难,他们为了取到真经,挑战了八十一种的困难,还受了许多伤呢„„ 师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实,一心想取到真经,令我感叹不已. 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难时 ...

  • 读西游记有感800字作文8200字
  • 读西游记有感800字(一): 泱泱大国五千载,中国的古典四大名着家喻户晓.而四大名着中,最使我刻骨铭心的便是<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他所写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但是我记忆犹新的便是<西游记>中聪明伶俐的孙悟空. 有时候,孙悟空也会与师 ...

  •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700字
  • <西游记>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去新华书店.在琳琅满目的书本中,我选中了<西游记>.<西游记>讲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也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千辛万苦取得真经的故事. 在<西游记>中 ...

  • [西游记]读后感感作文600字
  • 读<西游记>有感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我便不知疲倦地反复读这本书,它给了我与读其他书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他一生穷困潦倒,四十 ...

你可能喜欢
聚合